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学佛先学空


   日期:2023/10/6 7: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先学空

胃气很重的人,胃气往上反弹,会不断打嗝。这个时候可以稍用一点意念,让肩往下沉——塌下去一点,下巴微微低一点,身体要稍微前倾一点,脖子有一点点往上拔的意思。

如果你的胃气沉不下去,你的妄念不可能熄灭。风大未熄灭,树叶子一直在不停地摇摆!树叶子就是我们的妄念。气浮则心躁!

下午有一个人说到,吸气时小腹是收缩的,呼气时才鼓起来!你们想一想,你瘪着肚子吸气,“气”都憋在哪里呢?全部憋在胸部。社会上有些练气功的,就是这样做,时间一长,眼前会出现许多幻境,最后导致精神错乱。

※ 打坐最初出现的就是气脉的反应,第二个反应就是见到光,第三个反应是听到声音(也有先听到声音,后见到光的)。从我们修行的角度看,这些都是“沿途风光、门头光影”,如果身心都能空掉,就不存在这些反应。

※ 如果你的腿没有过关,你可以做到先从头上空掉,然后中间空掉,再从中间空到下肢;如果你的腿已经过关了,你可以先从下边空掉,再到中部,再到头上空掉。

从下边先空掉,首先超越的是生理上的欲望;从头部先空掉的人,容易开智慧;从中间先空掉的人,不易产生烦恼。整个身体代表“三界”,下边是欲界,中间是色界,上边是无色界。

※ 每次静坐以前,都给自己念头放松、空掉,你带着“身心空掉”的念头静坐,时间一久,你的身心就会空掉。不要小看了这个念头,尤其是修行人的念力,是非常强的!

问:什么样(状态)才算空掉?

师:打坐时身体不会痛、麻,不会感到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身体坐在这里。譬如我们打坐的前十分钟,不会感到痛麻;早晨刚刚醒来时的那一刹那,我们感受不到身体的存在,这两者很类似。

实际上,“身体空掉”是功夫。空掉之前,必须要气脉畅通,气脉畅通以后,进而达到呼吸停止。我们的生死切不断的根本原因,就是念头不断。要想念头停止,先要做到息住脉停。所以古人有的会刻意去训练呼吸。但是不经过禅定功夫,即使训练出来也是暂时的。

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吸一口气憋在那里的时候没有妄念。因为念头都是在呼气的时候产生的,绝不会是在吸气的时候产生。你们不会做(不会将气沉入小腹)不要做,做得不对,时间长了,会气浮心躁,会感到莫名其妙地烦躁。

这些都只是最初学静坐时使用的。与其坐在这里妄想重重,还不如去做一下这些有为法。如果这些有为法还没做好,你想通过无为法直接与道相应,更是不可能!

※ 为什么说话多的人会消耗元气?因为说话的气,直接来源于丹田之气。气沉下去的人特别不愿意讲话,他讲一句话有时需要换两、三口气,感觉到很累。气未沉下去的人就特别爱讲话。

※ 许多打坐的人眼前一片漆黑,那是因为体内的力量还没有由下面往上升。当你把气沉下去以后,气再往上升到上面的时候,眼前一定会大放光明。这里讲的“气”,非后天呼吸之气,是先天之气,“往上升”是指的从“中脉”往上升。

※ 要想头脑清醒、不疲劳,必须要把体内的氧气(也可以说是能量)持续不断地往上输送。能量不断往上输送,人就不会疲劳,而且也不会迟钝。

※ 头脑越空灵,记忆力越强。当一个人知识增多,也能诱发出自身的智慧,古人讲法能够信手拈来,因为那是智慧的显现,不是头脑想出来的。

问:“一念不生出三界,一念已生入三界”,作何解释?

师:生则有我,不生则无我;无我,无三界可入,亦无三界可出。谦虚才能使人进步,佛家是最谦虚的,谦虚到“无我”!学佛,先要培养起自己的谦卑心,如果培养不起来,“学佛”免谈。

问:怎么样能够尽量放下“我执”?

师:确实不容易!如何训练让自我渐渐消失,必须要经过一个阶段(过程)。大家看过去的祖师爷们在教训后学的时候,是否有过这样的做法:你开口他也打你,你闭口他也打你,怎么做都打你!什么时候通过打骂,你“没有反应”的状态出现了,假我才渐渐消失,真我才冒一点点头。

当我们每天渴望修道时,要强迫自己不要有意去听、去看,必须把身心放在一种放松无住的状态。“不住”,就是“全住”;不看,就是全看;不听,就是全听。你不用时,什么都没有;用时,自然就会出现。住一失九,看一失九,听一失九;不住、不看、不听,也即全住、全看、全听。

佛与凡夫的区别就是,佛的妄念已经熄灭了,而凡夫的妄念永不熄灭。

问:如何做到“全妄即真”?

师:这是属于功夫上的事,通过修行可以达到,你应该问全忘觉真是什么意思才对。

问:我现在正在这样用功,请师父开示。

师:我自己是这样通过的:我给自己意念:身心全部放松了、通了、空掉了。你这种状态突破以后,快则半个月,慢则要100天,就能够达到“来去无痕”!怎么达到“来去无痕”呢?先要达到“无住”;怎么才能“无住”呢?首先要将身心全部空掉。

给身心下指令:松——通——空,实际上三者相互关连,实为一体。譬如松了,就易通,空的同时已经通了、放松了。当你身心都松了、空了、通了,自然会感受到虚空、三界在也无在!对外边来讲是“三界”,对体内就是上、中、下三段。当你身体的上、中、下都通了,自然超越三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