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老子智慧:“不开窍”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日期:2012/4/16 11: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 大自在

    “和光同尘”,这四个字一听就知道好像要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比较低调的方式跟别人相处。这句话出于《老子》,在《老子》的五十六章里面的,有比较长的一段,我们先看一遍。  

  老子说,了解的不去谈论,谈论的并不了解;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们以前念书的时间,念到这一段就是说教道家的老师最好不要说话,他一说话代表他不知道,那他如果知道的话那他就不说话。

  因此教道家很容易,进入教室什么话都不用说,老师跟学生笑一笑就下课了,但是这样一来的话,你不说话别人到底能不能了解你的意思呢?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道家里面的说话,是一种方便法门,也就是我说话的时候,尽量使用比喻,尽量使用描述,很难直接去说到底什么是道。

  所以接着他里面说法上你不要用太多一般的一种聪明才智,在《庄子》里面有一个寓言叫做浑沌的寓言,就是浑沌他对别人很好,别人看他很可怜,没有七窍,就说你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要帮你开窍,结果七窍都开了,浑沌就死了。

  庄子有这样的寓言,那么在老子里面这段话他怎么说?他说你要塞住出口,关上门径;就是你眼睛不要到处乱看,不要看太多,耳朵也不要听太多;你看太多听太多,心就乱掉了,欲望就增加了。

  那么接着说,你要收敛锐气,排除纷杂,底下就是我们的重点,和光同尘。什么叫做调和光芒?一个人有才华不要太亮眼,你太亮眼的话别人看了刺眼,他就会对付你。

  他倒不见得是因为讨厌你,其实任何时代都有人上台面,那你上台面的人,你就要知道,这是一个机缘凑巧,条件成熟你就上来,条件一过你完成了阶段任务,你就下台,让别人上来。

  所以你在调和光芒的时候,就代表一种比较正确的态度,能够适当的谦虚;至于混同尘垢,一般人都不喜欢尘垢,我非常爱干净,衣服不能蒙尘。

  但是有时候在社会上,你稍微缓和一下,别人有一些大毛病,你有一些小的毛病,无伤大雅。这样一来的话恐怕相处起来比较容易一点,因为你再怎么清高,也还是活在社会上。

  如果说你别人很容易就影响你,觉得自己很不错,但是别人也可以让你觉得自己不行,因为你的来源在外不在内。所以亲疏厉害跟贵贱,都要记得要操之于自己。

  对自己有基本的了解跟信心,就不会随便受别人操纵。

  我们说别人一般是指群众或是媒体,他如果说说你几句好话,就很开心,倒过来批评你的话,你就很难过。所以在《庄子》里面,就有一段话提到,他说天下人都称赞你,不会让你觉得振奋,说我要变得更好;天下人都批评你,也不会让你觉得沮丧说,哎呀,我好像没什么希望了。

  能够做到不让天下人的想法来影响你的话,这样的人在《庄子》里面就有一定的水平,但是够不够呢?还不够;真正到最高境界的时候是,从重外轻内到重内轻外,最后是有内无外。

  所以我们学道家的思想,就要能够分清楚,人的生命有外有内,内当然是指一种智慧的启发,也就是我经过某些生命的修练,得到智慧。有智慧之后就从整体来看,从整体来看的时候人生没有什么得失、成败、来去各种问题。

  那么能够觉悟到这种境界的话,他称做“玄同”,“玄同”就是很玄妙的同化境界,我们说到同化的时候,常会觉得说这样不是失去个性吗?

  但是我们也知道,个性是要保留给自己的,当你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个性在于能够让你把事情顺利完成,完成大家共同的愿望。

  这个性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不能说我的个性跟别人格格不入,那你跟社会不能够和谐相处,不能互相来往,你再有理想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基本上我们讲到人生问题的时候,在儒家强调德行修养,我修养德行的目的,也是希望别人好好相处,能够长幼尊卑,有一定的秩序,能够有礼有乐,能够分也能够合。

  那么在道家里面就强调说,你要有智慧的觉悟,也智慧觉悟的话,首先就会把自我中心的欲望设法消解,不要跟别人比较,能够安于自己的情况,这不是消极,反而是一种积极,活在生命的当下,来掌握到生命的快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老子       不开窍)(五明学佛网:老子       不开窍)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九章 以贱为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六章 国之利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四章 终不为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三章 自知者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章 故善者果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