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 四圣谛与缘起与大乘不共慧


   日期:2022/1/26 19: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解脱之道

《四圣谛与缘起与大乘不共慧》

※前言※

「佛法」,为佛与法的结合词。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其义为觉者。法是梵语达磨的义译,精确的定义是轨持,即不变的轨律。佛与法的缀合语,应解说为佛的法。本来,法是「非佛作亦非余人作」的;本来如此而被称为「法性法尔」的;有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而被称为「法性、法住、法界」的。这常遍的轨律,何以要称为佛法因为这是由于印度释迦牟尼佛的创见,而后才流行人间的;「佛为法本,法由佛出」,所以称之为佛法。

依「佛的法」而引申其意义,又得两个解说:

一、「诸佛常法」:法是本来如此的;佛是创觉世间实相者的尊称,谁能创觉此常遍的轨律,谁就是佛。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佛,始终是佛佛道同;释迦佛的法,与一切佛的法平等平等。

二、「入佛法相名为佛法」:法是常遍的,因佛的创见而称之为佛法。佛弟子依佛觉证而流出的教法去修行,同样的觉证佛所觉证的,传布佛所传布的,在佛法的流行中,解说、抉择、阐发了佛的法,使佛法的甚深广大,能充分的表达出来。这佛弟子所觉所说的,当然也就是佛法。这两点,是佛法应有的解说。但我们所知的诸佛常法,到底是创始于释迦牟尼佛,依释尊的本教为根源的。佛弟子所弘布的是否佛法,在乎他是否契合释尊根本教法的特质。所以应严格的贯彻这一见地,抉择流行中的诸佛常法与弟子的论述。 ﹝佛法从有情说起﹞

凡宗教和哲学,都有其根本的立场;认识了这个立场,即不难把握其思想的重心。佛法以有情为中心、为根本的,如不从有情着眼,而从宇宙或社会说起,从物质或精神说起,都不能把握佛法的真义。

探究人生意义而到达深处,即是宗教。世界的宗教,各种各样的,含义也大有出入。但有一共同点,即人类苦于外来──自然、社会以及自己身心的层层压制,又不能不依赖他、爱好他;感到自己的缺陷、渺小,而又自信自尊,想超越他、制用他。有情在这样的活动中,从依赖感与超越感,露出有情的意向,成为理想的归依者。宗教于人生,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一般的宗教,无论是自然宗教,社会宗教,自我宗教,都偏于依赖感。自己意向客观化,与所依赖者为幻想的统一,成为外在的神。因此有人说,宗教是必然有神的。他们每以为人有从神分出的质素,这即是我们的自我、心或灵魂。如基督教说:人的灵是从上帝那里来的。中国也说:天命之谓性。藉此一点性灵,即可与神接近或合一。他们又说:人的缺陷罪恶,是无法补救的,惟有依赖神,以虔诚的信仰,接受神的恩赐,才有希望。所以一般宗教,在有情以外,幻想自然的精神的神,作为自己的归依处,想依赖他而得超脱现实的苦迫。这样的宗教,是幻想的、他力的。佛教就不然,是宗教,又是无神论。佛说:有情的一切,由有情的思想行为而决定。佛教的归依向上、向究竟,即凭有情自己合法则的思想与行为,从契合一切法的因果事理中,净化自己,圆成自己。所以归依法,即以因果事理的真相为依归。归依佛与归依僧,佛与僧即人类契合真理──法而完成自己的觉者;归依即对于觉者的景仰,并非依赖外在的神。佛法是自力的,从自己的信仰、智慧、行为中,达到人生的圆成。佛法与一般宗教的不同,即否定外在的神,重视自力的净化,这所以非从有情自己说起不可。

世间的一切学术──教育、经济、政治、法律,及科学的声光电化,无一不与有情相关,无一不为有情而出现人间,无一不是对有情的存在。如离开有情,一切就无从说起。所以世间问题虽多,根本为有情自身。也就因此,释尊单刀直入的从有情自体去观察,从此揭开人生的奥秘。

 

佛说的法门,虽然随机说法,无量无边,但归结起来,所说的解脱道,不外乎「四谛」与「缘起」法门,离了这些,就没有出世的佛法了。

※ 四谛总说※

佛从四谛的苦、集、灭、道,来正确的开示:人生世间的特性( 苦 );世间苦迫的原因( 集 );说明超越世间,消除一切苦迫的境地( 灭 );以及消除苦恼的方法( 道 )。佛法是信智相成的,决不说只要信就可得救。我们必须认清人生的苦迫性,及找出苦的原因,才能在消苦的过程中,去体验真理,而得解脱。

「缘起」并非与四谛有别。主要是从人生现实的苦迫中找出苦恼的根源而发觉「苦因」与「苦果」间相生相引的必然轨律。如无明缘行,行缘识等十二支缘起,即是「苦」与「集」的说明。所以,缘起是在说明:苦、集都是依缘 (关系、条件、原因) ,才能发生或存在的。相反的只要从因缘条件的改变中,就可使一切苦恼消解而解脱,这就是「灭」与「道」二谛。

一般人以为「四谛」与「缘起」是小乘法,其实大乘的甚深诸佛法,也都是由它显示出来的,只是各有偏重──小乘法着重于「苦」、「集」的说明;大乘法着重于「灭」「道」,特别是「灭」的说明。就大乘中观的空性与唯识的缘起而言,也都没有离开四谛与缘起的法则。佛法不出四谛与缘起法门,只是证悟的偏圆,教说的浅深而已。

※苦 谛※

有情──人生是充满种种苦迫缺陷的。为了离苦得乐,发为种种活动,种种文化,解除他或改善他。苦事很多,佛法把他归纳为七苦;如从所对的环境说,可以分为三类: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对于身心的苦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对于社会的苦

所求不得苦──────── 对于自然的苦

生、老、病、死,是有情对于身心演变而发生的痛苦。

爱别离、怨憎会,是有情对于有情(人对社会)离合所生的。如情感亲好的眷属朋友,要分别或死亡,即不免爱别离苦。如仇敌相见,怨恶共住,即发生怨憎会苦。这都是世间事实。

所求不得苦,从有情对于物欲的得失而发生。《义品》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这是求不得苦的解说。

为了解决这些,世间提倡增加生产,革新经济制度等。但世间的一切学理、制度,技术,虽能解除少分,而终究是不能彻底的。如世界能得合理的和平,关于资生的物资,可部分解决。但有情的个性不同,体格、兴趣、知识等不同,爱别、怨会等苦是难于解免的。至于生死等苦,更谈不上解决。

如从根本论究起来,释尊总结七苦为:「略说五蕴炽盛苦」。此即是说:有情的发生众苦,问题在于有情(五蕴为有情的蕴素)本身。有此五蕴,而五蕴又炽然如火,这所以苦海无边。要解除痛苦,必须对此五蕴和合的有情,给予合理的解脱才行。

有情为物质与精神的和合,所以佛法不偏于物质,也不应偏于精神;不从形而上学或认识论出发,而应以现实经验的有情为本。佛法以为一切是为有情而存在,应首先对于有情为彻底的体认,观察他来自何处,去向何方?有情到底是什么?他的特性与活动的形态又如何?不但体认有情是什么,还要从体认中知道应该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但根本而彻底的解脱,非着重于对有情自身的反省、体察不可。

﹝三处观﹞

佛法以有情为本,那就应该认识有情是什么。佛常用「三处观」去观察有情,分别有情的真相。但有情的分别观察,要从有情的流转相续中,与身心的相依中去考察,不可为静止的、孤立的机械分析。有情是有机的活动者,如当作静止、孤立的去考察,就会发生错误,误解佛陀观察的深意。

论到三处观,即五蕴观、六处观、六界观。蕴处界的分别观察,是从不同的立场去分别,看到有情的各个侧面。

蕴观,详于心理的分析;

处观,详于生理的分析;

界观,详于物理的分析。

依不同的立场而观有情自体,即成立此三种观门,三者并不是截然不同的。蕴中的色蕴,界中的地水火风,可通于非执受的自然界。六处虽专为有情身心的分析,但从六处而发识缘境,即由此说到内心外界的一切。这有情中心论的观察,都说到了心与色,即证明了有情是色心平等和合相应的存在者,不能偏重于物质或精神。

﹝蕴观﹞

佛以慧眼观有情,归纳有情的蕴素为五聚,即五蕴──色、受、想、行、识。

色蕴:色的定义为「变碍」,如《杂含》(卷二‧四六经)说:「可碍可分,是名色」。有体积而占有空间,所以有触碍;由于触对变异,所以可分析,这与近人所说的物质相同。但从物质生起的能力,佛法也称之为色。虽然所说能力化的色,指善恶行为的潜能,然与现代所说的「能」,也很有类似的见地。

受蕴:受的定义是「领纳」,即领略境界而受纳于心的,是有情的情绪作用。

如领境而适合于自己身心的,即引起喜乐;如不合意的,即感到苦痛

或忧愁。受就是内心的情绪作用。

想蕴:想的定义为「取像」,即是认识作用。认识境界时,心即摄取境相而现为心象;由此表像作用,构成概念,进而安立种种名言。

行蕴:行的定义是「造作」,主要是「思」心所,即意志作用。对境而引生内心,经心思的审虑、决断,出以动身,发语的行为。因此,凡以思───意志为中心的活动,所有一切复杂的心理作用,除了受想以外,一切都总括在行蕴里。

识蕴:识是明了识别,从能知得名。我们的内心原是非常复杂的。把不同的心理作用分析起来,如受、想、思等,叫做心所。而内心的统觉作用,叫做心。此心,从认识境界的明了识别来说,叫做识。所以,识是能识的统觉。

常人及神教者所神秘化的有情,经佛陀的慧眼观察起来,仅是情识的能知、所知,仅是物质与精神的总和;离此经验的能所心物的相依共存活动,没有有情的实体可得。

五蕴说的安立,由「四识住」而来。佛常说有情由四识住,四识住即是有情的情识,在色上贪着──住,或于情绪上、认识上、意志上起贪着,执我执我所,所以系缚而流转生死。如离此四而不再贪着,即「识不住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除欲、见法、涅槃」(杂含卷三‧六四经)。综合此四识住的能住所住,即是五蕴,这即是有情的一切。

┌物质…………………………… 色─┐

识所依住─┤ ┌情绪…………………受 │

└精神─┤认识…………………想 ├─五蕴

└造作………………………………行 │

识…………………………………………………………识─┘

 

﹝处观﹞

处,是生长门的意义,约引生认识作用立名。有情的认识作用,不能独存,要依于因缘。引发认识的有力因素──增上缘,即有情根身的和合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此六者的和合,即有情自体;为生识的有力因,所以名之为处。六处是介于对象的所识,与内心的能识中间的官能。

此六处法门,如《杂含》(卷八‧二一四经)说:「二因缘生识。何等为二?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眼、色因缘生眼识;……此三法和合触;触已受;受已思;思已想」。六处中的前五处,为生理机构,是色法。此色,经中称为「清净色」,是物质中极精妙而不可以肉眼见的细色,近于近人所说的视神经等。

意处是精神的源泉。依五处发前五识,能见五尘;依意处生意识,能知受、想、行──别法处,也能遍知过去未来,假实等一切法。我们的认识活动,根源于六处,而六处即有情的一切,所以佛陀常说六处法门。

佛陀的处观,本是从有情中心的立场,再进而说明内心与外境的。

﹝界观﹞

界,即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界有「特性」的意义,古译为「持」,即一般说的「自相不失」。由于特性与特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转释为「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为水界、火界。此水与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水界即等于水类的别名。此六界,无论为通性,为特性,都是构成有情自体的因素,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界又被解说为「因性」。

地、水、火、风四界,为物质的四种特性。《杂含》(卷三‧六一经)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一切物质,不外乎四大界及四大所造的五根,五尘。四大说,印度早就盛行,希腊也有。

地即物质的坚性,作用是任持;水即物质的湿性,作用为摄聚;火即物质的暖性,作用为熟变;风为物质的动性,作用为轻动。随拈一物,莫不有此四大的性能,没有即不成为物质。

四大是相互依存而不相离的,是从他的稳定、流动、凝合、分化过程中所看出来的。从凝摄而成坚定,从分化而成动乱;动乱而又凝合,坚定而又分化;一切物质在这样不断的过程中,这是物质通遍的特性,为物质成为物质的因素。

至于空界,是四大的相反的特性。物质必归于毁坏,是空;有与有间的空隙,也是空;虚空是眼所见,身所触的无碍性。凡是物质──四大的存在,即有空的存在;由于空的无碍性,一切色法才能占有而离合其间。有虚空,必有四大。依这地、水、火、风、空五大,即成为无情的器世间。若再有觉了的特性,如说「四大围空,有识在中」(成实论引经),即成为有情了。

但在外道的思想中,除了这身心现象以外,还有永恒不变的「灵」或叫「我」,以为是流转于地狱、人间、天国的主体。其实这是众生愚痴的幻想产物。世间众生在生死六道中受苦,苦因苦果的无限延续,没有别的,唯是这「蕴」、「界」、「处」而已。

在佛说苦聚的开示中:一、 指出这是彻底的苦迫性:「真实是苦,不可令乐」。如不彻底的修治,是没有任何希望的。二、指出了苦聚的事实,众生才能从「灵性」、「真我」的神教迷妄中解脱出来,才有解脱自在的可能。

从事实来说:苦是人生世间的苦迫现实;集是烦恼,与从烦恼而来的业力;灭是灭除烦恼,不再生起苦果;道是戒定慧,是对治烦恼、通达涅槃的修法。如遗教经说:「佛说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集真是集,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人生世间的苦恼性,烦恼的招集性,涅槃的灭离性,戒定慧的对治性,能通(涅槃)性,是确实的,必然的,绝对的,惟有圣者才能深切体悟到「决定无疑」,所以叫做「四圣谛」。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在说明苦集灭三谛的偈文说:「诸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或译作:「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吾佛大师说」。此偈系阿说示(马胜)比丘为舍利弗宣说释尊的教法,经说舍利弗闻是法已,远离尘垢,得法眼净。

以有情为中心,论到自他、心境、物我的佛法,唯一的特色,就是因缘论。

「杂含」说:「我论因说因。.....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因」是依特性说指主要的;「缘」是依力用说,指一般次要的。总论因缘,即每一法的生起,必须具备某些条件;凡是能为生起某法的条件,就称为此法的因缘。不但是生起,就是某一法的灭而不存在,也不是自然的,也需要具备种种障碍或破坏的条件。故,佛法说的集----生与灭,都依于因缘。这是在说明世间是什么,为什么生起,怎样才会灭去。从这生灭因缘的把握中,指导人去怎样实行,达到目的。

人生现有的痛苦困难,要探求痛苦的原因,知道了苦的原因,就知道没有了此因,困苦即会消灭。这必须要求得消除此困苦的方法才行。如生病求医,先要从病象而测知病因,然后再以对治病因的药方,使病者吃下,才能痊愈。因此,知道世间困苦的所以生,所以灭的条件,才能合理的解决它,使应生的生起,应灭的灭除。释尊开示四谛,即染净因果解说:

 

 

 

 

﹝无因邪因与正因﹞

人类文化的开展,本来都由于探求因缘。如冷了有求暖的需要,于是追求为什么冷,怎样才会不冷,发现取暖的方法。一切知识,无不从这察果知因中得来。不过因缘极为深细,一般每流于错误。在释尊未出世前,印度就有许多外道,他们也有讲因缘的。但以佛的眼光看来,他们所讲的因缘,都不正确,佛法称之为「邪因」或「非因计因」。还有一类人,找不到世间所以灭的因果关系,就以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无因的、偶然的。这种无因论,到底是不多的;多而又难得教化的,要算非因计因的「邪因论」。佛法对于非因计因的邪因论,驳斥不遗余力,现略举三种来说:

一、宿作论,也可名为定命论。他们也说由于过去的业力,感得今生的果报。但以为世间的一切,无不由生前业力招感的,对于现生的行为价值,也即是现生的因缘,完全抹煞了。若真的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由前生铸定的,那就等于否定现生努力的价值。佛法虽也说由前生行为的好恶,影响今生的苦乐果报,但更重视现生的因缘力。如小孩出生后,身体是健康的,后因胡吃乱喝以致生病死亡,这能说是前生造定的吗?如果可以说是前生造定的,那么强盗无理劫夺来的财物,也应说是前生造定的了。佛法正确的因缘论,是彻底反对这种抹煞现生的努力而专讲命定的。佛法与宿命论的不同,就在重视现生努力与否。

二、尊佑论, 这是将人生的一切遭遇,都归结到神的意旨中。以为世间的一切,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奈何的,要上帝或梵天,才有这种力量,创造而安排世间的一切。对于这种尊佑论,佛法是彻底否定,毫不犹疑。因为世间的一切,有好的也有坏的,如完全出于神的意旨,即等于否定人生,这实是莫大的错误!不自己努力,单是在神前祷告,或是许愿,要想达到目的,必然是不可能的。佛法否认决定一切运命的主宰,人世的好坏,不是外来的,须由自己与大家来决定。

三、苦行,除此两种邪因论而外,有的也谈因缘,也注重自作自受,但还是错误的。像印度的苦行外道们,以为在现生中多吃些苦,未来即能得乐。其实,这苦是冤枉吃的,因为无意义的苦行,与自己所要求的目的,毫没一点因果关系,这也是非因计因。

这可见一些人表面好像是谈因缘,究其实,都是邪因。如人生病,宿作论者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尊佑论者说:这是神的惩罚,惟有祈祷上帝。有的虽说病由身体失调所致,可以找方法来治,但又不认清病因,不了解药性,不以正当的方法来医治,以为胡乱吃点什么,或者画符念咒,病就会好了。佛说:一切现象无不是有因果性的,要求正确而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可笼统的讲因缘。佛法所说因果,范围非常广泛,一切都在因果法则中。但佛法所重的,在乎思想与行为的因果律,指导人该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得好。小呢,自己得到安乐;大之,使世界都得到安乐,得到究竟的解脱。

以上所说的几类思想,在佛法长期流变中,多少混杂在佛法中,我们必须认清拣别才好!为了加以认清拣别,所以下一章将提示印度外道思想的几个重点。

※印度思想界 浅说※

释尊的出现人间,有他的时节因缘,也就是印度当时的文化环境,有产生佛教的可能与需要。约从公元前十世纪起,学说林立,是印度思想界最活泼的时代。当时有两大思想系统: 一、婆罗门教与奥义书哲学系统 二、六师外道之系统。而佛陀的思想,是止扬这二大流,另形成了「无我」「缘起」正观的第三系统。当时的宗教家,包括正统婆罗门及所谓的「沙门」。沙门本为婆罗门教所规定的,再生族晚年过着林栖与隐遁期的名称。由于印度东方不受婆罗门教的限定,不问阶级、老少都可以游行乞食,从事宗教生活,故形成很多沙门团,其中著名的有六师。

﹝婆罗门教与奥义书哲学的特色﹞

所谓「婆罗门教」即是以吠陀、梵书、奥义书等为基础,来信仰、实行的宗教。奥义书属于梵书的一部份,但其思想卓越,故特为独立出来,成为一部份之典籍。「吠陀」,是用于祭祀的赞歌。对祭祀仪式的规定,祭式及赞赞词的意义,作更详尽的记述,而成为「梵书」。那时的教义,确立了婆罗门教的三纲:

(1) 「吠陀天启」是:古代传下来的宗教赞歌,看作神的启示,作为神教最有力的权证,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三吠陀。

(2) 「婆罗门至上」是:神的启示,分人类为四种阶级:祭司的婆罗门,武士的剎帝利,自由工商的吠舍──都是阿利安人,享有宗教的再生权。非阿利安的原住民,成为被奴役的首陀罗,死了完事,名为一生族。严格的阶级,出于神的意思;作为祭师的婆罗门,地位最崇高。

(3) 「祭祀万能」是:神与人的关系,依于祭祀,祭祀为宗教第一目的。进而以为:天神、人、世界,一切因祭而动作,因祭而存在;天神也不能不受祭祀的约束。此外,古代阿婆阿耆罗传来的,息灾、开运、咒诅,降伏的咒法,为一般人民的低俗信仰,后来集为「阿莯婆吠陀」。

正统婆罗门所修的,是祈愿、赞叹、供仪、祀火、念诵等祭祀的方法,其理想是藉由修行而与梵天共住。当时的梵天是人格化的神,人以住梵天界的梵宫为最高理想。所以,他们修宗教上的仪式、修禅定(瑜伽)。由此修行。可与梵天接触,因所修浅深不同,死后所住的天界阶段也不同。

阿利安人向东移殖,恒河中流出现了毘提诃王朝,渐开展出新的文化,就是奥义书哲学。这时,隐遁者不再从事形式的祭祀,不再为衣食劳心,专心于禅思。这种似乎消极的学风,不但哲理深入,更有不受祭祀束缚的积极意义。

奥义书重视真我的智识,祭祀已不再是万能。奥义书的重要建树有二:

(一)真心的梵我论;(二)业感的轮回说。

(一)真心的梵我论:从「梨俱吠陀」的创造赞歌以来,一元倾向的创造神话,经理论化而成宇宙的本原,为神秘的大实在。在奥义书中,称之为「梵」;如显现为人格神,就是梵天。有情生命的本质,称之为「我」。在生死历程中,人类似乎是迷妄的,探索到自我的当体,终究与真常本净的梵是同一,故说「我者梵也」。自我是超经验的纯粹主观,所以是「不可认识的认识者」;此「唯一不二的主观,即是梵界,即是最高的归宿,最上的妙乐」。

(二)业感的轮回说:是在生死的相续中,依自己的行为──业,造成自己未来的身分。奥义书的业力说,与真我论相结合。「我」为自身的行为所限制、拘缚,从此生而转到他生。对照于自我的真净妙乐,加倍感觉到人生的迷妄与悲哀,因而促成以后解脱思想的隆盛。这一东方思想,业力与真我相结合,而后随业轮回中,首陀罗人如此,阿利安人诵习吠陀,也不过如此。反之,如依智而悟真我,首陀罗也能入于不死的梵界。奥义书的精神,显然存有革新婆罗门教的意义。

﹝奥义书哲学与佛法的同异﹞:

(1)奥义书认为「我」是自我、灵魂之意,而生类的一切,从「梵」所生,死了又归还于「梵」,要觉悟真的自己而成为梵──梵我一如,才能解脱。此宇宙的最初──梵,化为一切,安排维持万象,造成规律。所以,只要遵从此规律而悟得真我,谁都可以成为梵。佛法则否认实我性、主宰性,而宣说无我。

(2)奥义书承认有「业」的存在与「轮回」。如说:「人于死时、心脏的尖端会亮,由其光明,「我」乃经由眼睛或脑顶或身中其它部位而脱出。「我」去时,随之生命也去。恰如尺蠖到达一树叶端,然后更捕捉其它叶端。如此,「我」也脱出身体,而造其它新的形态。「我」变成祖先、梵天、诸神或其它有情。....行善而成善人,行恶而成恶人。......故曰:人依欲而成,因欲而有意向,因意而有业,依业而有果」。奥义书的轮回主体是「我」,而「我」是固定性的灵魂,也是宇宙的「第一原理」或「实体」。

但佛教说的轮回,是由于纯粹的业力或意志,此业力和意志,是「非固定性」、「无实体」的「缘起力」,故非我论。因此,佛教的业力观,是「无实体」的连续观。

(3)奥义书提倡「禅定」、「瑜伽」的修行方法,即:在寂静处端坐,调整呼吸,心注一境,念「桵」秘语(om....梵的表征),以达到恍惚的状态,为靠近「梵」的方法。佛教虽也有禅定法门,但重视「定慧等持」,在定中起慧观,而目的并非往生天界,而是究竟解脱。

(4)在修行的德目中,奥义书和佛教共同的德目,如:不杀生、实语、慈善、正行、自制、寂静等等。双方不同处很多,如奥义书说的祭火、苦行、遁世等等。

﹝一般思想界与六师外道﹞

一、从思想学说的分类而言

印度当时的学说,据佛教长部「梵网经」的分判,约有六十二种见解。此六十二见,均以轮回转生为既定的事实而立论。

这里所说的「我」指「灵魂」之意;「世界」是与我们有关的精神、物质的一切环境。

《一》关于过去(生前)的见解,有十八种,分成五类:

1.常住论:主张「我」和「世界」是常住的。

2.一分常住、一分无常论:主张某种灵魂及其世界(如梵天),是常住的,而其它是无常的。这是部份的永远论。此类中,有一种认为:眼耳鼻舌身的「我」是「无常」的,而心意识的「我」是常住的。此处的「我」意思比灵魂更广。

3.无因论:认为「我」和「世界」的发生,并无任何原因。

4.边无边论:站在空间的立场,把世界看做有限(有边)或无限(无边)的,叫做边无边论。

5.诡辩论:对于「善」、「不善」或「他界」的有无,不作明确的答复,用晦昧、模糊的言语,向人辩解。

《二》关于未来(死后)的见解,有四十四种,分成五类:

1.有想论:认为死后还有「意识」的存在。(此中,对于我有否形态?有限或无限?一意识或多意识?感苦或感乐?等等,再分为十六种)。

2.无想论:主张死后无意识的存在。(此中,对于有否形态?有限或无限?等问题,再分为八种)。

3.非有想非无想论:主张死后的「我」,非有意识,也非无意识。

4.断灭论:认为我于死后完全消灭。( 对于消灭的迟速,消灭的世界,分七种)。

5.现在涅槃论:主张在现实经验的世界,就能达到涅槃。(有五种,其一认为:满足五欲乐时,即达到现生最上的涅槃。又一种主张:必须积聚种种宗教体验,才能达到现生涅槃)。

二、从「各人」的学说来看

当时主要的思想家,有佛陀参访的阿罗逻仙(Alara Kalama)郁陀迦仙(Uddaka ramaputta),及其它六师的存在。阿罗逻仙,宣说「无所有处」,是没有任何东西,「无」的境界。郁陀迦仙,宣说「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意识,非无意识」的境界。可是,佛陀质问:「非有想非无想处,是有我?抑无我?」竟使郁陀迦仙,哑然无语。此二师的「有」、「无」,是死后灵魂有无意识性的意思,换言之,是形而上学或实在论上的「有」、「无」。

﹝六师的学说﹞纲要如下:

(一) 阿耆多的学说:其学说是「断灭论」。万象由四大(地水火风)而成,四大存在虚空中。人死后,身心归于「无」,故无来生可求。灵魂﹝我﹞是由四大结合的身体上的自然机能而已。父母的存在,也是形成吾身的「机会因」而已。因此,人生的目的,惟有享受现在的快乐,别无永远的乐可求。这可说是一种感觉论、唯物论、快乐论。可能是反抗婆罗门而嘲弄传统的思想, 印度人称此为「顺世派」。

(二) 末伽梨之学说:他以地、水、火、风、空、苦、乐、生、死、得、失和灵魂等,为宇宙的根本要素,其要素,是实在论的实体。万象由此要素结合而成,各种要素各自独立,而一切的存在,是无因的、自然而成(无因论、自然论)。人无任何自由意志的力量,惟有受「命运」「环境」和「天性」的支配。他认为宇宙有八百四十万的大势波,在这宇宙劫波间,一切生物,惟有轮回流转,受一定的规律支配,轮回期间,早已预定,故在此期间,一切人为的造作(修行),均无法增减苦乐 (宿命论) 。一直要等到宇宙期的轮回结束,才能苦尽解脱。此派,是修苦行,严守节食或断食,但有一期间可饱食,苦行的目的不明,可能有升天的意思。末伽梨本身,有克己、怜悯、慎言、真实语等美德。此派,重修身、修口,而不重修心。称「邪命派」。

(三) 婆浮陀之学说:宇宙人生有八大要素:地、水、火、风、苦、乐、灵魂及虚空。这些要素,为万象之根源,这些要素,不被「作」,也不被「生」,各各不相融。人是八大要素结合而成,但却认定有灵魂,是实体的存在。是主张无因论自然论,因此,人生并无「杀者」、「令杀者」的分别,故杀人也不是非道德的行为,只是离间八大要素的结合而已。此派以现实快乐为人生目的,是唯物论。这可能是邪命派之分派。

(四) 不兰迦叶之学说:主张「行为」的「无作用论」。行恶,恶也不生;行善,善也不加于身上。无善恶报,他否定道德与宗教。这更不足取,也许是强调「道德的否认」,反叛婆罗门思想,而成为六师之一吧。他的学说,属于唯物论,也是邪命派之一。邪命派到后来,则无发展的余地。

(五) 散若夷之学说:散若夷,是尚未皈依佛教以前的舍利佛和目揵连的师父。他是属于「诡辩论」或称「无知论」。对于任何问题,他总是以「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或以不为「是」,也不为「不是」,也不为「非不是」等模糊不清的言语来答复。为何不作明确的回答?据他说:明确的答复,对解脱只有妨碍无益。从有限的个人智无法了彻普遍的真理,故要丢掉这种「知」,从实践才能解脱。他主张「中止判断」,在认识论上,采取绝对的消极主义。从舍「知」而进步到「行」这点上,对当时很有意义。但是他的怀疑,消极主义,无法教导其弟子,是他的缺点。补充这缺点而站起来的,是耆那教的教义。

(六) 尼干子之学说:尼干子是耆那教的祖师。他的学说根据,是「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吾人应从种种立场,多方面来视察事务,不能由「一义」的态度,认识万象。他反对以宇宙为「唯一有」的哲学,他认为「世界和灵魂」是相对的常住、无常和无数。耆那的相对主义,一方面反对奥义书的唯一有,一方面防御散若夷的绝对消极主义。他的宇宙观,是二谛﹝灵魂、非灵魂﹞的实在论,而万象的形成是一种「积聚说」。他说灵魂,有相应于物体之量的伸缩性和「上升性」,且是「实体」的存在,而物质有「下降性」,以阻碍灵魂的「上升性」。他的「有情观」,是轮回和业的关系论。有情的灵魂和物质的结合,受物质之束缚,而晦昧其本性,如将灵魂从物质离开,清净的本性则显(上升),故要修行,以达此分离之目的。解脱的方法,应修「苦行」,及种种德目。耆那教在道德上,有伟大的贡献,这也是它能生存至今的理由。

〔耆那哲学〕的摘要:

(1) 宇宙观:由五种根本事而构成「世界」及「非世界」。

五根本事是实体的﹝存在的集合﹞:

1.空间----包括世界 非世界。

2.活动----是运动的条件。

3.静止----是停止的条件。

4.灵魂----是精神的作用。

5.材料----在物质上形成无限多之实体,帮助灵魂得听、视、味、触、意、语、身体、呼吸等之物理作用。

(2) 有情观:五根本事中,最重要的是「灵魂」。在、地、水、火、风、植物、动物中,都有灵魂。当人靠近地时,地会有被打踏的痛苦。因此,教人不要饮「生水」,应以「慈爱」之心对待动、植物乃至地水火风。这不只是因为一切事物皆具生命之缘故,而且还有轮回的思想。即:吾人的灵魂或我们的祖先,也曾做过动、植物及地水火风等,故不能杀害一切生物。容许杀害一切有情的沙门或婆罗门,将会轮回于四迷世界(地狱、畜牲、人间、天界),无有终止。使灵魂停留于迷界,不能解脱的因素,是「业」。业有八种:智障碍、见障碍、感受、惑乱、寿量、个性、阶级、妨害。业是过去行为结果的显现,同时,是规定将来生存的东西。故苦、乐是自己造的。那末,身口意的活动,是依什么而生?由于「灵魂点」的振动而生。身口意的活动把「业」的材料注入灵魂的作用,叫「漏」。一旦漏入的材料,粘着于灵魂时,就会发生污浊的作用,而生贪、瞋、慢、伪。

耆那以「业」为物质,故舍离业,灵魂则无重量,而能上升空间之最高处。当离开了身体的灵魂,要进入其它身体的途中,有一种活动体,叫做「业身」。业身到达应造新身体的场所时,就开始受入材料,而从事构成新身体的工作。如猿猴由这一树枝跳至另一树枝一样。如有业的粘着,则轮回转生,沈沦于迷界。故脱离「业」的束缚,是耆那教的目的,把灵魂置于永远的安静位。

(3) 伦理观:耆那的解脱,一方面须由「苦行」以灭过去业;另一面须防止新业的流入,以策灵魂的净化,这是耆那的实践方法。重要的实践项目,有不杀、不妄语、不与取、不淫和无所得。及夜间不取食(因恐昆虫飞来会丧命) 。在家人,应守十二义务,其中五小誓是:戒慎粗野的杀生、虚伪、不与取、以自己的妻女而满足、对物欲有限制。「苦行」有防止业漏入的效果,同时,对灭业也有效果。苦行有二:

1.外的苦行:断食、节制、行乞、放弃美食、一定的坐法、静孤独。

2.内的苦行:如忏悔、方正、奉仕、勉助、冥想、利身存在的脱离..等。

耆那教「不杀生」的实践,例如:恐由呼吸害空中小虫,故用口罩,禁止漱口、洗手等。耆那教徒要获得一日的食物,很不容易。其它难行的苦行,还有裸行、一足立、长时举双手注目太阳,拔毛忏悔......等。他们认为:苦行(尤其是断食)是达到解脱的最上道。断食,不只是「不杀生」,且能减少情欲,防止「业」的漏入及帮助精神的专注。被肉体束缚的灵魂,是不自由的囚人,故应离开肉身,才能获得真实的自在安乐。由饿至于死亦无妨。

﹝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

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

一、修定主义:根据「转变说」(形而上学的理论),认为「我」(灵魂)与根本物质的结合,而形成身体。而由于禅定(瑜伽)能静心,心静即能离开污秽的肉体。这同时是,二元论之思想。修定主义,以限制精神的活动,而禁制物欲为目的。故应修禅定,使精神超越物质,以进入一种特别的心理状态为宗旨。由禅定进入某一心境时,身上虽有苦,但由于平静恍惚的状态,能不感其苦。不过,这静心的状态,是有时间性的,无法永久,我们还是要回到「平常境」来,故在精神与肉体未完全分开的中间(未死以前),我们还是难免继续着 「苦的生存」。要等到死后,才能获得永久的心静。在生前入定,有者认为可见天、神,竟以此为「涅槃」,这是莫大的错误。在印度,由于修定而生起心静的种种阶段,而设立与其所相应的种种阶段的世界。佛教中所传的四禅、四无色定和三界说,根源于此。

二、苦行主义:认为宇宙的唯一实在,是纯净的精神,而物体界是束缚精神,覆盖本性的。肉体、物质是痛苦罪恶的原因,故灭除肉体的苦,是修行的目标。换言之,应修苦行,减少肉体的力量,虐待肉体,才能显发精神的力量,以及放宽肉体对精神的束缚力。而苦行最终的理想,是要等死后(没有身体之后),才能够达到。这也是「物心二元论」。

佛陀放弃「苦行」的原因:

1.否认以肉体为苦源的见解。

2.否认「苦」是客观之存在。

3.发现苦行的弊害。

4.发现苦行不能成正果的缘故。

三、快乐主义:即「顺世外道」,是一种「唯物论」。「感觉论」的学派。他

对现实的生存,毫无反省,尽量享受五欲乐为宗旨。他们认为获得物质、肉体才是快乐,失去物质肉体才是苦。人生的目的,在于快乐的获得,而乐的对象是物质和肉体。对于眼前唯物的快乐主义,佛陀认为这是愚见,根本不值谈论。从佛陀不满宫中娱乐生活,即可明了。

〔佛陀的思想〕:

对于「苦」的看法,佛不以「无快乐」为苦,也不以肉体或物质为苦因,佛认为「苦」的原因,在于我们精神的主观,并不在客观的事物上。「苦」是由于某些条件形成的现象,并非实在的东西。所谓条件,即是我们主观上的一种期待或要求的心理状态。苦的发生,有「外缘」和「内因」,「外缘」是老、病、死、怨憎会、恩爱别、所欲不得、无常等人生必然的现象;「内因」是潜伏在人的心底,以享乐主义为本的不老、不病、不死、怨憎不会恩爱不别、所欲可得和常恒不变等「欲望」。换言之,苦不是客观的实在,而是主观上的观念罢了。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和「爱」。「无明」是对人生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一种盲目的意志。「爱」是观念上的一种期待和欲求,求什么呢?求常恒的满足,永久想支配一切的一种欲望。爱的背后,已预期有「不变的实体」或「常一主宰的我」了。如没有此预期,就没有「爱」的发生,也就没有「 苦 」了。

佛教中有一部份的思想,是将当时印度的学说,加以改良,重新组织而成的,如:

1.人生是「苦」的

2.应求「解脱」

3.肯定四大说

4.业是生死因

5.以「禅」为主要的修行方法。

那末,佛陀独创的教义,是什么?略说三种:

1.无常观(否认实体的常住)

2.修行上的中道主义(离苦、乐二极端)

3.慈悲思想的广大。

*六师的无常观是现象上的厌世观,而最终要回归本体界。但佛陀说「无常」,不止是现象上,而是本体界也没有固定常住的实体或第一因。换言之,没有固定的灵魂,或不变的我可得。佛陀的无我论,是缘起中道的实相论,是与一切外道不共的。

*耆那的不杀生,是形式的机械主义。佛教的不杀生,是站在甚深的慈悲观念,而行为是采重点的方式,并不像耆那教之不可走路、不可吃水吃米的顽固态度。不杀生的根本精神,是在于慈悲,并不在行动的顽固化和形式的苦行。乃至于断除吾人的生命。佛教教化在家人的态度,是站在世间法即是佛法的显现,这由大乘的慈悲思想而来。对在家人是比较宽容的,故能弘化于外土。耆那的在家人,实行十二义务,每一阶段,渐加严肃,到最后阶段,与比丘一样,能过着数个月的禁欲生活。耆那在家出家的宗教义务、本质上是一样的,僧俗密切结合,这也是耆那教能防止内部本质变化的原因,但耆那教很难向外弘化。

* 修行上的中道,也是佛教最重要的特质。佛陀认为:我们应采取适当的食物,来保持身体,才能达到修行的目的,身心是一体的,不是二元的,应身心安然,才能修「禅」。(佛陀对禅定方法与内容也有创新)。佛陀反对苦行:苦行会消耗身体,养成消极、厌世,以致身心衰弱,而无力量消除烦恼,无法解脱。佛陀的修行方法,是保养身体、舍离苦行,同时也反对五官的享乐,以免精神堕落而由身心调和的中道精神,修习禅定、内观,以期解脱的实现。所以佛陀的法悦,是身心一如的中道境界,而此境界,是充满活力的现实人生境界,不是伤感、消极的。佛教是以无执力量为本,而教化现实人生的宗教,绝不是脱离现实人生的神秘教。不苦不乐的中道主义,在杂阿含经中,「不松不紧的弹琴」之说法,即指这个。吾人修行,也是如此,太紧了(苦行),身心疲劳;太松了(享乐),也无从精进。六师的修行方法,不是苦行,便是享乐,不是常见,就是断见,这些均被佛陀所放弃。

※集 谛※

﹝缘起的定义﹞

缘起的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简单的,可解说为「缘此故彼起」。任何事物的存在──有与生起,必有原因。「此」与「彼」,泛指因果二法。表明因果间的关系,用一「故」字。彼的所以如彼,就因为此,彼此间有着必然的「此故彼」的关系,即成为因果系。此为因缘,有彼果生,故缘起的简单定义,即是缘此故彼起。

一切法的存在,都不过是原因条件的假合。存在的是结果,同时也是因;凡是可为因的,也必是从因所生。凡是假合的,它的本身一定是迁动变化的;它依因缘而存在,同时又与他法作缘,他法也迁流变化而存在。这种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的关系,佛法简称为因果系。如一棵树,有种子的因,水、土、日光的缘和合,而开花、结果。若是原因和助缘起了变化,树的本身也就跟着变化了。同理,人的富贵、贫穷、贤明、不肖,都不是没有因缘的。人依内心知见的正确、错误,引生行为的合理不合理,由此感招苦乐不同的结果,这是因果必然的现象。这因果的法则,是遍通一切法的。

在这「此故彼」的定义中,没有一些绝对的东西,一切要在相对的关系下才能存在,这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所得的结论。也就因此,悟得这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神造的。佛陀的缘起观,非常深广,所以佛说:「此甚深处,所谓缘起」(杂含卷一二‧二九三经)。

﹝三重因缘﹞

佛法的主要方法,在观察现象而探求他的因缘。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必有所以如此的原因。佛法的一切深义、大行,都是由于观察因缘(缘起)而发见的。

于是因缘的深义,或浅或深的明白出来。这可以分别为三层:

一、果从因生:现实存在的事物,决不会自己如此,必须从因而生,对因名果。在一定的条件和合下,才有「法」的生起,这是佛法的基本观念,也就依此对治无因或邪因论。如见一果树,即知必由种子、肥料、水分、温度等种种关系,此树才能长成开花结果,决不是从空而生,也不是从别的草木金石生。不从无因生,不从邪因生,这即是因缘生。因缘是很复杂的,其中有主要的,或次要的,必须由种种因缘和合,才能产生某一现象。佛法依此因缘论的立场,所以偶然而有的无因论,不能成立。

二、事待理成:这比上一层要深刻些。现实的一切事象,固然是因果,但在因果里,有他更深刻普遍的理性。为什么从某因必生出某果?这必有某某必然生某的理则。世间的一切,都循着这必然的理则而成立,这是属于哲学的。佛法不称此必然的理则为理性,名之为「法」。经中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杂含卷一二‧二九六经)。这本然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则,为因果现象所不可违反的。举一明白的例子,「生缘死」,这有生必然有死,即是本然的、必然的、普遍的原理。生者必死,这不是说生下来立刻就死,有的长经八万大劫,有的朝生暮死,或者更短命,但寿命虽有久暂,生者必死的原则,谁也逃不了。为什么一定要死?就因为他出生。既然生了,就不能不死。一切因果事象的所以必然如此,都有他的必然性,可说一切事象都是依照这必然的理则而生灭、成坏。这必然的理则,是事象所依以成立的,也即是因缘。

三、有依空立:这更深刻了。果从因生的事象,及事待理成的必然理则,

都是存在的,即是「有」的。凡是存在的,必须依空而立。这是说:不管是存在的事物也好,理则也好,都必依否定实在性的本性而成立。这等于说:如不是非存在的,即不能成为存在的。试作浅显的譬喻:如造一间房子,房子即是存在的。但房子的存在,要从种种的──木、石、瓦、匠人等因缘合成,这是果从因生。房子有成为房子的基本原则,如违反这房屋的原则,即不能成为房子,这就是事待理成。房子必依空间而建立,如此处已有房子,那就不能在同一空间再建一所房子,这譬如有依空立。又如凡是有的,起初必是没有的,所以能从众缘和合而现起为有;有了,终究也必归于无。房子在本无今有,已有还无的过程中,就可见当房子存在时,也仅是和合相续的假在,当下即不离存在的否定──空。如离却非存在,房子有他的真实自体,那就不会从因缘生,不会有这从无而有,已有还无的现象。这样,从因果现象,一步步的向深处观察,就发见这最彻底,最究竟的因缘论。

﹝二大理则﹞

佛法的因缘论,虽有此三层,而主要的是事待理成,依此而成为事实,依此而显示真性。如上面说到的「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即表示了两方面。说明世间集的因缘,佛法名之为「缘起支性」;说明世间灭的因缘,名之为「圣道支性」。

缘起支性即十二有支,主要为说明世间杂染因果相生的法则。圣道支性即是八正道,要想得到超越世间杂染的清净法,必须修圣道为因缘,才能实现。

缘起支性与圣道支性,是因缘论中最重要的,可说是佛法中的两大理则。

缘起支性是杂染的、世间的,圣道支性是清净的、出世间的;因缘即总括了佛法的一切。有情的现实界,即杂染的。这杂染的因缘理则,经中特别称之为缘起(释尊所说的缘起,是不通于清净的)法。依此理则,当然生起的是杂染的、世间的、苦迫的因果。清净的因缘──圣道支性,依此理则,当然生起的是清净的、出世的、安乐的因果。

佛法不是泛谈因果,是要在现实的杂染事象中,把握因果的必然性。这必然理则,佛也不能使他改变,成佛也只是悟到这必然理则,依着清净的必然的因缘法去实行完成。所以佛说此两大理则,即对于现实人间以及向上净化,提供了一种必然的理则,使人心能有所着落,依着去实践,舍染从净。如学者能确认此必然理则,即是得「法住智」;进一步的实证,即是经中所说的「见法涅槃」了。

┌─苦(果)─┐

┌─生─┤ ├─世间因果

┌─缘起支性─┤ └─集(因) ┘

因缘 ─┤ ├ 灭───灭(果) ─┐

└─圣道支性 ┤ ├─出世因果

└─道───道(因) ─┘

佛陀先观察宇宙人生的事实,进一步,再作理性的思辨与直观的体悟,彻底的通达此缘起法。缘起法不仅是因果事象,主要在发见因果间的必然性,也就是悟得因果的必然秩序。这缘起法,佛说他是「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这是本来如此的真相。愚痴的凡夫,对于世间的一切,觉得纷杂而没有头绪,佛陀却能在这复杂纷繁中,悟到一遍通而必然的法则。观察到有情在无限生死延续中的必然过程,知道一切有情莫不如此,于是就在不离这一切现象中,得到必然的理则,这即是缘起法。能彻了这缘起法,即对因果间的必然性,确实印定,无论什么邪说,也不能动摇了。

﹝缘起的内容﹞

﹝十二因缘﹞

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等苦,乃至纯大苦聚集」。这说明有情的生死苦迫如何发生。

〔第一项 无明〕

一、无明的含义

即无知、不明,不是什么都不知,反而是充满错误的知,是与正智相反的知。为生死流转的根本。从不知来说,是:不知善恶,不知因果,不知业报,不知凡圣(不知有佛、法、僧),不知事理(不知苦、集、灭、道)。从无明的所知来说,便是「无常计常,无乐计乐,不净计净,非我计我」。无明中最根本的,即不能理解缘起的法性──无常、无我、寂灭性。

从不知无常说,即常见,断见;从不知无我说,即我见,我所见;从不知寂灭说,即有见,无见;总之,不是对于真实事理的迷惑,就是对于真实事理的倒见。

般若经说:「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愚夫不知,名为无明」。一切法本无自性,是从缘而现为如此的。这样的从缘而有,其实是无所有──空的真相;如不能了达,就是无明。众生在见闻觉知中,直觉的感到一一法是确实如此,是实有的,不知是缘有的,更不知性空。这种直觉的实在感,就是众生的生死根源──无明。

二、依无明而起的「我见」

以人类来说,自我的认识,含有非常错误的见解。有情念念生灭,自少到老,却常是直觉自己是没有变化的。就是感觉到有变化,也似乎只是形式的,而非内在的。有情辗转相依,却常直觉自己是独存的,与自然社会无关。有情为和合相续的假我,却常直觉自己是实在的。由此,即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我见。这些都是因为无明而产生的妄见。所以,解脱生死的真慧,必须在反观自身,从离我见,离我所见中去完成!

〔第二项 行 (业) 〕

一、行:行为、造作迁流之意,指依无明而起的身心活动。

以性质说,有:罪行、福行、不动行;以所依说,有:身行、语行、意行。身心动作及引起的动力(业),也名为「行」,因造作之义,同于「业」故在此,指能招感现在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语、意)。

业的定义:是由身心的活动而留有力用,因活动所引起的势用,或称「生活的遗痕」。古说业有「表业」与「无表业」。「表业」,为善为恶的行为;「无表业」,从善恶行为而引起的潜力。从业的发展过程说,由于触对现境,或想前念后,思心所即从审虑、决定而发动身语的行为;在这身语动作的当下,即引起业力。可见,业是经内心与身语的相互推移而渗合的。所以业不能看为个体性的物质或精神,也非附属于身心的某部份;而是不离有情色心,不即有情色心的潜能。总之,业依有情的和合相续而存在。

二、业集与烦恼:

众生苦果的生起,是由于业集,业集又由于迷惑(烦恼)。因众生内心有不良因素,才烦恼动乱,才有业的集起。由此知,业力的招感苦果,烦恼是主要的力量。烦恼对于业。有二种力量:

(1)发业力:无论善业、恶业,凡是能招感生死苦果的,都是由于烦恼,直接或间接的引发而起。所以,如消除了烦恼,一切行为,就不成为招感生死的业力。

(2)润生力:业已造了,成为众生的业力,但必须再经烦恼的引发,才会招感苦果。这如种子生芽一样,虽有了种子,如没有水、土、日光的滋润,还是不会生芽的。因此,如烦恼灭除了,一切业种就干枯了,失去了生果的力量。所以,破除无明等烦恼,就是了脱生死的关键!

三、业的类别:

1.身语意三业:带有道德或不道德的身体动作,此身体的动作名为身表业;由此身体的动作,引起潜在的动能,名身无表业。语言的表达(含妄语、诚实语、文字)名语表业;由此语言的表达,而引起潜在的动作,名语无表业。意业是属于心的。身业与语业,属于生理的动作,及引起的动能都属于物质的。虽无可表见,但物质的能力化,有着招感果报的作用。佛说善与恶的身业语业,是天眼所见的色法,故可说:(无表)业是物质引起的特种动能。

2.善业、恶业、不动业:不动业是指与禅定(色定或无色定)相应的业。这当然是善的。因禅定的特征是意识暂停,心念不动乱,故业也称不动业。这种不动业,能招感色界及无色界的生死。因此,善业与恶业,是专指能感欲界生死的业力。

3.定业、不定业:故意所作的强业,必定要受某种果报的,名为定业。其实,必定与不必定,还是在我们自己。如「中含」「盐喻经」说:即使是重大恶业,如有足够忏悔的时间(寿长),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重业即能轻受而成为不定业。这如以多量的盐,投入长江大河,并不觉得咸苦一样。反之,如故意作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忏悔,不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那就一定受报。这如盐虽不多而投入杯水中,结果是咸苦不堪。所以不必为既成的恶业担心,尽可从善业的修习中去对治恶业。惟有不知忏悔,不知作善业这才真正的决定了,成为定业难逃。依古德说:一切业,都是不定的。换言之,一切业都有改善的可能性。大乘法中,观业性本空,能转化忏除重罪,也就是修慧的意义。

4.共业、不共业:依自作自受的法则,自己所作所为,当然由自己负责。但人类生于自他共存的社会,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直接间接的与他有关。对他有利或有害的行业,影响自己,也影响到他人。从影响本身说,即不共业;从影响他人说,即是共业。个人的不共业,同类相摄,异类相拒,业用在不断的熏增或削弱中。大众的共业,更是相摄相拒,彼此展转而构成自他间的复杂关系。等到相互推移,引发出社会的共同趋势,即一般所说的「共业所感」。依共作共受的法则,大众的共业,要大家一起来改变它,圣人也无能为力。

5.引业与满业:在种种业中,有一类特强的业力,能「引」我们感招到五趣中的一趣报体(蕴处界),成为某趣的众生,叫引业。还有一类业,能使我们这一报身的种种方面,得到圆「满」的决定,叫满业。如生为人,人是引业所感的总报。人与人间的差别,如相貌、眷属、贫富、知识才能等不同,是由不同的满业而感得。当然,不全是过去业所规定的,更多是由于众生共业所限制,自己的现生业所造成。从引业所感的果报说,如生为人类,此生就没有可能变成其它趣的众生,主要的本质是平等的,如人类的寿命、根身的构造,感官的认识,对自然的享受等,都大致相同。但若由于共业及现生业而如此的,即大有改进的余地。如人类的目光望远,有一定的限度,这是业力。后经药物、营养、保护、训练,使达到限度中的极限,这是可以在现生中长养的。所以,不善的,从善业的精进中改变它;善的,使它增长、更完善。佛法重业感而不落于定命论,重视现生的进修,特别是自己的努力,即由于此。

四、业报的意义

1.微小的业力,是可以转化为广大的。这是说,小小的善业或恶业,如不断的造作,就会积集而成重大的业力。古人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法句经也说:「勿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所以,我们不应忽略轻业,不可随喜恶业,而应该随喜善业才好。

2.从造业与受报的时间来说,可分为三时业:

(1) 现报业:是这一生造业,现生就会感果的。

(2) 生报业:等这一世报身死后,来生就会感报的。

(3) 后报业:造业以后,要隔一生、二生,或千百生才受报的。

所以造业受报,不能专在现生着想,如说:「行恶见乐,为恶未熟,至其恶熟,自见受苦。行善见苦,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见受乐。」

在这三时业中的现报,可能是轻业报,也可能是重业的「华报」。因为现生的果报,是以前善恶业力所招感决定的;没有死,是不可能有根本或重大改变的。轻业为什么可以受现报呢?因为轻业不致改变这一生的重要报果。例如政府现由某党主政,自有其根本政策,不能作相反的重要变革。在野党如有不危及根本政策的意见,现政权是乐意采用的。重业为什么现受华报呢?因为业力太重,对现有报体,起着重大的影响。这等于在野党的势力太强大了,现政权不能不接受多少意见,只要不危及政权的存在,与该党的主要政策就好。至于生报业及后报业,都是有轻有重的。

五、如人今生死了,过去未了的业力,加今生造作的业,到底以什么业招受后报呢?这不能确定,但不外乎三大类:

1.随最重业:或造作重大的善业;或造重大的恶业(五无间业等)。无论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因重业力异常强大,故占有主导的地位。人一到临命终时,见到种种相,或见地狱,或见天堂,那就是「业相现前」,是表示要受报到何处的征兆。接着,善或恶的重业,起用而决定招感后报。

2.随习惯性:有的人,既没有重恶,也没有大善,平平的过了一生。在此生中,虽无显著的重业,但所作的善恶业,在不断的造作状态下,对某类善业或恶业,养成一种习惯性,到了临命终时,这种惯性的业力,则起用而决定招感后报。从前,大名长者问佛:我平时念佛,不失正念。可是,有时在十字街头,人多马多,连念佛的正念也忘了,若那时不幸身亡,不知会不会堕落?佛告诉他:不会堕落。你平时念佛,养成向佛的善习,即使失去正念而死,还是会上升的,因习惯性的力量大于一时失念。如大树倾向东边而长大,一旦锯断了,自然会向东倒。所以止恶行善,能造作重大的善业,当然很好;但最要紧的,还是平时修行,养成向善的习性,临终自然会因业力而向上。

3.随当时的忆念:有人生前没有大善大恶,也不曾造作习惯性的善恶业,到临命终时,恍恍惚惚,不知何去,但如果当时忽然忆起过去曾做的善行,就能引发善业感得上升的果报;若忽而忆念生前的恶行,即能引发恶业而堕落。这种人,临终时的忆念,非常重要。所以当人临终时,最好能为他说法、念佛,说起他生前的善行,让他忆念善行,引发善业感果。净土宗的临终助念,即根据这一道理。不过,这是指随忆念的。若有重大恶业,或大恶的惯性者,那就很难使他忆念佛法僧或施戒等功德了。学佛修行,到底平时要紧!

众生随业力摆布,不得自在,生死死生的流转,确实不易明见。如能依佛法修学,得清净智,发天眼通,就能亲证这一问题。此外,惟有信仰如来的教说,及从推理去信解了。

六、业感的比喻

无论是身语动作(表业),或由此引起的动能(无表业),依佛法说,这都是生灭无常的,剎那就过去了。业既然已剎那灭而过去,怎么还能招感后果呢?对于这,经中有比喻说明:

(1)比喻为「种子」:如草木的开花结子,虽凋谢枯萎了,但种子还会生芽、抽枝、发叶的。

(2)比喻如「熏习」:像藏过名香的匣子,香虽已取出了,但匣里还留有香气一样。因此后代学者,就成立种子说或习气说,来说明业力感果的可能。这是通俗的比喻。

(3)依佛法的深义来说,过去了,或剎那灭了,并非等于没有,而只是从现实存在转化为另一姿态。可以说:灭了,过去了,不是没有,而还是存在的。当然,这与存在于现在的不同。如物质的从质转化为能,决非没有,但不能以体积、质碍等物质概念来局限它。所以业力虽剎那过去,但一样的存在(只是非现在的存在)只要遇到因缘的会合,就会招感果报,如「能」化为「质」一样。在尚未修证解脱以前,纵经百千劫,业力仍不会失去的,如三昧水忏中,因袁盎的中伤,而杀害了誃错。袁盎所作的杀业(教他杀),一直到身为悟达国师那一世时,因贪染沈香座,才感得患人面疮的果报。

七、从前生到后生:再述死生相续的道理。

在不断的身心活动中,有无数的业力增长或消灭。这些业力由于性质不同,成为一系一系的,其中又是一类一类的。如五趣果报,即人、天、地狱、畜牲、饿鬼业。而每一趣业中,又有种种差别,彼此相摄相拒,成为有情内在复杂的潜能。虽有种种业,由于感得此生的业力,规定了此生的特性→如生在人类,即为人类的特性所限制,只能在「人类生活」的限度内活动。其它的业,可能暗中活动,给此生以有限的影响,但终不能改变此生的特性→一期生存的能力,不能不老、死。等到进入死亡时,从前及现生所造的业力,加上「后有爱」的熏发,则占有优势的另一系类业,又起来重新组合新的身心,成为又一有情。

例如:在一国家中,人民结合成不同的党派;相摄相拒,互相消长。现在由甲党当政,于现在的政治施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同时有其它政党,但只能部份影响现在之政局。在甲党未倒台以前,其它政党到底不能取得领导的地位。这些政党,有以前的,有新起的。在甲党失败时,必有一占有优势的乙党起来执政,开拓一新的政局。而甲党可能解体,或与其它党派退为在野党。

以「薪尽火相传」来比喻:火烧薪时,发为熊熊的火光(如生命的显现活动),等到烧完了,火焰没有了(如死亡);虽然火熄了,热灰也似乎冷了,但如遇到易燃的对象,加上微风的吹拂,又会「死灰复燃」起来,又重新发出火光。这等于因缘和合时,过去的业力,又会引发一新的生命。死灰复燃的火光,不是前火,但与前火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这如后生不是前生,但后生与前生的行业有关。这就是所谓的「业灭过去,功能不失」,生命的潜能还会影响到后世的。

八、业感说的价值

1.善恶有报非怀疑:从三世业感说,就能说明现在的行为与遭遇的不一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早与来迟」。尽可从自己的努力而向上,不必因现在的遭遇而动摇为善的决心。

2.机会均等非特殊:神教者根源于神的阶级性,造成人为的社会阶级,如上帝选民,婆罗门、剎帝利、吠舍为再生族等。佛法从业力的立场,彻底反对它,认为人类的种种差别,一切为业所决定。业在不断的变迁中,由于现生行为的善恶,种族的优胜者可能没落,劣败者可能上升。所以,不否定现前的事实,但并不使现前的情况神化,看作无可挽回。

3.前途光明非绝望:神教者为了配合统治的永久起见,将人民编别为:神的子孙得再生;非神的子孙,不能得再生,永远没落。不知人类陷入歧途,或由于社会恶力,或由自己的错误,即使重大罪恶者,也没有不希望未来的新生。故、神教者的未来裁判,充满了无情的残酷,违反了人类共同的希求。佛法的业力说,以一切为有情行为价值所成。如由于过去的错误,造成现在生活的恶劣,则应从现在身心合理的努力中去变革。即使此生无力自拔,但未来的惨运,并非结局,而只是过程。一切有情在同趋于究竟圆满的旅程中,无论是落于地狱、饿鬼、畜牲,但终究要在自己身心的改善中,完成解脱的。所以,三世业感说,予人类永不失望的光明。

印度旧有的业说,无论为传统的一元论,新起的二元论,总是与「我」相结合,认为由于业而创造一新的环境----身心、世界,「我」即幽囚于其中。佛陀的正觉,没有轮回主体的神我,没有身心以外的业力,仅依于因果法则而从业受果,一切是展转相依,在不断的生、异、灭中推移、相续。依外表说,从一身心系移转到另一身心系;从内在说,从一业系移转到另一业系。如流水的波波相次,如灯柱的焰焰相续。佛教缘起的业感论,绝非外道的流转说可比。

〔第三项 识 〕

以这一生来说,新生命开始最初的一念心,名为识。这指「有取识」,即执取身心,与染爱相应的识。识有维持生命延续的力量。父母和合时,有取识即摄。赤白二渧,成为有机体的生命而展开。「长阿含经」中,佛问阿难说:「缘识而有名色,是何义?若识不入母胎,有名色否?答曰:无。若识入胎而不出,有名色否?答曰:无。若识出胎而婴孩败坏,名色能增长否?答曰:不能。名色由于识的执取资益,才在胎中渐次增长起来。此识的执取,直到死亡的前剎那,还不能暂离。假使一旦停止其执取的作用,一期生命即宣告结束,肉体即成为死尸。

〔第四项 名色 〕

依父母精血结合的最初心(识),而引起生理的(色),心理的(名)开展;在婴胎初凝,还没有完成六根的阶段,称名色。有部,由胎生学理解:托胎结生时之一剎那位,称为识;托胎后,在四色根(眼、耳、鼻、舌)未起,六处未满之前的胎内五位,称名色。

总之,名色要有识的执持,才能不坏而增长;此识也要依托名色,才能发生作用。名色与识,色心交感,而相互依存。

〔第五项 六处 〕

1.六处,即六入、六根。有情根身的和合体(六处)---眼、耳、鼻、舌、身、意根,为引发认识的有力因素,故名为「处」,前五处为色法,是物质中极精妙而不可以肉眼见的细色,近于现代所说的视神经等。意处是心法(精神),依意处生意识,能知受想行,也能遍知过去、未来、假实等一切法。有情的认识作用,不能独存,要依于因缘。六处是介于对象的所识,与内心的能识中间的官能。相对于六根,境界也就分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为生识的所缘缘。随六处而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处缘六境生六识,才能分别境界。如没有六处,能识与所识失去连络,不能成认识。根、境、识三者和合触,才能形成完整的认识作用。

2.以胎生来说,此时胎儿渐长,渐有六根相现。

〔第六项 触 〕

触:由于六根的取境、发识、和合而起的识触。以这一生来说,胎儿出生,与境相触,引起身心活动,名触。则知,认识作用的形成,是由于根、境、识和合触。没有触,反应对象而起的领受也就不生。这十二支的「触」,专指与无明相应的触。

〔第七项 受 〕

受,即是感受、领纳。及领略境界而受纳于心的。是有情的情绪作用。如领受境界而适合于自己身心的,即引起喜乐;如不合意的,即感到苦痛、忧愁。受,有苦受、乐受,还包括舍受:如常人的无记舍受,是苦乐的中间性;又如四禅以上,与轻安相应的舍受。经说,根境识三者和合触,触已受,受已思,思已想。有情的染爱,不是无因的,是由于苦、乐、忧、喜等情绪的领「受」,才引发染爱。

〔第八项 爱 〕

爱,是有情的特性,性欲产生了,而开始男女的染爱,染着自体与境界,染着过去与未来。广义说,意为贪恋执着于一切事物。在增支部经典,佛曾喻示:「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以下说明「情爱的活动形态」,有三:

一、恋旧与趋新:

有情的爱着,必然表现于时间中,经云:「于过去诸行不顾,于未来诸行不生欣乐,于现在诸行不生染着」。有情由于情爱的特性,所以对过去,总是恋恋不舍(不是一般的记忆),随时执着,难以放下。经常怀念旧有的喜乐光荣,总觉得过去值得留恋;对未来,实时时向前追求,虽前途不一定是光明,但总觉得未来是怎样的好,怎样的有希望,总是不满于固有而要求新的,并且是无限的欲求。不承受过去,不能开创未来;要开拓未来,又必然要超越过去。有情老是在这恋恋不舍的顾念,及跃跃欲试的前进中、矛盾着。过去是幻灭了,未来还在梦中,现在就这样一眨眼过去了。到底什么是自己?什么是自己所有?由于情爱恋着于无常流变的现实,顾此执彼,所以构成了大矛盾。如现代社会,偏重进取的,不满意固有,欣慕于未来的光明;偏重保守的,认为必须保有旧有的成就,在安定的秩序中前进,混乱的变革,不一定是光明的。二者各持己见,偏重一边而冲突、争论不休。其实这些矛盾冲突,是因有情不能契合无常流变的事实,恋着过去或欣求未来,所引起的困恼。由于时间的必然倾向,多少侧重于从现在到未来。

二、逐物与离世:

情爱的活动,又必然是自我的活跃于环境中。以佛法而言,人类的一切爱,不尽然以男女性爱为根本。如欲界以上的有情是可以无性欲的;一类动物仅依自体分裂而繁殖。故情爱的根本,应为「自体爱」。

「自体爱」是对色心和合的有情自体,自觉或不自觉的爱着它,即深潜的生存意欲。有了我(主宰),即自由支配者,又名我爱。以自体爱为中心不断的向外扩展,于是关连自体的环境也爱着,爱着于境界,即「境界爱」,又名我所爱。

自体爱与境界爱,有此必有彼,是相依共存的。有我即有我所,这本为缘起依存的现实。如在家庭中,即认为我的家庭而乐着;我的身体、衣物、事业,我的朋友、国家,我的名誉,我的意见等爱着,也是境界爱。由于情爱的爱着,想自主,想宰他,想使与自我有关的一切从属于我。然而自我的自由,要在我所的无限扩大中实现;不知我所关涉的愈多,自我所受牵制愈大。想占有外界以完成自我,结果反成为外界的奴隶。或者由于痛感我所的拘缚,想离弃我所而得自在。哪知没有我所,我即成为毫无内容的幻想,从何能得自由?从爱染出发,不能理解物我、自他、心境的缘起性,不能契合缘起事相,偏于自我或偏于外境,造成极端的神秘离世,与庸俗逐物。

不过这二者,自体爱是更强的。在某种情形下,可以放弃外在的一切,力求自我的存在。例如:遇火灾、海难。进一步,在某种情形下,只要生命不断,甚至连手足耳目都可以牺牲,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是觉得这是更于自我有意义的。此自体爱与境界爱,如以现在、未来二世说,即四爱:

(1) 爱:为染着现在有的自体爱。

(2) 后有爱:渴求未来永存的自体爱。

(3) 贪喜俱行爱:现在已得的境界爱。

(4) 彼彼喜乐爱:未来欲得的境界爱。

三、存在与否定: 爱不只是占有的恋着,经中说有三爱:

(1) 欲爱:对色、声、香、味、触欲的贪爱和追求。贪着物质境界的美好,如:饮食要求滋味,形式贪求美观,男女之性爱,也是欲爱之一,这是属于境界爱的,又名欲求。

(2) 有爱:于有情自体起爱,即自体爱。又名有求。

(3) 无有爱:否定自我的爱。凡是缘起的存在,必有他相对的矛盾性,情爱也是。对于贪爱之五欲久之又生厌恶;对自己身心的存在,有时觉得可爱而热恋他,有时又觉得讨厌。

例如:印度外道,觉得生活苦恼,身心难以调治,因此企图摆脱而求出离。这种修远离行,以图否定存在的爱求,又称梵行求。

* 总之,染爱不但是爱着喜乐的,凡是感情掀动而不得不爱,不得不瞋,恋着而难以放下的一切都是。

〔第九项 取 〕

取:即「取着」、「执持」、「固执」之意。

取包含: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一、欲取:对欲界五欲(色、声、香、味、触)之境所生的贪执。

二、见取:包括

(1)身见:萨迦耶见,执有「我」的存在。

(2)边见:偏执于极端一边的见解,例如:

我死后仍常住不灭(常见);

我死后则断绝(断见)。

(3)邪见:否定因果道理之见解。

(4)取见:执错误之见解以为真实,并喜与人争辩。

三、戒禁取:依戒律、禁制而起的谬见,以非因为因,非道为道。视不正确的戒禁为可达涅槃之戒行。如:见牛死后生天,乃学牛食草;或妄计自饿等法为生天之道(苦行)。

四、我语取:执取自我,缘一切内身所起的我执。同时,也是执取色界、无色界的贪、慢、无明、疑等四烦恼。

* 在现实世界中,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争名争利争权,追求外在的一切,占有它,支配它,也名为「取」。

〔第十项 有 〕

有,指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即三界的生命自体。

一、欲有:欲界天、人、修罗、畜牲、饿鬼、地狱,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

二、色有:色界四禅诸天,虽离欲界粗染之身,而仍有清净之色,称为色有。

三、无色有:无色界四空诸天,虽无色质为碍,亦随所作之因,受其果报,称无色有。

在爱取的活动中,造成善恶的种种业,随其业因,而感受三界的果报。这里所说的,不是现实生命的存在(有),而是能起后世生命的业力,即未来新生命的潜力。既然「有」业感存在体,就不能不「生」起,如种子得到水、土等缘力,即不能不萌芽一样。

〔第十一项 生 〕

生,指有情(肉体)的诞生,出生。依现生的烦恼发业,因业力又有未来新生命的开始。指未来世托胎结生之一剎那。

广义的「生」是:变化的开始,自我意识的发生,一念起动的开始。又作「生相」:有为法从未来位至现在位(生);从现在位,瞬间即灭,而成为过去位,则称为「灭相」。

在意志流动的过程中,任何的一点(一个存在),叫「生」,而其连续的破坏,叫「灭」。

〔第十二项 老死 〕

死,即寿命终尽,指丧失寿(命)、暖 (体温)、识(心)三者,以致身体变坏之相;医学上指呼吸、心跳、循环、乃至脑细胞完全停止作用时。老死,包括老死忧悲苦恼等人生所不能避免的事实。生起了就不能不死,所以生不足喜,死也不足忧;可见想长生不死、永生不灭,是永远不可能的。

〔总 结 十 二 支〕

有情的生死流转,即在这样──十二支的发展过程中推移。这十二支,可以约为三节:

一、爱、取、有、生、老死五支:因爱染一切,故执取趋求,所以引起业果,不得不生,不能不死了。侧重于「逐物流转」的缘起。可见想长生不死或永生不灭,是永远不可能的。

二、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说明现实身心的活动过程。有情的染爱,不是无因的,由于苦、乐、忧、喜等情绪的领「受」,所以引发染爱。染爱不但是爱着喜乐的,凡是感情掀动而不得不爱,不得不瞋,恋着而难以放下的一切都是。为「触境系心」的缘起。

三、无明缘行、行缘识:说明生死流转的根源。由无明的蒙昧,爱的染着,生识身即不断的相续,不断的流转于生死苦海,苦因苦果,一切在无可奈何苦迫中,成为「纯大苦聚」,这即是有情的一切。

﹝流转门与还灭门﹞

一、依缘起的流转门说有二个重点:

无明缘行到生缘老死,好像有时间前后的,但这不是直线的前后,或螺旋式的前后,而是如环无端的前后。经中说此十二支,主要即说明惑(烦恼)、业(身口意)、苦。由惑业引生苦果,依苦果又起烦恼,又造业,又要招感苦果,惑、业、苦三者是这样的流转无端,故说生死是无始的。有情一直在这惑、业、苦的轨道相续流转,有前后的因果相生,却又找不到始终。像时钟,一点、二点,明明有前后性,而从一到十二,十二又到一,也不知从何处开始。佛在这环形的因果相续中,悟到了因果间的回环性,所以说生死无始。故,因与果,是前后必然而又无始终的。如十二支作直线式的理解,那因更有因,果还有果,非寻出始终不可。佛说「生死无始」扫尽了上帝(主宰)创造的神话。

佛法是在彼此关涉的和合中,前后相续的演变中去体会的。这流动的和合相续的因果必然程序,与一般所说的──从豆生豆、从瓜生瓜的因果不同。佛没有说无明缘生无明,而是说无明缘行。古人说缘起因果,是「约位」说的,也就是在和合相续的一一阶段上说的。这等于现代社会学者,把几千年历史的演变,划成若干时代。然工业时代,也还是有种庄稼的;农业社会,也不能说没有渔猎生活。所以,名色阶段也有识,六处中也有名色,每一阶段都可以有(不一定有)其它的。只不过,从一一阶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阶段。佛法本是依人而立,十二支只是去说明不同的阶段罢了。知此,佛法的因果观,才会契合组织的、流动的(即无常、无我的);否则容易流为庸俗的自性因果。

二、缘起的还灭门:

探究诸法的原因,发见缘起的彼此依待特性,前后程序的必然性。从推因知果,达到因有果有,因生果生的必然关系。但佛法求知人世间的苦痛原因,是为了设法消除它。所以,流转门说,乙的存在,是由于甲的存在;现在还灭门中反转来说,没有甲也就没有乙。如经上说:「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所谓无明灭即行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纯大苦聚灭」。

所以,缘起论的相生边,说明生死流转的现象;还灭边,开示涅槃的真相。涅槃成立于生死苦迫的取消,是从因果现实而显示出来,这与一般宗教的理想界,光靠信仰与想象,不能给以事理的说明,实大有天渊之别!

因为缘起的有为生灭法,本是从众多的关系而生起的。既从因缘关系的和合而生起,他决不会永久如此的。如除息众多的因缘,如无明、爱等,不就能显出一切寂灭性吗!所以涅槃的安立,即依于缘起。这在大乘经中,称为诸法毕竟空。诸法终归于空,《阿含经》说为终归于灭。归空与归灭,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如波浪的相续不灭,并非浪性的不灭,一一浪是本来会灭的。如动乱的因缘离去,波浪即平静而恢复了水的本性。浪的趋于平静,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所以佛依缘起说涅槃,也是理所当然的。

佛法的涅槃,不是什么形而上的、神秘的,是依于经验的;从经验出发,经理性的思辨而可以直觉体验的。这立论于缘起的涅槃观,必须深刻而彻底的体会,切不可离开现实,专从想象中去摹拟他!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顺观(流转门) ─

无明缘行,行缘识

缘起观─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逆观(还灭门) ─

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

 

 

 

 

 

 

 

※ 三大理性的统一※

﹝三法印﹞

三法印,为佛法的重要教义;判断佛法的是否究竟,即以此三印来衡量。若与此三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说的,也不是了义法。反之,若与三印相契合──入佛法相,即使非佛所说,也可认为是佛法。

法是普遍的必然的理性,印是依此而证实为究竟正确的;依此三者来印证是佛法,所以称为法印。三法印的名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也有于诸行无常下,加「诸受皆苦」一句,这就成为四法印了。苦,是觉者对于有情世间的价值判断,仅是诸行无常印中的含义之一,从事理的真相说,三法印就足够了。三法印,是于同一缘起法中体悟有此三性,无论学者的渐入、顿入,三法印有着深切的关联,不能机械的分割。

佛说真理的轨律,有三:

一、〔诸行无常〕

「行」是运行或存在。从前后延续的时间上,说明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时时刻刻都在不断的迁流变化。在这千变万化、动转不停的现象,其中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存在,就是「无常」。虽然似乎世间有暂住或安定的状态,但从深智慧去观察时,即使是一剎那,也还是在变异中。万象只是流动的过程而已,无始也无终。所以,「无常」是一个事实:个人的生老病死,社会国家的兴亡乃至日月星宿的成、住、坏、灭,都是无常。

〔无常的理由〕:本来,一切法都在变动,一般人多少也可以知道。但是,人们总不能彻底,总想要有个常性才好,或以为生灭无常现象的背后有个常住的实体,或以为某分是无常,某分是常(如唯心论者之心)。以佛法看,不管内心外物,一切都是无常的。

1.以时间显示无常:「杂含」说:「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佛法上过、现、未之分别是:已生已灭的叫过去,未生未灭的叫未来;现在只是过去与未来的连接过程;离过、未,现在不能成立。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息息流变,根本没有一个单独性的现在,表示常性的不可得。

2.以因缘显示无常:「杂含」说:「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诸行是依无常因生的,所以无常,一般人虽谈因果,但总以为推之最后,应该成立一个常在的本因。佛则说:凡是因缘法,必定都是无常的。因果的关系是不即而不离的,所以,因无常,果也必然的无常。一般人对于色法,还能知道它的变动不居,偏偏对于心法,反而不能了达其无常,这是为什么呢?佛法说:这是我见在作祟。一切无常,连心也无常,岂不是没有我了吗?它怕断灭,满心不愿意。所以,在众生看来,法法可以无常,推到最后自己内在的这个心,不应再无常了,它是唯一常住的。循着这思想推演,终可与唯神论或唯我论、唯心论相合。佛法则认为,心与色同样的无常,故经说:「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色法尚有暂时的安住,心法则犹如猕猴,是即生即灭的,连「住」相都没有,可说是最无常的了。对这色心同样无常的道理,假使不能圆满的理解接受,必然要走上非无常非无我的反佛教的立场。

二、〔诸法无我〕

一般人总以为事物上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东西。依佛法说,存在的事物都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其中没有什么可以独立自存的。如一幢房子,看来好像整然一体,但仔细分析,房子是由众多砖瓦木石所合成的。五指伸开来,拳还能存在吗?这从彼此依存的空间上,说明了物体是因缘生的,只有假相,没有实体。就是分析到了一微尘、一电子,也还是因缘的假相,没有什么独存的个体。

印度传统的、新起的宗教,每以为生死五蕴身中,或离五蕴身以外,有常住真我。佛以为有情是缘起的有情,依缘起说,不能不是无常、无我的。无常即是变化不居,换言之,即是生而必灭的。

佛说有情,只是蕴界处的假合现象。所谓自我,是有情迷妄的错觉,并不存在。神学家所计执的「我」,是「主宰」义,能自主、能支配、控制一切的。换言之,「我」是不受身心(或其它因缘)所规定,却能决定身心的。人以为万物中有不变的我体,或精神作用中有灵魂等,这些都来自于「永久自我存在」的要求,在客观上,万象是依因缘结合而成的一有规律的发展,并不是由于灵魂的托胎或一个不变的实体在作祟。如冰融化变水,水蒸发变水蒸气,水蒸气又形成雨水,水遇冷又结成冰的过程。当然,因缘中有主因和次因(助缘),而我们把主要的因素,当作是不变的东西,这是来自于我们主观上的固定观念,并无客观的实在性可得。

我们精神界的心,也是因缘和合的一群作用、状态;我们的意志或记忆力,也是会变的,这些都没有固定的我可求。所谓不变的意志,不过是指主要倾向而说,意志本身,也无本体或不变的自性可得,甚至执着力最强的异熟识,到了菩萨第八地以后,还是会消失的。因此,心识的本质,是无实体的、无我的,而心「相」只是一种「执念」或「愿力」的因缘相或妙有现象而已。一切法,只是因缘和合的连续状态,没有实体、没有固定的我、没有形而上的主宰,故说「诸法无我」。

有关「无我」的经文:「杂含」:「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佛分析有情为五蕴,而后一合相的我执则不生。但有者不能彻底领会,以为色等各蕴还是实有,这样我执仍有安立的据点,我执仍旧破不了。故佛又说:「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说色蕴,若执我的量大,则色在我中;如执我的量小,则我在色中(如我与蕴同量,则是即蕴我了)。对这不即蕴又不离蕴的我执,佛陀破之,蕴不在我中,我也不在蕴中,故说「不相在」。这在各蕴的当体上说无我,比一般分析为五蕴而后我不可得的无我观,要深刻得多了!

无常、苦、无我的反面,就是常、乐、我。根本佛教时期,正是婆罗门教发展到梵书、奥义书的阶段,是梵我思想发挥成熟的时代。梵我是宇宙的大元,也是人生的本体;奥义书学者的解释,虽极其精微玄妙,但扼要点不外说这梵我是常在的,妙乐的,自在主动的。他们依这梵我来说明宇宙与生命的现象。同时,经过某种宗教行为,把这常乐自在的梵我体现出来,就是痛苦的解脱,依之建立常乐的涅槃。释尊平日不和他们争谈这些玄虚的理论,针对着他们想象中的常、乐、我,拿出现实事相的无常、苦、无我,迫他们承认。释尊的立场,是绝对反婆罗门的。对这,我们应该切实认识!

三、〔涅槃寂静〕

涅槃,是诸法的寂灭性。涅槃寂静,是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而体验到的。这说明一切事物的动乱差别,都是归于寂静平等的。这如在波浪的相互推动激荡中,了知水性的平静一样。波浪是因风而起的,风若停息下来,水自归于平静。但这平静不必要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就在波涛汹涌动荡不停的时候,水的本性还是平静的。有情如能在人我、是非、好坏、苦乐等动乱万千的流转当中,亲证涅槃的平等寂静,则得生死苦迫的解脱。

所以涅槃之灭,要在现实的事事物物上,一切可生可灭、可有可无的因果法上,观察它都是由因缘决定,自身无所主宰,深入体认其当体空寂;空寂,就是涅槃。

但有情依蕴、界、处诸法而立,是变化无常的,无常即是苦的,苦即不自在,那还能说是我吗?佛法说:正因为有情倒执有我,所以起惑造业,流转不息,我执即是流转动乱的根源。如悟解无我,没有了这动乱的因,即惑、业不起,当下能正觉诸法实相,一切即是寂静涅槃。

﹝三法印的纵横无碍﹞

一、三法印的次第

佛但为听闻某义而不悟的众生,于是更为解说,因而有次第的三法印。在佛教发展的历史中,也是初期重无常行,中期重空无我行,后期重无生行。如佛说「诸行无常」,而拘泥于事相的人,不能深解,只能因生灭相续的无常相而起厌离心,不能因常性不可得而悟入法性寂灭,那末,佛就再说「诸法无我」印。

经说:「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说明了世间的快乐,随时变化,不可能永远保有,故本质上是苦。如人先富贵而后突然贫穷,所感受的痛苦更大,故乐受是不彻底的。至于常人的无记舍受,乃至禅定境界的轻安、喜悦、不苦不乐的舍受等,都不能保持长久。如说无常变化则对苦的认识不够深刻,因乐可变苦,苦也可变乐。

在此说的「苦」,是指一切不可能永远保有,一切不彻底的,终究要毁灭的,故说:「无常故苦」。此说的「无我」,纯从无常的观点出发:有情对于无常变动故苦,苦就要求解决,对好的就追求,不好的就拒离,这离此求彼的意欲,即是痛苦。苦,等于不得自主、自在,不自主即无我。「我」,是主宰义,内有一自在者,能自主而控制裁决一切法的。事实上,正好相反。故从有情上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然后,离我,我所见而证涅槃。如「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三法印,不但是真理的三种定律,而且是修行的三种过程。

二、上面从无常、无我而悟入涅槃,也有直从无常说到涅槃。

如「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是无常灭法;彼法灭故,是名为灭」。有情也好,器界也好,都在灭的过程中前进;一切是本性寂灭的,体证到本性灭,就是涅槃。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无常是生灭义,生者必灭,一切确都是灭尽之法。虽生者必然要灭,但一切痛苦依此生生不已而存在,确是事实。佛法就是要在这生灭不已(生死流转)之中,设法使它灭而不生,以之解决一切苦迫。「灭」,不是佛法的故意破坏,它是诸法本来如是的必然性(法性自尔)。因有了某些因缘连系缚着了,所以灭了之后又要生;现在把连系截断,就可以无生灭(消除生死苦迫),而解脱了。

依无常深义,即了知法法如空中的闪电,生而即灭,剎那生灭不住,而一切无不归于平等寂灭的。佛说:「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佛说无常灭,意在使人证知常性不可得,而悟入不生灭的寂静。

﹝三法印的统一﹞

一、〔从无我贯通(缘起的无实性)〕:

凡是无常的,即有为法,即生、住、异、灭的。涅槃是无为法,无为是不生、不灭的。生灭的与不生灭的,如何统一?

因此古来某些学派,为这二者的矛盾所困恼。看重无常,将涅槃看作无常以外的;重视涅槃常住的,又轻忽了无常。这样,佛法的完整性,统一性,被破坏了。其实三法印是综贯相通的;能统一三者的,即着重于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印。

诸法,通于有为与无为,从有为无为同是无我性去理解,即能将常与无常统一起来。诸法的无我性,可从缘起法去说明。缘起法本通两方面说:一、流转的因果相生,即是无常;二、还灭的因果寂灭,即是涅槃。所以缘起能贯彻这两端;缘起是无我性的,无我也即能贯通这两端了。

诸法的无我性,可从缘起法来理解:一切法因缘和合,所以能生;因缘离散,所以一切法归于灭。看起来,似乎有什么实体在那里生灭,其实并没有实自性的生灭。如真是实有的,就不能生,也不会灭了。故从一切法的相生还灭,了知它本来无我、无自性。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无真实性,故生非实生,灭非实灭。缘起法的归于灭,不是因缘离散才是灭,当诸法生起存在时,由于了无自性可得,当下即是如幻如化、本性空寂。所以,生灭无常,即是空无我的,空无我即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的。这样,无我,就贯彻三印了。

从缘起无我的深义去了解:法的生起是幻起,还灭是幻灭,生灭无常而本来空寂。所以佛弟子证得涅槃,不过是显出诸法实相,还他个本来如是。

三法印,那里是隔别对立而不可贯通呢?

二、〔一实相印贯穿三法印〕

因人的根性不同,故通达真理的过程也有点不同。声闻乘依无常、无我而体证涅槃。大乘菩萨,只一「空」字,就把三法印统摄起来。大乘学者,立足于空相应缘起,所以知:

(1)一切法是千变万化的幻有,没有不变性的东西,没有常性可得,则知「诸行无常」。从「否定不变性」说,即是空。

(2)一切法是相互依存、众缘假合的,故没有独存性的东西,则知「诸法无我」。从「否定独存性」说,即是空。

(3)涅槃,即生灭自性不可得,没有实生实灭的东西,从「否定实在性」说,即是空。

三法印从否定方面说,即是显示空义,所以,无常性、无我性、无生性,即同一空性。空,不离因果事物而显;空即是一切法的无常变化、无我不实,自性寂灭。「智论」说:「观无常即是观空因缘,如观色念念无常,即知为空。....空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及生灭,其实是一,说有广略」。一实相印贯穿三法印。只不过小乘多说三法印,大乘多说一实相印(空)而已,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因为真理不应该有两样,也不可能有两样。

﹝三解脱门﹞

佛法依「闻」、「思」、「修」,说明返迷启悟的实践过程。「法印经」所说的三解脱门,重在「修慧」。三解脱门,可说是三法印的实践方法。佛说三法印,每一法印都能开显正觉的内容,离执证真。依无我而悟入的,即空解脱门;依涅槃寂灭而悟入的,即无相解脱门;依无常而悟入的,即无愿解脱门。

一、〔空解脱门〕

修行的方便是:「如实观察:色是苦、空、无常,受、想、行、识是苦、空、无常,当生厌离,住平等见」。

观察的对象,是色(物质)、受(领纳)、想(取像)、行(迁流造作)、识(了别)。色是物质。受是内心触对境界时的情绪反应。想是内心对境的表象作用。行是内心的对境,经审虑、决定而动身发语的行为,即意志作用。识是主观的心识。总称为五蕴。依佛法说,我们的身心世界,不外乎五蕴而已。对五蕴,应这样的观察:

五蕴是无常:身心的一切,都在生灭变化中,无有常性可得。五蕴是苦:身心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作不得主,不能永久保有,如生、老、病、死等人生不能避免的事实。五蕴是空:一切依因缘而生灭,依因缘而动乱,从因缘起的,所以都空无自性。这样的观察是如实观察,经如实的观察,则对充满矛盾苦迫的世间,自然不生爱染心,趣向于出离相对界,而住于无自性空的平等正见。

更进一步说明:「诸蕴本空」。观五蕴为无常、苦、空,不是主观的颠倒妄想,而是诸蕴的本性如此。既然本性空,为什么生起?「由心所生」。心是迷妄的「有取之识」,在五蕴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由于心识的执取、爱染,所以起烦恼、造业,感得世间的生死。如因梦心而有梦境,因梦境而起梦心,一直迷梦不觉一样。若能如实的观察,通达法性空而无所取着,则迷妄的心识不生,也就不起烦恼、造业、造作诸蕴,这就是解脱了。这样的修习趣入,名「空解脱门」。

二、〔无相(无想)解脱门〕

如能了达五蕴本空,就得解脱。但如果观五蕴本空,而观慧中还存有空想(空的意象),就应进修无想解脱门。如实观察,要在正定中,止观双运,才能深入。

我们的一切知见,不离六根、六境、六识。六根所取的境相(六境),是色、声、香、味、触、法;而现起的境相,就是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现在如实观色等一切境相,如三灾起一样,一切归于灭尽。一切境相灭尽,那观心中的一切法(有)想,也就不起。法想所摄的空想,也不再现起,那就入无想解脱门。一切想不起,所以知见清净━不起虚妄知见,而得清净的法眼。内心的贪瞋痴,是依六尘境相而起。得了无想解脱,贪瞋痴也就无所依而灭尽。这样,外离六尘想,所以不起我所见;内离三毒,故不起我见。我见我所见不起,一切执见也就无所依而不起了。这就到了截断生死根本━我见我所见,到大解脱的境地。

三、〔无愿(无作)解脱门〕

如深入无想解脱门,就可以一了百了。如有虽离一切境相,离我我所见,而于观心还有所著的,即内在的自我爱(生死根源之最深处),没有净尽。所谓「余(我)慢未尽」,还有生存的微细爱染,那就须再入无作解脱门。故经说:「离我见已,即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不再起一切妄识。为什么妄识不尽呢?因执妄识为自我而有爱染;有爱染,就有思愿,有造作,而生死不得解脱。应如实观察:这些妄识都是依因托缘而生起的。能生的因缘,都是无常的;所生的妄识,当然也是无常的,还有什么可爱着的呢!这样的返观妄识,如石火电光,生灭不住,即生即灭。进而照见妄识,生无从来,灭无所去,契入不生不灭的境地。这样的一切不可得,识也不可得;悟入妄识性空,则无所爱染,不再造作,名「无作解脱门」。到此,证知一切法毕竟清净;于一切法无所著,而得大自在、大解脱;证入了「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的空性。

* 总说:依内容立名说:无自性以离见,名空;离相以息分别,名无相;离取着以息思愿,名无愿。依偏胜说:由无我而悟入,名空解脱门;由涅槃悟入,名无相解脱门;由无常悟入,名无愿解脱门。依浅至深说:悟五蕴本空,但还有空想者,为此而说无相解脱。虽达境无相,而心还有微细爱染故又说无愿解脱。虽观察的方便不同,而所观的实相(空性)一样,故每一门都是可以直通解脱的。所以说:「三解脱同缘实相」,三解脱门是平等一如的。

※灭 谛※

﹝解脱者的境界﹞

一、解脱即是自由

解脱,是对系缚而说的,古人称做解黏释缚。人(一切众生)生活在环境里,被自然、社会、身心所拘缚,不得自由,充满苦恼。而使我们不得自在、生死轮回,最根本的系缚力,是对于身心、环境的染着━爱。内心染着境界,如胶水的黏物,磁石的吸铁那样。由于染着,我们内心起颠倒、欲望,发展为贪、瞋、痴等烦恼,现生为它所拘缚,并由此造业而系缚到将来。我们触对境界而生起爱瞋、苦乐,不得不苦、不得不乐,这不是别的,只是内心被事物所染着,不由得随外境的变动而变动。

佛问某比丘:你身上穿的衣服,不小心被撕破了,你觉得怎样?比丘说:心理感到懊恼。佛又问:你看到树叶从树上落下,你感到怎样?比丘说:没有什么感触。佛告诉比丘说:这是因为你对于自己的衣服,起我所执的爱着;而树叶对于你,不认为是我所,不起染爱,所以才无动于衷。我们生活在环境中,只要有了染着,便会失去宁静,又苦又乐,或贪或恨。从我的身体、我的衣物到我的家庭、我的国家,凡是与自己所关涉到的,无论爱好或瞋恨,都是染着、要得解脱与自由,必须要不受环境所转动,而能转得一切。这问题,就在消除内心的染爱、执着,体现得自在的境地。

修行的目的,在于消除内心的染爱、对事物的黏着。任何境界,就是老死到来,也不再为境界所拘缚,而能自心作主,宁静的契入于真理之中。

把身心的烦累重压消除了,身心所受的「离系之乐」,轻安自在,惟有体验者才能体会出来。三乘圣者,就是解脱自由的实证者。所以,解脱不是别的,是大自在的实现,新生活的开始!

二、解脱的层次

佛法说有二种解脱:一、心解脱,二、慧解脱。二者虽可相通,但也有不同。如画师画了一幅美女或魔鬼,因人的错误认识,以为是真的美女或魔鬼,于是生起贪爱或恐怖,甚至做梦都梦到。这种贪爱与恐怖,只要正确的认识它──不过是假的形像,没有一点真实性;能这样的看透它,就不会被画师笔下的形像所迷惑了。众生依无明的错误认识,起染爱而忧愁苦恼,也是如此。如能以智慧勘破无明妄执,便能不起染着,而无忧无怖了。离无明,名慧解脱,是理智的。离爱,名心(定)解脱,是情意的。这二方面都解脱,才是真解脱。

佛法的解脱,廓清无明的迷谬,染爱的恋着,必须定慧齐修。外道修习禅定,也有对五欲、名利等得失,都能不起贪等烦恼的。但这如石压草,定力一旦消失,烦恼依旧还生。故要用智慧去勘破烦恼,不能只凭定力。佛法重智慧而不重禅定,理由就在此。

有的着重真慧,依少些未到定的定力,能断烦恼了生死,这称为慧解脱。这样的解脱,从了生死说,是彻底的;但在现实身心中,还不算圆满。所以定慧均修,得「俱解脱」,才契合解脱的理想。

专以慧证的解脱来说,在修持的过程上,可略分三阶:

(一)于千差万别的事相,先求通达(外而世界、内而身心)一切法的绝对真如──法法本性空, ,法法常寂灭。真如是绝对平等而无差别的,可是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在无明的蒙蔽中,于一一境界,取执为一一的实性。由此,我见我所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无边的葛藤络索,触处系着。如能从幻相而悟入平等无差别的法性,即能从执障中透出,而入于脱落身心世界的境地。古人说:「见灭得道」,「见空成圣」,「入不二门」大旨相同。如不能透此一门,一切谈玄说妙,说心说性,都不相干。

(二)虽然要悟入空性无差别,而不能偏此空寂,偏了就会被呵责为「偏真」、「沈空滞寂」、「堕无为坑」。原来,理不碍事,真不坏俗,世界依旧是世界,人类还是人类。对自然、社会、身心,虽于理不迷,而事上还须要陶冶。这要以体悟的境地,从真出俗,不忘不失,在苦乐、得失、毁誉,以及病死的境界中去陶练。换言之,不仅是定心的理境,而要体验到现实的生活中。

(三)功行纯熟,达到动静一如,事理无碍。醒时、睡时、入定、出定,都无分别,这才是世法与出世法的互融无碍,才能于一切境中得大自在。关于悟入而心得解脱,本有相似的与真实的,浅深种种,不过从理而事,到达事理一致的程序,可作为一般的共同轨辙。

三、解脱的重点

解脱,从体悟真性而来。体悟,是要离妄执,离一切分别的。在修行趣证的过程中,合理的分别是必要的。但在临近悟入的阶段,善的与合理的分别,都须离却才行。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见,法见,涅槃见,都是「顺道法爱生」,对于无生的悟入是有碍的。古人所以要「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又说:「欲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原来,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只是抽象的.幻相的,不是事物的本性。为了要表达我们的意境,故用语言文字。所写的和所说的更只是假设的符号,并不能表示事物自身。所以,要真实体悟一切法本性,非远离心缘相、离语言相、离文字相不可。

中论说:「心行既息,语言亦灭」。因此,法性不但是离名言的,离分别的,离相的,而且惟是自觉,不由他悟的。

语言、文字、及我们的认识,都是相对的──佛法称之为「二」。如有与无,动与静,说此,就必有非此的彼。这都落于相对的境界,相对便不是无二的真性。我们生活在抽象、相对的世界,对事对理,都意解为实在性的,则一切的我执、法执、贪等烦恼,即由此而起。所以如实的体悟,须从勘破这种错觉的实在性下手,须将一切虚妄分别的意解彻底脱落不可!彻底掀翻,达到了「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真觉现前,这才不落抽象的相对界,脱落名言而实现了超越主观客观的觉证,这才是如实的现证一切法真性。

生活在相对境界的我们,对无二无别的平等性,想象不到,也说不明白;就是真实体验了的,在那自觉的当下,也是没有一毫可说可表的。众生从来不曾正觉过,为无始来的虚妄熏习所熏染,造成内心的分化、矛盾。佛法要我们息除虚妄分别,离却妄执,就是要脱落层积的虚妄熏习,扫尽离析对立的心态,而实现内心的一味平等,不离此相对的一切,也不滞着于一切。证见时,没有能知与所知的对立心境,故说:「无有如外智,无有智外如」。在不可说中而施设说明,只可说是平等不二,故称为「入不二法门」,或「入一真法界」。由此,解脱必需证悟,而悟入的重点在于离分别。这是除了般若以外,什么也不能实现的。

佛教中,有一通俗的──返本还源的思想。以为我们的心识,本来是清净光明的,没有一毫杂染;因客尘烦恼的蒙蔽,所以迷真而流转生死。本来如此;我们现在的心体,也还是如此。如能离却妄染,本来清净的自心,便会显露出来。

所谓「本来如此」,是说明他的超越时空性,并非落在时间观念中,想象为从前就是如此。决非先有清净,后有尘染,故不可说为「从真起妄,返本归真」的。彻底的说起来,不但不是先真而后妄,在现实中,反而是由于妄想,才能正觉。

如低级众生,也有分别影像,可是不明不利。人的意识力特强为善为恶,妄想也特别多。他可能堕得极重,也可能生得最高。人类有此虚妄分别,有了别的意识,才会知道自己的认识错误;知道抽象概念,并非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是一般众生不易做到的。由于人类的虚妄分别,发展到高度(忆念胜),才能积极修证,达到超越能所,不落分别的境地。如不解这一点,要远离分别,容易趋于定门,而不知修观慧引发证智的法门。

四、解脱者的心境

证得诸法实相的境地,本不可形容,如从方便说,可用三事来表达:

(一)光明:明明白白的体验,没有一丝的恍惚与暗昧。不但是自觉自证,心光焕发,而且有浑融于大光明的直觉。

(二)空灵:那是直觉得于一切无所碍,没有一毫可黏滞的。如手摸虚空,如莲华的不着尘垢。

(三)喜乐:通身放下烦恼的重担,获得从来未有的轻安、法乐。这不是一般的喜乐,是离喜离乐,于平等舍中涌出的妙乐。

这三者,是彻悟真性所必具的。但也有类似的,切莫误认如修习禅定,在心力凝聚集中而入定时,也有类似的三事。甚至神教徒在祈祷专精时,也有类似的心境现前(他们以为见到神)。佛法的真般若,从摧破无明中来,不可与世俗的定境等混滥。

解脱者的心境,与一般人不同,今略说三点:

(一)不忧不悔:一般人常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对于已作的事,每不免起悔心,引起内心不安。解脱的圣者,已作的不起追悔,未来的不生忧虑,只是行所当行,受所当受,说得上真正的「心安理得」。古人有未得彻证的,睡不安枕,食不知味。一旦廓然妙悟,便能「饥来吃饭困来眠」;吃也吃得,睡也睡得。

(二)不疑不惑:证解脱的,由于真性的真知灼见,从内心流露出绝对的自信,无疑无惑,不再为他人的舌头所转。就是魔王化作佛菩萨来,告诉他「并不如此」,他也不会有丝毫的疑念。

(三)不忘不失:体现了解脱的,于所悟的不会忘失。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直捷而明确地现前。禅宗使用的勘辨方法,或问答,或棒喝,都是不容你拟议的。如一涉思量,便是光影门头,不是真悟。

解脱者的心量与风度,也多少有不同的:有的得解脱了,在立身处世上,都表现出严谨拔俗的风格。因他所体验的,多少着重于超越一切,所以流露出卓立不群、严谨不茍的风度,这大抵是声闻圣者。有的证悟了,表现出和而不流的风格。内心是纯净而超脱的,对人对事上,能热忱的勇于为法为人。由于悟入的理境,是于一切、不离一切的,这大抵是大乘的圣者。这是从悟境而作大类的分别,其实由于无始来的性习不同,

声闻与菩萨,都有不同类型的风格。 如以悟境的风格来说,声闻圣者的悟境,还不彻底,彻底的是世出世间互融无碍的大乘。

五、解脱者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方面,解脱的声闻圣者,偏重禅味,而漠视外界。他们的生活态度是淡泊自足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他们的内心充实,而外表好像贫乏清苦。以财物为例,声闻圣者觉得这是毒蛇般的东西,不可习近,有不如无。如果大乘圣者,一定是拿财物供养三宝,济施贫病,运用它而不厌恶它。大乘圣者的生活态度,是富余丰足,也希望别人如此。功德不嫌多,心胸广大;于人、于事、于物,从来不舍弃,也不厌倦。菩萨是为了一切众生。所以菩萨的生活态度,不像声闻圣者的拘谨。在一般人看来,多少有点「不拘小行」。

无论是声闻或菩萨,由信慧深入而来的坚定精进,都是非常有力的。平常说「八风不动」:利、衰、苦、乐、称、毁、讥、誉,对于解脱的圣者,是不会因此而动心的。就是到了生死关头,都能保持宁静而安详自在的心境,不为死苦所烦扰,所谓的「欢喜舍寿」。一般所说的「预知时至」,凡夫也可以做到。临死时身体不受死苦,在定力甚深的,也不是难事(反而,定力不深的阿罗汉,还是不免身苦) 。「坐亡」、「立脱」,那种要死就死,撒手便行的作风,必须是根除我,我所执的圣者才行。然而,并非每一圣者,都表现这样的作风。

经上说:佛入涅槃时,佛弟子中烦恼未断的,痛哭流涕;而解脱的弟子,只有世相无常的感觉,默然而已。依一般的眼光来看,一定说那无动于衷的,不近人情。其实,真得解脱的,不会为此而哀哭。

六、解脱与究竟解脱

二乘圣者及菩萨,从证悟而得的解脱,还有不圆满处。二乘圣者,虽断尽烦恼而证解脱,但因无始来的烦恼,多且重,深刻影响于身心,所以身心仍然不免遗留有过去烦恼的习惯性。这种习气,虽不碍于生死解脱,不碍于心地自在,而到底还是一种缺点。如阿那律的时常骂人,大迦叶的闻歌起舞等。这些习气,菩萨已能分分的销除,但须证得佛果,才能纯净。烦恼与习气销尽,才能到达究竟圆满的解脱境地──佛地。

佛与大地菩萨,解脱的境地太高。二乘的解脱,与学菩萨行者的少分解脱,已使我们可望而不可及,足够为佛弟子的赞仰处,而摄引、鼓舞着学佛法者的向前迈进!

﹝佛教之涅槃观﹞

「涅槃」这一名词,不是佛所新创的术语。古代婆罗门教,及后来的印度教,都可说是以涅槃为归趣的。涅槃,可说是印度文明的共同理想。但名词虽同,内容却不一样。依佛法说,他们的涅槃观,都是不究竟的。最庸俗的,以物欲享受的满足为涅槃。如有一个外道,在饱食以后,拍拍他的肚子说,这就是涅槃了。一般印度宗教的涅槃,如呼吸停止,或心念似乎不起等,自以为涅槃,其实都不外乎禅定的境界。那么佛法的涅槃观,是怎样的呢?

要了解涅槃,最好从生死说起。若不明生死,就不会理解涅槃。因为涅槃是消散、安乐的意义,而消解的就是生死。生死与涅槃,就像黑暗与光明一样。那什么是生死呢?

﹝从生死说起﹞

(1)身心和合‧死生相续:

佛法的根本信念,是:我们是有情识的有情体,生了会死,而死了并不等于没有,死了还是要生。无始以来,一直在生死死生的无限延续中。这样,人就产生了一种要求,要得到永远的自由,永恒的安乐。这与要求天下大同,永久太平一样。

人多数是怕死,其实死有什么可怕?怕的是死了又生,生了还是苦,或更苦,才是无可奈何的事。怎样解决呢?要从人生是苦认识起。病痛是苦,健康还会衰老,也是苦。事业失败是苦,富贵也可能成为贫穷。人间苦,地狱苦,就算生天,福报尽也还是会堕落。人生的本质,含有苦痛的因素,不能保持永恒的。所以生死的延续过程,始终是苦苦乐乐,哭哭笑笑。这个身心和合,死生相续的自己,就是真正的苦恼。

一般宗教,多数把人分为肉体与灵魂。以为人死了,肉体坏了,而灵魂是永恒的,或者生到天上。多数的神教如此说,甚至佛教的通俗说,也类同此说。一般说的灵魂,印度称作「我」,认为这本来是自由、安乐的(各有各的说法)。 成为世间苦痛的有情,像囚在监牢里似的。能脱出这苦难的尘世,就回复自在与安乐,这都是外道的想法。

一般想:若没有我,谁在生死轮回?谁了生死呢?但佛法不承认有此常恒安乐的自我。反而认为这种自我的执见,自我的爱染,正是生死苦恼的根源。「无我」,是佛法不同于一切宗教的特色。神教的幻想产物──我、灵,经科学考验,解剖分析,都是无法得到的。所以佛但说身心和合,这和合相续的身心,经佛的智慧观察起来,不是别的,只是五蕴,或六界、六处。总之,无非身心的综合活动,形成个体的假我而已。因此,佛法不像外道宣说真我、常我,而说:「但见于法,不见于我」。结胎出生,只是身心综合活动的开始。到死了,旧的组合解体,又有新的组合自体活动开始。前生与后世的死生相续,即是身心的和合活动。

(2)报由业感.业从惑起:

这是佛教一切学派所公认的事理。众生从生到死,身体的活动,语言的表达,都由善性恶性的内心所推动,都会留下一种或善或恶的力量,叫做业。在自己的身心中保存着,深切的影响自己,决定自己。恶业,现生能障碍我们向善,如加入了黑社会,就会受他控制,不容易离开,走上自新的路。善业,现生能抗拒恶的力量,引发我们向善,将来会因善行而得乐果。作恶,行善,影响最深切的,还是我们自己。人生千差万别的遭遇如聪愚、顺逆等,都由于过去的(或今生以前的)业力所感,故说「报由业感」。对这些,神教者说是上帝的旨意。一位天生瞎眼的人,到死都还没治好,若是上帝的意思,那末上帝是最残酷的暴君了!这个问题,唯有佛法的「报由业感」才能解答。换言之,一生一生所感受的,都由前生的善恶业力所招感,是自作自受的,无关于神的赏罚。

生死果报,既由业力而来,那么想了生死,是不是把业力取消就得?可是,业是不能取消(可以减少它的影响力),也是不必取消。因为业从惑起,断除了惑,生死就解脱了。惑,就是烦恼,是内心种种不正当、不清净的分子。烦恼的根本是「我见」。作善作恶,一般人都是为我而作:为我的生活、财富、健康;为我的名位、权力;为我的国家、民族:一切都以我为中心。所以不但作恶事,是由烦恼所引起;即使做善事,也还是离不了烦恼。从烦恼而来的善事业,由于有「我见」在作祟,不是偏执自己的意见,就是偏重自己的利益,或为了竞争有意无意的破坏他人,结果就可能变质而成为恶了。处处从我出发,不能说没有一些好的,但是与烦恼杂染相应,有时会演变得害尽世人,如西方神教徒的宗教战争。在身心的动作时,一切都为了我,都拉来附属于我,最好都听我的意见,受我的支配──这就是「我见」的表现。我的意义是「主宰」:一切由我作主,一切由我支配。我,便是生死的根源,罪恶的根源。我见,像一种凝聚的力量,使一切人、事、社会、国家,通过我见,而构成关系、集合于一。众生的个体也如此:老了、死了,身心组合破坏了。但由于我(见与爱)的欲求,引发以我见为本的善恶业力,又感得一新的身心组合。生死死生,一直延续下去。假使没有我见的集合力,就能解脱生死不断的现象。阿罗汉和佛的善行,并不会成为招感生死的业力。因为圣者已破除我见,通达无我,了脱生死。一般人,都有自我永恒的要求,好像自己是不会死的,就算死到临头,也还要求未来的存在(后有爱),所以死了就依善恶业力去感果。总之,死生由业,业由烦恼,烦恼的根本是我见,我见不破,生死问题永远不能解决。

﹝涅槃的意义﹞

中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真能了生死,就是得到涅槃。涅槃,是印度话,含有否定、消散之义。古译作「灭度」,即意味着某些东西消散了,消除了,又超越了。此外还有:自由,安乐之义。唐玄奘译为圆寂:圆是圆满,应有的一切功德都具足了;寂是泯寂,一切不良的成分都消散了。这就是平等、自在、安乐的理想境地。

涅槃,可说是印度文明的共同理想。佛讲涅槃,古代婆罗门教及印度教也讲涅槃,名词虽同,内容却不一样。依佛法说,他们的涅槃观,都是不究竟的。最庸俗的,以物欲享受的满足为涅槃。如有一外道,在饱食之后,拍拍他的肚子说,这就是涅槃。一般印度宗教的涅槃,如呼吸停止,或心念似乎不起等,自以为涅槃,其实都不外乎禅定的境界。那末,佛法的涅槃观,是怎样的呢?

﹝1﹞断惑则得涅槃:

要解脱生死,必从断烦恼,断烦恼的根本──我见下手。众生一向在生死中,有生有灭;若了生死而得涅槃,即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涅槃的特性。佛弟子修持定慧,渐断烦恼,现生便能体验到不生不灭的境地,叫做得涅槃。到这,我见为本的烦恼断尽了,发业的力量也没有了,也就不再感生死果。断烦恼的,必有高超的智慧,自觉到我见消除,烦恼不再起,生死永得解脱。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死了才叫涅槃。涅槃的境地,是学人现生所能到达的,现生能得大自在,大解脱的。无奈末世的人,很少想现生得涅槃,不是根钝,就是不肯精进,都把了生死看成死后的事。佛教的本意,是注重现生体验的,要活着的时候就证得涅槃。

(2)业尽报息则入涅槃:

有人以为:佛说纵经千万劫,业力仍不失。就误解:我们的生死,无法了脱。这是不明佛法的因果道理。要知道有了业要感果,但还要有助缘,烦恼就是业力感果的要缘。如灭了烦恼,没有助缘,业力也就无力生果了。故说:业尽报息,则入涅槃。业尽,不是没有了,只是过去了,再也起不了作用。所以,了脱生死,不从苦果的改变上去着力,也不从业力的消除上去着力,而是从烦恼的根本──我见下手。如能证无我,烦恼一灭,业种就干枯了,不会起作用,生死的连索,便从此截断了。得涅槃时,有此身体的存在,则饿了还是要吃,冷了还是要穿,虽然身体有苦,但不致引起忧愁懊恼等心苦,这叫有余涅槃。到这个身心的组合离散了,不再引生新的自体、新的苦果,叫无余涅槃,「即业尽报息则入涅槃」。

﹝涅槃之深究﹞

(一)蕴苦永息之涅槃:

惟有甚深的空(无我)慧,才能破除我见。等到此生的报体结束后,不再受生死果,就是入涅槃了。一般人想:入涅槃,到哪里去呢?证了涅槃,是什么样子呢?圣境,无法推测,也不易说明。经中譬喻说:冷气消除了,冰便溶化为水而归于大海。这如入涅槃一样。这时,如问:冰到那里去了,现在那块冰是什么样子,那是多余的戏论。既已溶化,就不能再想象为过去的个体;水入大海,遍一切水中,所以是「无在无不在」。证入涅槃也是如此,不能再以旧有的个体去想象他。到达涅槃,便是融然一味,平等平等。经说:「灭者即是不可量」。涅槃(灭)是无分量的,无数量,无时量,无空量的。平等法性海中,不可分别。

从前,印度有一外道,能见到某人死了生天,某人生人间,某人堕地狱。但一位阿罗汉入灭了,外道看来看去,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这说明了:入了涅槃,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无所在,也无所不在。我们总是把自我个体看为实在的,听到消除了自我的涅槃,反而恐怖起来。所以,涅槃无法用与我有关的事物去拟想。入了涅槃,身心都泯寂了。这并非说毁灭了,而是慧证法性,销解了相对的个体性,与一切平等平等,同一解脱味。

小乘学人,做到生死解脱,便算了事。苦痛既已消除,再也不起什么作用了。这是小乘者的涅槃观。大乘却有更进一步的内容。大小的涅槃,分二点来说:

1. 依体证的现 (相)实(性)一味说:

声闻者证入法性平等时,离一切相。证见时,不见一切相,惟是一味平等法性。故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声闻学者的生死涅槃差别论,性相差别论,是依据古圣者的体验而推论的。但大乘学人的深悟,在证入一切法性时,虽也不见一切相,但深知性相不相离。由此进修,等到证悟极深时,现见法性离相,而一切如幻的事相,宛然呈现。这种空有无碍的等观,称为中道。故说:「慧眼无所见而无所不见」。依据这种体证的境地,安立教说,所以是性相不二论,生死涅槃无差别论,证到了这,名为安住「无住涅槃」,能不厌生死,不着涅槃,这是小乘证悟所不能及的。但大小的涅槃,并非完全不同,而是大乘者在三乘共证的涅槃(法性)中,更进一层,到达法性海的底里。

2. 依修持的悲愿无尽说:

小乘者的证入涅槃,所以(暂时)不起作用,除了但证空性,不见中道以外,并且他们在修持时,缺乏了深广的慈悲心。而菩萨虽圆满的证入涅槃,但因度生无尽的悲愿,成为不动本际而起妙用的动力,无尽期的救度众生,这大大就不同于小乘者的见地了。

佛的涅槃,是无在无不在,是有感必应,不用作意与功力,自然起用。所以,现一切身,说一切法,都是随众生的根基及善根力所感而起应化的。因此,如想象圆证涅槃的佛,是一个个的,在这里那里的,寿长寿短的,便不知大乘涅槃的真义,不知应化身的真义了。必须放弃小我个体的观念,才有悟解证入涅槃的可能。入了涅槃,如说永恒,这即是永恒,因为一切圆满,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说福乐,这便是最幸福、安乐了。说自由,这是毫无牵累与罣碍的。所以,有的经中,描写涅槃为「常乐我净」。这里的我,是自由自在之意,切不可以个体的小我去推想它。可是众生愚痴、执我,多数害怕涅槃(因为无我了);也有不满意涅槃,以为是消极的。纯正而真实的佛法,众生颠倒,可能会疑谤,真是没法的事。好在佛有无量善巧方便,为这种深执我的众生,又作另一说明。

(二)身心转依之涅槃

转依即涅槃,表示身心起了转化,转化为超一般的。「依」,有二种(1)心所依止,名为「染净依」。依心的杂染,所以有生死;依心的清净,所以得涅槃。在大乘的唯识学中,特重于这一说明。(2)法性(空性)是所依止,名为「迷悟依」。法性是究竟的真性,迷了它,幻现为杂染的生死;如悟了,即显出法性的清净德性,就名为涅槃。从心依或从法性依的转化中,去表显涅槃的德用,是大乘有宗的特色。

(1)以染净依说转:染与净,都以心为依止。这个所依心,唯识学中名为阿赖耶识,即心识活动的最细微部分;最深细的阿赖耶识,成为生死与涅槃的枢纽。由于心中有不净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又熏种子,故才能流转于苦海中。好在心的深处,还有清净的种子,要求得解脱,就要设法把心中深藏的清净种子,使它显现出来。如信三宝,听法,诵经,持戒等,即是开始转化。依佛法作不断的熏习,渐使杂染的力能减低,清净的功能增强,发展为强大的清净潜力。一向为杂染所依的杂染心,现在转化为清净法的所依,就叫做转依(究竟转依在佛位)。杂染的阿赖耶识是虚妄分别的,而究竟转依的清净心,转识成智,是无分别的。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涅槃,彻证无我,没有分别,所以从对立矛盾等而来的一切的痛苦,成为过去。

(2)以迷悟依说转:「依」,指法性而说,或名真如。真是非假,如是不二的,这就是一切法空性,事事物物的实相。众生为何轮回生死?即因不悟法性,颠倒妄执,造业受苦。一般人觉得,生死流转中,有个真常本净的自我,迷的是我,悟了解脱了,也还是这个我。现在说:众生虽迷了,而常住真性,不变不失。照「楞伽经」说:由于「众生畏无我」;为了「摄引计我外道」,所以方便说有如来藏。这对于怖畏空无我,怖畏涅槃的,就容易信受了。中国佛教界,特重这一方面的宏扬。但是,若忽略了佛说如来藏的意趣,就不免类似外道的神我了。其实,如来藏即是法空性的别名。必须通达「无我如来之藏」,才能离烦恼而解脱。

﹝结 说﹞

生死这个大问题,全由我执而来,所以要了生死,必须空去我见。无我才能不相障碍,达到究竟的涅槃。凡圣的分别,就在执我与无我。

涅槃的见地,如苦痛的消散,无分别,无分量,寂静,平等,这在大小乘中,都是一样的,都是从无我观中,消除个我的对立。涅槃,不是说明的,不是想象的。要觉证他,实现永恒平等与自由,必须从实践中,透过无我的深慧去得来。

※道 谛※

﹝八正道﹞

涅槃──苦的熄灭,是由修道而证得的。在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就是八正道。释尊的时代,印度社会风气走上极端。有的以纵欲的享乐为人生目的,在物欲的追求中,被无穷的欲望所奴役;有的以禁欲的方式,专修无意义的苦行,自讨苦吃。极端的乐行与苦行,都不能使自己的身心正常,对解脱毫无益处,故佛陀开示八正道的中道──离苦、乐二边,以智化情的生活。约束自己,而不虐待自己;受用维持生存所必需的享受,而不放纵,才能引上解脱的正道。

「杂阿含经」说:「阿难,何等为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因此,八正道可说为五乘共法。这看「八正道经」的一段经文,即可明了:「正见者,谓如信作布施,礼沙门道人,供养佛及孝顺父母之一切善法,后世得福。正思惟者,谓念道不瞋,守忍辱不相侵。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口四过。正业者,谓不盗、不杀、不淫。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不贪,离非法。正精进者,谓行精进。正念者,谓念念不妄。正定者,谓守意护意而不令犯也」。

有者说阿含是小乘经,甚至误解八正道是小乘法,这是不正确的。如大智度论说:「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即大乘法),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又如大乘的「佛说阿弥陀经」说:「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可见,八正道实是十方三世诸佛度化众生的基本法要。以下,参照经论说明八正道的内容。

﹝一、正见﹞

1.世间正见:就是正确的人生观,略分四类来说:

(1)见有善有恶:确信有善与不善,并分别善与恶,作为我们起心作事的准绳、止恶行善的原则。如否定道德及怀疑论等,便是邪见。

(2)正见有业有报:一切众生的业力依自作自受的法则而从业受果。「因缘成熟时,果报还自受」即指此义。

(3)正见有前生,有后世:今生的千差万别,不是偶然、无因的,与前生有关;今生所造作的,又会影响后世的果报。定命论、尊佑论皆无法说明众生之生死相续。唯有佛法的缘起论,三世的业感论,才能合理的说明使人生起正确的信解。

(4)正见有凡夫,有圣人:由人而成佛的释迦牟尼佛及其圣弟子们,即是最好的证明。确信有凡圣的差异,并相信只要依佛法奉行,也能达到与圣者一样的解脱自在,才名为得正见。

2.出世正见:即对于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正见是分别邪正、真妄而舍邪向正的。这是于法抉择的正见,也就是闻慧。世间的正见,能转向善道。如对于四谛真理的如实知见,那才是向于解脱正道的。前来所谈的「四谛」与「缘起」法门,皆是出世正见的内容。以下列举三项来说明:

(1)正见缘起中道

佛对迦旃延说:「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 佛的圣弟子呢?「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世间人见人出生了,就执为实有而起有见。等到死了,大都执为实无而起无见。但是,佛弟子依着缘起中道去观察时,见到世间灭,也就是生死解脱了,不会起有见。因为,既是可灭的,在生起时就决非实有,实有是不会依缘而灭的。如见到生死世间的集起,就不会起无见。因为缘起的如幻假有,不是什么都没有,而且既是可生的,在灭时也决非实无。了解缘起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就不会觉得一死了事而起无见了。知道缘起的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当生死解脱时,也不会执有实我得解脱的。总之一切惟是缘起的集灭,并没有实我,实法,所以不起有见,不起无见,也就能依中道的正见而解脱了。

(2)正见四谛

例如苦:这些生死有为,是无常的,不安稳的,是无我而不自在的;对这种生死事实的苦迫性,能深知深信而必然无疑,就是见「苦谛」。无明烦恼,是生死的真正原因,对惑业的招感性,深知深信而必然无疑,便是见「集谛」。断了烦恼,不起生死,那种出离的超越性,没有任何系缚的自在性,深知深信而不再疑惑,便是见「灭谛」。确信八正道是向涅槃所必由的行径,而不再疑惑,名为见「道谛」。对于苦、集、灭、道的如实知见,即是正见四谛。

(3)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

在中道的正见中,有先后的程序。七十七智经说:一切众生的生死缘起,现在如此,过去未来也如此,都是有此因而后有彼果的(如无明缘行) ,决不离此因而能有彼果的,这是法住智。所以,法住智是对于因果缘起的决定智。这虽是缘起如幻的俗数法,却是正见得道所必备的知见。(如不能了解缘起的世俗相对性,假名安立性,而只是信解善恶、业报、三世等,这是世间正见,不名为智)。经说:依法住智而观缘起法的从缘而生,依缘而灭,是尽相、坏相、离相、灭相,名为涅槃智。这是从缘起的无常观中,观一切法如电光石火,才生即灭;生无所来,灭无所至,而契入法性寂灭。(也有从空、无相而契入的观门)。所以,法住智是知生灭、知有为世俗、知流转、知因果的必然性;涅槃智是知不生灭、知无为胜义、知还灭、知因果的空寂性。依俗谛的缘起因果,而后契入第一义谛的寂灭法性,是解脱道中,正观法的必然历程。有些人不明白:没有修得法住智,涅槃智是不会现起的。以为只要谈心说性、或说绝对精神之类的,以为就是最高的佛法,那真是误入歧途了!为什么呢?就是对于佛法没有正见。正见,即明慧,是德行的根本,修行的摄导,如行路需要眼目。虽只是坚定不移的见地,但力量极强,如「杂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大乘重视般若,即是此一意义的强化。而菩萨的大慧、深慧,不怕生死而能于生死中教化众生,也即是这正见──般若的大力!

﹝二、正思惟﹞

又称正志,是对正见所见的,作更深入的正确思惟。从理智方面说,这是思慧──如理思惟、作深密的思考,达到更深的悟解。从情意方面说,是经思考而立意去实现。思慧不仅是内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实现的行为,使自己的三业合理,与正见相应。有正见的,一定成就正信;有正信的,一定有要求实现的意向。所以,从正见而来的正思,是引发了向解脱的真实欲求。因此,古译正思惟作「正志」或「正欲」。

从无常的正见中,引发正思,就「向于厌」。众生对自我及世界是恋着的;正思的向于厌,就是看到一切是无常是苦,而对于名利、权势、恩怨等放得下。这是从深信因果中来的,所以厌于世俗,却勇于为善、勇于求真,而不像一般颓废的灰色人生观,什么也懒得做,从无我的正思中,「向于离欲」。于五欲及性欲,能不致染着。如听到美妙的歌声,听来悦耳,但是像秋风过耳,不曾动情,歌声终了,也不再忆恋。又如手足在空中运动,毫无碍着。从涅槃寂静的正思中,「向于灭」。心向涅槃而行道,一切以此为目标。这三者,表示了内心从世间而向解脱,也就是真正的出离心。正见可说是从闻(或从佛及佛弟子闻,或从经典闻)而来的慧学──闻慧;正思惟是从慎思明辨而来的慧学──思慧。大智度论说:「思惟筹量,发动正见,令得力,是名正思」。可见,正思惟实是「知」与「行」的桥梁,换言之,从知而行的关键在于正思惟。

﹝三、正语﹞

是正直的言语。包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合法的语言文字,还包括如法的爱语、法语。解释如下:

(1)不妄语:即不虚诳语,例如:见言见,不见言不见。最严重的妄语,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例如:未得初禅,说已得;未证圣果,说已证,此是大妄语。

(2)不两舌:即不离间语。一个人在社会或团体中,不能以诽谤的态度,在团体中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团体分子的猜忌不和。

(3)不恶口:不说粗暴鄙俗、尖刻恶毒的言语,恼乱他人。

(4)不绮语:不说花言巧语、不说闲言浪语及色情的言语。还有一种人,终日饶舌空谈、言不及义,专说些无意义的戏论,这不仅浪费光阴,也浪费生命。以正面的作用而言,应说如法的爱语、法语:

Œ爱语:是依事实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问,令人欢喜之语,这是菩萨的四摄法之一。

法语:凡是令众生止恶行善、离苦得乐乃至解脱生死的一切语言文字。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不仅是消极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更积极的以真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净语,视事实的需要,来化导别人。

﹝四、正业﹞

是端正的行为,指合法的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一切合理的行动。解释如下:

(1)不杀生:一切善法以仁慈不杀为首。非但人不可杀,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不可杀害。杀生的害处,以个人来说:现世受国法的制裁,将来招受苦报。因造杀业者一定有强烈的惑业为动因,这惑业的本身即是当人将来招感苦报的主因。以自他的互动关系来说,杀害他人,影响社会国家的安宁;杀害其它类的众生,则结下恶缘。所以应当戒杀。从对治来说:戒杀,可避免结恶缘。可避免制造障道的因缘,换言之,可避免制造内心的不良因素──杀心。从正面来说:戒杀,可以长养慈悲心。大乘法特重慈悲,本着不忍食众生肉的悲心,所以,多提倡素食。这点,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有所不同。总之,无论是自己动手,或叫他人去杀,断了众生命,就是杀生。不过不存心的误杀,虽也要负有责任,但不成重罪。

(2)不偷盗:即是不与取戒,无论是国家的,私人的,佛教的,凡是有所归属的一切财物,如不得对方的同意,加以窃取、强夺、霸占、吞没,就犯了盗戒。依佛法,不能以饥饿、疾病,或孝养父母、供给妻儿等为理由来盗取。夺取他人的财、物,将会使人生烦恼心,因此,为佛教与法律所不容许。

(3)不邪淫:夫妇的正淫,为家庭的组成,子孙延续的要素,是无罪的。反之,在家男女,即使取得对方的同意,但为国法所不容,或为彼此的亲属保护人所不同意,都属于邪淫,是在家佛弟子所应戒除的。因为这会破坏家庭的和乐,扰乱社会秩序的安定。

如能照着正业的内容而行,将使身心行为纳于正轨,过着无有恐怖、心安理得的生活。进而使社会祥和安定。

﹝五、正命﹞

指如法得财、如法使用,一切合法的经济生活。命是生存、生活。衣、食、住、行等一切经济生活,合法的得来受用就名为正命。正常的经济生活,非常重要;大部分的罪恶,都从经济生活的不正常而来。学佛的在家众,应有如法的职业,也就是不与正语、正业相违背的职业。正业中以戒杀为重心,故与杀生有关的职业,应予避免。已做者可设法转业。未做者也应避免经营与偷盗、邪淫、妄语有关的职业。下列的职业应避免:

(1)与杀生有关的,如:屠宰、渔、猎、研究杀人武器、贩卖军火等。

(2)与偷盗有关的,如:走私、逃税、仗势敛财、开赌场等业。

(3)与邪淫有关的,如:开妓院、贩卖人口与色情有关之诸业。

(4)与妄语有关的,如:商品以假乱真、专设骗局以敲诈等业。

(5)与麻醉品有关的,如:设酒家、制造贩卖毒品及迷幻物等业。

佛经中记载,佛弟子当远离「五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以现代来说,即是乩童神棍等,自称通灵、有神通、有鬼神附体,来为人占相补运、诈骗钱财。以上的职业,佛法中名为「不律仪」,是会障碍修行的。

正命的意义:消极的是不从事有害于众生及社会的职业,积极的应从事于有益于众生及社会的工作。出家众依少欲知足的清净信施而生活;在家众依正当、如法的职业而生活。生活方式虽不同,但同样要以合理的方法得到资生物。这不应非法取得,也不能没有,没有或缺乏,会使身心不安而难于进修。在使用方面,不可过于浪费,也不可过于悭吝,尤其在家弟子,应以不奢侈、不吝啬的消费态度,遵行佛说的中道生活。

〔戒学〕:正语、正业、正命,就是身体力行的戒学。

戒的意义之一,有平治、清凉的意思。戒条是成文的规制。是因时、因地、因机而不同的;重要的是戒的实质。戒的力用是止恶行善。依佛的本意,决非专从法制规章去约束,而是要从内心的净化入手。烦动恼乱的内心,为非作恶,就热恼忧悔。如心净持戒,就能不悔,不悔则得安乐,故戒有清凉义。心地清净的戒,如治地去草一样,这就可以生长功德苗了。然心地怎样得清净呢?就是信,就是归依。从深忍──深刻的了解,从乐欲──恳切的誓愿中,信三宝、信四谛。真能信心现前,就得心地清净。从此净信中,发生止恶行善的力量,就是所谓的「戒体」。

戒,从日常生活的如法来说:不会贪求滋味而饮食过量;不会贪着睡眠而终日昏沈;随时能防护根门,正知所行,也就去除定障了。若将一切生活纳入于如法的轨范,犯戒的因缘自然就少了;即使犯戒的因缘现前,也能立刻警觉防护了。

﹝六、正精进﹞

就是认定目标,努力不懈。也称「正勤」,是向厌、向离欲、向灭的精进。佛曾说「四正勤」为精进的目标,就是:

(1)没有生起的恶法,要使它不生。

(2)已生的恶法,要断除它。

(3)没有生起的善法,要使它生起。

(4)已生的善法,要使它增长广大。

正精进,是一切离恶行善的努力,有普遍策发推动的力量,是通于三学,也是一切道品的助缘,遍通一切道品。如戒学,正精进是离毁犯,而持净戒的努力。而定学,正精进是远离定障,而修定善的努力。而慧学,正精进是远离邪僻的知见妄执,而得正见、正思的努力。这一切,都要精进修习,才能成功。理解佛法要能见于实际生活,才是合乎佛法的常道。世间的善事,都还非努力不可,何况出世大事?

「杂含」说:「佛告二十亿耳: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由此可知,正精进实含有中道的深义。

﹝七、正念﹞

念是专心系念,为摄心不乱的主要修法。在此,是以出离心为导向的。而所修的念,不是念别的,是从正见、正思惟得来的正念。这是与慧相应的,向于涅槃的正念。

略说「念」与「正念的修习」:

(1)念,是心的一种功能。百法明门论说:「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曾习境:是已经历过的事、物、境界,包括我人所思惟过的意境。念的功能是:能令曾习境明了现起使心明记不忘。

(2)正念的修习:是对正见所确认,而正志立意求他实现的真理──缘起,中道,四谛,念念不忘的忆持现前。也就是,于正见、正思所得的正法,系念现前,不忘不失。假如有人能念念专注一境,经长久修习,可以引发「心一境」的境界,也就是「定」的境界。正念修习成就,即能得正定。

﹝八、正定﹞

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系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是「定」。定,有禅那、等持、三摩地等同义的异名。以下区别「定」与「正定」的不同:

(1)定,如百论说:「三摩地者,此云等持,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心对所缘的境界,摄心不散,即心一境,一般人是不易办到的。即使偶尔专心一致思量或观察一件事,虽有短时间对其他对象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境界,但因主要的推动力,往往是与智慧不相应的欲求,这种「定」是难能持久的。一般的定,例如:

a.邪定:是外道不依佛法正见而修得的定。

b.味定:指初禅至四禅的色界定。

c.净定:唯有心识而无物质(色)作用的四空定。

(2)正定:是具有智照作用的。这智照作用能洞见诸法实相,故如实正智能依之现前。简言之,正定是与智慧相应的,向涅槃的胜定。正定,一方面既有不为外境所动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又不失如实了知的智照,故是定慧等持的定。依正定而起现证缘起寂灭性的无漏空慧,也就是涅槃智。出世的无漏慧成就,就了生死而得解脱了。

〔从定发慧〕 的意义:

佛说「七依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定,能够依止这些而修发真实慧。接近初禅的未到定,也可以发慧。只有非想非非想定,定心太过微细,心力不够强胜,不能依他而发慧。定本是外道所共的,凡远离现境的贪爱,而有系心一境,集中精神的效力,如守窍、调息、祈祷、念佛、诵经、持咒,这一切都能得定。但定有多种,不可一概而论。虽都可作为发定的方便,但正定必由正确的理解,正常的德性,心安理得,身安心安中引发得来。

佛法的从定发慧,并不是得定即发慧。从定发慧,必由于定前的多闻熏习,如理思惟,有闻、思慧为根基。故本着闻、思的正见,从定中去修习。止观相应,才能渐从定中引发无漏慧。如果有人,离一切分别抉择,不闻不思,盲目的以不同的调心方法去修习,结果,把幻境和定境,看作胜义的自证,是错误的,这是不懂从定发慧的真义!

〔八正道与其它道品的关系〕

解脱,涅槃,由修习八正道而成,所以佛说道谛.总是说八正道,并誉为「八正道行入涅槃」。佛临灭时,对须跋陀罗说:「若诸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便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

如来说许多德行的项目,都不出八圣道。例如:「四念处」即正念的内容;「四正断」是正精进的内容;「四圣种」是正命的内容;「四神足」是正定起通的内容。五根与五力:信即正见、正志相应的净心;精进即含摄得戒学的正精进;念即正念;定即正定;慧即依定而得解脱的正见。

八正道的次第是:正见是闻慧;正思惟是思慧;思惟发起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正精进遍通一切。依着精进去修正念,正定,是定学。定与慧是相应的,故正念与正定即修慧。由修慧──与定相应的正见而发无漏慧,才能完成正觉的解脱。

正见 闻 慧 位

正思、正语、正业、正命 思 慧 位 戒增上学

修 慧 位 定增上学

正勤、正念、正定 慧增上学

现证慧位 得 解 脱

八正道的每一支有其互相资助、相辅相成的关系,故在实践修行上,须齐头并进,缺一不可。

﹝慧学概说﹞

在一切宗教中,最足以代表佛教的特质,也即能显出异于其它宗教的殊胜处,即在智能,不过一般宗教,总是特重信仰,或仁爱心行的表现。唯有印度宗教,在含摄信仰和慈爱之外,更注重智慧的一面。佛教出现于印度宗教文化的环境中,对这方面,当然也是特别重视的。可是依佛教的看法,一般印度宗教所讲的修行证悟,尽管体验得某种特胜境界,或发展而为高深的、形而上的哲理,都不能算为真实智慧的完成,而祇是禅定或瑜伽的有漏功德。

释尊成道以前,曾参访过当时的著名宗教师──阿罗逻迦蓝等,他们自以为所修证的,已达最高的涅槃境界,而据佛的批判,却祇不过是无想定及非非想定等,仍然不出三界生死。所以,其它宗教虽也能去除部分烦恼(甚至大部分烦恼),内心也可获得一种极高超、极微妙,自由自在的相似解脱境界,但因缺少如理的真实慧,不能从根解决问题。一旦定力消退,无边杂染烦恼,又都滋长起来,恰如俗语中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佛教之所以成为佛教,即因具有超越一般宗教的禅境,而着重于智慧的体验生活。我们修学佛法,若不能把握这一核心,或偏重信仰,或偏重悲愿,或专重禅定,便将失去佛教的特质。

由此可见,无论大乘法,声闻法,如欲了生死,断烦恼,证真理,必须依藉智慧力而完成。但这并不是说,除了智能,别的就什么都不要;而是说,在断惑证真的过程中,慧学是一种不可或缺,而且最极重要、贯彻始终地行门。有了它,才能达到佛法的深奥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小乘法中,定增上学以外,别有慧增上学。在大乘法中,于禅波罗蜜多之后,别说般若波罗蜜多。慧学总是建立在定学的基础上,而慧学并不是禅定。有人以为:「依定发慧」,若定修习成就,智慧即自然显发出来。这完全误解了佛教的行证意义。如说依戒得定,难道受持戒行就会得定吗?当然不会,禅定是要修习而成就的。同样的,根据佛法的本义,修得禅定,并不就能发慧,而是依这修成的定力为基础,于定心修习观慧,才能引发不共世间的如实智慧。说依定发慧,决不是说禅定一经修成,就可发慧的。不然的话,多少外道也都能够获得或深或浅的定境,他们为什么不能如佛教圣者一样能够发智慧,断烦恼,了生死呢?

修习观慧,对于所观境界,不仅求其明了知道,而且更要能够引发推究、抉择、寻思等功用。缘世俗事相是如此,即缘胜义境界,亦复要依寻伺抉择等,去引发体会得诸法毕竟空性。因为唯有这思察简择,才是观慧的特性。

修学佛法的,若一下手就都不分别,以为由此得无分别,对一切事理不修简择寻思,那他就永远不能完成慧学,而只是修止或者定的境界。

初学佛法,所应该注意者,第一、不要将听经、看经,以及研究、讲说,视为慧学的成就,而感到满足高傲。第二、必须认清,即使能更进一层的引发闻思修慧,也祇是修学佛法方便阶段,距离究竟目标尚远,切莫因此而起增上慢,以为圆满证得,或者与佛平等。第三、要得真实智慧,不能忽略生得及加行慧,轻视闻思熏修的功行。

慧之观境

慧是以分别、抉择、寻伺等为性的,那么它所分别、抉择地对象──所观境,是些什么呢?

修学佛法,目的在求解脱,解脱是三乘圣者所共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以甚深智慧,遍一切诸法而通达它。换言之,慧的所观境,即是一切法,于一切法的空无我性,能够通达,究竟悟入。所以佛法最极重视的出世慧,其特质是在一一法上,证见普遍法性。

二乘学者的观境,可说祇是「近取诸身」,即直接依自我身心作观。菩萨行者,不但观察自我身心,而且对于身心以外的尘尘剎剎、无尽世界,一切事事物物,无不遍观。知四谛即是声闻慧。四谛的内容:苦是有情身心上的生老病死等缺陷。集是造成身心无边痛苦的因缘,也即是招致生死苦果的力量。灭是离去烦恼业因,不起生死苦果的寂灭性。道即导致有情从杂染烦恼、重重痛苦、生死深渊中,转向清净解脱、寂静涅槃的路径。这四谛法门,可谓是沈沦与超出的二重因果观,其重点在于有情的身心。

南方传来的《解脱道论》,说到慧学,也先以了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生死果报,种种世间事相入手,然后谈到悟证无常无我之寂灭法性。

慧学的另一方面,是三法印的契悟。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在一切世间有为法中,如实体证到念念生灭的无常性,众缘和合的无我性,又能了达一切虚妄不起是寂灭性。彻底悟入三法印,就是证得清净解脱的涅槃。我们之所以滞留世间,颠倒生死,其根源就在不能如实证信三法印。

总之,三乘共慧的要义,一方面是谛观一切因果事相,另方面是证悟无常无我寂灭空性。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以生灭故,寂灭为乐」。从观察到诸行无常,进而体悟寂灭不起的如实性。

大乘不共慧的观境,则是遍于一切无尽法界了。虽然遍观一切,而主要还是着重自我身心。菩萨的悟证法性,也要比声闻彻底。二乘的四谛,是有量观境,大乘的尽诸法界,是无量观境。真正的智慧现前,即是证悟法性,成就佛果。而这究竟理性的体证,着重一切法空性。这与小乘慧有两点不同:第一、声闻的证悟法性,是由无常,而无我,而寂灭,依三法印次第悟入;大乘观慧,则直入诸法空寂门。同时,大乘本着这一究极理性,说明一切,开展一切,与无常为门的二乘观境,显然是不同的。经说苦等不可得,即是约此究竟法性而说。

修学大乘慧,贵在能够就事即理,从俗入真,不使事理脱节,真俗隔碍,所以究竟圆满的大乘观慧,必达理事圆融、真实平等无碍的最高境界。然在初学者,即不能如此,因为圆融无碍,不是众生的、初学的心境。印度诸大圣者所开导的修道次第,绝无一入门即观事事无碍、法法圆融的,而是由信解因果缘起,菩萨行愿、佛果功德下手,然后由事入理、从俗证真,体悟诸法空性,离诸戏论,毕竟寂灭。此后乃能即理融事,从真出俗,渐达理性与

事相,真谛与俗谛的统一。

慧之进修

有些人,由于过去生中修得的宿慧深厚,于现在生,成为一闻即悟的

根机。但若将前后世连贯起来,依从初发心到现证的整个历程说,则每个学佛者,都要经过闻、思、修的阶段,才能获得无漏现证慧(或称现证三摩地),绝没有未经闻、思、修三有漏慧,而可躐等超证的。所以谈到慧学,必然要依循一般进修轨则,分别说明这三有漏慧。

修习闻慧,古代多亲闻佛说,或由佛弟子的展转传授。因此,亲近善知识,成了闻慧的先决条件。然从各种教典编集流通以后,稍具宿根者,即可自己披读研习,依经论的教示而得正解,修行,成就闻慧。可是最主要的一着,是必须理解到佛法的根本理趣。佛法的根本意趣,闻多识广,并不就是闻慧;多闻博学而能契应三法印或一法印的,才够得上称为闻慧。如小乘经说,能如实谛观无常、无我、涅槃寂灭,是名多闻。大乘教典则以堪闻法性空寂,或真如实性为多闻。

思慧就是对于所闻的佛法,加以思惟抉择。思慧,已不再重视名言章句的闻慧,而是进入抉择义理的阶段了。佛陀的教法,原是一味平等的,但因适应世间种种根性不等的众生,而不得不随机施设无量无边的方便法门,于是一味平等、圆满究竟的佛法,有了了义不了义之分。修习思慧,抉择义理其原则是:以了义抉择不了义,而不得以不了义抉择了义,因为衡量教义的是否究竟圆满,绝不能以不究竟不圆满的教义为准则的。比方说,佛常宣示无我,但为了引度某一类众生,有时也方便说有我;无我是了义教,究竟说;有我是不了义教,非究竟说。那么我们要衡量这两者孰为正理,必定要依据无我,去抉择有我,解了佛说有我的方便意趣,绝不能颠倒过来,以有我为

了义的根据,而去抉择无我,修正无我。假使不把了义不了义的正确观点认清,而想抉择佛法的正理,那他所得结论,与佛法正理真要差到八万四千里了!

这无论是印度的中观见,或是唯识见,甚至以《楞严》、《起信》为究竟教证的中国传统佛教,都各有他们审慎的判教态度,和严密的论证方法,我们不妨采取其长处,扬弃其偏点,互相参证,彼此会通,以求得合理的抉择观点,完成明利而纯正的思慧。

修慧在三有漏慧的修行过程中,思慧与修慧,同样对于诸法起着分别抉择,祇是前者(虽也曾习定)未与定心相应,后者与定心相应。思惟,又译为作意,本是观想的别名,因为修定未成,不与定心相应,还是一种散心观,所以称为思慧。如定心成熟,能够在定中,观察抉择诸法实相,即成修慧。

心能安住一境──无论世俗现象,或胜义谛理,是为止相;止相现前,对于诸法境界,心地虽极明了,但并非观慧,而是止与定应有的心境。止修成就,进一步在世俗事相上,观因果、观缘起、乃至观佛相好庄严;或在胜义谛中,观法无我,本来寂灭。这不但心地极其寂静明了,而且能够于明寂的心境中,如实观察、抉择,体会得诸法实相。从静止中起观照,即是修观的成就。

单是缘世俗相,获得定心成就,并不能趣向证悟;必须观察一切法无我毕竟空寂,才可从有漏修慧引发无漏的现证慧。修慧虽不能直接取证,但却是到达证悟的必经阶段。无自性无分别的慧观,能够降伏自心烦恼,引发现证智慧。

从修慧不断努力上进,真实无漏慧现前现证慧成就,即能断烦恼,了生死,成就解脱功德。

如闻慧的成就,含摄得信根──于三宝谛理决定无疑,即是信智一如的表现。思慧成就,由于净戒的俱起,特别引发了深切的悲愿,而成悲智交融的大乘不共慧。修慧成就,则必与定心相应,是为定慧均衡。现证无漏慧,以如如智,证如如理,如智如理平等不二,达到理智平等的最高境界。

不过智慧的初证,总不免偏重真性的,所以最初证得一切法空性,还需要不断地熏修,将所悟真理证验于诸法事相;然后才能透过真理去了达世俗,不执着,离戏论,真俗圆融而无碍。于是悟理与事行,生活与理性,无往而不相应。然菩萨发心,以教化众生为要行,必须具有广大的愿欲,遍学一切世出世间无边法门,种种善妙知识。

菩萨不但是道智,而且是道种智,这是一般所不大注意的。真正的大乘慧学,不但重视观境与生活的相应,理性与事相的统一;而且能够博通一切世学,容摄无边微妙善法,使一切世间学,无碍于出世的佛学,并成为佛法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如实观照

「如实」两个字的意思,就是照它“原来”的样子,当下如何,即照着当下的因缘,去“看”(观察)着“它”无论是喜怒哀乐。

当你观照身心的当下,必须不迎不拒、不取不舍、不下判断、不下结论,变成客观的观察者(只负责觉知),如此才能“照见”五蕴的实相。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是直接契入法性空寂的观照法,对一般人是很难了解的,必须先有法住智,否则只能产生对治的功能,而无法达到见法的效应。杂阿含经说,先得法住后得涅槃,就是此意。

什么是“法住智”,就是“缘起”的正见,唯有知缘起,才是真“正见”,才能了知生死烦恼之因,因果的必然性,法的必归于灭,这些知见之确立,是得涅槃智的先决条件,所以上课听闻熏习,目的就是要建立缘起的正见,听闻,思维,抉择,在此阶段。(缘起是甚深复甚深的)

缘起正见的重要,就如计算机的软件程序,影响计算机的功能,程序如果是正确的,功能不会不相应,错误的知见(无明),才带来贪瞋痴的烦恼,若知见是正确的,自与解脱的正道相应,可见正见的重要。

观照是理论的实践,如实观照为什么要六个口诀,为了避免惯性的思维模式,大众依据的是过去知识,经验的认知,都是主观的我见,超越主观而变成客观的观照,才能认清真相,先作为纯粹的观察者,才有看清“我”的真相的可能,你必须是观察者而不是造作者。

过程中,你会发现惯性的威力,你会很容易落入“想”,而不是“看”着它(自己的身心当下),「想跟看」的作用完全是不一样的,“想”是落入过去与未来,而“看”只有当下,生命只有当下,修行只能在此悟入。

你会发现保持觉照是不容易的,你必须只是“看”,而不是落于惯性的“想”,无论任何的身心变化,都只是“看”着它,只是觉知(发现或了解),而不干涉对治,这就是如实观照的基本方法。

看起来很平凡又不稀奇,一般的直接反应是这有什么用?这不是用来推理讨论的,而适用于实践体验,只有实践者才能体验它的奥妙,如果你尚未尝试,也不要太快下判断与结论。

那么它有什么功效?一个已建立缘起正见的人,观照中本然的会起相应的作用,它有两个层次,一、较浅的受用是对治的功能,照见的当下,喜怒哀乐的情绪当下止息,可以作为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的尚方宝剑,一试便知,这还是有为的对治。二、深彻的体证法性的寂灭,所谓见灭得道,这才是真正的目的,诸法实相的体证,才能体达本来如此的真相,才能如如不动的安住,贪瞋痴的烦恼不再相应。

实践的过程,虽不刻意的修定,而定心自在其中,虽不刻意断除烦恼,而烦恼淡而不起,如实观照之下,戒定慧涵盖其中,随着各人的用心不同,所以也会有不同的受用,知见建立得越正确,受用越深越快,知可以助行,行可以证知,知行相辅相成,随着精进度而提升,必然功不唐捐。

这不分出家在家,不分男女,不分贫贱,平等平等,在生命活着的当下,行住坐卧中任何因缘都能修验,这就是契入三法印或一实相印的平凡的方法,没有神奇的境界,也没有神秘的感应,祇如阿含经说的“如实知”而已。(以上个人知见仅提供参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