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一


   日期:2022/9/9 8: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家菩萨戒 十一

  何为善男子、善女人?能依善知识。听闻正法,由正思维而后身行善行,口说善言行,意思善法之人。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戒以后,不善养父母师长。就是犯戒。父母师长对我们有恩,我们应该报答。最起码的要从财物上供济,然后再从修行上来供养。那么说到父母师长,小居士现在发心出家,一定要选择好师父。现在我们还没有剃头,在没有剃头前,要尽可能地去观察,寻找师父。现在在中国,剃度师和和尚大多是分开的。在印度剃度师就是和尚,从出家受戒都是由和尚来成就。和尚的意思是力生。也是亲教师,弟子的法身慧命要凭和尚成就。
  那么,怎样观察师父有德没德呢?经里讲师父应具十德或八德。现在我们讲为师的八德。
  第一、要安住境界。安住境界是说。这位师父能不能守护别解脱戒。就是指他或她出家当了比丘,比丘尼后,能不能遵守比丘戒或比丘尼戒,在行持上有没有亏损,在说话方而有否违背佛的教。如果无缺即具备了这个德。
  第二、要具足多闻。这位师父不仅戒行清净。还要对佛所说的法,多有所听闻,通达佛的三藏十二部。
  第三、要能有所证。对所学的法,能去证。修了能证。
  第四、要性多哀悯。从其本质上,能起哀怜悲悯众生的心。具体表现在他好乐于给大家解释佛法的义理。高兴给予别人利乐。高兴给大家安稳,使大家身安心安,能好好修学。这些都是从哀悯的心中发出来的。
  第五、要心无厌倦。能不辞劳苦地教导弟子。对弟子的善行能够赞叹鼓励,不厌倦地给大众宣说正法。
  第六、要善能堪忍。就是能忍耐。别人骂。不去报复。别人恨,不反过来恨人。对种种逼迫苦事,都能想到是自己的过失。推直于他,隐屈于己,对别人终不发忿怒之心。总之,遇到轻凌欺辱的事,都能忍耐。并且在修道当中,能忍寒忍热,忍饥忍渴。
  第七、要无有怖畏,没有什么害怕的,在大众中讲说正法时,心无胆怯,声音也不哆嗦。辩论时,不畏缩,不紧张,在众中处断无畏。
  第八、要语句圆满。讲法时,能成就美妙的梵音,说出来的语言非常明了。所讲的法,能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容易理解,众生非常欢喜。也就是说道师父要善辨善说。
  具足上述八种德的师父是最理想的。若实在找不到时,该怎么办?最起码要具备“安住境界”和慈悲心这两德。因为单有持戒一德,没有慈悲心,不肯教导你怎么办呢?所以,简单地说,要找悲智俱全的师父。只有有智慧,有慈悲心,才能够教导、摄受你。
  一旦找到师父,应如法亲近、如法依止、如法恭敬、如法承侍。《华严经》里讲得非常好:善财童子求善知识时,文殊菩萨对他讲,若要求一切智智,应当求真正的善知识。对善知识不要生疲厌懈怠;见了善知识也不要生厌足;对善知识的敦诲应随顺,不应违逆;依善知识要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这是文殊菩萨教导善财童子的话。那么,我们要亲近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要在《华严经》里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