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三章 禅的本质与内涵


   日期:2022/10/16 7: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悟与实现

郑石岩

第三章  禅的本质与内涵   

  在阐明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困境之后,我们要转移到另一个主题上——禅的本质及其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助益。

  在还没有进入这个主题之前,必须先说明,这里所讨论的禅是指中国的禅宗,因为中国禅宗对现代人最具启发性,最注重精神生活的提升。此外,本书不作历史的叙述,因为我的主要目的是阐明禅的本质与实践方法,并讨论它对现代人的意义。

  许多禅师或学者,都强调禅是不能能言语来阐述的,它是“言语道断”的。但是我总认为如果形诸于语言“道”就“失落了”,那么为什么要传下诺多的经典和丰富的著述与文献呢?我的看法并不那么悲观。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东西的传递都必须透过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指授,失去承传,失去人类智慧的薪传。

  禅的智慧绝对需要语言,即使是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记棒,一句喝,或者一篇文字的说有都是语言。语言可分为文字语言如文字、口语和符号;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s)如表情、姿态和动作;象征性语言如标记、圆相、雕塑、梦等。第一种语言属于知性,最能用来表示逻辑和意识思想的内容,它在直接表达直觉与感受性上,往往受到限制;但它却最能够传达事态与情感的属性与状态。虽然它不能直接表示禅家所谓的“月”,但它至少告诉我们月在那里。它是“手指”,能指引你去发现和体验。第二、三种语言属于感性和直觉性的语言。你面对一个情境或欣赏一幅艺术品时,会有一种直觉的感受。这种感受带给我们直渗肺腑的体验,颇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神秘。除了以上几种语言之外,禅宗特别强调“自然语言”,那是你亲历生活情境的直接体验,这正是“耳闻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的语言。那是最生支的语言,是无以名状的。这正是禅家所谓“无情说法”的部分。

  我所以要先特别就语言的特质加以说明,无非是要阐明语言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么狭隘,那么容易在学禅的过程中造成“害义”。问题是当我们只沉迷于文字性或语言性的知性思考,而不肯身历其境去实践时,才会导致“言语道断”。所以我们无需那么忘讳语文,基于这样的认识,禅的本质和意义才有叙述的可能和价值。

禅的本质与精神

  禅是引导我们走向自由,让我们的本性和活力释放出来,在生活中流露出自然平直的纯真,直截了当地去生活,不要被妄念和餐来的力量(境)牵著鼻子走。生活本来就是现成的,只须当下投入,无需多余的作为;只要平直而心行一致,无需使用“心理防卫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 sive machanism),在真我和待人处事之间强加上芥蒂,造成一些假相,认假为真,生活在虚幻里头,

  禅使一个人不堕入心病,因为心病源诸分辨、成见、捡择、操纵等作为。“作为”使一个人的心理生活划地自限,把周遭的真相扭曲,堕入无明,产生偏见。所有的憎恨、怨怼、不满、嫉妒、自傲和自负等妄念,都是不能平直行持,障碍了自性智慧所引起。禅引导我们放下种种“作为”,以清净之性体,悠游自在地生活。

  固然不错,禅不能使你免于饥饿风寒,不能免除你的疾病和身体的衰老,但它教导你如何承担生活,投入生活,充满法喜。它能教你免于堕入烦恼之海。禅对生活所下的妙方是平直心。平直心就是清净法身,是生活智慧或本性流泻的源泉,六祖慧能说: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参禅。”

  所有的教化工作,乃至戒、定、慧三学,总归于心平与行直,而后见性实现。心行平直就是见性的方法,而见性所发出来的襟怀就是自由自在,所以心平就是定,行直就能产生慧,故《坛经》上说: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一切的大作用,都在无生和无为上,使自性大放光明,遍照生活的点点滴滴,就能喜悦自在,充满活力,所以说“直心节是净土”。

  人类的所谓烦恼,都是由于比较、分辨、执著和种种作为所引起的。六祖慧能说:“菩提(智慧)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妄就是烦恼的根本。禅为了使一个人能够不起妄,便教人在“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这个慧日就是法身,也就是清净心。有了它方能转烦恼为智慧,把生活落实起来,不受虚妄的干扰。

  禅是要人生活在“慧日”下,把自己的作为扫去,呈现的就是“万里长空”,自性大日如来就能“照破山河万朶”。这个时候,我是我,生活得实实在在,是非不是不知,而是不执著于分辨。善恶并非不察,而是不起憎爱。即契之情至非不发,而是不起染著。境与我不疏离,但不被境所蒙蔽。这样才是心理广大;活得自自在在。所以经上说:

  “心量广大,

  遍周法界,

  用即了了分明,

  应用便知一切。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去来自由,心体无滞。”

  在无所执著中,我们“见性”了,见性是实现珍藏在自我心中的智慧,是了了分明的,没有任何扭曲和压制。这时所做的判断自然正确,心情也特别平稳。

  自由与实现无所谓在家或出家,一个人若能够放下由薰染而来的成见和习性,真心去生活,把不属于自己本真的一切虚假与外衣剥落,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去生活,就是自由,就是实现。每个人根性因缘都不相同,教师在教师的生活中自悟自度,实现他的法体,教导学生。工人在工人的工作中自悟自度,实现他的法体,把工作做好,服务工社会。各行种业,出家在家,均无不同,那就是圆满的“菩提盘若”,圆满的自我实现。

见 性

  中国禅是在六祖慧能之后,才真正发展开来,它是中国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唐宋以来禅学赖以发展的根本经典就是《六祖坛经》。在这本经典中,对于什么叫“见性”并没有诠译。便却不厌其烦的说明见性的方法。我认为见性就是见性,就像生活就是生活一样,用不著解释,只要有了方法,就有了蓝图,有了蓝图,只要肯去实践,便不难找到“宝藏”。

  六祖指出见性之法就是“摩诃盘若波罗密法”。这句话是梵语,译作汉文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方法。这个见性方法析言之包括三个要点节: 

一、心理广大

  一个人的胸襟必须是开阔的,像我们抬头所能看见的宇宙空间那么大。由于宇宙有无量无边的空间,所以能够包容一切存在,肯定一切价值。一个人若能够有开阔的心理学生活空间,不被种种成见、憎恨、怨怼、罣碍所闭塞,就能够观照一切,虚心地学习,心智不断地成长,从而发出智慧,这就叫做“自性能含万法”,而“万法总在自性之中。”

  心量广大的基本条件就是对“空”的认识与实践。能空才有大的心量,能“放下”妄念,放下心理防卫机制的种种文饰、补偿、投射等等。因此,空又可以理解清净心或“无念”。坛经上说:

  “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

   无住者人之本性。”

  在清净无执著之下,人类的创造力——本性,才显露出来。因此,心理广大所所谓的“空”,不是空心静坐百物不思。而是心不住法、不住相、不住境,不住五蕴尘劳,把自性解脱出来,清醒地去流泻含藏著的自性菩提。诚如布袋和尚所言:

  “我有一布袋,

   虚空无罣碍:

   展开遍十方,

   入时观自在。”

  空使一个人能真正在生活中“自得”之,“自得之则居之安”。这样就是大自在,能实现圆满人生,而不堕于精神生活的困境。 

二、 智慧

  见性的第二个要点是光明智慧的展现。用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智慧就是一种生活的创造性。它是醒觉的,有回应能力,能发而皆中节的一种心智,故云: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

   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用自真如性,

   以智慧观照,

   于一切不取不舍,

   即是见性成佛道。”

  智慧不全表示一个人能够从许多偏见、主见、欲望等尘功中解脱出来,同时也表示能够从潜意识(unconscious)中解脱出来,使自己走向醒觉,能独立判断和自由思考。

  自性本身就是生活的创造力,但由于许多成规与禁制,把它压抑下去而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往往在意识控制不住时,以非理发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成为一种执著或偏见,甚至可能是一种抗拒或非道德的反应。智慧是源源本本从自性而发,是未经扭曲变形的意识与知见。这种意识与知见是清醒的,有创造性的,它是“入佛知见”的根源。抑制与染著有关,染著愈深,自由的心灵受到的扭曲愈严重。

  禅的旨意不是要使一个人成为某种规范的奴隶,而是使自性智慧大放光明,从而产生六度万行。“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人只要不被抑制,智慧是本然的,醒觉也是本然的。很不幸的,现代人太重视感性的生活,欲望因不断受刺激而增高,满足欲望的方法也就无所不用其极。这种心能不断地被激荡,而成了心灵世界的波浪。坛经上说:“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看看现代人生活于人我对立,多攻心机,强烈竞争及欲望高涨的情形下,便能了解我们是否用与生俱来的光明智慧过生活了。  

三、离生灭

  人总是在待人处事中生活,所以随时随地都在运用心智。这心智的主宰便是般若。它是既明的本体,而不是待开拓的荒地。这既明的本体,因为受到许多干扰,很容易失去光明面,就像一潭秋水一样,变得波浪四处,无法清澈地照四周的倒影,以致在待人处事上失察。

  为什么在这本性之湖会激起小波大浪呢?当然那是因为有所求,有所攀援,有足以“动心”的欲望和动机。生活是“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如果我们能在“平静”的情况下去运作,那就没有什么好动容动心的。反之,如果因为“著境”而有所“作为”,例如想要实现一个自己能力辨不到的欲望,或为追求别人的赞美勉强去做不当做的事情时。平静的心就会被境牵著转,本性就被“作为”的波浪所蒙蔽。我们起了“作为之心”,才有所生(生出操纵的心机),才有所灭(想逃避某些现实)。故云:

  “著境生灭起,

   如水有流浪,

   即名为此岸。”

  反之,如果我们以清净心去生活,外于欲而行,不受利与名所奴役,那么无论你做什么事,自己总是主人,于是智慧之体也就能常现了。经云:“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人的创造性只有在放下造作之后才产生。故云:

  “离境无生灭,

   如水常流通,

   即名为彼岸。”

  从以上的说明,我们很容易了解,禅的旨意就是一个人的彻底感觉,使一个的内在本真与潜能流露在生活之中,这也就是见性的本义。坛经上说:“但于自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无染,即是见性。”这样就能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心灵上才有“如水常流通”的活泼和“通用无滞”的活力。  

见性的训练

  禅的见性训练,自古以来有南北两大派别。北禅以神秀为代表,偏重“三学”中的戒与定的训练;南禅是慧能所传,偏重“定慧等持”的训练。我认为戒是很重要的一环,定与慧更是见性功夫的著力处。因此就戒、定与慧三学加以讨论。

一、生活格律(戒)

  虽然自性般若本自具足,但是这本来就有的自性法身,却因为被烦恼与尘劳所蒙蔽,被种种外在境界所牵引,而不能显露其功能,以致丧失了光明面。尘劳与烦恼都是我们追求占有和不合理的欲望所引起的。因此,如果没有生活的格律,就很难防止烦恼与尘劳的侵袭。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每个人在生活上必须有个格律,如果没有格律,往往会失去自制,因此格律是一个人走向成长与实现的条件。

  对于一个学佛的人而言,戒律极为重要,因为没有戒律就没有行持,就没有修行,所有的道行也京没有根基。释迦牟尼佛在《遗教经》中特别强调格律的重要,因为有了它我们的行为才有所准绳。他说: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本叉。

   因依止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戒律能使自己免于放逸,能防范种种欲望和虚妄的侵袭,所以有助于自性般若的彰显。一个人在还没有学禅之前,心中充满著不合理的抱负和欲望,因而引起心理上的烦恼和焦虑。在思考上往往受先入为主的成见所□束,而起种种分辨与执著。这时不但失去生活的创造力(智慧),同时也容易被妄想所欺瞒而误入歧途。一个不能自我控制的人,就像蛮牛一样,可能到处撞祸。自以为是的恣情纵欲,看来像是自由,但事实上却严重地违背生活之道。因此,明朝普明禅师所作的《牧牛图颂》内所阐明的修行步骤就是从戒开始。他在第一图“未牧”时所题的诗是:

  “生狞头角恣咆哮,

   犇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

   谁知步步犯佳苗。”

  人的野性与智慧是并存的,就如同神会和尚所说:“佛性与烦恼俱,辟如金之与矿俱时而生。得遇金师,炉冶亨炼。金之与矿,当时各自。金则百炼百精,矿则再炼成灰土。《湼盘经》云:金者喻于佛性,矿者喻于烦恼。诸大乘经论具明烦恼为客尘,所以不得称之为本。烦恼暗,如何得明。《湼盘经》云:只言以明破暗,不言以暗破明。”而明破暗的方法,必先以生活格律来调伏与智慧并存的烦恼。普明禅师认为第一步就是要用格律来“初调”,他的题诗是:

  “我有芒绳蓦鼻穿,

   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

   犹得山童尽力牵。”

  这里所谓的芒绳就是生活格律,没有格律就不可能制服内在并存的烦恼,而显露本性光明的智慧。没有生活格律,在价值纷歧的社会里,必然要迷失自己。

  

二、定慧等持

  当我们的心灵不被“境”牵著走的时候,我们便是处于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回到当主人的地位上,由是所生的心便是慧。换言之,金刚经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是定慧并俱的结果。定与慧是一体之两面,清净法身就是它的老家。它所流露出来的就是前面所说的平直心,它的作用就是一般所谓的直观。直观所带给我们的讯息既不是分析的、系统的、逻辑的,也不是语言文字或知性的。它给予我们的是综合的、统觉的、直接体验的。因此,它把一个人带入意义丰富的生活。这种这慧俱足的平直观照就是“平常心”,使一个人能在平常生活中,落实地体会出喜悦恬淡的乐趣;即使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对他来说也变得妙悦动人。所以那时候的内在心理生活是意义丰富的,也正因为他是丰足喜悦,所以无需作为,《六祖坛经》上说:

  “定慧一体不是二,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即慧之时定在慧,

   即定之时慧在定。”

  现在如果我们再把定慧分别说明,那么定就是禅那,慧即是盘若。慧能的教训是:禅那与般若为一,何处有禅那,何处就有盘若,何处有盘若,何处就有禅那,它们是分不开的。在慧能之前,这两者是被分开的。至少,它们的同一体没有被清楚肯定,结果竟至牺牲般若(慧)而强调禅那(定)。佛陀最珍贵的开悟体验被人们当做静态来解释,以致把空的意义看成了一个死东西。慧能使开悟的体验重新受到重视。

  什么叫做禅那呢?禅那是一种平静的训练,目的在使心理有平静的机会,把烦恼加以调伏。“它把虚幻而卑俗的心意导向真切与诚实,它使我们对于超越感官的事态感到兴趣,它在我们心中寻见一种精神力的存在,可以沟通有限与无限之间的鸿沟,最后它救我们脱离无明的枷锁与痛若,安全的将我们导致湼盘的彼岸。”根据铃木大拙的看法,禅那对人类心灵的益处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1.它可以使自己平静,控制情感,节制欲望,免得堕入情与欲的漩涡或激流之中。

  2.它有助于知性的明彻,把心集中在当前的事物上。

  3.它有益于储存精神力量,免于虚耗自己的精神。一般耽于浪费精神力量的人,遇到强烈的冲动或刺激,稍做挣扎,精神即告瘫痪。

  4.它有助于我们接触到永恒的价值,能有效地排除生活上琐碎事物的纠缠与干扰。

  坐禅在坛经里的解释就是:“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很明显地,当一个人能不随境转,不于境下生心,而由真如自性起念,便是真坐禅,也就是定慧等一的意思。唐朝神会和尚在回答哲法师时说:

 “念不起,空无所有,名正定。

  能见念不起,空无所有,名为正慧。

  既定之时是慧体,即慧之时是定用。

  即定之时不异慧,即慧之时不异定。

  即定之时即是慧,即慧之时既是定。”

  因此,定与慧必须双修,两者是明心见性之体用。是超越现代精神生活困境的法门。

悟的意义

  悟是禅学上很重要的一部分。当一个人做到定慧等持的时候,精神生活就有了一种直观的能力。如前所述,直觉并非思考,而是直接当下的把握。它经常给我们一些灵感和启示,使我们在当下悟入生活之理,而即契投合。

  直观是非理性的。但是直观所提供的灵机,却是理性思维上创造或发明的基础。许多科学上的发明或数理上的发现,就是源自直观,经由直观的发现,再透过理则与逻辑证验,而证实其为真。因此,创造力显然与直观有密切关系。

  一个人透过慧等持的功夫,其内在本性渐渐地清醒活泼起来,于是它能破除染著,直接体会到事态的如如实相,并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于是在精神生活上,有了直渗心头的喜悦与新奇,那就是发现,就是悟。

  禅是活泼的精神状态,是在活生生的待人接物中表现出来,而悟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的事事物物中不断悟出意义。一个人若不能从生活中悟出意义来,就会一头栽进困惑的泥淖,导致性灵的窒息。因此悟是精神生活的呼吸,是一切活动的本源。失掉它就永堕不起。禅所指引的精神生活是实在的、现成的、非禁欲的。它是活泼的,这就像六祖慧能的学生智常所说:

  “情存一念悟,

  宁越昔时迷。”

  精神生活的成败在于自己能否从生活中悟出,从而获得意义。因此,悟是不能说破的,同样一件事情,你所悟的当在与别人不一样,因为你是你,我是我。你说的是你的,不是属于我的。即使你把你的顿悟告诉我,我所听到的也只不过是对于你所悟到的加以知性化而已,称不上是我悟出来的。也正因为开悟的不是我,我没有悟的喜悦,没有悟后的满足,没有开悟时的解脱。

  由于悟是一种过程和实现,它只属于悟的人,就好像好饭一样,饱是属于吃的人,饱了之后的感受也只有吃的人在享有,所以叫做“说食不饱”。但是如果自己能够从中体悟,那么开悟的秘密也就在你自己的心中。悟虽然可以启发,但不能言传,所以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种必须自己去体会、直观的开悟,就好像你学数学一样,如果每天只对著练习抄答案,那些抄来的答案毕竟不是你想出来的,所以无论学多久,你还不是会。精神生活的智慧也是一样,更不能拿别人的答案当自己的答案,那是永远处于不开悟的景况。因此,学禅不是不说破,而是说破了也没有用。

  生活就好像一连串精神生活的习题,你要每一个都能开悟作答,而不能囫囵吞枣,这样就是见性。见性时“一切是一,一是一切”,是一种心灵与人格的统整与合一。它使我们在被压抑及无量□的“情结”中解脱出来,是清醒的,是觉悟的,是真知卓见的。

  有一次有一位僧人去拜访齐安禅师,齐安问:

  “你这位座主修什么?”

  对曰:

  “讲华严经。”

  齐安:

  “经中有几种法界。”

  对曰:

  “广义的说有无穷尽,略说有四种法界。”

  齐安竖起佛尘问,这是什么法界?僧人沉呤说不出来。齐安于是说:

  “思而知,虑而解,是鬼家活计,日是孤灯果然失照。”

  悟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发明性地的事,是不属于知解的事。道听途说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实在在于生活之中去悟、去度,才能享有光明的心地。 

禅的伦理观和自然观

  中国文化有两个主要脉络:一个是儒家,它是主流;一个是道家,它居其次。中国禅是在结合了印度禅与中国文化后才诞生的。因此,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去看,对禅的本质就更容易了解。由于儒家强调伦理,道家重视自然,两者亦各有其宇宙观,而禅宗则似乎透过一种前述的开悟与直观,把这些因素同时放在一个生活的实践上,寻求第一义的突破。这一来,禅宗也重视伦理,但不是为伦理而生活,而是实现伦理,成为伦理的主人。禅当然本于自然,但它的自然不只是无为而已,而是在无为之中,醒悟到人并非被造物,从而还得“本来面目”,发现自己的究竟,连自然也超越了。

一、伦理观

  许多人认为禅在于“荡相遣执”,而伦理是一种心灵与行为的规范,它注定与禅家所谓的“无善无恶”和“无是无非”背道而驰。因此禅与儒家所谓的伦理大异其趣。事实不然,禅把伦理当做一种见性的功夫,是达到明心见性的历练过程。

  对的,禅不要求一个人去迷实践某些道德格律而生活。却是从直观中去看人际之大伦。袪除种种邪恶与虚妄,使一个人从许多愚迷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还得清净法身。禅认为如果为了善而行善,为了使行为合乎预定的准绳,自己就被“法缚”,失去本真。《六祖寺经》中说:“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在,性去身心无。”当一个人的本性显现出来时,变无入而不自得,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禅的伦理观是“从性中作”,不是“向身外求”。经上说:

  “自性迷即是众生,

   自性觉即是佛;

   慈悲即是观音,

   喜舍名为势至,

   能净即释迦,

   平直即弥陀。”

  人是在清净中显现本性的至德,而种种德性是本自清净,本无动摇,本自具足的。所以《六祖坛经》上说: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

   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连。”

  心行平直就是定慧等持,定慧等持悟从中生,于是所有的思想与行为,不需要伦理已能符合伦理,不要任何修治就能符合纲常。

  禅宗除了从定慧等持中明自性之至德之外,变重视忏悔。所谓忏是将过去所有过错愚迷,悉皆忏尽,永不复起。所谓悔就是悔自己的后过,让自己永断□诳嫉妒等罪,得以觉悟。这里的忏悔很像儒爱的以省功夫。

  忏悔不同于心理分析所谓的净洗(Catharsis ),净洗只是把情绪或情感加以净化,而忏悔必须进一步化为行动,从实践中获得醒觉。当一个能从过错或不良适应中解脱出来,他已经超越了原来精神生活的困境,走向实现的里程。

  伦理固然源正清净法身,但是伦理当然也是一个人铣炼其真性的工具。因此禅燕不排斥儒家的伦理,相反地予以接纳。故云: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

   西方去此不遥。

   苦怀不善之心,

   念佛往生难到。”

  伦理就人文心理学来看,它是导引一个人走向自我实现的重要凭藉。伦理帮助我们“自我”(ego)功能的提升,它是唯一能拯救人类免于讽狂的法器。禅就这一点来看,与现代的人文心理学有著相似的看法。

  

二、  自然观

  中国道家认为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无为无不为”。道为天地万物并生的总原理,它的本质就是自然。析言之,道的作用并非有意志的,只有自然如此而已,用不著强加作为或造作而生勉强。故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而“道之尊,德之贵阳,夫莫之命而自然”。

  道家崇尚自然,因此而认为“无为”才是精神生活的真理,老子说:

  “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利,无之以为用。”

  这种“自然的理则,与禅宗所谓有”莫作意“、”无念“等等观念是一致的。慧能的弟子神会说:

  “僧家自然,众生本性也。”

  “又经云,众生有自然智,无师智,谓之自然。”

  因此胡适之先生说:“中国古来的自然哲学,所谓道家,颇影响禅学的思想,南宗之禅,并禅亦不立,知解方面则说顿悟,实行方面则重自然。宗密所谓‘无修之修’即是一种自然主义。”

  禅当然与道家的自然有所不同,所不同的是“道立自然而不立因缘”,而禅本于自然则契乎因缘。由于它契乎因缘所以不流于放任,而能悟入自性。慧能的学生智常在经过老师的提示之后,廓然大悟的说: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禅非常重视自然的本性,但却也重视“参请机缘”,以便体入大道。因此,禅是透过一种启发,一种直观,一种师生间的同契,而使一个人真正开悟。

  当一个人悟入佛之知见后,一切变得自然了。他从尘劳中脱颖而出,以清新的品触去生活,一切自然贴切,笃笃当当。这时感情与理智融合了,内在的本性与外在的情境也相应了,从而有了自在与无量的的喜悦。那襟怀是无法言传的,也许寒山子的诗,可以表达个中一二吧,他说:

  “去岁换愁年,春来物色鲜,

   山花笑渌水,巗岫舞青烟;

   蜂蝶自云乐,禽鱼更可怜,

  朋游情未巳,彻晓不能眠。”

  这种醒悟后的心灵,像是从寒我愁年中转入万物峥嵘的春天。它使人更能投入自然,更能任运逍遥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郑石岩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郑石岩教授)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十章 无住的生活艺术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九章 禅悟的历程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八章 超越与中道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七章 悟、醒觉与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六章 清净与自由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五章 直观的智慧与自在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四章 禅在精神生活上的意义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二章 现代人的精神症状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一章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情境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自序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九章 结语——对生命的敬重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八章 悦乐的教师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