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打坐小技巧


   日期:2020/5/1 20: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利益众生才是正道

记得上次有一堂课我向大家提问,请想成佛的和想成人的举手,结果是想成人的举手的比较多,想成佛的不多。为什么我们学佛的人不敢成佛呢?学佛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成佛吗?人做得再好,最终还是人。即使你是一个最好的人,如果不发愿,不发成佛的心,也是成不了佛的。但是要想成佛,的确要把做人的基础打好,然后再上一个台阶,持佛心、立佛愿、行佛事才能成佛。请问大家人道最重要的是修什么呢?

众答:为人处事。是什么身份就扮演好什么角色……

师:我非常赞同大家的观点。人与佛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做一切事都围绕着我,而佛做一切都围绕着众生。说直白一点,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私自利的,而佛所做的一切都是无我利他的。这个“他”是指各类众生。作为学佛的人,我们在人道上修行,最起码要体现出无我的境界,否则你根本上不了佛道,因为人与佛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一个有我一个无我。可是现在很多修学佛道的人,对国家、对单位、对家庭的职责都不愿意尽了,为人子不尽孝,为人妇不尽人妇的责任,为人夫不尽人夫的责任,乃至作为单位的员工也不尽员工的责任了。这种人就算学佛也学不好,因为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又怎么可能进入更高的层次有所作为呢。你在本位上能做好,将来换个位置也能做好,能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情,到任何地方你都能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情。为人子时能一心一意的尽孝,长大以后为人父时也会尽父亲的责任。从一个人当前的身份和工作状态就能预见到将来所做的一切是否能做到位。你不需要听他说,只看他对目前的工作是否尽职尽责,是否在用心做。如果是因为水平差而做不到位,这个可以理解,问题是你是否用心做了?是否忘我地投入了?做不好事是水平问题,但是不去做事或敷衍了事,这就是心态和思想境界的问题。生而为人,不要说学不学佛,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要有责任心。一个人要想得到身边人的赞叹、认可、抬举,在我们身上必须体现出脱俗的样子。何为脱俗呢?就是做事不要总考虑自己的感受,不要太自私。人虽然都是自私的,但要把自私的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对自己没利的事就不去做,要知道无我的做事就是最大的利己!如果你有智慧,思想境界高,出手做事先利人不利己,最终结果才是真正的利己。

佛做任何事都是考虑众生,从不考虑自己,但最终却是利己的。佛即便是利己了,但仍然会把这个利益毫无保留的再反馈、回向给众生。就好比一个有悲心的人发财后会让众生来享受他的财富,而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发财后就会自己去享受、挥霍。我们常说一个人很俗气很市侩,就是因为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全是唯利是图,这种人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为什么很多学佛的人都崇拜佛菩萨,而不崇拜罗汉呢?因为菩萨可以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不伤害众生,还努力地服务众生。而罗汉是管好了自己的身口意不去伤害众生,却没有利用自己的身口意加倍努力地服务众生。

有的人相貌长得很好,但和他一共事,发现这个人很令人厌恶,内心很丑陋,这就是因为私心太重,内心的阴暗面太多的原故。因为我们内心的阴暗面多,所以才会总是留意社会的阴暗面,留意别人的缺点。佛教讲相应,相应可以理解为相互吸引,相互感应。你是个有智慧的人,自然结交有智慧的人比较多;你是个无我的人,接触的自然也是无我的人比较多;你自私自利,无论到任何地方,吸引、招感的多数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人。有时我们会很烦恼,为什么碰到的人不能令自己满意呢?因为你本身就是这一类型的人,自然招感来的也是这种人,所以你就不要抱怨外面的环境了,因为你的身心所散发出来的就是这种气氛和力量。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心灵打开,不能面对自己的身心,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想要有一点点进步,真是千难万难。其实我们身上的缺点、恶习,自己说与不说,大家都知道也能理解。敢承认并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阴暗面,这对我们个人来讲是一次身心的超越,它完全可以成为自己脱胎换骨的机会。一个修行人不敢直视自己的缺点,内在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往下走,长期往下走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心态会越来越郁闷,越来越阴暗,负面的一些想法会越来越多,甚至和你交往的人也会受到感染,本来对方很发心,和你接触多了,就会和你一样,慢慢会变得自私、阴暗。一个有正面能量的人,与之接触的人都会被感染,本来不发心的,接触到正能量足的人也会发心。

我们身为佛子,别人把我们当佛看,本来我们应该生惭愧心,知道自己离佛还相差甚远,但是只要人家恭敬了三宝,自然会有福报,有功德。就在升起恭敬心的当下,他就是无我的,他的心灵就是张开的,这时他自然会得到宇宙的正能量。如果你面前是一个积极向上、正能量很足的人,你对他升起恭敬心,你马上就能和他的正能量相应并合二为一。

在学佛人身上多数表现出来的是看破、放下、什么都不在意了,对什么都不负责任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充分的理由,可以对国家不尽忠,可以对家庭、对单位不负责任,因为学佛了,成佛才是头等大事。创造宗教的人真“伟大”,让我们很多众生找到了自私的理由,使我们有了一个掩盖自私的法宝。不信教,不学佛,还不好意思明目张胆地自私,多少有些顾忌,但是信教之后,打着看破放下的幌子,就可以对家庭、单位、国家不负责了,因为终于找到了理由——我要成佛去了。今天既然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痛下狠心,把这种现象从我们身上一刀砍掉!

一个学佛的人,没事不要找事,有了事情就要去直视它,面对它并勇敢地去承担责任,敢于承担就是对自我的最大超越。做不好与不去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要经过无数次的磨练才能锻炼出来,可是自私自利的心完全可以当下顿超,不需要慢慢修炼,因为自私与无私只是一种观念和念头,只要转变观念即可。做事的能力需要慢慢增长,技能需要日积月累和漫长的时间锻炼,而理念上的东西完全可以当下顿超,

你如果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肯定成不了佛。对外面的事情有责任心,学佛后把心收回来面对自己时,同样会有责任心。当你的力量向外释放,对家庭、单位、国家肯负责任,同样当你把力量收回来往内释放,你对自身也会负责任。

我们静坐、冥想、六根关闭、内敛也是在做事,只不过是针对内心在做事。你是否认真、仔细?能否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并发现心中的种种杂草?如果看不见或者看见后却拔除不了,那么在做外面的事情时,就会看不清,也没有能力做好。有时即使能看清外面的事情,但会跟不上节奏,因为能力不够。我们不仅和众生是同一体,自己的内外也是同一体。我们对内心世界看得清,把镜头转向外面时,对外面的世界也看得清。就像苹果手机,即可以拍外面,镜头一转也可以拍自己,只要它具备清晰的功能,不论拍内拍外都会很清晰。人也如此,有能力的人走到任何地方都有能力,老虎走遍天下都是吃肉,老黄牛、山羊走到哪里都是吃草。你在社会上会为人处世,能够功成名就,你出家学佛或者学佛不出家,你在学佛这个领域里做佛事也一样能功成名就。

我们出家修道不也是在做佛事吗?并非为人诵经、念佛、消灾、超度才算做佛事,修炼自我都是在做佛事。身为佛子,我们说的、做的、想的都是佛事。不要以为出家人只有打坐才是做佛事,出了禅堂就是做俗事,不是这样的。只要穿上袈裟,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佛事。既然是做佛事,在我们身上就要体现出佛的味道,想把佛的味道体现出来很简单,一招就够了,是什么呢?(众答:无我、奉献),对了,看来你们都听懂了。不要太自私就够了。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一点点自私恐怕很难,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不要太过份。想活得让大家敬重你、赞叹你、抬举你,靠什么呢?就是奉献!这就是法宝。

一个人对社会、对家庭、对单位索取得越多,正能量就越来越小。如果把力量反过来,对家庭、对单位、对国家都是释放、施舍……能量场就会越来越大。就相当于井水,每天汲水,四面八方的水就会源源不断地聚过来。没听说哪个人是做事累死的,都是心量不够气死的。你看东华寺的那几个“老黄牛”,每天在工地上浑身是泥、累得要死,他们不仅没有累死,反而越做身体越健康。有的人未做事就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手套戴上了,帽子戴上了,这种人永远做不成事。只有忘我做事的人才能很快把事情做成。

实际上我们今天能闻到佛法,能够学佛,甚至穿上僧装,说明我们已经不只是这一世在学佛了,已经学了很多世了。为何我们今生穿僧装呢?因为前世这一堂功课没做完,没有做圆满,所以这一世还得穿僧装继续做前一世尚未结束的工作。如果前一世的佛事做圆满了,这一世就不会再穿这身僧装了。除非你是随着愿力来穿僧装,否则就是随业力来完成前一世未完成的功课。众生也是如此,有的是随自己的悲心和愿力而来,有的是随业力不得不来,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你们会问,如何了知我这一世当和尚是乘愿再来,还是被业力驱使而来?你这一世当和尚修学佛法,诵经、打坐、上早晚殿,甚至维护寺庙,你是以抱怨心在做,还是以欢喜心在做这一切呢?是以“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呢?还是在利用它,糟蹋它呢?通过我们的行为就能鉴别出自己是乘愿而来,还是受无明业力驱使不得不来。有的人当和尚很轻松,对上早晚殿、对戒律没有任何束缚感和煎熬痛苦的感觉,他深知戒律是做人本来就应该遵守的,并非当了和尚才要遵守。他的行为举止已经纳入正轨,不需要费力扳到轨道上来,这说明他的身心昔日已修行端正,今日自动进入轨道。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无法进入轨道,总感觉自己的身心很痛苦,这就是被业力驱使不得不来的人。如果不敢直视它,甚至否认它,那么这一世仍然超越不了,将来还会带着业力去往生,还会带着业力再来。三世因果就如同三天因果,道理是一样的。

寺庙里的任何一个工作、一件事情都是让我们培福报、种福田的。带着欢喜心去做会越做越欢喜,越做越健康,最后欢喜心就成了你的根本心。如果以抱怨心勉强而为之,结果就会如佛教讲的:存什么心动什么念,最后就会招感什么果。你带着欢喜心和别人交往,别人反馈给你的是不是也是欢喜心呢?带着烦恼,以抱怨心和别人交往,别人反馈回来的也是抱怨。本来人就应该在工作中锻炼,在工作中成长,在工作中成就。

做内在工作要比做外在的工作更难。出家人能够看住自己的心,做好自己内在的工作很不容易。作为出家人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每天是否真的在想尽一切办法看住自己的心、主宰自己的身口意。如果没有看内在的心,外在的事情也不去做,那就是一个虚度光阴、混饭吃的人。我们无量劫以前修的一点福报使我们能够生在人道,闻到佛法,并能受十方供养,这已经非常不容易,难能可贵了!如果你还在做一个索取者,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那么你的正能量就会越来越少,无论是身体,还是财富、智慧、人缘都会越来越少,你会越来越贫穷。无论是想开智慧,还是想累积财富、广结善缘、寻找一些人脉关系,都得从奉献中获取。

实际上我们内心什么财富都具足,为何还会一味的贪婪,一味的索取呢?因为你是个胆小鬼,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否则你会接受佛的理念并将其融化于自己的血液里,会以佛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怎么还会拿社会上的理念来指导你学佛!既然是个学佛的人,就应该拿佛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不能和身边不信佛的人攀比,别人不信佛不明白,我们信佛了明白了,但还不以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想起来我们比不信佛的人还可恶。如果这个念头转变不过来,无论每天怎么打坐、诵经,都是没有用的!这个心念(念头)是根本。

自私的人是活一辈子,无我的人也是活一辈子,为何不采用一种让人尊重的方式来生活呢?如果自私一次有价值、有意义也值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做事自私自利都是不值得的,都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既然出手一次,自私一把,就要有价值,为何要小打小闹,对鸡毛蒜皮的事情那么计较呢?

如果闻到佛法还是按没有闻到佛法之前的那种理念为人处事,那我们究竟算个什么人!一个学佛的人,或者是一个出家人,想的做的与自己的身份和所学有悖,那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应该好好想一想。

问:我觉得不管在家、出家都是困境。我的一生都是波浪式的起伏不定,但心态一直很平静。

师:人生不允许我们长期处在犹豫不决的状态。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本来是没有区别的,只是体现的形势不一样。世间法做的圆满,出世间法同样会做的圆满。我们有一颗认真、圆满的心,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要求自己认真圆满地做事。尽管外在体现的形式起伏不定,但我们的心一直是平静的,这就是一个修行人要保持的状态。因为好事坏事都不会持久,都会很快消失,不会停留在一种状态里。我们不可能长期处在一个烦恼里,如果能长期处在一个烦恼里不改变、不换样子,十年二十年都这样,这也是一种定力,当然这种定力是负面的定力。佛门里说的定力是积极、阳光、向上的,是利他的,要求的是这种定力。

佛法要在自己身上进行验证,自己受益了,验证完了才有本钱说给别人听。如果自己没有验证,完全是拾人牙慧,跟人讲时就会没有底气,所以读诵佛经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没开悟,没有上道,需要经典来指引、指导,开悟成佛走出来了也需要经典来给我们印证。所以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要时常学习经典。如果你身边没有明师,就更离不开经典。只要我们带着善心,怀着善意给大家介绍佛法,即便是介绍错了,或者说的不圆满,也一样有功德,有福报。佛教讲因果不是从现象上下定论,而是以起心动念与动机来论某件事情的对错是非。比如大家常说好心做坏事,如果站在佛法的角度,好心做坏事一样有功德。如果按社会上的法律,好心做坏事照样要受到制裁。社会上是以表面现象来定论,而佛法是以心来论相。所以,当自己没有开悟成佛而给大家介绍佛法时,不要有那么多的顾虑和担心,因为自己的水平就是这样,我们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最正确最圆满的给了别人,这就是菩萨行为,毫无保留地给了众生就是一种无我的体现。并不一定要成佛以后才向众生传播佛法,当我们闻到佛法受益了以后,认为这是好东西,就应该宣扬佛法。佛教里有一个理念,最大的福报就是做佛菩萨的工具,做佛菩萨的工作,传播佛的理念

问:我在社会上打拼多年,心中或多或少会有些怨气,从佛法角度如何去化解?

师:如果学佛了就不应该再心存怨气。所谓的怨气也只是你的观念没有转变,当你闻到了佛法,就应该以佛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拿佛的观念为自己进行“大换血”,抛弃个人的思想成见,完全把佛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装进自己的心中,尽管我们还是凡夫,但已经用佛的思想武装了自己,这颗心不就跟佛的心一样嘛。存佛的心,存佛的理念,用佛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不就是佛吗?并不是说能呼风唤雨,浑身放光才是佛。如果单单是这些,那就不是佛而是妖魔鬼怪了。成佛最大的标志之一就是拥有慈悲心,虽说智慧、禅定非常重要,必须具备,但如果在一个成就者身上体现不出大慈大悲,那么即使他的禅定功夫再好,智慧再高也是魔。难道魔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没有神通与禅定吗?他都有!但佛与魔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慈悲心。慈悲心即是我们的菩提心、悲心和愿力,具体的体现还是无我。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那他肯定不是佛。

至于在世间做事,哪怕你是个佛教徒,但也可以当官或做生意赚钱,那么,就要在商言商,按商道经营;如果是在政界,就要按政治之道去走;如果来到寺庙,就依寺庙的规矩做事。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规矩就是道。能在自己那个行业遵守规矩,就是遵守道。

我曾和一个法师辩论过,我说当兵的人要保家卫国就应该杀人,他杀人的那一刻就是菩萨精神的体现,就是大慈大悲,当兵的不杀人就违背了道,就会受到道的谴责。你是一个当官的就要为百姓做主,明断是非,不能说因为自己是个佛教徒,当官就没有是非对错了,这是无知、不负责任,这叫做不懂道,不懂道就不配拥有道。何谓拥有道?成功的人都是拥有道的人。凡是在各行各业里取得成就的人,都是懂得这个行业、这个领域的道的人。到了这个领域,如果不按这个领域的规矩为人处事,而是把另外一个领域的潜规则带到这个领域里来,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有时我们会觉得什么事也做不成,因为我们不懂道。

问:阿赖耶识是我们共同有一个?还是每个人有一个?

师:我们是每个人拥用一个佛性,还是大家共同拥有一个佛性、一个本来面目?就像我们头顶上的这1000盏灯,它是一千种电还是一个电?为什么那几个灯不亮,而其他灯都亮呢?难道电不愿意送过去吗?是它脱离了电,还是电脱离了它?是我们脱离了道,还是道脱离了我们呢?所以大家修道没感应就不要责怪佛菩萨了,不是佛菩萨脱离我,是我脱离了佛菩萨,这和电灯泡的道理是一样的,是自身出了问题。我们修道总是没有感应,不能成功,总是抱怨佛、抱怨法、抱怨师父,为什么不回过头来抱怨一下自己呢?经常反省就是一种自我的超越和提升。

记得小时候村庄有个老人对我说的一句话:“恨别人就会穷,恨自己就会富。”因为恨别人不会进步,恨自己就会进步。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总是抱怨别人,总是怪环境,却从来不会怪自己,从来不会把眼睛收回来看自己。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环境里,同在一个国度中,遵守同样的一个法律,为什么别人发财了,自己没发财?别人当官了,自己没当官,别人成功了,自己却没成功呢?同样一个莲花池里为什么这株长得茂盛,而另一株却奄奄一息呢?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下功夫,眼睛永远朝外看,就永远停留在这个水平上,不得进步。在某个层次上每个人有一个本来面目,有一个阿赖耶识,到了顶端——源头,我们就共同拥有一个阿赖耶识,一个本来面目,一个能量场。越往下、越往外分,形式就越来越多,就像电源从发电厂出来,连接的灯泡越来越多,电随着灯泡的形状便体现出形形色色的面貌,橙黄蓝绿、千姿百态……但是电从来都没有变过,它没有形状,没有形式,外面是什么形状,它就是什么形状,外面以什么式样包装,它就显现出什么样子,没有固定的形式、形象。所以佛教才提出一个问题:人的本来面目和驴的本来面目有没有区别?人有佛性,狗子有无佛性?佛的佛性与驴的佛性是不是一样的?如果都是一样的佛性,为什么从外表看一个是佛,一个是驴呢?因为业力不同,而导致外在所表现的形式就不同。所谓万物同一体指的是我们的源头同一体、无差别。外面的躯壳怎么会没有区别呢?为什么人家是国家主席,自己是农民呢?为什么我是和尚,你是老板呢?六道众生就是根据需要产生的。但六道众生的佛性、本来面目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外表以人的形式存在,就享受人的福报,外表是以牛、驴的形式存在,就会受这种形式的制约,可以说也是享它的福,如果他不认为这是享福的话,是不会去投胎做猪、做鸡、做狗、做羊、做马的……这是自己的选择。

一个学佛的人,无论是来到寺庙,还是在自己家里,任何时候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我们的心不应该随着形式变化,要保持平静,放松,真实地面对它。只有面对它才能更好的超越它,超越并非不理不睬,而是用心去理睬。

问:请问师父,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消业障?

师:只有当一个人放弃希望、放弃未来的目标了才能活在并安住当下。如果你的心想着未来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便错过了当下,何时没有目标了自然就安住在当下了。我们之所以不能安住在当下,就是目标太多。可是我们学佛的人讲发愿,愿不就是目标和方向吗?这难道不是在空过当下吗?当我们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安住在当下。比如我们现在都想成佛,成佛就是我们的愿望,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欲望和方向。我们不可能为了未来要成佛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事也不做了,现实也不面对了。正因为有了目标和愿望,我们更应该把心收回来,踏踏实实地安住在当下。因为未来的目标也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就如同未来的时间是由当下的每分每秒串联起来才有了一个小时、一天、一年…….只有当下过得充实了,未来的目标和愿望才能把握得住。如果你不能把心安住在当下,未来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制定的方案,如果不从当下着手,按部就班地执行,那么方案是没办法实现的。

但是开悟以后会发现,这个道是没有步骤、没有次第的。只有在因地用功时、在有为法这个阶段有次第,经历了有为法到达无为法这个层次时,就没有间距差别了。倘若还有间距差的话,那就不是究竟法,而是有为法了。可是我们现在连有为法还抓不住,还不能与之融为一体时,你又怎么可能再上一个台阶进入无为法呢?现在连自己的身口意都降伏不了,又怎么能够降服你的心呢?降服真心的第一个标志首先是能够驾驭自己的身口意,身口意本身也是心的一个工具。我们现在之所以支配不了身口意这个工具,就是因为没有降伏这颗心。当我们降伏这颗心时,怎么不会使用自己的身口意呢?佛法只是我们达成愿望的一个工具,但现在我们却被工具所缚,不仅不会用这个工具,反而被工具所转,陷在里面出不来,也就是所谓的不是我们在修法,是法在修我们了。法的真实效应并没有在我们身上产生,但是法的形式却在我们身上屡屡示现——天天都在修法。你是否感应到了?是否接通了?如果你管住了自己的身口意,怎么可能不会与道沟通呢?怎么不会当下就把业障消除呢?

释万行2013.4.15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