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四)涅槃妙心 前言


   日期:2020/5/24 6: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前言

佛教的出世间法是要证涅槃为目标者,行者能真去三毒贪瞋痴当得涅槃心,此法不通外道法,也只有心地法门才能得此涅槃妙心,悟真空实性。禅宗悟境有三不等,且看镇州临济义玄禅师如何说。义玄禅师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妙解岂容无着问,沤和争负截流机。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边人。」

此三句有不同的悟境,义玄禅师说若荐得第一句,「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堪与祖佛为师,也就是说能对真佛子讲经说法,做为求解脱道佛子之师;「妙解岂容无着问,沤和争负截流机。」举为第二句,若荐得第二句堪与人天为师,也就是说能做求天道、外道者之师;「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边人。」举为第三句,若荐得第三句,自救不了,因执取里面那个业我为真我,当然就自救不了,怎还能为他人师。此三段境界行者宜分辨得出,始不迷头认影,自误误他也!

临济义玄禅师的「三玄三要」说,因未有实际的论述留传,所以造成诸多当时与后学禅者,甚多的议论与诤辩,三玄三要终究如何?这些论说对于修行并无实义,修行还是要真修实证为要,光说理论无有助益。但谈到「玄」者应是不能落于语言文字,才能叫作「玄」,所以三身的证得,可能是阐述三玄的意境。三身者如是法身、报身、应化身,此三身都不能落于语言文字,法身清净无相,开悟者始能现起。法身应众生缘起无量应化身,菩萨以应化身利益众生。得报身者清净庄严无伦比,是住清净无垢佛剎土。

三要者是禅者悟道过程的体验,由禅师发难来考验禅和子,若能体知三要印开,自能不为一切境所迷。一个修行者心尚不净时,三身不显,所以在空、有、中道中打滚,在实、权、方便中体会,若也一日搞清楚了后,就能心地清净,不爱涅槃,不惧生死,发菩提心,以般若智利益一切群生。当行者在过程中,对于空、实相、假有等做体悟后,真能自在无碍于一切境、一切业,得真解脱之见,之后还得学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对菩提道果才能更迈进一步。

「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主宾分是何境界?行者在实修的过程中,历经了空、无相、无愿三三昧的实证,得空证有脱黏功夫,得无相证有实相观,能住空有不二之境,得无愿、无作观能无缘不起妄想,有缘来以体空应一切缘,应缘中能老实地体会,自性寂然不动,应缘一动也能明明了了,自觉自知,住无为常为之境。此等行者悟得性空,再进而让心空法了,心光内敛形成朱点窄,行者不执一法守真空,有缘来时自性自应缘,在未容拟议、不经思虑中,内外法缘主宾立分。修行至此能力者,已能于心地上现功夫,一切法都由心意做,不需落于口舌,所以临济义玄禅师说,此人已得心地法门,能做佛教栋梁,能做为佛子、求解脱道者之师。

「妙解岂容无着问,沤和争负截流机。」此句又是何义?解脱知见、自性妙用等功夫,不能经由问答中获得,而是要断一切心病─贪瞋痴而得。无上妙解也可用语言文字阐述,但若无证解脱行者,仅在嘴巴中悟禅机,机锋相对,一问一答,纵有无限辩才,也是得个口头禅而已。得口头禅行者,善于机锋诤辩,这样就像浮在水中的白沤一样,一个沤黏一个沤,好像要阻断流水之势,是很用力,但这样有可能断业流之机吗?若是光依互相诘问,有辩才也不能让心性悟得真无碍。因此等人学得世间智,善于论诤义理,所以可以做为人天之师。

「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边人。」里边人习气不尽,业流不尽,所做所为有如戏棚里头的傀儡戏一样,自己不能行动,仅有靠幕后的人再导演。像此类行者,虽会得一些超能力,甚至于神通力,也是逃不过三界轮回的业流中,所以临济义玄禅师说自救不了。诸多行者未能了知第三句,往往假借他力,现傀儡状生怪力乱神事,此种人身心不能自主,当然自救不了。

行者明心后真性主行,应缘时无妄心相随,始名明心;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达此境界,始名见性。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曰:「灵光独耀,回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行者灵光独耀虚空界,五根六尘无所入,回脱根尘,不执世间、器世界一切相,体露真常不变空性。行者不被文字所拘,应缘时心性祇发挥其性用,在心性应缘中无杂、无染,圆成时性本自具足,只要能离一切妄缘,不黏、不着,不即不离,即是悟得如如佛之境矣!

所以悟道行者,灵妙心光随缘而应,本来独自光耀,解根脱尘回光返照,体性显露现出真常。此真心实性不拘泥于文字,心性纯而合一,本自不再受一微尘,本自圆满而能成就一切种智。但要离一切虚幻不实之内在妄想缘,遇外境缘时,应缘中亦无妄想相随。若能如此,对诸实缘而无感不应化,感而遂应,应无所黏,即无妄想相随,此即是如如佛也,是得涅槃妙心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善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善祥法师)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3.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2.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1.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0.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9.诸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8.自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7.性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6.三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5.观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4.动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3.无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