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2013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日期:2013/7/25 22: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3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日(今年:2013年7月26日)是观世音菩萨的"得道日",建议大家这一天吃素食,千万不要杀生。特别是生有重病的人建议这一天去放生,读一次大悲咒,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祝您健康快乐,南无观世音菩萨!

今恭逢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为感念菩萨之慈悲,诸佛之恩德,特简介菩萨观自在: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每年农历6月19日)念佛、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具大功德。希望大家如果有空一定要去寺院参加法会,烧香拜佛,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多放生,多念佛。愿大家欢喜吉祥,愿世界和平,永无灾难。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早证菩提。阿弥陀佛!

观音名号

观音全称“观世音”,又称“观自在”、“观世自在”、“光世音”。梵语是“阿缚卢多伊伐罗(Avalokitesvara)”,意为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观”为观照之意,但它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而是以佛教的无漏(无烦恼)圆通大智来观照。“世音”是菩萨观照的对象、境界。这里的“世”并不单指人世,还包括六道,即:人、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音”是六道众生遇难时念佛念观音名号的悲切之声音。一言以蔽之,“观世音”三字名号就是菩萨以无漏圆通大智观照六道众生因痛苦而念诵其名号的声音。如果菩萨听到有人念其名号,就会立即去寻声解救。

慈悲是观音济世的根本动力,而观音济世的功用则主要依赖于他宿世修得的渊深的智慧。据《楞严经》卷6说,观音在无量恒河沙数劫前即已修成“六根大圆通智”。六根大圆通智是佛教一个很深奥的名词。六根指众生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修行达到圆满的境地,六种感官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变为“六根互用”。也就是眼不仅能见色,还能闻声、嗅香、尝味、感触、知法。耳鼻舌身意亦然,都各具其它感官的作用。六根互摄互容、圆融无碍。《涅槃经》说:“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法华经》亦称:“六根清净者,于六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用。”《楞严经》说得更具体、清楚,所谓“无目而见”、“无耳而听”、“非鼻而闻声”、“无身觉触”、“圆明了知不因心念”。观音正是具备了这种神通力量,所以能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遍观十方之音,接应无边众生。

大悲咒

本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分,共有八十四句。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傩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它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因由是:有一次他曾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了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

至于本咒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阿难说:这是起因於观音菩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说:「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於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所以我们应以十分虔敬的信心与清静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获得无上的利益。沉沦在三界五趣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辅助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

心经

《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的中心思想就在经名体现出来。充分流露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以达到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摩诃,大也。菩萨教授我们要有广大心量,有包容的心。 二:般若,智慧也。菩萨教授我们用智慧去办事,用智慧去利益人民。 三:波罗蜜多,到彼岸也。度生死苦海, 到涅盘彼岸。菩萨教授我们做事要有头有尾,才会圆满。要帮助苦难的人,从苦难此岸带到快乐彼岸。 四:心,自性,如来德性也。菩萨教授我们要从心地远离贪嗔痴等烦恼,学习如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五:经,契机契理也。菩萨教授我们自学或教人,要符合佛菩萨的道理,也要有观机说法的方便。使大家都得益安乐。

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即是「唵嘛呢叭弥吽」,在中国的流传,始于元

代,是跟著西藏及蒙古喇嘛密教的传入而到汉地,故在元朝以前的佛教文献中,尚未见到,至清初已被收入《禅门日诵》所录十小咒内。然在蒙藏喇嘛教的化区,此咒是一般信徒经常持诵的法门,即是表徵观世音菩萨利益六道的神咒。

白衣大士神咒

此咒的出现和流传,为时更迟,不知出于何经,为何人译出,大概是出于大士化现时为某人所授的法门,而非来自印度的传译。内有「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的句子,相当俚俗化,近于道佛相融的民间信仰。可见,其中的归敬三宝,归敬观世音菩萨,归敬摩诃般若波罗蜜,乃是自古即为佛教徒们日常持诵的内容,所以灵验非常显著,民间的传诵也极为普遍。并以持诵一万二千遍为一愿,一愿不成再持二愿乃至多愿,必得成就。满愿后即当印施此咒一千二百张。此咒的内容是: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佛 南无法 南无僧 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怛垤哆 □ 伽罗伐哆 伽罗伐哆 伽诃伐哆 罗伽伐哆 罗伽代哆 娑婆诃天罗神 地罗神 人离难 难离身 一切灾殃化为尘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此咒文见于大陆时代,仅仅于一张纸上,印刷白衣大士像、咒文、六百个小圆圈,以备持诵者每诵二十遍点一圆圈的计数之用。目前则有人参考了大悲咒持诵法而为之加上了持诵的规则,而谓欲持诵此咒者,宜先在大士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养、至诚顶礼,诵毕则发愿回向。

凡为正当心愿,如求愈病、消灾、解危、求福、求职、求子、求延寿等,均有奇验。

延命十句观音经 

民国七十六年一月二十日再次补述

此经系《高王观音经》的精简本,同出于古人的梦中传

授。《高王》早在东魏时代即已传出,《十句》则出于刘宋元嘉二十七年(西纪四五○年)。据赵宋时代四明志磐于一二六九年撰成的《佛祖统纪》卷三十六所载:「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谟北征失律,萧斌欲诛之,沈庆之谏曰:『佛狸(魏世祖小子)威震天下,岂玄谟所能当,杀战将,徒自弱耳。』乃止。」不仅来遭刑戮,后来官至开府,年八十二,寿终正寝。

王玄谟如何得此际遇?乃由于受诛之前,夜梦异人,告以若诵《观音经》千遍,可免死难,并口授经文十句:

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僧缘,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

(《大正藏经》四九三四五页)

这部观音经,虽出于古人的梦中感得,并非传译自印度,以其仅仅十句,已具足三宝及观音的持名念法,故迄赵宋乃至清初,仍受到佛教界的普遍传诵。特别是相当于中国清初的日本江户时代的白隐禅师(一六八五~一七六八),为了弘扬此经,搜罗资料,编写了一部《延命十句观音灵验记》。近代的日本著名禅匠原田祖岳,也写了一部《延命十句观音经讲话》。而在我国,竟很少有人知道此一法门,所以乐为介绍,普劝诵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观世音菩萨       成道日)(五明学佛网:观世音菩萨       成道日)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四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三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二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一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序 

 妙境法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妙境法师: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仁焕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 

 观世音菩萨真地帮我接走了胎儿 

 仁达法师:《耳根圆通》──观世音菩萨证道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