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其它法师:佛陀说法的风格和语言技巧(高铭)


   日期:2021/8/8 9: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说法的风格和语言技巧
高铭
闽南佛学


  佛教,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团体,究其原因,除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外部条件外,就佛教内部而言,一方面与佛教的教义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能够被人们广泛认同和接受有关,另一方面与佛陀在世时的传教方式和说法风格很有关系。过去,我们对佛陀所觉悟到的真理和教义研究得很多,而对佛陀说法的形式和技巧却比较忽视。最近,本人在研究《大智度论》等经典时,发现佛陀具有非常高超的演讲艺术,他所创立的学说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並形成一个庞大的僧团,与他的说法风格和语言技巧是密不可分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挂一漏万,恳请诸方长老和大善知识批评指正。

  一、四悉檀原则

  佛陀是宇宙人生的彻悟者。他所觉悟到的真理是甚深极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的诸法实相。据佛教的原始经典记载,佛陀是放弃了六年苦行之后在尼连禅河(Nairanjalllla)附近的毕钵罗树(pipp—ala)下宴坐49日后,夜睹明星升空而开悟的。他成道以后的四个七日内,独自享受着解脱之乐,深知自己所发现的真理是解除众生痛苦,挽救世道人心的济世良方。为了使自己的学说利益更多的众生和服务于人类社会,便决定说法传教。但是,他的第一次说法並未获得成功。我们知道,佛陀初转*轮是在鹿野苑(从,ga—dava)度五比丘。但据巴利藏《中阿含》第56罗摩经记载,佛陀在前往鹿野苑的途中,曾碰到一个叫郁婆伽(Upaka)的邪命外道问他从何师受学而使他满面春风表情愉快。佛陀回答说,他无所师从,但已得解脱,已经漏尽,已经成道。这个邪命外道是怀疑论者,听后说了一句“可能如此”,便摇摇头从另一条路上走掉了。从经上所载的这个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还有一些人对佛陀的新创学说不能接受。于是,佛陀在以后的说法过程中便十分注意自己的说法方式和技巧。其中,四悉檀说法原则便是他常用的方法之一。
  悉檀,梵语Siddhanta,意为成就。共包括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四个方面的内容。意思是说,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引导众生进入到涅槃佛道当中来。《大智度论》卷一缘起论中,对这四悉檀进行了具体解释,把它作为佛陀说法的重要原则进行详细介绍。
  所谓世界悉檀,即因缘和合的缘起事相。是佛陀对世间法的分析和总结。佛陀说法,虽然以出世为目的和旨归,但他对世间法亦非常精通和重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世间说有,我亦说有,世间说无,我也说无,随顺世间,分别显示宣说一切”。①在他看来,“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②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对国家的治理,财富的积累和消费,社会人际关系的协调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有些观点,在今天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巴利藏《佛本生经》和《法句经》觉音(Buddha ghasa)疏中,有佛陀研究开明政府的记载。他认为一个快乐的国家必须有一个公正的政府,杜绝压榨、掠夺、虐待、迫害、苛捐杂税,酷刑峻法等现象。而一个公正廉明的政府,则必须具备十个条件。这十十条件在《十王法经》(Dasa—rajadhamma Sutta)中有明确的记载,至今还保留着。它们是:
  ①豪爽,慷慨,慈善。
  ②有高尚的道德品性。
  ③诚实正直。
  ④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准备放弃一切个人的安乐,名声乃至生命。
  ⑤仁慈温厚、性情和煦。
  ⑥习惯节约,生活简单,不耽奢华,克已端严。
  ⑦无瞋无恚,亦无怨毒。不生芥蒂,不念旧恶。
  ⑧不尚暴力。
  ⑨忍耐、自制,宽容、谅解。
  ⑩不为反逆梗阻之事。
  在巴利藏长部第二十六经(Cakkav·attisihanada Sutta)和KutadantaSutta一经中,佛陀叙述了自己对财富的看法。他明确指出,贫穷是一切非义与罪恶之源。用惩罚和暴力来抑止罪恶是徒劳的,如果要从根本上芟除社会不良现象,必须改善人民的经济状况,应当为农民提供稻谷种子和农具,为商贾提供资金,对雇工给予适当工资。假如人们都有了赚钱自活的机会,就能心满意足,没有恐怖忧虑,只有这样才能国泰民安。
  佛陀关于社会人际关系的观点,可以从巴利藏《善生经》中看出来。
  据经中记载,当佛陀居留在罗阅祗城(Rajagrha即王舍城)时,有一天他进城化缘,在路上碰到一个叫善生的婆罗门男子在向东、西、南、北、上、下六个方向礼拜。佛陀便问他为何要这样做,他说是父亲临终时嘱咐他要奉行这个仪式的。佛即告诉他说,按照阿梨耶(Aryans)的规矩,礼拜六方有另外的含义和做法。六方分别代表六种人际关系:东方是父母,南方是师长,西方是妻儿,北方是亲友邻居,上方是宗教信徒,下方是奴隶佣工。这六种人际关系,在人们的一生中非常重要,所以要谨慎处理,努力协调,不能对立。礼拜这六方的目的,亦在于此。
  现在,有一些入一谈到佛教,便认为是一种消极逃世,远离人间烟火的东西。这是完全错误的,至少是片面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六祖慧能大师在其所说的《法宝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⑨是与佛陀;勺原始说教相符合的,我们今天在弘扬佛法均时候,也应该遵循世界悉檀这一原则,不能离开世间常识来谈玄说妙,弄得佛法与世间常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相违背。
  所谓为人悉檀,是指佛陀在传教时为了使信徒们得利益而根据不同的对象说不同的法。如果是在家众,他就说五戒十善,如果是出家众,他就说比丘和比丘尼等法。《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猴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佛陀所教化的对象是无量无边的,有国王、刹帝利、婆罗门、外道论师,商贾、佃农、乞丐、乃至盗贼等不同身份的人。由于所教化的对象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当然也不能干篇一律。这在现代教育学上叫做“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是使教学成功有效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佛陀对这一方法的使用是得心应手的。巴利藏《杂阿含》下99卷32中载有佛陀对一位村长阐述自己对不同的众生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和传授不同教学内容的原因。
  据经中记载,有一天,当佛陀经过那兰陀村(Nalanda)时,村长问他,佛陀对一切众生的利益是否都怀有慈悲心?因为他看到佛陀说法时,对某些人很充分很彻底,对另外一些人却又不那么充分彻底。佛便用一个比喻答复他说,如果一个农民拥有许多土质不同的土地,那么他应该在土质最好的地方播种。佛陀说法也是这样,对上根利器之人说法完全彻底,对钝根者流则只能讲到一般程度就可以了。因此佛陀说法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来决定说什么,并怎样来说的。我们在从事法务法事活动时,也只有在充分掌握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取得相应效果。否则便是对牛弹琴,劳而无功,至少是收效不大的,
  所谓对治悉檀,即根据人们的不同错误采取不同的纠正方法。就象医生看病一样,先要摸清病人的症状,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佛陀说法也是如此。对贪心厉害的人,说不净观,对瞋心大的人,说慈愍观,对非常愚痴的人,说因缘观,对寻伺多的人,说数息观;对骄慢心重的人,说界差别观。
  佛陀说法的对治原则,他在鹿野苑初转*轮度五比丘时便已开始使用了。
  佛初转*轮的内容,有的人说讲的是四谛法门。其实,这是不对的。根据现存的部派佛教经律二藏来看,比较一致的记载是佛在讲四圣谛以前先讲了一番远离苦、乐二边的中道理论。其原文是这样的:
  “世尊于此告五比丘:我等出家,若彼二端,不应追求。二端云何?一者情欲中,终朝享乐,粗俗凡庸,无与幸福。一者,虽曰虔诚,而实自虐,痛苦粗野,无与幸福。诸比丘众,此二极端,绝勿趋求。有中道焉,如来所阐,可致正知,可获妙悟,导人清净圆照,平等正觉,涅樊寂灭之境。诸比丘众,此乃中道,如来所教……⑤  
  这一历史事实,在上座部经、律二藏和大众说出世部的律藏中都有类似的记述。为早期部派佛教共同接受。可见与历史原貌是基本—致的。如果我们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这种说法也更符合逻辑。因为佛陀所度的这五个比丘,当初是随他一起在苦竹林修苦行的,后来佛陀放弃了苦行方法离他们而去,他们就感到很失望,有点瞧不起他。所以佛陀成道以后去度化他们时,应该是先批评苦行和其他外道学派的主张,然后才提出自己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这是佛陀说法时对治原则的使用。   
  佛陀说法的最后一个原则是第一义悉檀。第一义悉檀是佛陀所觉悟的宇宙人生的实相,是远离颠倒戏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真理。这个真理如果用语言来诠释,有种种名称,如妙明真心、圆成实性、毕竟空、第一义谛、胜义谛、中道等,但无论你使用一个什么样的名称,都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出它的含义。它是超越我们的认识范围和时空观念,但又与我们息息相关,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所以,这个真理“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如果我们觉悟到了这个真理,那我们当下就会和佛一样,达到解脱自在的涅槃境界。
  佛陀从他35岁成道至80岁涅粱,说法45年,采用了种种方便善巧,都是为了引导众生觉悟第一义悉檀。可以说,在佛陀说法的四悉檀原则中,第一义悉檀是其核心和根本。第一义悉檀虽然不可言说,但又不离一切言说。其他三悉檀都是围绕第一义悉檀来说的。第一义悉檀是鉴别佛法与非佛法的试金石。因此,我们在弘扬佛陀正法时,也是不能离开第一义悉檀的,离开了第一义悉檩,就是非佛法了。

  二、以身作则,观机逗教

  佛陀最初创立自己的沙门僧团时,过的是游方乞食的生活。因此他有机会与当时其他的沙门婆罗门、帝王、大臣、士兵、商贾、艺人等各行各业的人接触。他向他们乞食,作私人谈话或公开演讲,把自己的主张向外传播。这种生活方式,必然会使佛陀经常碰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每当这种契机出现时,佛总是不失时机地弘扬自己的主张,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他的真理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为广大人类接受。并从而形成了佛陀说法的第三个特点——以身作则,观机逗教。
  比如,在巴利律藏I301ff中,曾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佛陀带着他的随从弟子阿难(Ananda)在僧团驻地周围漫步时,见一病僧因患痢疾卧于粪秽中无人照顾。佛便上前去问他:“比丘,你得了什么病啊?”
  病僧回答说:“弟子肠胃不适,得了痢疾病,世尊。”
  “有侍者吗?”
  “没有,世尊。”
  “为什么其他比丘众不照顾你?”
  “长老,因为我没有照顾过他们,所以他们不来照顾我。”
  佛陀闻此,便对阿难说:“阿难,你去取水来,我们一起给他洗一洗怎么样?”
  “可以。”阿难回答说。
  于是阿难从别处提了水来,佛陀亲自倒水,阿难给病僧洗濯全身,并将他抬到床上,让他休息。事后,佛陀还召集了全体僧人开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去照顾老弱病僧。众僧回答说:“他从来不照顾我们,所以我们不想去照顾他。”佛陀便告诫他们说:“你们这些出家的比丘众,都远离了父母,割亲舍爱,如果不互相照顾,以后有谁来照成你们?诸比丘众,如果你们愿意侍候我,我应该看护患病之人。”
  佛陀就是这样随时随地都在教化他的弟子的。
  在《佛本行经》中,有佛陀随机教化一老妇的有趣故事。
  故事说,过去有一个年老的妇女,丈夫早死,家里唯有一个儿子,可是天不同情老人,没有几天的病苦,他的儿子竞舍弃老人而早天了。这使老妇痛苦欲绝,决心与儿子一起死了算,因此天天坐在儿子的冢间哭泣,不吃也不喝,直到第四天,佛陀知道了这件事,便带了五百个比丘去度化她。老妇人远远地看到佛陀光临,急忙跪向前去,一边哭泣一边顶礼佛陀。这时,佛陀便慈悲地问她:“你年纪这么大了,不住在家里,一个人在冢间干什么?”老妇人回答说:“佛陀,我家里没有什么人了,仅有的一个儿子也死了。我爱儿心切,所以想同爱儿死在一起。不然,我就希望我的儿子活过来。”
  “人已经死了,你还希望他活过来?那我替你想想办法吧。”
  “那太谢谢啦,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那你先去找吉祥火来吧。’如果你希望儿子复活,我有一个办法,只要你找来吉祥火,我就能让你的儿子复活。”佛陀很有把握地对老妇人说。
  什么是吉祥火呢?吉祥火就是从来没有死过人的家里所生的火。老妇人兴冲冲地挨家挨户去找了一整天,最后还是空手而归。佛陀见机缘已到,便对她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生老病死,无论是谁也免不了的。你看,哪一家没有死过人?”
  迷痴的老妇听了佛陀的开示以后,立即彻悟了世间无常和生死痛苦的道理。她就象从梦中醒来一般,要求出家,后来她证得了初果须陀恒。
  通过上述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佛陀说法,是非常擅于利用当时的具体情况的。他传教的方式是不拘—格的。

  三、回答问难的善巧

  佛经的结构组织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问答的方式来进行。佛陀说法总是尽量使自己的谈话适应所欲说服的对象。他心里非常清楚,除了让别人从其自身的经验和观察中相信他发现的真理外,他没有任何行政措施和权力。因此,在公开辩论的场合中,他从不当而驳斥他人的观点和修行方;法。他在谈话开始时,总是十分谦虚礼貌地采用对方的观点,然后利用问答来修证它,直至得出的结论与自己要说的完全一致。整个谈话过程都好象是被软化者自己在探索,而不是佛陀把真理强行灌输给他人。在别人提出问难时,这种方法使用得更多更明显。
  根据《四阿含》、《大智度论》、《大毗婆沙论》等经论,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在说法时对于他人的问难,往往采用四种方式来回答。这四种方式是:①定答,②分别答,⑧反问答,④置答。这四种答,在不同的场合,佛陀根据他人所提问题的性质,分别采用。因此,使他回答他人的责难时,显得灵活自如,非常方便善巧。
  比如,一比丘向佛说:“色、受、想、行、识是不变异的吗?”
  佛回答说:“没有色、受、想,行、识常不变异。”
  这就是定答。即对他人提出的问难直截了当地提出全面肯定或否定的答复。
  所谓分别答,如—梵志(Brabinac—arin)问佛:“人作身、口、意业,受何果报?”
  佛回答说:“若作苦业,即受苦报,若作乐业,即受乐报,若作不苦不乐业,即受不苦不乐报。”
  分别答是指佛陀对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分别抉择,对其全体或部分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在逻辑学上属于多重选项择判断的范畴,是比较复杂的逻辑推理过程之一。因此,在同一问题中,如果采用分别答,则答案是既可肯定又可否定的,因为答案不止一个。
  所谓反回答,是指当别人指出问难时,佛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针对他的提问反问过去,让他自己去省悟。佛在度化舍利弗的舅舅长爪梵志时,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舍利弗本末经》中说,舍利弗的舅舅是南天竺国的大论师。他为了读尽法时的十八种大经,便发誓不剪指甲,结果指甲留到很长。别人便送他一个外号叫“长爪梵志”。他学会十八种经书以后,便非常傲慢自负,象大力狂象一样,到处与人辩论。没有人能够与他匹敌。后来,他回到家乡摩伽陀国(Maoadha)的王舍城,听说自己的外甥舍利跟着佛陀出了家便很不服气地跑到佛陀的住所,只见舍利弗刚刚受戒半月,正站在佛的旁边扑扇子,于是气不打一处来,决定和佛辩论。与佛行了见面礼以后,便在佛的对面坐下来,对佛说道:“瞿昙(佛的五姓之一),我一切法不受!
  佛便反问他:“长爪,一切法不受这个观点你接受不接受?”
  长爪梵志听后,自知落入二难推理之中,无论如何回答都是输定了,当即如好马见了鞭影,弃捐贡高,惭愧低头,在坐处就得以远离尘垢,后来出家作沙门得大力阿罗汉。
  最后一种答法,是问而不答,即所谓置答。指佛陀对十四无记等问题采取沉默不答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的问难。尽量避免自己转入到毫无意义的争辩之中去。比如,有一个游方的婆蹉种问佛:“可敬的乔答摩,神我是有的吗?”
  佛缄口不答。
  “那么,可敬的乔答摩,神我是没有的吗?”
  佛还是缄口不答。⑥
  这种以沉默代替语言的方式,恰恰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为凡是牵涉到宇宙人生的本质问题,都是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只能由智者自己去体悟。

  四、形象化比喻和庄严语

  佛陀说法的风格在语言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比喻的使用和庄严。
  前面说过,佛陀所觉悟到的诸法实相是难思难解、甚深微妙的。为了把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思想体系表达出来,并让接受这种思想的人在接受以后又不产生执著,所以佛陀在说法时经常用形象化的比喻来阐述自己的主张。
  如《楞严经》卷二显见不灭一节中,佛陀为了让持断见论的波斯匿王接受不生灭性思想,便指着恒河水问他:  “你是几岁时看到恒河水的?”
  波斯匿王回答说:“三岁那年。”
  佛又问他:“你三岁时所见的恒河水和你以后所见的恒河水乃至今天所见的恒河水,有什么区别没有?”
  波斯匿王回答说:“没有什么区别。”
  佛便告诉他,就象恒河水一样,我们的妙明真心从古至今是不会断灭和变化的。波斯匿王便由此悟入了如来藏甚深智慧大海。
  就象佛陀经常使用恒河水这一比喻一样,在《大智度论》中,佛陀经常用如下十个比喻来阐述自己的真空幻有思想:
  ①如幻。
  ②如焰。
  ③如水中月。
  ④如虚空。
  ⑤如响。
  ⑦如犍达婆城。
  ⑦如梦。
  ⑧如影。
  ⑨如镜中相。
  ⑩如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带比喻的寓言故事,也是佛陀在说法时经常引用的。如《妙法莲花经》里的化城喻、药草喻、大白牛车喻、火宅喻等都是比喻故事运用得非常成功的例子。
  关于佛陀说法的庄严语,  《瑜伽师地》本地分卷十五中对此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弥勒菩萨认为,佛陀说法时使用的语地具有五德九相,显得庄严得体。是我们每一个佛教徒在与人辩论或进行日常交际时必须遵守的典范。
  这五德是:
  ①不鄙陋,即远离边国俚俗语,使用官方规范化语言。
  ②轻易,即使用听众容易理解的通俗化语言。
  ③雄朗,即依义建立言词,所用的语言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要说的意思。
  ④相应,即语言前后一致,法义前后相符。
  ⑤义善,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健康,能引发好的结果,纠正众生的颠倒妄见。
  具足上述五德的语言必有九种相:
  ①不杂乱,说话围绕一个中心,不舍离论点论事。
  ②不粗犷,说话时态度温和,语气婉转,没有急躁、愤怒的现象和表情。
  ③辩了: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义理都清楚明白。
  ④限量:言辞不是太多或太少,在限定的时间内刚好说完。或在限定的偈颂内,刚好表达出自己要说的意思。
  ⑤与义相应;语言与义理一致。
  ⑥时:说话的前后次序不颠倒,层次清楚。
  ⑦决定:
  ⑧显了:混不结巴。
  立场观点,始终如一。
  吐词清楚,声音响亮,不含
  ⑨相续:语气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如果我们在弘法时语言和态度都达到了上进要求,我相信没有不成功的。
  总之,释迦牟尼佛作为一个伟大导师,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他的许多说法原则和方法,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很好地去继承和发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其它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其它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一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 

 其它法师:九华山晓悟老法师开示录 

 其它法师:去除心中的那根刺(通德法师) 

 其它法师: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 

 其它法师:绍云法师开示录 

 其它法师:禅七讲话(惟因老和尚) 

 其它法师:善导大师的念佛思想(心行法师) 

 其它法师:以传统「智慧道德修养」化解地球危机(从慈法师) 

 其它法师:和谐社会谈觉之教育(释隆迅) 

 其它法师:念佛与修行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