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一篇 随处都在学习


   日期:2022/9/24 0: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随缘成长

郑石岩

第一篇 随处都在学习   

〈篇头语〉

  人的一生,除了学校课程所提供原基本知识之外,大部分的能力和经验,都是从日常生活、工作和遭遇中学来的。因此,你若不把握随缘成长,随处观察学习,无论是在专业、视野及待人处世各方面,都不容易有大格局的开展。

  随缘成长的人,愿意向人请教,善于跟人合作;更重要的是他懂得结缘,知道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他随处都会交结好友,学习新知。

  随处学习的人,总是勇于尝试,在行动中不断历练和成长。真正的本领不在书本里,而是自实务的工作经验中学来的。

  随缘成长的人是有梦想的,他们懂得选择某个方面去努力,对它醉心,坚毅地努力下去,无论遭遇如何,他们总能达成目的。

  他们懂得割舍,深知复杂的生活,不能维持明确的方向;犹豫不决的拖延,会造成良机的流失。由于他们的心志单纯,判断力也就清明。

  每一个机缘都有意义,都有它的价值;他们虚心学习,而且不武断地说一声绝不。他们可以否定恶习,说一声绝不,但在成长的尝试上,他们谦冲为怀。

  随缘成长的人,肯吃苦,懂得在失败中找得答案;他们善于避免错误,勇于改正。随缘成长的人,处处都能把握机会学习。

  1随缘学习的妙方

  每一个痛苦都有它的原因,克服那些痛苦,就能成长,超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你去调适,只要你肯学习,就会走出光明的路来。

  每一个人,都注定要在自己的机缘和境遇中成长。你的遭遇,正是丰富人生的素材;你的处境,更是磨练和砥砺的试金石。所以,你不能自不幸遭遇中逃脱,在困境中败下阵来;要从中汲取教训,获得宝贵的经验,然后,积极地面对你的人生。你所经历之处,都必须从中学到新知,获得能力和成长。佛经上说:

  “功不唐捐。”

  人所经历的、遭遇的都不会是凭白而过,都能带来一些重要的经验、讯息和机会。因此,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都能得到应有的报偿,这叫做功不唐捐。

  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个人机缘的产物,只要被用在积极面上,无论它是痛苦,是快乐,是喜欢,是不喜欢,都会化作不可思议的能力。我在大学时考入会计系,读了后才知道自己不喜欢会计这门学问,特别是每天要跟数字打交道,看了就皱眉头。于是我重考,改学教育。不过,大学毕业之后,第一个工作,却靠著大一所学的些许会计知识而胜任愉快,真是功不唐捐。

  我在年轻时代,因闹穷而打工,举凡帮人耕种、建筑工或打杂帮佣都做过。至于作买卖的经验更完整,从零卖到批发,从包商到大盘,我都经历过。虽然我没有走经商的路,但是这些艰辛的阅历,却让我学会怎么做事,对人性的了解殊多。它在往后的行政工作上,或助人的辅导专业上,都有很大的助益。因此,对于现在正遭遇困难的人,我都会清楚地告诉他:

  “你现在的辛苦不会白挨,

  它会带给你经验和智慧,

  以及用不完的精神力量。

  现在你要心甘情愿,

  去承受和学习。”

  每一个痛苦都有它的原因,克服那些痛苦,就能成长、超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你去调适,只要你肯学习,就会走出光明的路来。

  就拿生涯来说,你可以选择一个目标,在某一个领域,多学习多磨练,就会看出成功的门道。不过,一定要注意,虽然你可以选择目标,朝著它努力,但是人无法选择遭遇。某些事与愿违的处境确实给人带来极大的阻力。于是,你必须有耐性,用迂回的方式,持续努力下去,千万不要灰心,只要你一灰心松手,就会半途而废,永远不会成功。

  为了克服当前的困难,你也许要分出时间和精力,去打工赚钱,去面对必要的承担,但你还是要看准原来的目标,找机会充实、学习和磨练。最后你会发现,一路走来的阻力并非阻力,而是你获得成功的机缘。

  我是宜兰人,经常往来于北宜公路,受到这条公路的洗礼和启发殊多。所以,我常对年轻人说,宜兰到台北若画一条直线,不过几十公里,然因中间隔著崇山峻岭,溪流深谷,公路必须绕行前进,才会有九弯十八拐偌多的迂回路线。不过,无论怎么迂回,目标总是朝向台北。当北宜公路建好之后,它的蜿蜒之美却成为大家欣赏的风光,它的曲折迂回则成为旅客赞美的景致。每个人的生涯路就像北宜公路一样,一路开山架桥,环绕而行,目的地终于出现。

  勇敢面对自己的机缘,努力克服那些困境,它正是成就你自己的路。所遭遇的困难越多,得到的智慧和毅力也越多;开拓出来的人生路就越绚烂。请注意:

  “你注定要在许多遭遇中成长。

  在你的境遇中,

  必能找到自己的光辉。”

  人生路上,无论是顺是逆,都是你的缘,都是你必须承担和生活的事。要心甘情愿,不要怨天尤人;要捧下这些遭遇当彩料,绘出最瑰丽的生命图像。

2在行动中学会真本事

  藉著实际参与,要比你劳神苦思容易得到宝贵的经验;采取行动去做一件最基层的实务,要比你枯坐梦想美丽的未来好。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但有很多人只是羡慕别人有好的事业,期待有一天也能碰到好机会。日子久了,他们觉得这世界不公平,然后把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归因成命运;接著他们相信的命运不好,认命当一位失败者,用消极的眼光看世事,用冷漠没有朝气的态度来看人生,这就是我所看到光想不做的失败者。

  其实,你需要有一位目标,它必须是你喜欢的工作或职业;你要醉心于它,朝思暮想并采取行动。你可以请教别人,搜集更多资料,找机会实际去参与。然后,就更能掌握具体的蓝图和步骤。

  发明电话的贝尔(Alexander G·Bell),他醉心于透过电来传送声音。于是,千里迢迢去拜访当时的大科学亨利(Joseph Henry),把他的希望和想法说给他听,并向他请教。两人的对话何等发人深省。贝尔问:

  “先生!请你指教我,是把这构想公开,让别人去做?或者由自己努力来做?”亨利说:

  “你已有了伟大发明的构想,就该努力行动。”

  “但是,这项工程有许许多多困难,它需要足够电学方面的知识才能解决。可是,我不具备这些能力。”这时亨利以坚定的语气对贝尔说:

  “取得它!”

  贝尔困为得到亨利的鼓励和指导,终于完成了电话的发明工作。他回忆道:“如果没有‘取得它’这几个字的激励,我绝不可能发明电话。”

  在事业的发展上,只有一条路:朝著目标,边做边学,投入其中汲取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见识、历练和结缘。要把事业做好,除了基本学识和技能之外,你需要机会,它来自与实务界结缘。当然,你也需要见识和能力,它更要从实作中培养。

  藉著实际参与,要比你劳神苦思容易得到宝贵的经验;采取行动去做一件最基层的实务,要比你枯坐梦想美丽的未来好。我发现那些赋闲在家、落寞而不振作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弱点:他们缺乏行动的习惯。他们不甘从基层做起,因此不清楚职场上那是他有能力做的,那些是他做不来的。许多人,把空间误以为是能力,久之自以为能做什么。实际上,他想做的都是他做不来的,于是成为职场上的游离人。

  求职要从行动开始。进入职场,专心于现在能做的事,热情地工作,你就有机会学习,有机会见识和成长。你的能力会在工作中,像滚雪球一样快速增加,机缘也渐渐伸出触角。当然,你必须心甘情愿去做,去学习。这就是我所谓的行动中学习。

  我高中的时候,星期假日跟父亲一起做生意,到产地承包水果。他带我到产地,把我丢在李子园,要我和果农谈承包价码。我既不懂得怎么估量产值,更没有和人家谈价码的经验。几个果农陪著我走了一遍,我装懂的样子跟他们交谈,但内心忐忑不安,怕弄不好会遭父亲责备。于是急中生智,要他们评估总产值,把计算的标准说给我听,把细节弄清楚,我只要跟他谈价码就行。其实,果子长在树上,要相当有经验的人,才能估准产量和产值。我的经验实在不足,最后我想出一个办法,建议把承包改为约定承购——只约定单位价格,照价全部收购。父亲对于我的建议也赞同,我有著受到肯定的满足感。

  不过,从那一次起,我便很注意每一棵果树的产量,依它们的高度、大小、果子的疏密状况,作了一些记录,后来我在估计产量时,比父亲还精确。当时,我觉得父亲没有教我什么,都是靠自己学来的,并以此自豪;多年以后,我才领悟到,他教我的是行动,他一直希望我从行动中学习经商。

  从这些经验中,我学会勇于采取行动。这对于我的一生,有著决定性的影响。我想做什么,就朝著那方向采取行动。从做中学,从做中成长。

3尝试的勇气

  尝试必须有准备,有一套工具,去解决眼前所面对的问题。那些工具包括能力、资源和结缘,你要努力学习和获得它。

  人要勇于尝试,才能开启新局,创造新的生活。我所谓勇于尝试,不是教人朝三暮四,忽东忽西,没有个生涯的目标。勇于尝试,是要你在节骨眼处,勇敢为自己争取创造的机会。

  我知道许多人很保守,不敢尝试改变自己,他的生活就得枯燥、厌倦和无奈,因为他失掉许多创造自己的机会。有许多人活得暮气沉沉,也是由于不敢尝试所致。还有许多人一直逗留在职场的外围,不能投入其中好好奋门一番,都源自不敢尝试的毛病。

  尝试难在第一步,只要你能突破刚开始的犹豫,就能顺利改变自己。

  有一位乡下的妈妈,排除先生和邻居泼冷水式的嘲讽,下定决心到国民小学夜间补校就读。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能读、能写、能算。她说:“过去很内疚和惭愧,别人能读故事书给孩子听,自己却不能;别人能陪孩子学习,一起讨论书中的知识,自己却目不识订。”她接著说:

  “当我知道国小有夜间补校课程时,我既想参加,又怕自己跟不上,邻居和先生冷嘲热讽,我几乎放弃学习的念头。最后,总算硬著头皮报名上课。现在,我能读、能写、能算,到那里办事都方便,找到自由,也寻回自己的尊严。”

  最近,我的朋友也曾问我,“为什么要卸下公职?”我告诉他说,“因为我想尝试一个新的梦想。我决心要把《大藏经》中,对现代人有启示性的内容,传述给大家。现在,我要做一位专职的作家。”其实,我期待专心弘法、写作和过简朴的生活已经好一段时间,是经过努力尝试,长时间的培养,才水到渠成的。勇敢的尝试,不是一日一夜之间就来个大转变,而是潜心培养,多所努力才能得到。

  人要有理想,要勇于尝试,更要有毅力、有恒心去培养水到渠成的种种条件。实现自己人生目标,不是靠一时的意气,而是靠著梦想、蓄劲和行动得来的。我很欣赏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对生涯的说法:

  “人应该勇敢去尝试,

  换换新的工作,

  过过不同的生活。”

  不过,尝试必须有准备,有一套工具,去解决眼前所面对的问题。那些工具包括能力、资源和结缘,你要努力学习和获得它。作家的工具是语文、思想和态度;企业家的工具是经营、资本和眼光;科学家的工具是惊奇、思考和和创造。你不能凭空梦想,而应实际的行动。

  依我对生涯规划的研究与观察,发现勇于尝试是成功人生的核心课题。没有尝试就没有学习,没有尝试就不能激发热情,引发努力和坚持。不过勇于尝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你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个梦想;要设法改变你不喜欢的东西,去觉察到什么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要用功利的眼光来安排自己的人生。

  ·别急;生涯的事可不是买个速食餐盒,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生涯需要你长期的经营,你决定了目标,就得有耐心,勤奋地工作,逐步克服困难。

  ·情愿;凡事都有得失,要认清那些是得,那些是失;你要获得想要的,就得同时忍受一部分得不到的东西,要心甘情愿去做已决定的事。记住!十全十美的事只是幻想,不是真实。

  ·工作与学习;新的工作需要新的能力和和生活习惯,要设法改掉现有的恶习,培养新的适应能力,这是成功之道。

  ·坚持;不要气馁,要每天鼓励自己,让决心和信心生根。坚持努力的人,机会一定属于他的。

  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培养所需的能力,去实践的梦想。梦想可不是天花乱坠的想法,而是具体的目标。我知道有些人只会空想,没有落实到生活与工作中,不能持续的成长和努力,这样永远得不到快乐的生涯。所以我要指出:

  “人一旦有了梦想,

  就能打起精神去完成。

  如果你真正有了梦想,

  那就去尝试和行动吧!

  许多热情和决心会随之而来。”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最大的缺憾是不鼓励孩子梦想和尝试。于是大部分的人执著在读书和学业上,只要功课表现不佳,就自以为失去人生光彩和梦想,而遗忘了自己还可以打开人生的视野。你要当心这个陷阱,设法不被这些成见所障蔽,做一位梦想和肯实践的人。

4化梦想为真实

  要提醒自己,用耐心去面对挫折,用长期耕耘培养实力;人生不是一天一月,而是一辈子长跑。

  我认为成功的人生,建立在把梦想付诸行动,然后渐渐将它化为真实。它的要诀是:大胆的梦想,认真的工作和学习。

  我常有机会和年轻人相处,发现有些人怀抱著梦想,醉心于未来的目标。他们埋头苦干,不断汲取新知,磨练自己的本事;对未来充满信心,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生活得有朝气,这些人具备了我所谓成功者的性格特质。

  当然,我也发现有些年轻人,似乎有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对未来没有愿景,几分彷徨几分优闲,过一天算一天。他们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梦想,缺乏拥抱未来的热情,更没有当下扎根努力的豪气。有时,他们也有梦想,但只是空花水月,不切实际,不能激发自己的行动,所以只能称为作梦。他所做的事是幻想而不是梦想,没有振作的豪气,更无积极的表现。这些人大部分会成为适应困难的人。

  生命是在振作时,才焕发出光彩,才显露出喜乐。人只有努力学习和成长,才能自我实现。唐朝的临济禅师,劝人要在实际行动中修行时说:

  “要一路行遍天下。”

  他强调力行和行动,并指出“山僧佛法,的的相承”的道理。我在心理谘商经验中发现,积极的行动者,永远比退却自卑的人快乐和健康。所以,我总是透过专业的技巧,帮助受挫者踏上积极的第一步——勇敢地踏出去。

  致力于梦想,画夜醉心于所订的目标,就会引发创意和热情,这能给你毅力和信心,带来工作和学习的兴趣。这些心理状态,即使在宗教的信仰上也相同。那些在宗教上迟疑不前,若即若离的人,他们永远得不到神或佛的真实感应。

  最近,有一位学生和我讨论写作,他问我怎么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我告诉他,“醉心于梦想和持续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我是一位修禅的人,对于力行特别著重,无论在出世间法或世间法上,都得在行门上下真功夫才行。为了令他了解,我引用《达摩大乘入道四行》中的一段话说:

  “夫入道多途,

  要而言之不出二种,

  一是理入一是行入。”

  理使内心明朗,行能在行动中证验与实现。

  接著,我拿自己写作的经验与他分享:

  “过去我梦想写作,觉得写作可以跟别人分享生活经验,传承文化的菁华,帮助许多人获得新知和生活智慧。我喜欢这事,从而热衷写作。为了写得有内容,言之有物,所以求知若渴的阅读。此外,我也积极培养关怀人与社会的态度,对社会变迁仔细观察,并付诸行动去助人,去体验真实的生活现况。累积的心得越多,助人的热忱亦增加。然后,把心中的热忱观察体验,用真心话去发表,一则用文字表达,那就是写作;一则用口语跟众人分享,那就是演说。”年轻人又问:

  “写作这条路,最难的地方是什么?最须注意什么?”我告诉他:

  “最难的地方是写作的内容和正确的知见,最须注意的陷阱是半途而废。正确的知见,同时也是作者的情操和态度,他必须负起作家的良知和远见的责任。我相信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坚守这个根本立场。”

  把梦想化作真实,是人生的一项任务,要认真去做,得突破许多瓶颈才能成功,所以要培养耐性才行。于是我又对年轻人说:

  “你们年轻的一代,由于速食文化的影响,凡事要求快,有时急功近利,这样会造成偏差,甚至酿成错失;有些人因而身陷囹圄,真是令人惋惜。

  “现代人,电视看多了,别人成功绚烂的一生,只稍一个半小时的影片就演完了;看别人成功真容易,自己做起来,却是一针一线慢得有如牛步,很容易感到不耐烦。所以要提醒自己,用耐心去面对挫折,用长期耕耘培养实力;人生不是一天一月,而是一辈子长跑。

  这位年轻人,站在教室右侧的长廊,和我谈了许久,我们彼此专注地谈著,猛然发现,好几个学生围著我们聆听对话,他们津津有味地怀抱著梦想,也都在脸庞上流露著行动的决心。

5有割舍才有成长

  你必须尽力搜集资料,认清真实,切勿匆匆作决定,盲目下赌;而是认清事实,承担割舍的痛苦,努力争取自己所要的结果。

  割舍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大事;无论是事业或者生活,如果把自己弄得太复杂,负担太沈重,甚至弄不清楚主从,那就会乱成一团,削弱清醒的回应能力。这不但对事业的发展无益,对于身心健康,乃至家庭生活、子女的教育都会有害。

  割舍能保持自己身心的平衡,能集中精神把诸事做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古训,是要全神贯注才办得到,而割舍正是它的必要过程。

  我生长在农村,经常看到果农在采收之后,修剪果树。他们清楚割舍的道理——如果舍不得剪掉一些枝桠,枝叶就长不好,果子也跟著欠收。他们剪掉一个枝头,会长出好些个新芽新枝来,跟著就长了许多花苞,结出累累壮硕的果实。生活与工作也是一样,割舍能带来丰收和健全的发展。

  割舍当然就是你既有的才能割舍。如果你手头没有,却要割舍它,那只能说是消极的逃避或退却,而不是在割舍中寻求成长。有些人割舍许多该做的事,放弃应该学习的东西,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肯作割舍,其实那是自甘堕落。在谘商观察之中,发现这些人容易变得消极、苍白和失落。更不幸的是,他们还编了一套说词,自以为清高。他们很容易成为失败者,不断地逃避下去。因此,当你面临割舍之际,要清醒觉察,要避免错把逃避当割舍。

  作割舍的同时,必然也作了抉择。因为割舍之后,就必须把握既定目标,全力以赴。倘若割舍之后,自己变得无所事事,那就值得检讨了。

  此外,抉择就是清楚地厘出目标,作出决定;古人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要从模糊中的出正确的目标,及时作抉择。

  过去苹果电脑公司推出首创的麦金塔型(Macintosh)电脑,使用起来方便有效,俨然成为电脑界的主导产品。可是该公司不愿意授权其他厂商使用其作业系统,发展上有了局限。后来,微软公司为IBM及其他相容电脑开发了视窗(Windws)系统,他们授权给任何付得起价钱的制造商,使用他们开发的软体,销售量快速增加。后来,苹果公司决定发给特许权,但大部分电脑制造商,却已与微软签了合约。

  凡事要当机立断,想清楚了就要知所取舍,不可以拖泥带水。禅家看世事,一向认清无常的事实,相信世事不停的发展,局势不断的演化下去,不作取舍很难有效应付变局。僧璨大师说:

  “执之失度,

  必入邪路。”

  这是说,人们很容易执著于现况之中,以为那就是独一无二的答案。事实上,执著于一个选择和多思多虑作不了抉择,同样会坐失良机。因此,僧璨又说:

  “多言多虑,

  转不相应。”

  考虑得太多,凡事要等到百分之百的保证才要做,就会作不了决定,良好的机会也悄然流逝。

  犹豫不决,表示割舍不了某些眼前的好处,或者自己正耽溺于过去的习惯,不敢面对新的挑战。依我的观察,越顺从的人,在作取舍时越困难;越安于现状的人,越舍不得眼前的好处。他们就会在得与失之间徘徊,在进退之间举棋不定。管理学上研究指出:作决定慢的公司,在同样的时间内,所搜集的资料,比作决定快的公司要来得少,很明显的,犹疑不决也会影响决策过程。

  每一个人都有犹豫不决的时候,不善于割舍的人会不断的拖;当机立断的人经过几天的思考之后,会拿出勇气作决定,然后全力以赴去完成它。我要提醒你的是,你必须尽力搜集资料,认清真实,切勿匆匆作决定,盲目下赌;而是认清事实,承担割舍的痛苦,努力争取自己所要的结果。

  我一直奉行著一种割舍、成长和抉择的信念。年轻的时候,因为贫穷我不得不打工、作买卖,这些工作会带来收获,特别是作买卖,它令人获益成长,是很吸引人的。不过我另有兴趣和打算。于是,毅然割舍作买卖的事业,努力求学,发展从事教育工作和助人的生涯。后来,我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行政工作,在阶段性生涯完成之后,我又发愿写作,并著手把佛经与现代学术结合,作为现代人提升精神生活的参考。回想我过去的经验,自己该在什么时候作割舍、作决定,都在那个时候作了抉择,同时脚踏实地的去努力,顺利的生涯就建立在割舍、成长和决定上。

  每一个新的决定,都会割舍一些现有的利益,请不要吝于那些利益,割舍它吧!因为割舍之后的冲劲,更为你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6不轻易说绝不

  自己真正的兴趣、能力和性向,需要投入职场,尝试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清楚地浮现。错把绝不当勇气的人,人生路会越走越窄。

  我有幸观察过许多名人,有机会跟才华出众的人相处或共事,发现这些人的思考和工作态度,比一般人开放、有弹性。他们不会故步自封,更不会作茧自缚,其性格特质是勇于尝试,不轻易说不。他们经常跨越保守的界线,吸收新的经验,打破现有的成见,接受崭新的想法。

  当然,我也有机会接触许多拘谨的人,他们习惯于保守,久之养成狐疑和退缩的态度。他们这里迟延、那里犹豫,甚至为自己筑一道消极的墙,作为退缩的藉口。他们说:“我发誓过绝不做没把握的事”“绝不对大众公开说话”“绝不跳交际舞”等等。这些人一再错过许多参与、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当然也会失去美妙丰富的人生。

  请不要急著说“绝不”,先想想你说的绝不是否合理,是否蕴涵著退缩、逃避或非理性的情绪反应。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在乡下住著两户人家,他们是亲兄弟,多年前为争遗产而闹翻脸,彼此不相往来。争斗期间,两人因愤怒而异口同声说,“从此绝不跟你来往”。于是这两家各自禁止子女来往,断绝彼此的关心,两家都变得孤立。直到弟弟因车祸意外死亡,哥哥才过去吊丧。那一天他抚著弟弟的棺木痛哭:“弟弟呀!我每天都想来看你,可是我说过绝不,而不敢来看你,你知道我有多痛苦吗?现在我想跟你讲话,你怎么不回答我呢?”

  誓言“绝不”,有时是一种愚蠢。有人说过绝不跟某一族群通婚,硬把子女的爱情拆散,或者成亲之后引来家庭的不和谐。在生活态度方面,有人信誓旦旦,说他绝不落泪,其实压抑眼泪的人,在情绪生活和心理创伤的复原上,都显得较差。

  有些人用绝不来表示自己的勇气。他们绝不妥协、不愿意跟对方谈判和解,结果为了小小事情,弄得彼此剑拔弩张。用绝不来拒绝人、拒绝解决问题和拒绝理性思考的人,往往会铸成大错。许多宝贵的机会不断流失,他们变成独夫,与成功绝缘。有一次,我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两个人的对话:

  “我绝不跟这些达官显贵往来,即使是同学或老同事都不例外,我就是不喜欢攀龙附凤。”

  “我绝对不能接受你这种观念。”

  两人在公车上就辩起来了,彼此都很坚持地固执己见。他们谈话越来越激动,面红脖子粗。我心里想著,如果一个人绝不跟比自己强的人作朋友,那一定会自甘堕落,而不是自命清高。如果对别人的意见绝不苟同,那么他想活在自由开放的社会,日子一定会过得很辛苦。如果对别人的意见绝不苟同,那么他想活在自由开放的社会,日子一定会过得很辛苦,因为他不懂得包容别人的看法。

  两个绝不就会造成一个大死角。夫妻两个人都抱著绝不接受对方的意见的态度,家庭的幸福就会落入死角,发生问题。生涯上抱著绝不做什么事的立场,那就不懂得接受现实,朝目标迂回渐进而至的道理。有一对父子的交谈是:

  “你不到公司去学做生意,你能做什么?”

  “我绝不学做生意。”

  “你什么都不会,却不学,你要当乞丐呀!”

  “我绝不做生意,当乞丐也没关系。”

  也许这是气话,但是两个人都属于绝对思考型的人,他们只有一个看法,是唯一绝对的,如果不遵照自己的想法,就不可能想出什么好路子,所以两个绝不的人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大冲突。

  我要指出:现代年轻人对于生涯规划,虽然都知道要依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向来考量,但老实说,自己真正的兴趣、能力和性向,需要投入职场,尝试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清楚地浮现。这时,才能找到自己真正要走的生涯路。依我的观察,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之前,所投入不得不做的工作,往往正是蓄集实力,为理想和目标厚植根柢的所在。因此,抱著绝不做什么行业这种观念的人,正是故步自封,将来即使找到喜欢的工作,也没有足够能力去开拓宽广的未来。

  错把绝不当勇气的人,人生路会越走越窄。你认为永远不会发生的事,它会在你的身上发生;你认为绝不会喜欢的工作,就有可能会遇上它。所以,请别说绝不,要多做多学才是。

  我们有许多理由来解释“绝不”的逃避心理。这些编撰出来的藉口,只是用来欺骗朋友和安慰自己的胆怯、无能和怠情。只要你看清它,把那些理由丢到一旁,你就能勇敢地面对现实。

  有一位退休的老先生,每天都待在家里。家里的人鼓励他参加宗教的服务团队,他说,“绝不参加这些活动”。眼看他每天孤独一个人,意气日渐消沉。一个在服务性社团做事的朋友,连说带哄把他带去参加活动,几次以后,他成为活跃的义工干部。

  自命清高的绝不,也会使人变得僵化,令人失去活力。有一位先生常常觉得头痛,药石罔效。医师问:

  “你喝酒吗?”

  “绝不。我滴酒不沾,也不应酬。”

  “你抽菸吗?”

  “绝不。我看到别人抽菸就讨厌,我恨死菸味。”

  “你会去娱乐或休闲场所消费吗?例如KTV、打保龄球、撞球等等?”

  “绝不。你认为是我是那种人吗?我规规矩矩的生活。”

  “老兄!你的病情其实很简单,你把自己绑得太紧,看得太牢,只要你放松一下,病情就会较好的。

  生活中遵守原则,保持纪律,是为了使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活力。不过,有原则就会有例外,如果我们死守原则,轻易说绝不,那就会被绑死,失去创造力和智慧。至于把绝不当藉口,作为愤怒、懈怠、退却时的发泄,那就会破坏生活和影响身心健康。

7肯吃苦就长进

  健康上进的人必然有著不怕苦、不怕麻烦、不畏艰难的习惯。怕苦的人当然也怕负责任,畏于艰难的人必然产生消极、优郁和沮丧的性格。

  怕吃苦是一般人的通病。其实,苦是人生的本质,只要你活著一天,就得接受苦的挑战。因此有人说,舒适的路是下坡路,苦的路径才是上坡成长之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你应该每一两天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

  最近,我分别和几个十六、七岁受辅导的青少年晤谈,发现他们的共同恶习是逃避困难。有一位男孩告诉我说:

  “学校应该让我们欢喜的学习,但是老师所教的都是一些索然无味的东西,所以我不喜欢上学,更不喜欢听课。我需要的是我想学的东西。”我问他:

  “你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他低著头想了一会儿说:

  “我不喜欢读书。”我接著问他:

  “你不喜欢读书,你可以找一些真正喜欢的东西来学习,这就能走出自己的路来。好,现在告诉我,你喜欢学什么?”他想了想,一脸茫然地对我说:

  “我也不知道。”

  这些孩子从来尺没有被鼓励勉强自己去学一些该学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心理世界,根本就缺乏可以引发喜欢去学的基础。他们怕失败,怕学不好,怕不如人;看到该学的东西就退却,而心里头却想不出自己喜欢学的是什么。许多学业上有困难的人,他们的根本原因是逃避困难。他们怕苦。

  健康上进的人必然有著不怕苦、不怕麻烦、不畏艰难的习惯。怕苦的人当然也怕负责任,畏于艰难的人必然产生消极、优郁和沮丧的性格。所以在佛的教诫中苦是圣谛。我很喜欢泰僧阿姜·查说的一段话:

  “痛苦是四圣论中的第一圣论。大多数的人都想逃避它,他们丝毫都不想拥有任何痛苦。事实上,这苦能带给我们智慧,它使我们专注于苦。快乐反使我们关闭双眼双耳,永远不容我们去长养耐心。舒适和快乐使我们无所关心。”

  怕难题,畏惧痛苦,会让我们采取退却的行动。要注意,退却的行动即刻来消极的思想、心态和负面的情绪;然后又会接著反应出更退却的行动,这会造成恶性循环。所以我很慎重地告诉这些孩子,“如果你不想继续陷在那沮丧或无精打采的生活之中,那就得开始对那些困难给予正面的回应,设法解决,这就能引领你走出迷津。”

  以前有一位学生问我:

  “你工作那么忙,要做助人的工作,要写作和演讲,又在报纸和杂志写文章。请问你怎么有把握答应那么多稿约?”我说:

  “这样才有挑战性,它使人振作,活得充实。”学生接著问我:

  “如果写不出来怎么办?”我说:

  “我会有耐心地坐下来想,拿起笔好好的写。我知道困难总是给肯花功夫的人圆满的答案。”

  我经常在工作上碰到难题,但是我乐于接受挑战,特别是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后,愿意去想,去找人协助,去结合更多力量来解决难题。人的头脑,在强行使用和不畏惧苦的耐心下,常常会表现出惊人的智慧。

8在失败中求胜

  失败的最大线索是:人在该听到忠告时没有人敢告诉他;需要别人建言的时候,听不到那宝贵的声音;需要别人鼓励和帮助的时候,得不到别人的援手。

  人都想追求成功,但一定要踏在失败的落叶上,才能寻找到成功的捷径。依我的观察,聪明的人,往往捷足先登,资赋平凡的人,则要多受几次挫折才尝到成功的滋味;然而聪明的人往往栽在已建立一定基础之后,平常的人则苦于敲门砖难寻。

  经验告诉我们,找不到成功门径的人,多半是因为手中工具不足,能力有待磨练、学习,或者好高骛远走错行等等。因此,只要他看清自己能做什么,扎好根基,相信要过个成功的生活并不困难。

  我所谓的成功生活,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安定的谋生,渐渐的拓展事业,在工作中学习、经营和成长;终究会有一些成就,令自己觉得满足,觉得平稳安定。生活成功者他们在精神生活上,往往能有充实和喜悦之感。如果机缘好,遇到可以发挥的契机,他们也能一展鸿图。

  我对于失败的观察,特别注重那些已有一定基础,是在成功的道路上,突然失控,一头栽到坑洞里去的人。这些人很少主动来寻找晤谈,通常是被配偶或家人劝说而来,在这类个案中,可以发现到几个共同性格特质,我认为这些因素就像病毒一样,侵袭成功的路基:

  ·他们有一对坏眼睛,看别人都无足轻重;看自己却很自负,瞧不起别人,容易当面给人难堪。

  ·人际关系差,往往陷于孤立无援;那些顺著他的人往往提不出针砭之语,而能告诉他真相的人,却因为很少来往,听不到他们的真话。

  ·刚愎自用,以为自己的看法才是对的、有创意的;他们过于相信创意,而忽略了现实和趋势的转变。聪明人所作的错误决策大多是从这里来的。

  ·疏于掌控业务的真实现状;相信只要会用人就可以,却疏于掌控全盘,犯了不顾后果的毛病。

  ·野心催促著他走向躁进,搞不清楚魄力和轻率之间的差别。

  ·经常怀著坏心情,怨天尤人,不情愿工作。

  有些人的学历高,过去在学校里保持名列前茅,他们喜欢跟会读书的人在一起,人际经验有限,对于如何与一般大众打交道,所知不多;特别是在工作职场上,什么样的人都有。他如果还抱持著孤芳自赏的态度,就很难跟别人打成一片。这些人有一种思考的盲点,把与人打成一片的亲和力,误认为是降低自己的身价。久之,他成为孤独的人,他不了解同事,当然也不了解真实,在效率上出现状况是无可避免的。

  在经营的领域里,一群自认为杰出的人在一起,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群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同质性太高,他们会排斥不同的观念和经验。他们所作的决策,也许是大好、也许是大坏,但他们往往在两者之间毫无警觉,因为他们信心十足。

  我认为失败的最大线索是:人在该听到忠告时没有人敢告诉他;需要别人建言的时候,听不到那宝贵的声音;需要别人鼓励和帮助的时候,得不到别人的援手。自傲、人缘差、好强而了解自己实力的人,是很容易在现有基础上垮下来的。

  所以,现代教育的趋势,非常重视合作能力的培养。这几年来,欧美教育特别注重合作学习,主要目的是养成有效合作的态度和技巧,这不但能激发创造,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能力。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相同,各有自己的擅长,唯有广结善缘,与别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的生活和事业。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别以为你可以在电脑和各类媒体上,得到所有需要的资料。其实,资讯的研判和选取,还是需要听听朋友的讨论和看法,尤其是情感生活,如果你陷于“独学而无友”,那么情绪和情感的生活,将会面临郁闷和沮丧。请注意!当你的情绪生活逐渐降低到一定水准时,工作意愿和斗志就会随之瓦解。

  情绪低落的人不但生活品质受到破坏,也同时影响社交的兴致;他们常陷入孤独,要不然就是每天处于声色娱乐之中以逃避他们的坏心情。这些人看似欢乐,其实生活品质极差,他们承受著极大的痛苦和绝望,在生活与工作上陷入胶著状况。

  我观察生活和事业失败的线索,一方面来自能力的不足,这方面只要肯努力,或者调整一下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大抵能顺利解决。另一方面则来自为人,如果你是一位自大、不屑与人合作的人,那么,即使已踏上成功之路,还是会从平坦的大道上滑下来。

9交谈种下新机

  虚伪和僵化固不可取,不当仪态和礼貌亦容易带来不好的后果;不过,脑袋瓜子空空的,才是由闲谈进入正式交谈的最大忌讳。

  职场上人际互动的品质,决定了别人对你的观感,影响及于对方的情绪、思考和反应。你的仪表和谈吐,很快传输第一印象给对方,当对方觉得温暖、亲切和投缘时,彼此的距离拉近,防御性降低,一种难以名状的友谊和气氛,就在互动中产生,许多事情都变得好谈,相互了解和合作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所以,你想要跟别人打交道,一定要下功夫准备:要对对方有所了解,要有共同熟悉的话题,才能把前置气氛带起来;特别要欣赏对方值得你肯定的创造性活动,如发明、研究、新产品或新措施等等。闲谈是谈正事的前导,是带入会场讨论严肃话题的润滑剂。

  多年来,我参与行政工作,从地方到中央、从公关到负责部门业务的推广,往来于群众之间,接触各类人,发现有些人,在社交或公共场合上与人谈话,很自然切题,投缘融洽。他们在闲聊中表示肯定你、了解你、尊重你,在这种情况下,你很容易与他会心,谈事情也就容易了。善于闲谈的人,不是在逢迎你,一味给人戴高帽子,这样只会造成反效果,因为虚情假意在谈正事时,会形成绊脚石。

  闲谈给别人第一面印象,它会投给对方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虚伪和僵化固不可取,不当仪态和礼貌亦容易带来不好的后果;不过,脑袋瓜子空空的,才是由闲谈进入正式交谈的最大忌讳。因为会前的闲聊能促进了解、建立交情和形成默契的桥梁,如果你不知道谈什么,那就有引起蹩扭了。所以,除了上述所谓了解对方之外,你每天都要看报、看电视,读一点流行的杂志,无论你喜不喜欢,看看这些读物,令你有闲话可聊。不过别忘了,你要机警地了解,对方对你的话题是否有兴趣。

  交谈有时用在求职上,你当然要注意你的穿著打扮,它是求职交谈过程中相当具决定性的因素。因为这些也是语言,它不说一句话,却不断流露讯息给对方。你用千言万语叙说自己多能干,但是你的仪表、穿著和打扮,若不能给对方一些称职、稳重、可靠的风格,很难得到对方的信任。

  我在甄选人才时也不例外,对于仪态很重视。

  有一位求职的年轻人不信邪,他说:“我工作表现杰出,有能力解决问题,公司应该重视我的内在。打扮又不影响工作表现,我怎么穿著有什么关系。”

  比他程度差的人录取了,他名落孙山。这件事情让他大惑不解,向我抱怨徵才单位有眼无珠。我耐著性子告诉他:

  “请你想想,你的才能和内在条件,是要在上班工作以后才表现出来,他们目前还不知道你的真本事如何。但你的打扮这么不得体,还穿著一双凉鞋,这等于引导对方,从不利的角度看你,而且他们还以为你的缺点比他们所能看到的还多咧!

  “同时请注意交谈时的身体语言,它所能传递的讯息,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占百分之五十五;你不注重依态,就表示不介意这份工作,不重视这个公司。当然,你也不必过度打扮,或在表情态度上过度逢迎,好像你非得到这份工作不可一样。你的态度和肢体语言所表现的应该是可靠、自信和机警,而不是自负和自命清高。”

  交谈在社交上用得也多。怎么作社交的交谈呢?我认为谈话的技巧当然很多,除了礼貌性和中听的开头语之外,最重要的是:

  ·除非有必要,不宜只顾谈自己;唱独角戏,人人讨厌。

  ·说话切题,不可长篇大论。

  ·幽默就像调味品,要把握机会用,但不可多用,否则会变成不正经。

  ·向对方提问题,这有助于了解对方,也让对方有一吐为快的机会。

  ·倾听和目视对方,表示你对他所说内容的兴趣。

  ·社交性的交谈,重在友谊和结缘,或者凝结合作力量,要避免产生对立的争辩。

  交谈是一种魅力,它不但用在社交上和工作上,更用在家居生活上。家庭的交谈,如能保持风趣,维护自尊及多方面的知识交换和讨论,避免权威训斥和独断的命令,自然构成温馨的气氛。这时,你会发现每一个人都会有魅力,都有创意和愉快的心情。

10采取行动改变自己

  每一个人都注定要在自己的现实中,寻找有意义的事,好好去做,去刻苦成就它,这样就能引发积极的思考和态度。只要能采取积极的行动,就会有新的思想和心情。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想法之中。人惧怕时就会产生担心,行动开始犹豫,态度变得消极。若没有正确的目标,就会觉得彷徨,甚至不知所措,或无所事事。反之,人若有了自信,有了目标,自然振作精进,神情愉快。这不只是世俗的生活如此,在宗教信仰上也是一样。

  有人常问道,“我很郁卒怎么办?”“我很不开心怎么办?”“我很担优怎么办?”我总是告诉他,要采取行动,才能克服不好的心情;做几件有意义的事,让自己振作起来。

  一位高一的学生说他不喜欢读书,每天又不得不到学校,既痛苦又无聊,想辍学去打工就业,又觉得不心甘情愿。我告诉他:

  “你的心灵正在空虚饥饿。很长一段时间,你没有做一件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所以你觉得空虚、无聊。你的学业已荒废好一段时间,要跟上学习进度有困难;另一方面,你并非因另有兴趣而不想读书,结果目前这种索然无味的生活,让你痛苦不已。”

  年轻人跟我交谈,从周遭的生活感受,谈到厮混的朋友,再反省自己在家里待不下去,、的现象。接著我们谈花钱无度、抽菸成习和寂寞等等。绕了一圈回来,问题的核心就是寂寞无聊。

  “现在你看清你的问题了吧?”

  “我知道我很无聊,所以爱玩、花钱、抽菸等等。”

  “针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作一件有价值的事,让自己不再空虚,让自己得有所成就,如何?”

  “我能做什么?”他一脸惘然的表情。

  “在功课之中去找。”我直截了当告诉他。

  我开始向他解释,每一个人都注定要在自己的现实中,寻找有意义的事,好好去做,去刻苦成就它,这样就能引发积极的思考和态度。你必须像发动机车一样,用力一踩,而且要踩在发动的摇杆上才行。

  “试试看,做点什么,而且要克服一些困难,竭力去做,那就能改变自己。你已知道,继续目前的状况对你没有任何好处。”透过我的建议,经过他认真的思考,终于有了答案。他一定决心,倾全力好好练习他最有兴趣的数学,在段考中考个好成绩,给老师和父母一个意外惊喜。

  他摒除一切干扰,全力投入他的数学;找了许多资料阅读、思考和练习,其他科目只维持往日马虎的水准,能低空掠过就是了。经过一番打拚,数学科目只稍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果然考得好成绩。

  行动带给他新的心情和想法,他开始脱离空虚和无聊,连交友的习惯都渐渐有了改变。我肯定一个事实:只要能采取积极的行动,就会有新的思想和心情。

  最近,我自己也有一个新体验,自从(民国八十七年)二月五日卸下公职,经过整理书房,料理私人杂务之后,我开始了写作计画,但不知何故,总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心浮气躁,或在书房里踱方步,或者到客厅绕圈子走。我知道过去忙碌于公务,到处奔波的习气犹在,一时心境调适不过来。自忖这样的情况是很自然的,有个几天应该会完全归于平静。可是,两周已过,半途起坐绕行的毛病依旧,心境还是浮而不静。我开始反省检讨,知道它是耐不住寂寥的心情;没有全心安住于当下,我和自己没结伴起来。诚如心理学家佛洛姆(Erich Fromm)所说:

  “我与自己疏离,

  感情与理智分了家。”

  当我觉察到它时,心里便起了惭愧之心。于是,采取行动,下决心禅坐,每日半天,甚至连读书写作也跏趺坐,连续数日,豁然觉得自己能安住清净,开始专注工作。于是,我每天早晨都经过禅定的课程,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佛陀的教诲中,最基本的生活规律是八正道。正精进就是其中的一项,依我人经义中了解,它的真谛是:

  “打起精神来,

  做有意义的事,

  让智慧得以开展。”

  俗语说:“人怕站,不怕慢。”要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就得打起精神及时行动,即使做起来缓慢,只稍坚持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预期的目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郑石岩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郑石岩教授)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十章 无住的生活艺术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九章 禅悟的历程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八章 超越与中道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七章 悟、醒觉与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六章 清净与自由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五章 直观的智慧与自在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四章 禅在精神生活上的意义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三章 禅的本质与内涵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二章 现代人的精神症状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一章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情境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自序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九章 结语——对生命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