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八章 悦乐的教师生涯


   日期:2022/10/14 7: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觉·教导的智慧

郑石岩

第八章 悦乐的教师生涯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创造幸福的人生,如果教师自己不悦乐,就不能带动学生悦乐,建立好的教学气氛,孕育积极的态度,培养乐观进取的学生。

  做为一个老师,起码的条件是要使自己过得踏实悦乐。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悦乐,因为悦乐就是幸福的本身。特别是老师更须要悦乐的性情和态度。这有两个现由,其一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创造幸福的人生,如果教师自己不悦乐,就不可能带动学生悦乐,建立好的教学气氛,孕育积极的态度,培养乐观进取的学生。其二是老师的生活与工作,跟一般人一样,都是为了创造悦乐幸福的人生,老师自己悦乐不起来,就表示自己的教学生涯并不成功。

  因此,教师必须学习悦乐的生活。禅正好能提供老师开展悦乐人生的智慧和艺术。让自己的生活带著祥和的禅喜。

  在禅家的眼里,悦乐即是生活的本身;而不是在生活之外,另外寻求娱乐,因为娱乐的激情一过,仍然要面对原来的苦闷。一般人认为,悦乐之道是赚更多的钱来买娱乐;努力工作节约一些时间来作消遣,结果工作变成压力;娱乐和消遣成为一时的逃避或麻醉,即使买得狂欢,激情褪去,仍然苦景一片。

  禅家认为悦乐是从生活之中直接体现的;是在工作与休闲之中,在触目遇缘里头,对目前的事事物物,有著一份欣然之喜。他们深知悦乐不是追求的结果,而是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的。禅者总是提醒我们,如果你是为了赚钱而工作,工作与生活就会变得勉强,如果你懂得在工作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生活就会过得充实愉快。

  因此,如果老师把教学当做赚钱餬□的手段,那么每天的教学工作都会是一种苦闷。反之,如果能在教学中发现教育工作的价值,体验学生的活泼和情趣,你会觉得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值得的,是悦乐的,即使是顽皮或愚钝的孩子,你也愿意付出心血去教导他。我知道,在校园里有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正散播著一粒粒幸福的种子。

  教师所体验到的悦乐就是禅喜。禅的智慧,正提供了老师悦乐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现在,我就禅学的立场,讨论教师悦乐生活的几个层面。

一、生命展现的悦乐

  从禅的传承来看,禅家把生命看成一朶花。这在佛陀灵山法会“拈花微笑”的传法中可以看得出来:它的旨意就是每一个人要如如实实地接纳自己,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就像一朶花开了一样。生活的本质不在于跟别人比较,而是要依照自己的能力、工作、兴趣等等条件,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每一个人都像一朶花一样,只有透过生命的实现,像花开了一样,才能体会到生的悦乐。

  悦乐本身就是生命的实现,无论贫富、尊卑、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都能在他们的生活中,直接体会到悦乐。因为我们有耳朶,能听到音声之美;有眼睛,能看出景色之怡悦;能呼吸,能感受到活著的可贵。只要把自己从物欲奔腾的纷扰中拉回来,仔细看、听和品触,无论你生活在乡间或都市,无论你的工作是劳心或劳力,禅喜无不流泻在你的生活周遭,这就是实现的喜悦。

  每一个人的一生,必须以他的人生为目的,如果把自己当做追求物欲的手段,生活就会与自己疏离。疏离的人是不悦乐的。因此,自己必须把工作、生活与休闲统合起来,成为生命的实现;把潜能实现出来,化做创造与生命的热爱,去服务社会,并怀袍泽。

  禅就是一方面摒弃激情享乐,摆脱野心和欲望的枷锁,要让自己自由起来,这种摒弃和摆脱的努力就是解脱,而真实的展现自己的生命,就是悦乐和禅喜的根源。

  人必须纯真与恬淡,才能展现他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只有把自己的活力用来创造,才有真正的喜悦。生活是一种创造与布施的过程。创造是指一个人能不断的心智成长,能过清醒的生活,不被种种激情、引诱和贪婪所牵动,让自己作生活的主人;布施是愿意把自己的成就、知识、学问和福分跟别人分享。在创造与布施之中,我们成就了生命的光辉。它带来真正的喜悦。

  作为一位老师,无疑必须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中去创造,去布施,去实现。教师的生命展现,必须是在教学工作与生活之中。如果不能在生活与工作中,体会到那生命实现之悦乐,那就很难在别的地方寻获了。

  教师的一生可能是清苦的,但是清苦并无妨其生命展现之乐。因为你有的是丰富的教育爱、教学的情趣和热心,有的是恬淡的情怀;当你的辛苦耕耘换来学生的心智成长时,你感受到创造与三收的喜悦。

  悦乐源自生活本身,源自工作本身。如果你想在生活和工作之外寻求悦乐,那就会扭曲生活和工作,所得到的将会是沮丧。有三位信徒向无德禅师讨教怎样生活才会快乐。无德禅师反问道:

  “那你想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

  甲信徒说:

  “我认为我有了金钱就会快乐。”

  乙信徒说:

  “我认为有了爱情就会快乐。”

  丙信徒说:

  “我认为我有名誉就会快乐。”

  无德禅师说:

  “你们这样想法,当然永远不快乐。当你们有了钱、爱情和名誉之后,烦恼忧虑就会随著后面占有了你。”

  三位信徒虔心请教无德禅师,“要怎样才能真正的快乐呢?”无德说:

  “办法是有,你们要改变观念;金钱要用来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有肯奉献才有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才快乐。”(见《星云禅话》第四集,页十二)

  教师的生活是清高的,教师的快乐不是源自对名利的占有,而是对教育爱的实现与布施。当教师能看出教学工作的深邃意义时,也同时对生命之道有所开悟,并看出人生的希望,悦乐也就源源不绝。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正是禅家所谓的广长舌相。教师的言教与身教启发了学生,改变了他们的心智和气质,化作人格的力量,然后透过其言行,影响其家庭、社会和接触过的人或事物,并且连锁性的影响下去,就像以石投湖,水波一圈圈的广大,影响整个湖面一样。所以教学活动将造成永恒的影响。诚如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所说,一句话一旦脱口,便存续于永恒。教师若体会到教学的永恒性,便不难发现其工作与生活的价值,而觉得每天都在创造和布施。反之,如果自己过的是疏离的生活,没有为教育而奉献,缺乏教导的爱与热忱,而勉强把教学当做谋生的工具,甚而误人子弟。那么邪恶就会乘虚滋长起来,它也一样永恒存续于生活之中。不过,这种存续将是一种沮丧和挫败。

  人总是在接近生活的终点时,会回顾自己一辈子所为。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为了避免自己老大徒伤悲,为了预防蹉跎岁月,南唐时代的法眼文益禅师,警策李璟皇帝,要好好做称职的皇帝,千万不要为著占有和享受而生活,因为物欲和野心会障碍生命展现的悦乐。他们两个在游皇室花园时,法眼应了皇帝之请,即兴咏了这首诗: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髦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需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在这首诗里,前两句意指每个人的根性不同,要各自展现自己的人生;中间的四句在于警惕世人,要好好把握时间,清醒地实现人生,过创造性的生活。最后两句则指出,那些占有和名利终究是要烟消云散,真正重要的是生命的实现与喜悦。

  每一位教师在屈临退休的时候,或者在垂垂老矣的暮年,也必然会回顾前尘往事。如果你发觉,脸上刻划的皱纹,正是你教育爱试炼的轨迹,头上的白发正展现心灵上恬悦自在的清纯,而秃秃的额头正辉映洁妙的佛光,那么你就有了生命展现之丰收,它是种一真正的悦乐,佛学上称为极乐,那个极乐的精神法界,正是成佛之处。

  现代人都很忌讳谈死,对于死之无知和莫名的惧怕,使我们无从接触生命的真理。我认为教师如果不知道死的有关讯息,就不容易看出教师生涯的丰富意义。禅家把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看成一个整体,并认为把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加以割裂是不可能的,人一旦把存在的时间隔离成孤立的片段,无论你沉迷于过去,或执著于现在,或幻想著未来,都会导致一个人的迷失和彷徨。

  人的一生之中,毕竟要朝向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关切。因此,唯有能体验到生的意义,才能有清醒的生活和崇高的精神生活层次,方能体会参天地化育的极则。这样才能做到禅家所谓:“大死一番再活现成”的洒脱,才能从中孕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襟怀。

  身为一个教师,当然要去体认生命的终极意义。然后才能经得起尘世中的种种考验,摆脱得了贪、瞋、痴、慢、疑的紧迫引诱。这时,一种活泼的生命力复苏起来,这就能展现悦乐的教学生涯了。

  

二、日常生活的禅喜

  教师的生涯是单纯的,所以要培养恬悦的禅喜比较容易。只要你能都摄六根,愿意过简朴的生活,专注于教学和家庭生活的安排,就会觉得乐趣无穷。反之,如果物欲怂动著你,贪婪引诱著你,愤世嫉俗激荡著你,各种美色牵动著你,那么宁静的师道会化为崎岖的险途,安静清纯的心境,骤生邪恶汹涌的波涛。因此,恬淡是禅喜的根源。恬淡不是消极,而是摄受六根,积极展现悦乐的人生。人生不是要别人赞美或囤积财物来巩固自己,而是自己本来就是完美的,只要你能体会到这点,自然悦乐自在,唐朝的临济禅师和凤林禅师对这一点有过精采的对话:

  凤林禅师说:“海月澄无影,游鱼独自迷。”

  临济禅师说:“海月既无影,游鱼何得迷。”

  凤林禅师说:“观风看浪起,翫水野舧飘。”

  临济禅师说:“孤轮独照江山静,长啸一声天地秋。”

  这段对话,揭示了人类很容易被物欲名势蒙蔽的事实,也道出必须以超然的态度,作生活主人的禅机,它的重点就在“孤轮独照江山静,长啸一声天地秋。”临济要我们投入这个多采多姿的现实生活,但是繁华的现实并没有干扰到自己,自己还像是一轮明月一样的澄澈。就在这时,才能展现了生的悦乐和意义,所以叫“长啸一声天地秋”,而生命的展现都像洁静的秋山一样的纯净。

  教师的一生奉献给学校,是一轮明月呢?还是一个太阳?那不要紧,重要的是他要云破月来,让这些学生能在学校的园地里“花弄影”:要教师能拨云现月,佛光普照,春风化雨。教师若能体会到临济禅师所谓:

  “大道绝同,任向西东。

   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教师的教育爱,心念一动,影响莘莘学子,启发其心智,改变气质,那不是石火光电所能及的。但教师的爱却是从恬淡悦乐中孕育出来的。

  我认为要孕育恬淡悦乐的襟怀,享受微妙的禅喜,须从以下向个方面著手:

  ·培养开朗积极的态度。

  ·孕育有能力的教育爱。

  ·创造教学与生活的空间。

  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开朗的态度。教室里的学生整天扰攘不停,耍宝、开玩笑、逗趣,层出不穷。从开朗积极去看,你会觉得他们活泼;从消极面去看,你会觉得他们顽皮捣乱。如果老师披著消极的眼光去看他们,在还没有教会他们之前,自己就先受气了。因此,教师要接受禅的指引,不要让自己陷入悲观的泥淖,要放开朗一些,这才能让自性中的大日如来佛性(人人心中有个太阳)绽放出教学的活力。你必须对学生的好坏优劣看得分明,但千万不要为学生好坏动情绪。这就是禅门所谓:

  “无善无恶,无是无非。”

  人只有不被善恶牵动时,才能看清它,并且作有效的回应。教师总应是平静地看著学生, 不被学生的好蒙蔽了你启发他成长的机会;也不会因为他的顽皮,而令你气急败坏。所以《六祖坛经》上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教师一定要学会“动脑而不动恼”的教学素养。这使老师不断保持积极的态度,创造更多的启发机会和教学方法。

  教师处于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之中,很容易因为突发事件而怒责学生。在心不平气不和的情况下的责备,往往不能发生预期的效果。教师一定要保持开朗的性情,对于学生犯错,要平静的心设法教导;即命诉诸处罚,也是依照班规校规,严而不苛,罚而不凌辱,这样才能持之久远,否则不便效果不彰,而且会损害自己的健康。心理上研究告诉我们,过度的紧张和性急,会引起疾病,特别是心脏病。根据佛列曼和罗森曼(M.Friedman & H.Roseman)两位医师的研究,急性或随便发脾气的人罹患心脏病的比例特别高,在六十岁以前得心脏病的人,有百分之九十是属于性急的人。

  从禅的观点来看,性急就是失去心理生活的空间,它使一个人无法发挥创意。当教师以急躁的个性进行教学时,不但缺乏循循善诱的耐性,而且几乎无法使用自己的创意去启发学生。许多认真教学的老师,就因为缺乏一份开朗与耐性,导致频频的责罚学生,而学生的成绩却进步不多。

  一位老师要管理四十到五十位学生,各个学生的兴趣、能力、个性、性向都不相同,把这样一群小伙子凑在一间教室里,一旦有空,必然要闹翻天。这样现象对某些老师而言,评语是“不自爱”;对另个一些老师而言,评语是“理所当然”。于是认为学生不自爱的教师,采取严管;而认为理所当然的老师,则鼓励他们把功课学会,就安排团体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积极的;严格管制学生则是消极的。时下许多老师,喜欢派个学生当秘密警察,打小报告,好掌握秩序。这种做法也是消极的,它不但造成班上同学的不安,而且容易导致学生人际的冲突。

  教师若能注意以开朗积极的态度从事教学,必须使班上活力增加,学生学习的气氛也活泼起来。六祖慧能说:

  “清净心体,

    妙用恒沙。”

  有清净的心智,就有无量无边的妙用。我的长子念小学时,有一次,很高兴的告诉我说:“今天上研究组数学课时,解答了一个很难的数学题目,老师在今天放学前才告诉我说,我的作答是正确的,他想了两个小才想通。”我看著孩子得到鼓舞的喜悦,更感激郑汉华老师巧妙的教导语言和爱心。这样开阔的教学,不只学生乐了,老师乐了,家长也都分享到那高妙高智慧的禅喜。

  其次是有能力的爱所产生的禅喜。这是一种“觉·有情”所绽放出来的悦乐。人类的情感如果没有透过清醒的觉悟,情感可能成为盲目的罪恶。所以禅亦重视这份觉醒的情爱。禅门有一则分案,颇能表现这种有能力的爱。

  佛光禅师有许多徒众。有一天,甲弟子向禅师禀告说:生死事大,要了脱生死唯有念佛往生净土,所以他想到灵岩那里学念佛。禅师很欢喜的说:

  “很好,你去学净土念佛法门回来,能让此地佛声不断,我们的道场如莲华世界。”

  接著乙弟子禀告说:戒住则法住,佛门没有比戒律再重要的。老师!我想到宝华山学戒堂学律去。佛光禅门仍然欢喜的说:

  “很好!你学律回来,能让我们道场大家都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真正成为一个六和僧团,真是太好了!”

  才刚说完,丙弟子也顶礼说:老师:学道莫如能即身成就,弟子思前思后,非常想到西藏学密去。禅师淡淡一笑,答道:

  “很好,密宗讲究即身成佛,你学密回来,影响所及,我们这里一定多人当身成就金刚不坏身。”

  佛光答覆了三位弟子的请求后,座旁的侍者很不以为然,就很不满的说:“老师!你是当今一代禅师,禅是当初佛陀留下以心印心的法门,成佛作祖,没有比学道参禅更重要的事。他们应留下来在您的座下与你学禅。以期直指人心,明心见性才对,您怎能鼓励他们走呢?”佛光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

  “我还有你啊!”

  禅者的教法何等的慈悲,而慈悲之中又何等的开明有智慧。他们知道学生的根性不同,因缘不同,乐于成全每一位弟子的学习历程。慈悲中有智慧,智慧中有慈悲,所以叫“悲智双运”,在双运中又透露著微妙的禅喜。

  悲智双运的教育爱,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充满悦乐的气氛。悲智的教育爱,如果没有心理学家弗洛姆(E.Fromm,1990—1981)的分析,教育爱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教育爱的本质是给予或布施,而不是占有或享有;给予是有能力的爱,能促进学生成长;占有或享有的爱只是欲望。

  ·教育爱的道要因素是关怀;当我们能设身处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时,爱心才真正的展现。

  ·爱不是心里想的问题,也不是只有关心就完成的,爱必须付诸行动,伸出缓手,去促进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辅导其生活适应。

  ·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性向、能力、需要予以协助,帮助学生自我实现。

  ·要透过丰富知识,以及好的感受能力能力去了解学生;教师是在了解学生后,才善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去启发学生。

  具备以上素质的爱是有能力的,是“悲智双运”的。它不但能引导学生自我实现,也能启发其身心之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会是积极的,主动的,有乐趣的。

  当然,有能力的教育爱使老师感到悦乐;教师总是在失去创意,对学生不知所措时,感到沮丧或愤怒。通常老师对学生顽皮不听话而反应出愤怒情绪时,也正是他失去创造智慧,不能以有效而具建设性的方法回应的时候。因此,教师应该经常阅读或研讨何处理教学上所发生的问题,特别是具有建设性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这能帮助教师运教学于掌上。

  其三,创造教学与生活的空间,也是孕育悦乐的重要一环。在禅者的眼里,空即是万物的生机。人类的生存需要空间,我们称它叫生存空间;智慧的开展,必先铲除思考上的障碍,腾出思想的空间。禅所谓的空,一方面可用文法上动词来了解,它的意义是放下或铲除;人必须把污浊的秽物去除,才能生活在清净的环境;把邪恶的习惯改正,身心才会健康,德行才会日日增长。教师如果不把过去陈旧的观念打破,就不可能精进的学习新知。

  教师如果能保持谦冲或空的工夫,就能不断的学习新知,心智也就宽广,见识自然开阔,处理教学上的问题,容易行心应手,这就是空的大用。《六祖坛经》上说:

  “除去执心,

   通达无碍。”

  教师对于学生没有好的或坏的成见,师生之间的沟通才没有障碍。有些老师一进教室,看到学生乱哄哄的,劈头一句话是“××,是不是你又在捣蛋了!”像这样的成见,无论老师的猜测是否正确,对于那位学生都将造成严重的伤害。相对的,教师自己也是气愤的,因为他总认为这个学生没药可救,而造成严重的厌恶和挫折感。

  空的另一个涵义,可以从文法上的名词来解释。它是一种没有激奋,没有成见、偏见和刻板思想的状态。空表示心灵的安静与清净。在这状态下,教师可真正享受燕居之妙,可享受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之情怀,这是一种不受烦恼干扰的悦乐状态。六祖慧能说:

  “世人妙性本空。”

  当你能放下万缘时,必然可以享受到一种轻安与高妙,它不属于激情和欢乐,更不是兴奋的娱乐,而是一种恬静之乐。

  教师与学生之间能保持彼此互动的空间,教师的情感才得以交流,心意才能沟通,彼此的互信才建立起来,这时思想上的启发,人格上的陶冶,情趣上的培养,情感的悦乐才真正出现。

  教师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禅喜,不但对教学产生正面的效果,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帮助也大。我由衷的建议教师,要注意培养开朗的积极态度,时时培养自己有能力的慈悲心,并培养空的生活艺术与智慧。

  

三、休闲怡情的禅趣

  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一天留校七个小时,班上的学生无论在学业上、生活上、心理适应上,都需要教师指导。其责任之重,实在值得我们崇敬。教师如同一般人一样,需要休闲活动。就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休闲具有纾解辛劳、悦乐、优雅和再创造的意味,它富有提升精神生活水准和心智成长的效果。

  禅家对工作与休闲的态度是一元的,禅者把工作当做是一种生命的展现,一种悦乐,所以在工作中享有悦乐。他们强调苦行的工作和生活,却又甘之如饴。这一点是值得现代人重视的。现代人普遍把工作视为一种负担,视为谋生的手段,而心理上却又急于逃避工作的负担与痛苦。结果工作成为生活上的重负,汲汲于完成或获得报酬时寻找娱乐,而消遣本身又是一种时间的消耗,一种激情的刺激和麻醉。因此,人总是在心灵上不悦乐的时候,才急于寻找消遣。

  禅者把工作当成一种实现生活的悦乐。这从唐朝黄檗与临济两位禅师的对话中看得出来。有一天临济在田里工作。黄檗也到田里来。临济手拄著锄头,目迎著老师,一句话也没有说。黄檗望著缄默的辫子说:

  “我看这家伙大概累了。”

  临济回答说;

  “老师,我连锄一下都没有,怎么会累呢?”

  这时,黄檗举起禅棒对临济打了过去,禅师对弟子挥棒有时是警语,有时是肯定的,有时是否定的。临济及时接住棒子。往回一送,教师却跌了一跤。在旁的侍僧连忙扶起老师,口里责备著临济的不是,熟料老师部起来,却教训了侍僧。这时,临济继续的工作,并说:

  “他方火葬,

  我这里活埋。”

  临济把工作与休闲的对立活埋了,把与生活疏离的勉强活埋了,也把为著贪婪和虚假的强迫性工作活进埋了。现在剩下的正是笃笃当当的生活与工作。

  教师是要把教学当做一种生命的展现。这展现固然需要力气,需要承担,但是他悦乐的。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所表现的正是他所说的“学不厌,教不倦”,现代教师,也应具备这种襟怀。

  我认为人若为著贪婪和占有而工作,他的工作就会变得艰辛;如果为著爱和布施,为著服务,为著实现生活之崇高意义,那就不会是一种辛苦。

  当然,我们不可能只有工作而没休闲,因为人的体力、心力和知识能力都有时而穷。因此,休闲正是恢复活力,再创造和增进悦乐的最好方法。禅者也有休闲,他们在散步中休闲,在行脚参访中休闲,在此处逗趣中休闲,在相互切磋中休闲,在师生欢聚中休闲。

  禅法是“一切现成的”。禅家认为吃饭睡觉都是休闲,而休闲也是生命的展现,所以说:“处处是道。”诚如大珠禅师所说,许多人是不懂得生活之道的,因为他们吃饭时不好好的吃,却百般挑剔,睡觉时不好好睡觉,却千般计较。人一旦学会挑剔批评,生活即刻变得乏味浮躁。

  休闲的悦乐,决定于一个人的态度,如果以欣赏的角度去郊游,自然处处喜悦;如果是用寻找快乐的态度去郊游,那么败兴而归的可能性就很高了。休闲必先让自己的急躁之气放下来,抛开工作,放下万缘,好好去欣赏音乐,去作一趟旅行,去看一位朋友。

  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许多情趣,你可以学习园艺、插花、棋艺、歌咏等等,在这些尘事中,你很容易品味到绝妙的禅喜。内子喜欢花,所以学插,一盆花插好了,即现在意盎然,给家里带来无限的乐趣。我们一面欣赏,一面观玩,眼下似乎有著无限的景致;在我们的眼里,真有赏识著山河万朶之妙。我很喜欢把内子淘汰下来的旧花,加以整理修剪,重新插莳起来,骤然枯萎的花再现生机,它给我们一种一念万千的悦乐。

  沏茶是悦乐的,歌唱是悦乐的,聊天逗趣也是悦乐的。只要你能放下一切尘缘,点点滴滴都足以令人赏心悦目的。

  教师除了上述的休闲之外,最得天独厚的就是带著学生郊游或参观旅行,甚至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或田野调查研究。这使学习与休闲完全的融合,在教学上有特殊的效果。《论语》中记功曾晳的一段话说: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了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教师若能把握这种情趣与精神,在闲暇假日,安排休闲式教学,学生和教师的生活情趣和互支关系,就会变行活泼亲切。

  禅家认为工作是实现,放下工作也是实现;工作时是承担,放下时是休闲。人必须有一分醒觉,才能回归到生活与工作之中,享受到见性之乐。诚如唐朝的禅者陈道婆,当他看到樵夫们每天忙忙碌碌年山砍柴,生活成为沉重的负担,丝毫享受不到悦乐,于是他说:

  “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

   人人各怀刀斧意,未见山花映水红。”

  教师每天要留校七小时,每周要上十几二十个小的课,批作业,改考卷,很像高坡平顶的采樵翁,忙得很。但是,忙中确实也有许多值得你悦乐的事,当你走入学生群里,看到他们的活泼与欢颜,你也会骤然年轻起来,快乐起来。而关键就在于你必须关怀他们,分享他们的喜悦和生活情趣。

  最后,我要从禅家所谓“菩提日日长”的观点来看休闲。一般人以为休闲指休息、运动和玩乐。事实上,休闲包括参与社会活动,人际的联谊,以及学习。三者之中以学习对现代人而言最为重要。

  现代社会变迁迅速,个人需要不断的学习,各领域的新知层出不穷,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进修,很快会跟不时代。专家们指出,学术和知识也有半衰期。所谓半衰期是指它的实用性衰退到一半。有些人认为法律的半衰期是二十年,医学的半衰期是十年。所以,一个人必须克克业业的努力学习新知。而休闲时的学习,可以增强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得上时代潮流的喜悦。

  如果一个教师一离开学校,除了教科书之外,没有从休闲中开辟学习的管道,五年到十年之间就失去其大学毕业的水平或优势。利用休闲学习,可以令你保持青春活跃,不时接触新知,是悦乐的来源。依我的观察,多数老年人所以变得沮丧和彷徨,正因为他们没有继续学习的结果。如果你想保持悦乐,一定要经常抽空学习。

  教师如果能够每天抽出三十分钟札札实实的念书进修,一年三百六十天就有了一八二小时;你仔细算算,每周上班六天,平均每天真正“工作”的时间约五小时;加以换算,一八二小时相当于三十六天。也就是说,你比别人多用功了一个月零六天。如果你真能利用休闲学习,它将带给你更多的丰足感和悦乐。禅家认为精进能生禅喜,故云:

  “当勤精进。”

  许多人以为精进是一种工作负担,一种勉强的毅力,而禅门却认为在精进中可以绽放著无限的悦乐。

  

四、禅定的妙悦

  对教师而言,禅定是很重要的。禅定所指的并不是只有坐禅,另一方面还包涵了心理的平静训练及自我控制的习惯。教师如果很容易受暗示,那么任何诱因,都会影响到他的生活和教学态度。特别是容易激怒的老师,往往会失去许多教导和启发学生的机会。

  激动性格的老师,在教学团体中,容易产生人际摩擦,对协同合作教学亦有困难。有时甚至把自己的激情发泄在学生身上。在学校行政上,最令校长苦恼的老师是容易激动,情绪不稳定,不能心平气和跟别人沟通的人。当然,教师也是一位凡人,克服不了生气的时候,但若性情浮躁,容易激怒,那就要自我检讨了。因为这样一方面有损自己的健康,破坏其悦乐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会影响教学,造成负面的教育效果。

  禅定不是口头说的,更不是学术上的观念,它是一种剑及履及的实践智慧。因此,如果你想学习禅定,就得彻底的戒除自己的坏脾气,要培养忍耐和宽容,要把自我中心的态度摒弃,同时要避免急躁的处世态度。其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坐禅。

  坐禅是训练自己保持禅定的主要方法。综合心理学上的研究发现,坐禅的主要益处包括:

  ·禅定确能引起生理的变化。例如能产生α脑波,它是入定的脑波,它的出现使我们产生净定的感受。

  ·禅定能影响代谢作用,减低代谢率,使身体所需之消耗能量减少。

  ·它帮助我们从无明和成见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较多心灵上的自由和悦乐。

  ·它能促进身心健康,并保持心理的醒觉。

  一九七O年,拉斯(Terry V.Lesh)曾经对辅导人员作过禅坐训练的实验。为期四周,主要的发现是辅导人员的同理心增加,经验的开放较好,对于生活中自我实现的体验也提高。

  坐禅是很值得推展的一种休闲活动。它不但有助于身心健康,改变自己的习气,更有助于教学活动之展现。坐禅的基本方法如次(摘录自拙著〈禅与现代生活〉一文):

  禅定是修禅的基础,那么禅定或坐禅又是什么呢?依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运动,是包含动、静两种型式的运动。它既心理的又是生理的;它就像是道家的太极图一样,动静身心合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心理带动生理,生理带动心理,而成为一个圆。现在我们从禅定的实践过程中,来了解其心理学的意义。

  坐禅的方法不外乎调身、调息、调心三个要素。就顺序而言,需先从调身做起,次而调息,再次而调心。现在根据个人的体验,综合各家说法,尽量避免玄奥的名词,而做通俗性解析,说明坐禅的身心反应,对于初学者而言亦可依序体会,从中玩味。  

  (一)调身

  一个习禅定的人,平时应常常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八段锦、作体操等。做运动有几个要点:

  一、运动的方式须配合自己的体力。

  二、必须专注的做。

  三、喜悦而兴致勃勃的做。

  四、持之有恒。

  每日早晚各一次。伏案劳神者,应在上下午各抽出十分钟作运动。

  运动可使血液中的化学变化平衡,使精神愉快、神经松弛,它促进一个人静醒,也减少心理的紧张和焦虑。

  在坐禅前后,均需做适量的运动,并注意按摩全身各部位。坐禅前先运动后按摩,以期身心轻安,血液循环正常,开静之后,先按摩后起身,再做运动。(按摩时应以两掌搓热,先轻轻按摩双眼,依次双掌按摩面部、额部、后颈、双肩、两臂、手背、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再至右大腿、膝盖、小腿,再至左大腿、膝盖、小腿。)

  坐禅并不限定时间,惟在饭后一小时内不宜坐禅(练习坐禅的人食不宜过饱),一般人因工作繁忙,可选择早晚练习,时间随自己适应能力由短而长,短则三、五分钟,长则一小时或更长,乃至数小时或数日,一切随缘,不宜勉强,而影响身心健康。

  坐禅的姿势,通常以七支坐法为通用原则:

  1、双中跏跌:学者坐于约两尺正方棉垫上,垫子后段比前段高六公分(可依自己需要酌予增减),坐定后以左腿在下右脚置左大腿上,再将左脚置于右大腿上,反之亦可,称为全跏跌坐,亦称双盘坐。不能双盘者,可采单盘,即将右脚置于左腿下,左腿置于右腿下,反之亦可,即半跏跌坐。如单盘仍有困难,可采交脚坐,即把两小腿交叉向下面盘。如以上各种坐姿均有困难,则采正襟危坐,即坐于与膝同高的椅子上,两脚掌平放于地,两小腿垂直,两膝间容一拳距离。以上各种坐法,背均不宜倚靠任何东西。

  2、背脊竖直:头顶天垂直,收下鄂,如一座巨钟。

  3、结手印:右手背放在左手掌手心,轻搁在两小腿上,贴近日上腹,如正襟危坐,可置于大腿上。

  4、放松两肩:面部肌肉亦随放松,任其自然。

  5、舌尖微抵上鄂:若有口水缓慢咽下。

  6、闭口而用鼻息。

  7、眼处然微张:投视于身前二、三尺处。对于初习禅坐的人,两眼宜闭,免于妄念,对于老修者则宜开,免于昏沉。

  调身最重要的原则是安适,因此环境宜安静,空气流通但避免风直吹,光线柔和不宜太亮或太暗,太亮容易分心,太暗容易昏沉;此外要注意身心放松,衣著宽松,两膝应包里暖和。

  (二)调息

  在坐禅的功课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呼吸,亦即调息,它是我们进行禅的内脏学习的第一步。呼吸的方式大别可分为四种:“风”系激烈运动后的呼吸,此类呼吸不宜坐禅;“喘”系恐惧、紧张、病痛或情绪低落时的呼吸,也不宜打坐,应休息舒畅后再行打坐;“气”为普通人之呼吸,每分钟约十六至十八次,可听到自己呼吸声音,这是坐禅的基本要求,坐禅由气而调和为“息”。

  调息有数息和随息想两种方法:

  1、数息:在禅坐前,应先做几次深呼吸;将两手敷于小腹,先用鼻吸一口气,引入小腹,使小腹隆起,再收小腹,继续吸气,使肺部隆起,舒展胸肌,闭气十秒,再由口把气慢慢吐出。如是三次深呼吸后,依自己适当之坐次坐妥,使开始数息:每呼吸一次数一,从一数到十,数完后再从一数到十,不断继续下去。数息的目的是克服杂念,也是说如果能从一数到十,都能保持没有杂念妄想,便是成就了一个单元。若能一个单元接著另一单元成就下去,便能入于定净。数息时可以顺著数,如一、二、三……十,亦可倒过来数,如十、九、八……一,亦可隔著数,如二、四、六……二十,各种不同数法,是供数久了发生习惯而失去专注时变换使用。

  2、随息:当数息一段时间,杂念妄想渐渐消除,便改将注意放在呼吸的出入上(随鼻息),心念似乎就系在呼吸的进出往来之间。久之,连呼吸也忘了,进入清净忘我的安适。另一种随息方法称做随息想,每吸一口气,即想吸进的是清净之水(水观)或空气,遍通体内,呼气时则将浊秽排于身外,久之亦易入净,这两种随息,可以自由使用。此外,禅家亦言“守息则定”,即调和鼻息,使其无声响结滞,不粗重虚浮,单觉出入之息,细密绵棉,若有若无,神情因而安定,渐趋定境。

  调息为何会使人入定呢?这可以从生理学的角度加以解释,所谓调息就是调理呼吸。当一个坐下来,专注于呼吸,尤其在腹式呼吸时,腹肌随之产生一收一放的张力,它的部位正是传统所谓的丹田。根据日本关田一丹的研究,这个呼吸肌的有规律运动,刺激了大脑的清醒中枢,而使人一个进入清醒状况,不再陷于昏沉,同时对妄想作相当的抑制。因此,从学习理论看,如果我们配合“数息”或“随息”的操作活动,就很容易把数息和随息两种“操作刺激”和清醒发生制约面联结起来,练习久了,这个联结自然牢固,以后只人坐下来数息或随息,就即刻能产生清净安定的心理状态,这种清净和安定就是佛家所为的“三昧”。而三昧的体味,由浅而深,配合调心,长期练习,便可及于无相三昧的自在优游。为了达到上述的学习效果,吸气时必须膨胀小腹,而呼气时则收缩小腹,这便是腹式呼吸。

  (三)  调心

  调心是坐禅三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可以调身和调息都是为调心做准备的。佛法的基本观念是万法唯心。当一个人心理平静安定,自然一切笃当贴切;心理浮动不安,必然妄念焦躁,因此调心是禅定功课中最主要的一环。

  心与行为是相呼应的,要调心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作息,使生活正常有规律,行善布施、宽容博雅、戒杀(戒除残暴)、戒盗(戒除偷盗和贪心)、戒淫(戒除不正常的淫欲)、戒妄语(戒除情绪冲动的说话)、戒酒(不以酗酒来麻醉自己),这是佛法中对在家人修习坐禅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这样,贪、瞋、痴三毒才不致闯入心中,心理才会平静。

  其次是坐禅时的调心,它透过观想(即冥思)的方法来达到禅定。就心理学的观点看,心理的不安和清静均源自过去的经验,它是透过各种感官及意识思想而存在(即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产生)。换言之,心理所陈现的妄想和清净与自己过去感官和意识经验有关。因此,如果我们能引发储存在脑子里清心安适的经验来取代浮躁不安的经验,便能把自己带入净定的世界,这在心理学上也是一种“交替制约”的作用,它可以从学习中获得。但问题在于每个人的内在经验不同,必须先找出过去曾导致他获得净定感受的单纯经验,才能引发一种清净感来代替现在浮躁不安的妄念。也正因如此,必须经过一番内省,才能找出引领自己走入宁静世界的观想对象,有时甚至需要有经验的禅师给予帮助,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因此观想的对象也就不同。兹将观想的类别归纳如次:

  1、从眼根观者,观庄严的佛像、观落日、观水、观树等等。

  2、从耳根观者,如观一个轻恬的声音“无”、“哼?、”朴“或其他音符如风声、念佛声等。

  3、从鼻根观者,如数息与随息想。

  4、从舌根观者,如以舌抵上鄂,心系该处。

  5、从身根观者,如观眉心、鼻端、脚心、丹田。

  6、从识根观者,如参分安、参话头(例如参“念佛的是谁”而观照在“谁”上)或者把自己观想成地、水、风、火。

  观想是不能抄袭的,某甲观落日或观水可以入定,但换另一个人可能使他烦躁,那是因为过去经验不同(因缘不同)的缘故。因此,有些人可以从参禅入定,有些人则必须选择念佛入定,有些人从观音入定,有些人则必须以观佛像入定。每个人心理生活背景不同,协助他入定的方式不同,这在《楞严经》《观音圆通经》中说得很清楚。

  固然导引每个人清净安定的观想不同,但就心理学上看,选择观想的对象,仍有可资遵循的原则,兹扼要说明如下:

  1、观想的对象必须是单纯、恬淡、轻松、安详。

  2、观想的对象必须能引起自己身心松弛。如果观想的如果反而引起紧张或妄想,应即放弃,另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观想对象。

  3、观想时只系念于一处,守住一根,一根清净安定,其队五根亦随之安定。(眼、耳、鼻、舌、身、意在佛学上称为六根)

  以上所述调身、调息和调心无非是引发一种身心的安适,用它来和内心不断浮现的妄想和焦虑反应,产生竞合反应(competing response),以净定代替浮躁,以恬适代替不安。

  坐禅不宜急切,一开始只坐五分钟,渐渐增加到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若能每天持之有恒很自然地禅坐三十分钟,个中三昧(清净的禅悦)自然领略。坐禅在不于比赛谁坐得久,重要的是要坐得正确,坐得好,坐很清净轻松,才能享受到那分法喜。

  生活在感性文明的现代人,物欲是高涨的,竞争是激烈的,价值导向是功利的。因此,生活变得紧张和忙碌,情绪生活更是烦躁不安。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也难逃扰攘的困境。特别是生活在自由开放的社会里,价值理念的冲突,往往造成人际间的矛盾;唯感的功利取向,教导精神的空虚;自由观念的滥用,造成放纵与自制能力的崩溃。这些都对校园秩序造成前所未有的失调现象。教师不但疲于应付层出不穷的教学问题,而家长的意见、批评与苛责,也给老师带来更多压力。

  现代的老师,面对著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们不但要承担自己生活的调适,又要教导学生繁重的课业,指导其心理适应,甚至连学生的家长也要他们来开导。这样的工作固然需要一份热忱,一片奉献的精神,但若不好好调适自己的精神生活,又怎么能悦乐地展现其教学生涯呢?

  美国在七O年代,教育界便开始推动如何消除压力,及促进悦乐生活的观念。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现代人过一个更具人性的生活。我认为禅学是中国文化所孕育出来的生活智慧与艺术。目前正是我们需要它的时候,我深信透过禅的智慧与训练,能为教师带来悦乐的人生和活泼的教学态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郑石岩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郑石岩教授)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九章 结语——对生命的敬重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七章 宗教、民俗与教育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六章 生活教育的体验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五章 师生互动的空间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四章 自动自发的性格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三章 人文智慧的启发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二章 教导的新猷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一章 教育的新希望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序言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十章 结语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九章 人生的希望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八章 开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