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感悟人生 第八讲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四、共业增上


   日期:2020/5/30 13: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共业增上
  1.共业与别业
  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叫做“薪火相传”。火需要靠柴来燃烧,这块柴烧完以后,火还会再去燃烧别的柴。人的生命也是一样,一生又一生持续下去,这块柴烧尽了,能够再燃烧下一块柴,下一块燃烧完了以后,又能够再接续另外一块柴。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的生命不但同过去有关系,也能够延续到未来。同时,人的生命也会受到别人的影响,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会影响别人。我们把一块木材、两块木材、三块木材、十块木材、一百块木材……扔在一起,他们就能够同时燃烧。就是说,我们大家在一个庙里,坐在佛堂里,我们自己的内心跟别人的心,我们自己的业跟别人的业是汇在一起的,叫做别业、共业。我们每个人是一块木材,一百个人就是一百块木材,一百块木材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百块木材一起燃烧,就是心心念念都会互相相应、互相影响、互相启发,这样的业力不可思议。
  在寺庙里,我们所造的是和三宝相应的业,和佛菩萨相应的业,都是清净的、无漏的,自然而然,我们内心智慧的火焰也容易增长,容易燃烧。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是同一些不入流的人,甚至同世间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会被影响。当然我们也有可能会去影响别人,我们好的时候也会去影响别人,但是我们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会被别人影响。这个就叫做互相影响,就看哪一种的力量比较强。我们如果不小心、不注意,就会被别人影响,这是肯定的。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能够提起佛法的正念,知道防护自己的内心,就不容易被别人不好的业影响。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还是原来那颗烦恼的心,自然而然,烦恼跟烦恼就会相应了。烦恼跟烦恼相应,烦恼不会跟智慧相应,智慧是对治烦恼的。
  2.在逆境中累积资粮
  对治烦恼的过程就是我们整个修行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在寺庙里不生烦恼的时候,就到下士道;你在对治的时候,就到中士道;你的习气都没有了,那就到上士道,那个很不容易做到。
  你要做到不起烦恼,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当然你能够有一段时间不起烦恼,比如你能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天、两天不起烦恼,但你很难永远不起烦恼。如果你永远不起烦恼就意味着你的烦恼已经被对治了。所以,大家在寺庙里,做事也好,用功也好,不用担心自己有烦恼,自己说错话、办错事,这些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做错的时候,怎么办呢?如何来以此为鉴,如何在这样一个境界中提升自己?我们在寺庙里常常听法师说,我们心灵得到提升,资粮得到累积,往往都是在这些逆境当中得到的,但是我们通常的思维习惯认为,一定是拜佛念经的时候,才是在积聚资粮,不认为遇到这些挫折逆境的时候,甚至说倒茶、扫地、搬椅子、布置场地的时候,也是在累积资粮。有时候有人给我们讲这些事情是在累积资粮,我们也可能会随即附和,而内心不容易真正去认同。从这点就能够说明,我们内心同佛法相应不相应了。
  道次第告诉我们,逆境中对治烦恼本身就是累积资粮。有可能我们已经知道了、听过了。我们知道了、听过了,是不是认同呢?怎么样才叫认同呢?只是认同这样一个道理,还是认同这个道理跟自己有关系?我们一谈到佛法,它必须跟自己有关联,如果跟自己没有关联的话,那就不是佛法了。因为佛法本身是要来解除所有众生的痛苦,所有的众生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反过来说,我们在谈论佛法的时候,如果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跟佛法有什么关联,那你又怎么去说明佛法跟其他的有情有关?因为佛法本身是要解决一切有情的问题。如果我们自己都不需要佛法,自己都意识不到佛法对自己有多么的重要,那你又如何能够证明你告诉别人的佛法是真正的佛法,你是真心实意要去帮助别人?也就是说,我们自己佛法学得比较好的时候,至少我们自己不起烦恼的时候去帮助别人,才能够真正让别人得到帮助。
  3.对治烦恼是真正用功
  我们想不起烦恼,就要修行,要自己用功,否则的话,我们生起烦恼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在生烦恼。就如我们有病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在生病,只有医生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有时候,医生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不相信。但是医生会把指标列出来,告诉你身体的哪些指标是不符合标准的,心电图怎么样,血压怎么样,胆固醇怎么样,把这些指标给你列出来。仪器一检测,你很多的指标不够,很多的指标超标,让你不信都不行。中医他会跟你讲,什么病是什么特征。佛法也是一样,它告诉我们,贪欲有什么表现,嗔恚有什么表现,愚痴有什么表现。那么你有这些特征,有这些问题,就说明你有这方面的烦恼,有烦恼就会有危害。
  大家在佛法上用功、修行有相当长的时间了,所以,今天我们谈的也是比较实在的一些问题。如果我们谈得不实在的话,就是在谈玄说妙、谈空说有。我们谈一套理论,可能大家觉得佛法离自己很远。如果要把佛法谈到离自己很近,谈到自身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内心很不好过,甚至说内心很痛苦,不知道怎么办。这个时候就是非常重要的时候,因为我们认识到自己内心有问题,内心有烦恼,内心有痛苦,不是说不去管它,不去理它,恰恰自己要正对治。正对治,一点一点地对治,慢慢去对治,就要找到对治的方法。我们在对治的时候,就是真正用功的时候,是真正叫做如理修持佛法的时候。
  4.放低自我虚心学习
  我们来到寺庙 ——三宝地,大家都是在如理修持佛法,我们千万不能以一种很狂妄的心、很高慢的心来看别人,这是要不得的。我们只有平心静气、非常虚心、非常认真、踏踏实实地照着佛法去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佛法才能同自己的生命真正相结合。看看自己,是在起烦恼还是不起烦恼;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对治烦恼;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习气。虽然你不起烦恼,但是你还有烦恼方面的习气。只有成佛的时候,这些习气才能完全没有,在成佛以前,还是会有习气的。
  我刚才谈到,上士道还要再对治习气。第一步我们先不要让它起烦恼;第二步,我们一点一滴去对治烦恼。寺庙里,大家有这样一种氛围,是每一个人发心创造、营建起来的,所以每一个人的发心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修得比较好,修的时间比较长,而有些人刚刚开始学。我们学得比较长的人、学得比较久的人,也不能去轻视初发心的人。反过来说,我们初发心的人、初学的人,要很好地、很认真地向学得比较久、比较好的同行善友学习。我们要有学习的榜样、楷模,那我们跟着去学习,就不会错。如果常常认为,自己最好,没有可以学习的人,没有可以学习的对象和榜样,那我们就很有问题。菩萨学五明,菩萨在所有众生的身上都能够学到佛法。佛法就是要在所有有情的身心上去体现、去落实。我们今后在佛法的引导过程当中,会一步一步更加深入,同时,会一步一步更具体、更直接,跟每一个人挂上钩。
  希望大家多发心,好好发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