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法师开示第4頁,共2556頁:

151. 

 大寂尼師:成佛必經之路—圓滿布施之道 引言    (97) 

152. 

 大寂尼師:佛教「學戒」的意義 戒有世間戒與出世間戒之分    (126) 

153. 

 大寂尼師:佛教「學戒」的意義 菩薩優婆塞戒(在家菩薩戒)    (84) 

154. 

 大寂尼師:佛教「學戒」的意義 優婆塞五戒義 5、不飲酒戒    (87) 

155. 

 大寂尼師:佛教「學戒」的意義 優婆塞五戒義 4、不妄語戒    (108) 

156. 

 大寂尼師:佛教「學戒」的意義 優婆塞五戒義 3、不邪YIN戒    (178) 

157. 

 大寂尼師:佛教「學戒」的意義 優婆塞五戒義 2、不偷盜戒    (89) 

158. 

 大寂尼師:佛教「學戒」的意義 優婆塞五戒義 1、不殺生戒    (88) 

159. 

 大寂尼師:佛教「學戒」的意義 優婆塞五戒義 受持菩薩優婆塞戒的基礎    (102) 

160. 

 大寂尼師:佛教「學戒」的意義 優婆塞五戒義 不持五戒的果報    (86) 

161. 

 大寂尼師:佛教「學忍辱」的意義    (124) 

162. 

 大寂尼師: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深入修行意義 「解脫道」四無量心定的修學意義    (83) 

163. 

 大寂尼師: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深入修行意義 在家居士修梵行的基礎    (94) 

164. 

 大寂尼師:靜修法師專訪 釋大寂(比丘尼)    (93) 

165. 

 大寂尼師:奉勸稱念觀音聖號者回向淨土、願生淨土    (169) 

166. 

 大寂尼師:解答初學之人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疑問    (154) 

167. 

 大寂尼師:禮佛忏悔的修行意義 禮忏問答    (104) 

168. 

 大寂尼師:淨土探究 下冊    (93) 

169. 

 大寂尼師:淨土探究 上冊    (98) 

170. 

 大寂尼師:什麼是般若波羅蜜?    (113) 

171. 

 大寂尼師:禅修、禅學、禅觀、禅定 (禅定波羅蜜)    (119) 

172. 

 大寂尼師:一佛名號開顯萬佛德行    (158) 

173. 

 大寂尼師:諸佛贊揚阿彌陀佛名號的遠因    (191) 

174. 

 大寂尼師:諸佛盡贊阿彌陀佛勸助生淨土的主因    (147) 

175. 

 大寂尼師:諸佛稱揚佛名的原因    (113) 

176. 

 大寂尼師:由禮忏法門啟開-發隨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難的修持問題    (116) 

177. 

 大寂尼師:禮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禮佛、忏悔「經忏、拜忏的修行意義及目的」)    (126) 

178. 

 大寂尼師:人天禮忏願(學習六度波羅蜜的前方便)    (76) 

179. 

 大寂尼師:如何證明你是一個初發心菩薩?    (109) 

180. 

 大寂尼師:菩薩的正確定義    (105) 

181. 

 大寂尼師:何謂菩提道?    (86) 

182. 

 大寂尼師:彌陀成佛大願的重心    (98) 

183. 

 大寂尼師:菩薩修行次第上冊 自序 目錄    (85) 

184. 

 大寂尼師: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159) 

185. 

 大寂尼師: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200) 

186.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裡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246) 

187. 

 大寂尼師:地藏菩薩之地藏菩薩本願經介紹    (158) 

188. 

 大寂尼師:無間地獄罪刑求一念間息苦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地藏菩薩為何能救「無間地獄」罪苦眾生?    (185) 

189. 

 大寂尼師:地藏菩薩連地獄都去救渡,末法的人道眾生更易救渡,這些大菩薩為何不來人間引渡?    (202) 

190. 

 大寂尼師:如何證明臨終往生淨土?    (251) 

191. 

 大寂尼師:在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在臨終有因緣念佛?    (417) 

192. 

 大寂尼師:臨終、中陰身、作七、度亡開示(如何對往生的親友臨終開示)    (241) 

193. 

 大寂尼師:《佛說阿彌陀經》重點介紹 4.《阿彌陀經》所說「七日念佛」有兩種解釋    (287) 

194. 

 大寂尼師:《佛說阿彌陀經》重點介紹 3.注意阿彌陀經所說「七日念佛」的正知見    (262) 

195. 

 大寂尼師:《佛說阿彌陀經》重點介紹 2.同誦阿彌陀經念佛往生品位為何有高低不同?    (249) 

196. 

 大寂尼師:《佛說阿彌陀經》重點介紹 1.如何讀誦阿彌陀經才能啟發菩提心?    (149) 

197. 

 大寂尼師:死後助念難生淨土的實例    (170) 

198. 

 其它法師:我自幼至長因「觀音菩薩」慈悲引渡而念佛、學佛,出家…(蓮捨法師)    (295) 

199. 

 其它法師:七十二條鐵證—出家人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的貢獻(度能法師著)    (138) 

200. 

 其它法師:世界真奇妙(聖法法師著)    (172) 


首頁| 上頁| 下頁 | 尾頁|轉到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