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卢志丹居士:万法缘起,知恩报恩


   日期:2020/10/8 8: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万法缘起,知恩报恩
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结佛缘,好人缘》

  澧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龙潭崇信禅师,天皇道悟禅师之法嗣,渚宫(今湖北江陵)人,姓氏未详。崇信禅师少而英异,宽愍好施。他家住在天皇寺附近的一个巷子里,以卖烧饼为生。

  道悟禅师见他生活十分艰苦,就把寺中的一间小屋让出来给他住。崇信为了表示自己对道悟禅师的感谢,就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每当崇信把十个饼送给道悟禅师的时候,道悟禅师总是非常高兴地收下,然后等崇信回去的时候又从十个饼中取出一个还给崇信。

  如此一直持续了两年。后来,崇信终于忍耐不住地问道悟禅师:“我既然真心的把饼送给了你,为什么还要每天还给我一个呢?”

  道悟禅师说:“你能每天送我十个饼,为什么我不能每天送你一个饼呢?我这也是在感谢你呀!”

  崇信心中顿时大悟。

这正如古语所说:“互相分食,就会有剩余;互相抢食,就会不够吃。” “吃人一斤,还人四两;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食果子,拜树头;食米饭,敬锄头。”

  为什么要感恩?其根据主要是佛陀的“缘起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存在,条件具备,事物生起、存在,叫做“待缘而生”;条件消失,事物崩坏、灭亡,叫做“待缘而灭”。

  “缘起论”说明,事物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事物由于条件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的。所谓“相互依存”,就是说你的存在是在为我的存在作条件,我的存在也是在为你的存在服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成就。

  “缘起论”是全部佛教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其他所有佛教理论都是在缘起论的基础上而展开的。

  根据缘起理论来观察,显然可知,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众生与佛之间,皆是相互依存、是一体不二的关系,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依正不二、自他不二、众生与佛不二的思想。每个人都是由过去业因所感得的身心叫做“正报”,也就是我们生命的主体。我们身心所依托的山河大地、国家社会,叫做“依报”,也就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依正不二,就是指人与外在环境是相互依存、一体不二的;同样,自己与他人(社会)、众生与佛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修行中,能正确体会理解这些关系,是完善人格、成就佛格的关键。那么,怎样做才能符合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的要求呢? 唯一的、如理如法的答案就是知恩、感恩与报恩。

  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能以知恩感恩的心对待大自然,对待这个养育我们的地球,对待与我们人类自身生命休戚相关的山山水水、林木花草乃至空气、能源等,我们就会自觉地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如果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上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那么,任何个体离开社会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个体生命的完善。这就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仅仅独善其身。要追求个体生命的完善,必须同时积极促进他人即全人类的共同完善,将个人生命的完善建立在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之中。这样,我们就能常怀知恩感恩之心,逐渐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疏远、隔膜、欺骗和仇恨,友爱、包容、互助和欢笑将充溢人间。

  更重要的是把感恩之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即不仅知恩,更要报恩。

  佛教的报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报众生恩、报国家恩、报父母恩、报三宝恩。

  报众生恩,不仅包括前面提到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还包括佛教所说的无始以来个体与众生之间可能存在过的亲缘关系。因此,我们应该要报答三世、七世乃至生生世世的父母深恩,将所有的人都看作自己的亲人,时刻想着报答亲人的恩情。同时,报众生恩还包含六道一切众生。 因为按照佛教的轮回理论,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众生在过去生中曾经可能互为六亲眷属,只是在现生现世,由于业力果报的不同,而有了人和动物的区别。而且,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佛性上人与动物是完全平等的。因此,佛教提倡戒杀、放生、素食,是基于对一切生命现象的平等看待和尊重。

  报国家恩,又称报国土恩。国家、国土培育、养育了我们,我们应时刻热爱国家,热爱故土,念佛不忘报国。

  报父母恩,又称报师长恩,父母生我、育我,恩重如山。老师教会了我们读书和做人的基本道理,使我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恩情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努力报答。

  报三宝恩,就是报答佛、法、僧三宝的恩德。佛是天人的导师;佛法是真理,是我们修行学习的宝藏;僧是住持佛法的代表,是弘扬佛教真理的使者。三宝就是众生的指路的明灯,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是生命的皈依之处。因此,众生应念念不忘报答三宝之恩。

  如果每个人知恩感恩,时时报恩,人间处处是无尽的善缘。在报恩中修行,在修行中报恩,我们就会广结大好人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卢志丹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卢志丹居士)  

 卢志丹居士:佛陀告诉你妄语谎话的恶果 

 卢志丹居士:运水搬柴是神通 

 卢志丹居士: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卢志丹居士:一念嗔恚火,能烧无量劫善根 

 卢志丹居士: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 

 卢志丹居士:生活简单是享受 

 卢志丹居士:学佛不是为了求神通 

 卢志丹居士:修行,就是打磨心性 

 卢志丹居士:最容易招致贫穷的恶业 

 卢志丹居士:佛告诉你:人身有多么难得! 

 卢志丹居士:淡泊名利,清净自活 

 卢志丹居士: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