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2.回光密意


   日期:2020/5/24 14: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公案本文

道明因追衣钵不得,而问卢行者,得悟知本来面目之意后,更问卢行者曰:「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别意旨否?」

(缘起于现象界,道明师问刚才所言、所说认识本来面目后,有无其它密语及密意旨在?)
 

卢行者曰:「我今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意却在汝边。」

(若能从嘴里道者,就无密意可言也。若也能从事回光返照自性,密密之意即将从体性中显现也。)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行者当心眼开时,就有鉴照外境的功夫,依心地清净程度而现不同的能力,若第六意识心稍清净,无有分别妄执,就能得诸多三摩地门,此行者当能有部份的圆镜智,但不能说是大圆镜智。大圆镜智者(ādarśa-jñāna),即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之佛智,此种佛智如大圆镜,可映现一切形像、影像,包括无量佛剎土。依唯识宗所说,成佛以后,烦恼即转变为智慧。此种智慧可分四种,其第四种智(即第八阿赖耶识)转变为清净智,此即大圆镜智。密教将此四智,加上法界体性智,合称五智,即东方阿閦佛所成之智。若要说有「大圆境智」,那也只有佛或大菩萨们才有的境界。圆镜智或大圆境智是什么?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中云:「大圆镜智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此智名为大圆镜智。依大智故常如法性,双观真俗无有间断,能常执持无漏根身,一切功德为所依止。」

又《佛说佛地经》云:「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唯以圆镜为譬喻者,当知圆镜如来智镜平等平等,是故智镜名圆镜智。如大圆镜有乐福人悬高胜处无所动摇,诸有去来无量众生,于此观察自身德失,为欲存德舍诸失故。如是如来悬圆镜智,处净法界无间断故无所动摇,欲令无量无数众生观于染净,为欲取净舍诸染故。又如圆镜极善磨莹,鉴净无垢光明遍照,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于佛智上一切烦恼所知障垢永出离故。极善磨莹为依止定,所摄持故鉴净无垢,作诸众生利乐事故,光明遍照。又如圆镜依缘本质,种种影像相貌生起,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于一切时依诸缘故,种种智影相貌生起,如圆镜上非一众多诸影像起,而圆镜上无诸影像,而此圆镜无动无作。如是如来圆镜智上,非一众多诸智影起,圆镜智上无诸智影,而此智镜无动无作。又如圆镜与众影像,非合非离,不聚集故,现彼缘故,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与众智影非合非离,不聚集故不散失故。又如圆镜周莹,其面于一切处,为诸影像遍起依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不断无量众行善莹,为诸智影遍起依缘,谓声闻乘诸智影像,独一觉乘诸智影像,无上大乘诸智影像。为欲令诸声闻乘人依声闻乘而出离故,独一觉人依独觉乘而出离故,大乘之人依无上乘而出离故,如圆镜中大影可得。所谓大地大山大树大宫舍影,而是圆镜不等彼量。如是如来圆镜智上,从极喜地乃至佛地,智影可得,及与一切世出世法,智影可得,而圆镜智非彼分量。又如圆镜非处障质影像起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非恶友摄闻不正法,障碍众生智影起缘,彼非器故。又如圆镜非处闇质影像起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非处乐恶愚暗众生智影起缘,彼非器故。又如圆镜非处远质影像起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非处不净感匮法业,不信众生智影起缘,彼非器故。」

如上契经云,一切法皆是依缘所化显,非器不能体会得佛陀的心光遍照,更不知佛光加持,不是佛光不遍,而是因自恶愚使暗隐,不能接受如来佛光照射故,所以此等人的语言、行为都是依业障而行,不能回光自修污垢。吾等修行人就是有点能鉴照的功夫,也没有如来的大圆镜智,因不能含容十方一切佛剎土,不能遍知一切世界中有情、无情类众生因果。

但禅宗行者若能回光返照自性,当依缘前来之时,以其空性应缘当下,起回光返照之意,即能知其密密之意。此时行者能以无为法起有为性用,性用中无为、有为依缘而现起,如此也能顺缘化解一切业缘,甚或成就一些众生佛事。之后,一切事皆不可言、不可说,这就是密意,不然即患有我、法二执,就不能说是密意了。

 

(2).释题

本公案名为「回光密意」,回光者是指心光反外寻而转内照,不用往外追寻;密意者是隐藏之旨意,本指佛陀特殊之意趣,盖佛之真意与众生所理解者不同,故称为密意,尤其一进入如来金刚真言乘时,更是非我等众生所能体会。密意有时佛陀虽详细说明其义理,众生亦难以理解测知佛真实之意,故佛所说者,皆为方便教说。

此处回光密意系指禅宗行者无为性用之密意,乃对显现空理真实,此行者所起性用有为而言。佛性本有空真如性与不空真如性两者,末法时期因众生无清净心意故,仅有阿赖耶识功能,无有如来藏识现起,所以没有佛等的如来藏清净真如性,故不能起大圆镜智,佛智能依缘遍见十方一切佛剎土及一切佛剎土中有情、无情众生因果轮回现象。但此时禅宗行者既然法身活起,就有能力以自性空真如,待有缘来时应缘而起性用。当此行者以无为空体感知因缘而起法用之时,就不必用心追逐外缘,记得:如来者无来无去,而反要回心返照自性,自能体知无为性空之体,它正遇缘、应缘中,此时空体非合、非离地,产生无为性用之功能。这时行者能一念不迷于因缘,也能不起妄想相随,即能稳住空性、无染心,这样再回光返照此心,它正进行何因缘、何事端,当要能清楚了知,若行者能做到此者,即谓证得性空行者(《金刚经论》第三句偈,有阿那含果境界)。不然若行者仅知其性用,而不能体知无为性用时的真实过程,或为何事端,那也可以说是悟得真心,也可说是证得心空(《金刚经论》第二句偈,有斯陀含果境界),也可以说行者在性用中,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当然行者有此心用能力,还得与心地清净度来搭配印证,若行者有心感及性用,但却无淡薄贪、瞋、痴等心与断三结(有身见、戒取见、疑),那根本就没有什么斯陀含果位可得,所以不要自打妄语,说是证得心空,有多了不起,不要这样说,不然入地狱有其份。若行者回光返照,能知无为性用过程与所为何事,再加上已断三结,也做到淡薄贪、瞋、痴三毒,还有断五下分结(有身见、戒取见、疑、贪、瞋等),这样才真的做到空性的境界,也就真有阿那含果的境界,不然行者心不净而有此性用,不是真得阿那含果行者。若行者误认境界,未证谓证,大妄语成,当堕无间地狱。综观末法时期行者,有谁能有此等修证,大概也仅有出家众师父们,守戒严谨,心地清净,又有心空、性空之修证,才能获得此种果位吧!在家居士道理懂得,但行为确做不到心清净度,所以耍嘴皮者多,实证者少。

 

(3)、语体文解

道明因追衣钵不得,而问卢行者,得悟知本来面目之意后,更问卢行者曰:「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别意旨否?」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初悟道时,依五祖弘忍大师指示,即夜南下。有同学道明师者(即惠明师)追踪而下。当他遇六祖时,六祖知力不能敌,即将五祖嘱咐之衣钵置于石头上,道明师欲拿起衣钵而不能得逞。遂起忏悔心向卢行者说,本非因衣钵而来,是否能得知「本来面目」之意旨。卢行者便答说:「不思善、不思恶,当下即是朗上座本来面目。」道明师理会得此道理后,即便又问到:「修到最后密语、密意外,还有其它意旨可言吗?」

道明师者是唐代僧,本名惠明师,其生卒年不详。道明师是江西鄱阳人,俗姓陈,据言是陈宣帝之孙,曾受四品将军之爵,隶署诸卫,故有将军之号。道明师幼年即于永昌寺出家,于高宗之世,投入黄梅山五祖弘忍大师处,初无所证,后得闻大鉴慧能六祖得五祖衣鉢,乃寻迹急追,而于大庾岭相会,后承六祖慧能之开示,遂得彻悟本源,故后改名道明师,并拜六祖座下,留守三年修行。其后居于江西省袁州蒙山,聚徒习禅,大大宣扬慧能大师之禅旨。

卢行者即禅宗第六祖慧能禅师之称,行者俗姓卢,广东南海新兴人。行者幼年丧父,家贫,采薪事母。偶路过人家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深得其旨,遂萌出家之志,前往投在五祖弘忍大师座下,开始在湖北蕲州黄梅凭茂山修道,被称为卢行者,或卢居士。行者、居士之称,本指带发之修行者,当时行者未出家之故。卢行者后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是时南有慧能大师,称为南宗禅,北有神秀大师弘法,是为北宗禅。后有南顿北渐之不同修持法门,学人依根器而追随之。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道明师问刚才所言、所说认识本来面目后,有无其它密语及密意旨在?」禅宗密意本在不言中,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个悟道行者本无有言说,故说不可说。若有众生因缘请法,即为说之,是依根器而说。然说而不说,终归还是无所说。

时下有些人好呈口舌之能,不为众生说法,而因自心不净,不能容纳异己之见,也确实不知修行是要修什么,自己除恶未尽,不能断我、法二执,却专行口舌逞能之恶行,为文弄墨诋毁诸修行人,心本不净却又犯戒连连,实不知密意本不可说,有所说是方便度众而说,所说也非专为悟道者说,非为上根基者说。因上根基者本不用说,自能阅经教契入佛理,得佛法无尽密意。
 

卢行者曰:「我今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意却在汝边。」

六祖卢行者即告道明师说:「若今我能用嘴巴跟您说者,即非是密语、密意。若您能断我法二执,不落于语言、文字,回光返照自性空体,依本来空寂之体,只要能在因缘来时,当自性缘起,应缘起法之时,保持自在心,如此即能知密在己心中,别也另无密意可言 ,所以密者更不能落于语言、文字也。」密语即无,密意仅能体会于自心中,且存留于自心中。若是有人不甘寂寞,有所体知而落于语言、文字,不是想求得名闻、利养,即是犯我法二执。

按语说:「若能从嘴里道者,就无密意可言也。若也能从事回光返照自性,密密之意即将从体性中显现也。」古德云:不住一法守真空,还如太虚生闪电。如此,行者灵光自然映现一切密意。无心才有密意,有密意不能有密语,落于语言、文字即非密意,若有密语即无密意可言也。

修行人易犯得、犯失,若不能舍一切真如性用,即不知学佛法真实。行者若能于过程中舍一切相,才能得空、无相、无愿等三昧。证得此三昧行者,即能转入陀罗尼门,这也许要花掉修行者廿、卅年时间呢!

(2006.03.23.撰于法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善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善祥法师)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3.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2.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1.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0.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9.诸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8.自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7.性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6.三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5.观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4.动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3.无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