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谕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釋經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釋經題
  
 
「般若」
 
般若譯為智慧,然此智慧異於世間智慧。世間智慧皆有所得,而此智慧無所有不可得,故與世間智慧意義不同。
 
般若智慧者,聞空即知是有,聞有即知是空。於空知是有謂之智,於有知是空謂之慧。
 
諸法無非因緣生,既然法屬因緣,當無自性,法無自性即是空。然空不自空,空即因緣生,因緣生即有。故有以空成,空以有立。全有即空,故有不可得,全空即有,故空不可得。有不可得則不礙空,空不可得則不礙有。如是非有非空,而空而有,妙用無方如是知者,名妙智慧。故般若者,妙智慧也。妙智慧者,如實知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也。
 
般若智慧是中道智慧。非有非空者,乃真谛中道,而空而有者,乃俗谛中道。故般若智慧,乃中道智慧。而世間智慧,偏空偏有不契中道,實在說不為智慧,全是遍計妄執。
 
般若有三種,即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實相乃所證之理,觀照乃能證之智,文字乃施設之教。故三般若者,即言教言理言行也。
 
「波羅蜜多」
 
梵文波羅,譯曰彼岸,蜜多譯曰到,故波羅蜜多,譯為到彼岸。到彼岸者,究竟佛道也。
 
「心」
 
觀音菩薩告玄奘大師言「此是三世諸佛心要法門」,故曰心經。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經之通稱,心經是此經之別稱。心者,有般若心之義,何謂般若心?般若心者,無所住而生其心也,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也。
 
「經」
 
梵語修多羅,譯曰契經,契經者,上契諸佛果德,下契眾生因心。修多羅譯曰綖,綖有貫穿之義,貫穿即契合也。修多羅教,契理契機,機有千差,理唯一道。故修多羅者,能攝一切眾生,皆歸佛道也。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唐是朝代名,玄奘法師實於隋大業年間出家,後隋亡於唐,故稱唐玄奘。
 
三藏者經律論,通達經律論者,稱三藏法師。
 
玄奘法師,俗姓陳,河南陳留人。十三歲出家,赴西域取經。事詳見大正藏第五十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我們采取的經本,系玄奘大師所譯。
 
 
 

上一篇:其它:八宗祖庭
下一篇:鄭石巖教授:禅語空人心 自序 目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