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四‧妄语戒


   日期:2020/8/5 23: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四‧妄语戒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妄语很是误人的。在五戒里有大妄语、小妄语的区分;大妄语就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小妄语就是普通的欺骗性,以说大妄语才算犯了根本戒。但是菩萨戒与五戒就不同了。何谓妄语?「虚而不实,欺凡罔圣,回惑人心,名为妄语。」说的话是一种虚言,没有实在的,欺骗凡夫,也欺罔圣人,迷惑人心,这叫做妄语。

妄语有四种分别:

(一)妄言:即撒谎。谓(1)见言不见,不见言见。(2)闻言不闻,不闻言闻。(3)觉言不觉,不觉言觉。(4)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因为见闻觉知这四个字,每个字都有这么两句,共称八种妄语。眼根名见,耳根名闻,鼻舌身三根名觉,亦名为触,意根名知。又实有言无、实无言有,乃至法说非法、非法说法等,但令违心而语,皆名妄言。

(二)绮语:一切华靡浮辞,无义无利,及一切世间王论贼论饮食论等。或男女间淫猥不清净之文辞言语,使人生染心,想入非非,皆属绮语。

(三)两舌:向此说彼,向彼说此,互相离间,令成乖诤。例如:向甲说乙非,向乙说甲非,来回挑拨,互相离间,令二人反目成仇。

(四)恶口:以粗言谩骂,忿怒咒诅,令他人难堪。

此戒正制大妄语罪,余一切妄言绮语,是此戒兼制。若两舌恶口,重者自属说四众过(第六重戒),及毁他(第七重戒)。轻者自属毁谤(第十三轻戒),及两舌(第十九轻戒)。

自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是谓大妄语成。或自言我得十地(菩萨果位),或言得辟支佛位(缘觉果位),或言得四果(即罗汉四果:(一)初果见道位,预圣流;(二)二果修道位,一来天上,一生人间;(三)三果修道位,不来欲界受生死;(四)四果无学位,证无生果),或言得四向(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或言证得四禅定:(一)初禅离生喜乐地;(二)二禅定生喜乐地;(三)三禅离喜妙乐地;(四)四禅舍念清净地。

或言证得四空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或言成就不净观,或言成就安般念(数息观),或言证得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或言得八解脱((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灭受想定),或口自说天、龙、修罗鬼神,咸来恭敬供养我,或言已断结使,已经断了一切烦恼,即五钝使、五利使(五钝使为贪、瞋、痴、慢、疑;五利使为身、边、戒、见、斜),或言已永离三涂(地狱、饿鬼、畜生)。以上等语,都是虚而不实的话,纯粹为贪图名利而说,名大妄语。

教人妄语:教人为我传扬美德,以致名利,即卖广告。譬如说:「某某人是个大修行者,是大德、是个了不起的、是证果圣人!」诸如此类,属教人妄语,其目的在沽名钓誉。若教人自言证圣,名利自属彼人,但结轻垢,是此戒兼制。

方便妄语:故意标新立异,作种种显异方便,来彰其有德。或借鬼神仙乩,役使鬼神言:「某某人是大德,是高人,善根是了不起,他是佛再来!」借着乩坛给他宣扬。或用咒术,令人得梦境等,令人梦见他是个高人,是个古佛。如此蛊惑无知,使人大兴供养,而致名利兼收。

妄语因:起心欲诳他人,以取名利。

妄语缘:行来动止,语默威仪,种种方便,以显圣德。

妄语法:言自得十地四果等法。

妄语业:了了出口,前人领解。一旦出口,而前人已经明白了,领解了。前人若不领解,那个人还不懂,尚不成妄语业。

乃至等者:此段是举轻况重,兼制小妄言。但小妄言不属重犯。

身心妄语:身业表相,亦名妄语。如问其得果,点首示相;问清净否,默然不答等。由欺诳心,表示身相,令前人领解,口虽不言,亦名妄语。

正语:如实而语。

正见:为生死,为菩提,为众生,不为名利。邪语邪见,反此可知。

邪业:依于邪语邪见,必成邪命恶业。

具缘:此亦性遮二业,具五缘成重。(1)是众生:对前面说话的这个对象,这对象是个众生。(2)众生想。(3)欺诳心。(4)说重具:就是大妄语,十地、辟支佛等位,未得言得,未证言证。(5)前人领解。

现在讲一个持妄语戒特别清净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未成道之前,屡世修菩萨道,集菩提胜因。某一生为普明王,行持妄语戒,最为精严,丝毫不犯。有一天,普明王从宫里出来,见到一个婆罗门,瘦饿贫乏。这个贫穷的婆罗门向王求乞,说:「请你慈悲周济我,我现在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很苦恼。」普明王说:「好,等我到花园走一趟,回来后,我一定布施给你!」

可是普明王到了宫后之花园,正欲散步,就被斑足王把他抓去了。这斑足王会飞,他是个人形,他的脚是兽形、就像狮子似的。他能飞行,所以就把这普明王抓走了。为什么他抓普明王呢?因为斑足王信外道,遵其师令,若以一千个国王的头祭祀山神,王必能成道。所以斑足王就用他的神力游遍印度,擒拿各国之王。当时印度,几里地就一个国,几里地就一个国,已经抓了九百九十九个,就剩最后这一个了,抓着普明王,把他抓去了。

被抓了,普明王不禁痛哭流涕。斑足王说:「男子汉大丈夫,生而无患,死而无畏,你为什么这么大哭呢?」

普明王答说:「唉!我不是怕死而哭!因为我生来没说过妄语,我说了就做,没有骗过人。今天我踏出宫门之时,有一个婆罗门向我求乞,叫我周济他,我答应他,等我散步回来,我一定帮助他,但是现在被你抓来,我就犯了妄语了。我也不能帮助那婆罗门了,我是哭我不能履践诺言。」

斑足王说:「好!既然这样,我把你放回去,你回家去周济他,限你七天。七天后,你要是不回来,我会去抓你,你是跑不了的,我一定能把你抓回来。」就把普明王放回去了。

普明王回国后,不惜金玉,广设施会,供养全国一百位法师,请其入宫内说法。又救济一切贫穷孤独,珠宝财富,无不尽给。救济完,一百位法师就为普明王说无常、苦、空、无我四法,四首偈颂申明其意。

(一)无常偈﹕

劫火终起,乾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扬。
天龙福尽,于中雕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

第一偈说一切无常:「劫火终起,乾坤洞然」,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中劫,劫终时大火起烧,就有火灾了,上至初禅天,乃至乾坤(天地)都变为一团火了。这时,「须弥巨海,都为灰扬」,海水也烧干了,须弥也给烧化了。「天龙福尽,于中雕丧」,天龙的福,到这时候也就完了。你看!海水都没有了,这龙还能存在?「二仪尚殒,国有何常」,二仪就是天地,天地尚且都殒灭了,何况国土,又怎能常久呢?这国还有什么罣碍呢?这就是告诉普明王把国家放下,不要执着国土王位等身外物。

(二)苦偈﹕

生老病死,轮回无际,欲深祸重,疮疣无外。
一切烦恼,忧悲为害,三界皆苦,国有何赖?

第二偈说苦:「生老病死,轮回无际」,生老病死这四大苦恼,轮回无际,这个际在这个地方就藉这谐音念「在」,因为它是押韵的。生老病死这种轮回没有边际,到什么时候为止呢?没有尽头。说是人死了就没事了?那不然,还得生,生完了还得老,老完还得死,生老病死,就如旋火轮似的,没有停止的!「欲深祸重,疮疣无外」,我们人的贪欲心特别深,那么将来受的祸也重,以严重性来说,比恶疮、毒瘤、癌症,犹为厉害!「一切烦恼,忧悲为害」,一切烦恼,皆由忧悲所致。「三界皆苦,国有何赖」,找遍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找不到安乐土,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都是苦恼的地方,国有何赖,国还能有甚么仗势呢?所以国也是不可依赖的!三界尚且将来都得有坏,何况一个国呢?这是告诉普明王把国家放下。

(三)空偈:

有本自无,因缘成诸。盛者必衰,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都如幻居。声响皆空,国土亦如。

第三偈说空:「有本自无,因缘成诸」,一切有为法,是从那儿来的呢?根本是从空里,从无有处来的。所谓有生于无,一切万物究竟归于空寂。你看!空中这云彩,本来虚空什么都没有,哎!它就生出一云彩。我们这个地球,也是从虚空而生。本来没有这个地球,慢慢慢慢的众业共感,就成了这么一个地球。一切法皆由诸缘成就。

「盛者必衰,实者必虚」,你看这怎么样盛,将来它也毕竟有衰的时候。周文王也是本着这个道理而发明八卦。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化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本着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周而复始的道理演变而发明。周文王算卦的时候,卦要是到极好的时候,这卦就要起变化了。因为人盛到极点的时候,衰慢慢就该现前了。这实者,你看他充实的,将来他就有虚的时候。

「众生蠢蠢,都如幻居」,但是众生愚蠢无知,居住在一个幻化的场合里头,还以为真。「声响皆空,国土亦如」,声响本空者,譬如敲钟。你看那声啊,好比说,我们要是一敲钟,先有钟声,继有钟响,须臾之后,慢慢慢慢的,这声响都没有了,终归于无。万事万物亦复如是。包括国土也是这样,跟声响是一样的,也是不能够久长的。

(四)无我偈:

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保养,以为乐车。
神无常主,心无常家,形神尚离,岂有国耶。

第四偈说:「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保养,以为乐车。」所谓识神,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识神虽然是无形无相,但是能够投胎领命。它借四蛇之乘(地、水、火、风四大),假和合成为身躯,但它是虚幻而无实体。人的生生死死,不外更换躯壳而已。「无明保养,以为乐车」,这个幻身乃是一念无明所滋生保养,而众生懵然不觉,染苦为乐,认为这是快乐的车乘。好比说吧,人家生一个小孩儿,就怎么样的庆祝,人们觉得很喜欢,就像坐那乐车似的。

「神无常主,心无常家」,我们这个神识没有恒常的主宰,心也没有恒常的家,就像把这个房子住旧了,之后就得换房子了。这个身体坏了,便搬到另一个身体去,就像换房子似的,死此生彼,流浪三界,如居旅舍。「形神尚离,岂有国耶」,精神和形体,尚且时常分离,何况国土,那还算个什么?更加不实际了,焉能恋栈不舍?

一百位法师如是为普明王说法,都是叫他放下。普明王大兴供养之后,把国家交给太子了,就预备启程回到约定的地点,履践诺言。大臣们就劝他,说:「大王不要去,你去了,这岂不是白白送死吗?」王说:「不去,他也会来抓,我也是逃不了的。」「我们在空中布上铁丝网,他就进不来了。」王说:「不必!那么样呢,也是犯妄语。」大臣们留也没留下,他就去了。

普明王到那儿,斑足王一看,想:「哎!这个人的信用真了不起,连死他都不怕!他竟然来了。」这样一来,斑足王大受感动,就不杀他了。不杀他,怎么办呢?就用一千个馒头,在每个馒头上画上耳目口鼻眉,画上五官,就像人头一样似的,以这一千个馒头祭祀山神。这么样的,结果这一千个国王都没被杀。事后,这九百九十九个国王都感普明王之恩,说:「因为普明王他很注重实语,把斑足王感动了,我们的命都是他救的。」所以就不肯舍普明王而去,就不走了。既是他们这九百九十九个都不走了,不舍普明王,所以他们这一千个国王就在这地方住下来了,这个地方就叫王舍城,即今印度灵鹫山之中央是也。

斑足王问普明王,说:「你这么样注重信用,一点也不破失,你真了不起呀!」普明王答说:「实语第一道,实语升天梯。实语小人大,妄语堕地狱。」意思说:实语是第一之道,比什么都重要,能够注重实语就可以升天。人要是尽说实话,而不说妄语,就是小人也成为正人君子了,要是妄语就要堕落的。这是说普明王他持妄语戒有这么样的严谨。

在中国,有一位住山的老修行,他在山上很用功的。好比说,晚上睡觉就以坐代卧,坐在那儿睡睡就算了。有一天晚间来个贼,贼等着他睡觉,好偷他。但是这老师父总没有睡觉,稍微坐着休息,醒了,就去用功地拜佛、看经、念佛。这贼连着来了三日,想等他睡觉,好偷他,但都没成功。之后,这贼想:「反正你是不睡觉了,我也找你闲空的时间也找不着,就明拿了!」就明抢,到了他那屋里,拿了东西,捆绑捆绑,拿了就跑了。这位老修行眼睁睁地看他拿,也没挡他,说:「你怎么拿我的东西啊?」也没说这话,拿就拿去。

这贼拿走了,回家,一想:「唉呀!这我可不对了!我要是偷拿别人的东西,轻者得挨一顿打,重者就要打官司。这人明明看着我拿,这样的好人,我偷他的东西,这罪过该有多大呢?不好!不好!!不好!!!」他就把东西完全送回,也请问这位老修行,说:「师父!你修什么法?你这心里头一点儿也不动?我拿你的东西时,你眼睁睁地看着,你都不出声,你用什么的功,有这么样的定力呢?」老修行说:「这不是一天两天的,这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一点一点地来的。」

「由浅入深,那么开始的功夫是什么呢?」

「刚开始,要先受三皈依。」

「什么叫做三皈依呢?」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我可不可以皈依呢?」

「可以。那么再其次呢,就是受五戒。」

「什么叫五戒呢?」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这贼一想:「杀生呢,到年节的时候,人家都托杀羊杀猪的。偷盗呢,是做这个职业的,这不偷盗是办不到的。要不邪淫也是靠不住。要不饮酒也是不行,而且还很好饮酒。」之后,他说:「师父!我受一条戒,行不行呢?」老修行说:「受一条戒也行。」说:「我受持不妄语戒,我不说谎话,我就受这一条戒,好不好呢?」说:「好。」之后,老修行给他受三皈依,然后给他受这妄语戒。这个贼对妄语戒持得很严,一点也不犯。但是,什么人有什么人的朋友,他这个贼就有贼朋友。

有一天,朋友来了,说:「某处某处有一份好事,咱们到那儿能够取多少钱,一个人能分多少多少,你去不去呢?咱们都是朋友,我们不能不告诉你。」他心想:「我说我去吧!到时候不去,这不是犯了妄语了?要是说不去,到时候一心血来潮,又想去了,这不也是犯妄语了?好!我说灵活一点的话,别把妄语戒犯了。」他说:「到那钟点的时候,我要是能够到场,咱们就一齐去;要是没到场,你们就走,不必等我。」可是怎样呢?到时候了,他正想迈步出门,就来了五个陌生人。这五个陌生人,就像很熟的样子似的,就谈起来了,你一句,他一句,一说怎样呢?把这个钟点就过了。

时间过了,他那一帮朋友就走了,身上都有武器,带着刀去偷去了。到那儿,正巧那一家人夜晚驻兵,把这一帮人一网打尽,完全都抓住了。抓住,第二天就从他门口经过,往县里头送。当时中国的法律,送去都是砍头啊。他亲眼看着他那几个朋友都送死去了。他说:「唉呀!昨天我刚要走的时候,就来那五个陌生人,大概是护法善神吧?受一条戒就有五位护法善神,受这一条戒就能免掉一死,把五条戒都受了,持全戒的功德,这不就更大更好了吗?」之后,他就亲身到他师父那儿去,要全受五戒,以后也不当贼,就做好人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慧僧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慧僧法师)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参 劝大众奉行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