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温金柯博士:《杂阿含经》贯珠


   日期:2021/1/15 13: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杂阿含经》贯珠
 
  读《杂阿含经》,发觉经中所载佛陀开示的修行法门实多种多样,足见趣入涅槃之道,本来就不是仅有一途。这里仅就兴趣所及,对其中部分法门作一初步的整理与阐释。
 
一、归趣
 
  《杂阿含经》的归趣是「涅槃」。佛陀曾向前来挑战的萨遮尼犍子自述宗趣:「世尊觉一切法,即以此法调伏弟子,令得安稳,令得无畏,调伏寂静,究竟涅槃。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一一○经)佛陀曾问阿难,若有外道来问,世尊为什么教人修诸梵行?那么你如何回答?阿难说:「为于五蕴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诸梵行。」(五○经)得到佛陀的首肯。因此,当罗?罗体会到佛所说的五受阴、六入处、尼陀那法「此诸法,一切皆顺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二○○经)时,即是他「解脱智熟、堪任受增上法」之时。
 
二、知见
 
  体证涅槃的正因是知见。佛陀曾对诸比丘说:「我以知见故得诸漏尽,非不知见。」(二六三经)阿难也曾就佛陀的简略开示而解释说:「眼(等六入处)是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是等悉入世间数。多闻圣弟子于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间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二三四经)这更指出了「如实知」即是出世间。
  知见所以是解脱的正因,那是因为它能使人远离系缚而得解脱。佛陀曾告诉诸比丘:「正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一经)将此中的次第说得十分清楚。因此佛陀对于「智」的定义就是:「云何为智?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是名为智。」(七二经)亦即,智慧的表现一方面是知性的没有颠倒执的如实知,另一方面也即是离于贪欲的脱落、放下、解脱。
 
三、所知
 
  怎样的知见是能导致解脱的正见?首先,从「所知」来说,是现实身心的一切,亦即是经验性的对象。佛陀明确的指出:「云何所知法?谓五受阴。」(七二经)他也曾批判说:「一切者,谓十二入处: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一切。若复说言:『此非一切,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我今舍,别立余一切』者,彼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三一九经)形上的玄想与建构,不可究诘的神话世界,在佛陀这种经验主义的态度中都会自然的消弭于无形,人唯有从这里开始才能如实面对现实身心的一切,方始有如实的观察与证悟。
  离开形上玄想与神话建构,现实身心的一切自然就以因缘的形式而呈现。因此佛陀回答初次见面的婆罗门提出的「沙门瞿昙何论何说?」的问题时,就扼要的说:「我论因说因。」进一步的解释就是:「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五三经)简而言之,如实的了解苦的因缘,并给予有因有缘的对治,这是佛教的态度,然则它的知识论的起源是与上述经验论的态度密切相关的。
 
四、领会
 
  如实的观察现实身心的一切,所得到的领会,依《杂阿含经》说,会有很多种,而其中与解脱涅槃相应的,整理出来的成句就是「如病、如瘫、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舍利弗回答摩诃拘絺罗,未得初果而欲得初果、得初果已欲得二果、得二果已欲得三果、得三果已欲得四果,乃至得四果阿罗汉已,当思惟何法时,他的回答都是:「当精勤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瘫、如刺、如杀、无常、苦、空、无我。」(二五九经)
  在这八者之中,「苦」和四个「如」都是「可厌」之意,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判断;「无常」「空」「无我」则是不带价值判断的知性的描述。
 
五、苦
 
  对身心的一切作出否定性的价值判断,它是如实的吗?一般说来,价值判断更多的是主观的赋予,而与客观的实情无关。对此,《杂阿含经》有明确的解说。佛告诉诸比丘:「若五蕴于众生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五蕴;以五蕴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五蕴。」(十三经)亦即五蕴之所以为可厌,那是因为它是众生的过患,否则就不必认为它是可厌的了。换言之,它是功能性的。
  此外,佛陀也明确的指出:「于色(等五蕴)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七经)「若于眼(等六处)生喜者,则于苦生喜;若于苦生喜者,我说彼不解脱于苦。」(一九四经)从这个意趣来说,对身心的一切作出「可爱」的肯定性价值判断,将会与解脱相悖。所以虽然价值判断是主观的赋予,但是宁可采取否定性的态度。
  事实上,佛陀也曾指出,单纯的从这个否定性的价值判断入手,就可以到达究竟解脱──亦即苦的止息,如说:「信心善男子应作是念:我应随顺法,我当于色(等五蕴)多修厌离住。信心善男子即于色(等五蕴)多修厌离住故,于色(等五蕴)得厌。厌已,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以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四七经)从观五蕴是苦,修厌离住,以到达诸苦的灭尽;从这个次第也可以看出它的功能性。所以说,观身心为苦,与其说是出于如实,不如说是出于它的功能。
  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价值判断,尤其像是「可爱」「可厌」之类的价值判断,是与情感意志相关的。情意性的判断,一般说来多半是由实际的生命感触油然而发的,比较难从外在的训示、甚至自我暗示、自我强迫中产生。因此除非这个人早已经心有戚戚焉,否则要他马上从厌离下手,是相当勉强的。
  再从《杂阿含经》的教义来看,它也明确地指出,现实身心的一切并非本质上即是「负面价值的」,身心之所以为苦,为可厌,那是因为与烦恼相应之故;若不与烦恼相应,五蕴也是无漏的。如佛陀曾对诸比丘说:「我今当说有漏、无漏法。若色(等五蕴)有漏,是取,彼色(等)能生爱、恚,是名有漏法。云何无漏法?诸所有色(等)无漏、非受、彼色(等)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等)不生爱、恚,是名无漏法。」(五六经)佛于另一处又说:「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五八经)此外,佛陀曾说:「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二六七经)也是相同的意趣。
 
六、无常
 
  再来看「无常」「空」「无我」等较不带喜厌情绪的描述。事实上,无常、无我被视为「三法印」之二,足见它在佛教教义中具有更核心的地位。
  从认知的难易度来说,身心的「无常」可以说是最明显的事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杂阿含经》中,针对特定的个人,施予破疑解惑、示导见性的实例,大多是从「无常否?」这个问题开始引导起,层层转进,以至现观涅槃的。如三○经、二六一经、一○四经……等等都是。所以「无常」的教义,可以说是一个最平易的入处。
  单提一个「无常」,能否像单提「厌离」那样,能使人究竟解脱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佛陀曾对诸比丘说:「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二七○经)
  然则我们可以问的是:「无常」是一个相当常识性的认知,一般人也多多少少会兴起这样的感怀,然则要到什么程度,它才能使人断除一切渴爱乃至无明呢?又,其间的理趣如何说明呢?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就在同一经,佛陀解释说:「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二七○经)也就是说,「无常想」之所以能够断除渴爱乃至无明,那是因为它能够建立无我想,而无我想才是顺入涅槃的正因。
  所以佛陀才会明确的指出,观察五蕴无常,心乐清净解脱的空三昧、观察六入处相断的无相三昧,观察贪瞋痴相断的无所有三昧,虽然都是「知见清净」的前因,却都还不是「知见清净」,唯有「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透过「无常」这一事实的辅助,彻底的了解无我,才叫作「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八○经)。由此可见,「无我」比「无常」具有更核心的教义地位。
  所以我们看《杂阿含经》中,佛陀认为外道与佛教的差异,其要点并不在于他们不了解苦和无常,而在于他们无法了解无我。佛陀对外道仙尼比较他与外道诸师的差异时说:「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名曰断见。彼第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不见我,是则如来、应、等正觉说,现法爱断、离欲、灭尽、涅槃。」(一○五经)
  此外,佛陀也曾对诸比丘说,佛教的修行方法,若不植基于「我见的破除」,那么是绝对无法到达涅槃的。他说:「我不说此甘露涅槃,依三见者。何等为三?有一种见,如是如是说:命则是身。复有如是见:命异身异。又作是说:色是我,无二无异,长存不变。」(二七二经)因此,「无我」无疑是佛教教义中最关要的一点。
  「无我」是远离于一般人之常习的,在同一经中,佛陀就对仙尼说:「此甚深处,难见难知,应须甚深照微妙、至到、聪慧所了,凡众生类未能辩知。所以者何?众生长夜异见、异忍、异求、异欲故。」(一○五经)即使是如此,但是佛教所以导人现观无我的,却是「无常」这个最浅显的道理。无常观之可贵,亦在于此。
 
七、无我
 
  「无我」之发现,简而言之,就是发现「我」是一个虚构的概念,没有真实的所指。佛陀曾对诸比丘说:「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无明触生爱,缘爱起彼行。」(五七经)亦即「我」的虚构,是由无明触而生起的,亦即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这种错误的认知,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苦。佛陀说:「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亦随转;心随转已,亦生取着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四三经)
  由于这种苦的根源是虚构,所以佛陀也指出这种苦恼的枉然。他说:「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攀四识住。」(六四经)
  怎样离于这样的虚构呢?简单的说,明了虚构是虚构,以及虚构即是苦,就能离于虚构了。对此,佛陀有一段话说:「计者是病、计者是瘫、计者是刺。如来以不计住故,离病、离瘫、离刺。是故比丘欲求不计住,离病、离瘫、离刺者,彼比丘莫计眼我我所,莫计眼相属……如是不计者,则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二二七经)换言之,就是「莫计」──停止虚构而已。
  在阿难引述佛陀对迦旃延的说法中提到:「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二六二经)换言之,若能真正对于「虚构」有透彻的了解,无疑无惑,那么就是「正见」的建立了。
  离于虚构,即智者,即是究竟解脱者。佛陀曾说:「云何智者?阿罗汉是。阿罗汉者,诸数永灭。」(七二经)舍利弗也曾说:「如来见法真实如,住无所得,无所施设。」(一○四经)由此可见,离于虚构,乃是彻始彻终的心要。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佛陀鼓励诸比丘修习离于诸想的无相三昧,指出它能究竟灭尽烦恼:「比丘!贪想、恚想、害想、贪觉、恚觉、害觉,及无量种种不善,云何究竟灭尽?于四念处系心,修无相三昧,修习、多修习已,住甘露门,乃至究竟甘露、涅槃。」(二七二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温金柯博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温金柯博士)  

 温金柯博士:佛陀的师承与超越 

 温金柯博士:六门教授习定论现代汉语译 

 温金柯博士:《杂阿含经》辨义 

 温金柯博士:台湾居士佛教的展望 

 温金柯博士:佛教徒参政之省思 

 温金柯博士:佛教团体参政之商榷 

 温金柯博士: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 

 温金柯博士:评《新雨》的〈谈龙树的哲学〉 

 温金柯博士:初果退见问题初探 

 温金柯博士:四向四果与菩萨 

 温金柯博士:印顺法师对大乘起源的思考 

 温金柯博士:念佛与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