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悲心如何修得,有什么好处,是人所作少许善业,所获果报如须弥山


   日期:2017/3/18 22: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优婆塞戒经

  节选:悲品第三

  善生言。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如来今说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是了因耶。善男子。我为众生或说一因。或说二因。或说三因。或说四因。或说五因。或说六七至十二因。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烦恼业器。言四因者。所谓四大。言五因者。未来五支。言六因者。如契经中所说六因。言七因者。如法华说。言八因者。现在八支。言九因者。如大城经说。言十因者。如为摩男优婆塞说。十一因者。如智印说。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缘。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无量无边因。有智之人欲尽知故发菩提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迷于正路无有示导。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故生亲想。如六师等。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堕生有界受诸苦恼犹故乐着。是故生悲。又见众生造身口意不善恶业多受苦果犹故乐着。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渴求五欲如渴饮碱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无定有性流转五有。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爱别离苦而不断爱。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无明闇。不知炽然智慧灯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饿鬼畜生。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信邪恶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善男子。六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修悲是不为难。在家修悲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故。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则不能得优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获得。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何以故。一切时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应先修悲。若修悲已当知是人能具戒忍进定智慧。若修悲心。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以是义故。一切善法悲为根本。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当知是人能坏恶业如须弥山。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所作少许善业。所获果报如须弥山。

  (我们放生行善,救济贫苦,救济灾难,等等善行,以贪心而行善,以悲心而行善,善行虽同,却以心不同而果报大小差别巨大。故而,应当如佛之教,在生活中如是修悲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悲心       果报)(五明学佛网:悲心       果报)  

 楞严悲华法师:浊世悲心在于慈 

 许智铭居士:谈二王的布施功德果报观 

 妙境法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仁焕法师:“家”之因缘果报 

 仁焕法师:家庭果报现前 

 仁焕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有慈悲心 

 仁焕法师:佛法大义 三、如何了果报 

 仁焕法师:思想和行为造成的果报 

 觉明法师:《准提咒念诵仪轨•大悲心咒持诵仪轨 

 仁焕法师:有慈悲心才能度众生 

 仁焕法师:“家”之因缘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