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学佛人的气质


   日期:2020/5/1 19: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人的气质

师:修行,尤其在启蒙阶段,方法非常重要,必须有过来人指导。自信固然很好,但是在修行这条路上,自信有时也会害了我们。如果有幸能碰到一个过来人传授给我们修行方法或者他个人经验,我们的修行的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上乘大法的修炼单凭自信与自身的领悟是很难达成的。但是,当你突破身心的修炼阶段,进入灵修阶段,自信和悟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身心还未突破之前,修的是有为法,不存在悟的问题,必须靠手把手地传。传法是不能加入任何个人知见的,否则容易误导弟子。修法也不能加入任何个人知见,师父怎么传,你就怎么修。即便不懂,也不能改,你可以请教师父。但是很多情况下当你不懂问师父时,他也不会给你解释,只有头脑才存在解释。

凡夫我执重就是因为头脑太活跃了。如果我们不学会适时地关闭头脑,是很难进入心灵层次的。头脑可以找一百个一千个理由证明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那么做。所谓的有问必答,都是头脑的需要和结果。当进入灵修阶段,超越了头脑,是没有答案的。本来如是,何需答案?何需解释?

通常,当我们听法师讲法听不懂的时候,总喜欢请法师给我们解释,甚至追根溯源。追根溯源、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世俗上是一种被嘉许和鼓励的好习惯、好品质,但在修道上却是要不得的。在修行这条路上,除了虔诚,除了空掉头脑,除了全盘接受,没有其他更好的途径。在身心未突破之前,只要提任何问题,都是头脑的需要,得到答案也只是满足了头脑的需求,并不是道。比如牡丹花开了,你的头脑就会问:牡丹花为什么开了?你的头脑又会马上给你一个答案:因为春天到了。接着头脑还会问:为什么春天到了,牡丹花就会开放?……头脑会一直不停地问下去,也会一直不停地回答下去。如果放弃了头脑,牡丹花开了就是开了,不需要任何理由,它存在就必须开放。如果不开放,它的存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了。

作为一个修行人,无论每天有多忙,禅定都是必不可少的,每天至少要坐三到四个小时,一天至少要保持两次静坐,仅凭寺院每天晚上这两个小时的静坐是不够的。如果长期不静坐,一旦烦恼生起,成片成势,你再静坐想消除烦恼,超越烦恼,那是很难的。必须养成一天静坐几次的习惯,把静坐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一日三餐一样。下座后,还要把禅定中的定境移植、复制到生活和工作中,学会在动中也能保持静中的状态。即便场景不停地更换,内心还是保持清净、觉知的状态。如果只在盘腿时心才能稍微静一点,一做事就昏了头,慌了手脚,这说明你的清净心还没有成片成势。如果清净心成片成势,即便不打坐,在嬉笑怒骂中,你的心也能保持清净的状态。

谁能出来做一个法布施,把今晨我发的微博大意说一遍?

徒:一个小和尚向老和尚汇报,说自己的修行已经很高了——见万事万物都如如不动。老和尚连连赞叹说:“高!高!真是高人!”老和尚也向小和尚汇报了自己的修行——我可是喜怒哀乐皆无常啊!小和尚听了洋洋自得!

师:这段话中,最重要的是哪一句?

徒:喜怒无常。

师:对,最重要的是“喜怒无常”,更精确一点就是“无常”。什么叫无常啊?就是刹那间就变化。老和尚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会嬉笑怒骂,他什么都有,但都只在霎那间。因为他是无常的,不会停留在一个状态里,不会住在一个状态里。而凡夫一旦有什么就是持续性的,恒常不变地保持这个状态。比如贪吃的人走到哪里都想美餐一顿,贪睡的人走到哪里都想酣睡一觉。

凡夫的心随时都在动,而且每动一次,信息都会储存起来,一旦有机缘就会重新播放。而圣人虽然也会随着外境而喜怒哀乐,但过去就过去了,不会把信息储存起来留待以后重新播放。尽管之后他还会有喜怒哀乐,但每一次的喜怒哀乐都是新鲜的,都是第一次,不是过去储存信息的重新再放。圣人的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片刻都是第一次,不会重复。他是随境而现,过后即空,所以他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人。而凡夫总是停留在两个极端,不是住在过去就是住在未来,所表现的不是对过去记忆的再现播放,就是对未来幻想的一再重播。

为什么圣人能达到随起、随落、随空呢?这就涉及到头脑与心灵的关系。我们人是由两大系统组成的,一是头脑,二是心灵。只要我们采用头脑这副系统,它永远是分裂的、间断的,所播放的信息永远是过去的重复。如果我们归到中心,使用心灵这套系统,他表现出来的每时每刻都是新的,每一个当下都是一个新的面貌、新的想法,不是过去的再现和播放。圣人不是思想开放,而是他本身就是一个敞开者、开放者,他的存在就是一个敞开。

而凡夫的心灵是封闭的。尽管个别凡夫的头脑是开放的,但他的心灵依然是关闭的。圣人不采用头脑这副系统。如果一定要说圣人还有头脑,那么他的头脑已经进化、升华,与他的心灵合二为一了,也就是所谓的身心灵合一。既然他是开放的,就不存在要进入哪一个空间的问题,他随时都在等待大家的进入,分享他的一切。实际上说他在等待也是错误的,但语言上只能这样表达。在他的核心里并没有一个等待者,也没有一个被等待者,本来如此,来则来,去则去,你敞开多少,就与他融合多少。为什么我们说佛的力量就像阳光普照一样,无所不在呢?因为他是敞开的,没有分别。在他心灵的世界里,在他心灵的意境上,并没有男女、好坏、高低、上下之分。但在日常生活中起用的时候还是有分别的。好多学佛的人有一种误解,认为在做事的时候也没有好坏、对错,也不能起分别。你持这样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与人相处,怎么工作,怎么护持三宝呢?尽管佛教的确讲众生同一体,没有分别,但佛教也讲,是佛就不是魔,是魔就不是佛,佛魔不共住。我一直持有一个观点,佛法是一把无上锋利的宝剑,让有智慧的人拿在手里更有智慧,让愚昧的人闻到了变得更愚昧。因为佛法属于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学的,学了,只会把佛法扭曲了,错用了。

佛法有时说空,有时说有,有时说是,有时说非,有时说对,有时说错……它一直不停地转换角色。站在头脑的角度讲,是要是非分明,佛魔不共住。但站在心灵的意境上讲,站在佛性的角度讲,佛魔是一不是二,烦恼菩提是一不是二。走出禅定在红尘中起用时,是非对错、成功失败还是要分别的。事情做成了就是做成了,做错了就是做错了。做生意赚到钱就是赚到钱了,赔钱了就是赔钱了。赔钱了,你不能说没有赔;赚到钱了,你不能说没赚到。如果你这样说,说明你有问题。所以必须学会转换角色。佛教里面不是有一句话:“见佛说佛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人不鬼说胡话”吗?不人不鬼的时候,你不说胡话说什么呀?难道说人话,说佛话?

佛法之所以能在日常生活中起用,就是因为它能随时转换角色。比如社会上有很多大师,当他们回到家还是大师吗?在父母面前你还是儿子,在爷爷面前你还是孙子。如果你不会转换角色,到爷爷面前还充大师,那不是白痴?在爷爷面前我们就是孙子,就要把孙子这个角色扮演好。佛法之所以能让那么多众生受益,就是因为它是鲜活的,不是一尘不变的;它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人为它服务。世间万物要想长期存在,就必须为人服务,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

在修行的初始阶段,也就是头脑起用的阶段,你必须完全发挥头脑的作用,指挥它,驾驭它,与它融为一体,只有这样你才能彻底超越它。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如果连自己的头脑都不能完全与它融为一体,不能随时驾驭它,别说你到不了心灵的阶段,就算到了,你也无法完全进入。

一个圣人,不妨降一个等级讲,一个有智慧的人,当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与这件事融为一体,只要一次百分之百的融合,就能终身超越。不像凡夫,总是不停地重复一件事,不停地走回头路,还是做不好,还是无法超越。因为凡夫的头脑是散乱的,心是散乱的,他的力量是四分五裂的,没有百分之百地收回来集中到这件事情上。他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带着全然的力量,所以就无法全然地超越。所谓的超越,你投入多少,专注多少,就超越多少。如果你拿百分之六十的心在做一件事情,对这件事情的超越,你也只能达到百分之六十。

为什么在刚开始学佛修行的时候,上师要让我们诵某一部经,或观想某一位佛菩萨,或磕多少万个头,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加行,做这么多基础工作呢?他的目的就是让我们通过做这一件事,把散乱的心全部收回来,把我们丢失在外面的信息,丢失在外面的力量全部收回来,专注在这件事情上。通过做这一件事,你能把心收回来,人与事能百分百地合一,当你需要把这个力量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时,你也能百分之百地转移。世间上任何一件事你想要百分之百地超越,首先必须百分之百地专注其上。否则,你永远是四分五裂的,永远无法超越。既然是四分五裂的,凡是你听到的、看到的、经历的,只会留下碎片般的记忆在你头脑里不停地播放。宇宙的力量是一个整体,只有当它百分之百地来到一个地方,当它走的时候,才能百分之百地离开。

修行人无论眼睛看到什么,耳朵听到什么,只要是你听到了看到了,说明你和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与缘分。你要是想躲避它,视而不见,听而未闻,那说明你无知,你是在回避自己。当你听到看到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心更开放更敞开地去面对它,审视它。就像我坐在这个台子上,你喜欢看我或不喜欢看我,都说明了你的心处于某种状态。喜欢是一种状态,不喜欢也是一种状态。无论哪种状态都必须超越。如何超越呢?就是百分之百地敞开自己,百分之百地看着我,审视我,你才能超越我。

以此类推,世间上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尤其是学佛的人总是恐惧业障。你恐惧什么,就向什么敞开,完全地审视它。记住,不是让你融进它,而是审视它。回避不是办法。如果你真的想在学佛这条路上有所成就,有两股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大无畏的精神和无我的精神。在部分学佛人身上的确表现出了大无畏和无我。但是,果真如此吗?静下心来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实际上还是自我的表现。比如你很谦卑,谦卑到无我,实际上这还是自我的表现,还是自我的主意。一个真正无我的人需要表现得这么谦卑吗?就算你真的谦卑,你还有一个谦卑者的存在,谦卑和自我又有什么区别呢?一个圣人和一个凡夫在一起,凡夫一定是表现得十分谦卑,而圣人则是那么的自然,在他心里既找不到傲慢也找不到谦卑,既找不到佛也找不到众生,他何需傲慢?何需谦卑?当他出手教化众生时,有时会表现出愤怒,有时会表现出谦卑,但他在愤怒、谦卑的时候也是无我的。因为他所做的一切已经超越了头脑,起用了第二套系统——自性的系统、心灵的系统,他是超越了头脑在做一切。只要用头脑做事,都是自我的表现。

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在你身上看不到清净、宁静,你就不配做一个修行人。至于你会不会做事,那并不重要。因为你是一个修行人,在你身上就必须体现出修行人的品质,散发出修行人的气息,透发出修行人的磁场。如果你还是那么的浮躁喧腾,那么的激情奔放,说明你还没有入道。就像一个修行人写字,他可以写得不好,但写出来的字必须很清净、很宁静、很干净。我们天天都在说干净,可是从我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是干净的吗?我们的作品是干净的吗?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副作品。比如好几次我看到厨房里端出一大盆菜,盆沿上哩哩啦啦的都是菜汤菜叶。这盆菜就是你的作品,如果你的内心很清净很干净,即便菜盆里装满了菜,盆沿也是干干净净的,不会有菜叶挂在上面,菜汤滴在上面。就如同我们修行人穿的衣服,旧不怕,但必须干净,干净代表一种境界。穿的是新是旧,是简朴是奢华,这不是我们修行人应该注重的,我们应该注重的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干净,是否纯净。

头脑是复杂的,凡是头脑出来的作品一定是虚浮的,一定具有争议性,一定具有可以改变的空间。而从核心出来的作品,从心灵出来的作品,从自性出来的作品,则是恰到好处,无可更改,所谓多一分不可能,少一分也不可以,就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就像画画一样,改一点颜色或添一点颜色,味道就变了,韵味就变了,感觉就变了。写文章也是如此,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可能整个意思就变了。

自性出来的东西带着全然的力量。既然是全然的力量在作业,只要改变一点点,内在的力量和外在的形象都会改变。前段时间LX培训大家写文章,我只从两个方面看大家写的文章,一是看字写得是否清净,二是看意境是否深刻深远。除了这两点,其余都是头脑的作用。比如写的东西是否有广度,修辞手法是否用得好,语法是否正确等等,这些都是头脑的东西。头脑或者说知识可以广袤无限,但无法达到深刻无垠。只有自性的力量才能达到高不可言,深不可测。而且头脑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模有式,有章可循,可以定性的,比如议论文、散文或记叙文等等。但自性出来的东西、自性的作品,无章可循,没有模式,无法定性。

我这么一说,你们可别高兴啊!别以为写的东西什么都靠不上才高。老师也别烦恼,好不容易教懂了他们怎么写文章,结果我这么一说,他们可能都不学了。别忘了我前面讲的,在头脑起用的阶段,你必须把它的力量发挥到极限,百分之百地掌握它。因为头脑与自性,一个是有为法,一个是无为法。只有当你把头脑的力量发挥到极限时,才能彻底转移当下的力量,进入无为的空间。心灵的作品不会注重修辞手法、表现形式、表达方式,注重的是意境。就如同我们佛教的禅偈,在好多人看来都是答非所问,像在捉迷藏,甚至颠三倒四不知所云。实际上这是在表达一种意境。但不是头脑在表达,否则一定会很规矩、很规范。

刚才讲到,头脑的作品都是过去记忆的播放。既然如此,它就不存在争议,因为有依有据,有章可循,有地方可依附,不是原创。原创往往不是头脑的作品。而自性出来的作品都是原创,往往会有争议。就像当年道生法师(公元353-434)讲石头也有佛性、石头也能成佛一样,这种观点在当时中国是第一次提出,这就是原创。因为道生法师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是从自性里面讲出来的,不是头脑的理解、猜测和想象。头脑与自性相比,无论是高度、深度、广度还是力度,都是有限的。所以当时道生法师遭到了同行的强烈抨击,说他是外道。他们想:石头怎么会有佛性,怎么可能成佛呢?必定是邪说!大约过了二百五十年,当玄奘大师(公元602-664)将印度的《大般若经》翻译成汉文后,大家一看,果然石头也有佛性!石头也能成佛!这才知道道生法师讲的是真理。

所以,有时候有新思想,提出新观点不见得是件好事,如果机缘不成熟,可能会遭到灭顶之灾。比如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30岁就开始传教。他的思想都是自性的流露,是原创的,在当时的欧洲找不到理论依据,别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尽管在他之前已经有宗教和神职人员。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他的思想和人们固有的观念就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当时他的力量非常微小,而其他教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势力,所以遭到灭顶之灾的当然只有耶稣基督了。

我佛就很幸运了,因为他出身高贵,有强大的家族势力和政治背景,而且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传教,即便有不同的声音,也耐何不了他。耶稣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是农民的儿子,出身没有佛祖那么高贵。尽管佛法讲无相无我,但是佛法在哪里传播呢?是在社会上传播,在人群里传播,在凡夫身上传播。既然如此,社会、人群、凡夫在意的是什么呢?你们说一说。

徒:名利、权势、地位。

师:说得非常对。我们出家人虽然不追求这些,只追求内心的清净,但是社会上毕竟开眼的人少,心盲的人多,一般人都看重这些,总喜欢用这些外在的东西来衡量一个人。所以如果有机缘能提高我们的身份,我们也可以随缘地接受。并不是接受了,我们的形象和道心就丢失了,或等级就降低了。站在佛法的角度讲,世间万物都是工具。你有智慧,它就是你的工具;你没有智慧,它就是你的主人。

一个出家人如果内心没有装着三宝,装着众生,只装着自己,一心想着:我要修道,我要成佛,我可以很坦诚地告诉你:你根本入不了道!无论你怎么修,你心灵的这扇门是打不开的。也许你可以练就很好的腿上功夫,可以三天三夜不倒单,不吃饭,不进卫生间。但是,修行最后的成就不是看你腿上的功夫,也不是看你身体上的功夫,而是看你心灵上的功夫。虽然心灵上的功夫一般凡夫看不到,但稍有智慧的人都看得到。况且世间上还有成就的人,还有圣贤的经典,凡夫可以拿圣贤的经典来衡量对照你这个修行人的心是否打开了,是否有心灵上的成就。你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所做的一切,都是你心灵的展露和写照。一个修行人可以没有禅定功夫,可以没有心灵的境界,但必须具有正知正见。没有正知正见的理论作基础,怎么下手修行,是对是错都不知道!

我们不需担心自己的禅定功夫有多深,不需担心自己是否能成佛,是否会轮回,这些都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真正应该渴求的,真正应该建立的,就是正知正见。所以一个修行人会不会做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正知正见,有清净心,会修行。如果只会做事,不会修行,没有清净心,那就是舍本逐末了!尽管我很渴望我们东华寺有很多会做事的人才,但是我更渴望我们有很多会修行的人才。因为做事是我们的副业,是枝末,修行才是我们的根本、我们终身的行持。在我们身上真正应该体现出来的,不是会为人,不是会处事,而是会修行。实际上如果你真的会修行,你就会为人处事;你真的会为人处事,你也会修行。

但是,有个别人很会为人处事,却不会修行。他所谓的会为人处事只是他头脑理解的为人处事,表面上的为人处事,尽管手法很优雅很高明,但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眼就可以看穿那是头脑在做事,是我执在做事,是别有用心。而个别人不会为人处事,在为人处事上显得很笨拙,但是他的表现与他的内在、与他的身份、与他的信仰很吻合很一致。我经常说信徒追随我们认可我们,他们看重和认可的,不是我们会为人处事,不是我们的手法有多巧妙有多高明,而是我们的道心、我们的胆识。

众:上师您好!我达不到无我的境界,只能通过看书和听您的开示,想象无我的境界。

师:能想象也好啊,想象也代表了你的水平、你的境界。

众:上师,今天我看到了东华寺的一张原始风貌图片,才知道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山,经过多年努力才建成了这么庄严的寺庙。还有,您的信徒中有不少社会精英。我想知道,对此您心里有没有自豪感、成就感?谢谢!

师:在东华寺的第一座建筑——“而立楼”建成的时候,我心里特别喜悦,因为终于有地方住了!在那之前只有我和首座和尚两个人,我们住山洞,偶尔来了客人,就在山洞里铺上毯子或棉被打地铺。后来陆续来了几个出家人和居士,没地方上早晚课,没地方打坐,我很发愁。接着把观音殿建起来了,终于有地方念经,有地方打坐了,我觉得很欣慰。后来又接着盖大雄宝殿、法堂、禅堂……整座寺庙都建好了,我反而没感觉了。现在建什么都没感觉了,只想赶快建好供大家使用,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修行环境,希望大家能安心办道,出人才。

实际上我做这一切只是图个心安,既然大家来了,我就要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修行环境。至于提供了以后,你们能否成就,成就有多大,这个责任不应该全归我了。你们不好好修行,就算环境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实际上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不会在意外在环境的,他会注重内在的环境。一个人如果总是注重外在的环境,他一定会忽略、荒废内在的环境。尽管我们出家人不种地,不干农活,不上班,但实际上我们天天都在干活,天天都在上班,而且没有下班的时间。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如此,反正我是从来没有下班的,天天都保持一个状态——用功的状态。尽管我做不到每时每刻都能把握内心,不让它长草,但我天天都在耕种。有时耕着耕着,一不小心还是长草了,我马上就把它拔掉、锄掉。出家人虔诚地信仰,精进地用功,就是在工作!如果你认为坐在办公室里,或者跑到田地里、工地上才是工作,那是邪知邪见!我们修行人坐在禅堂里是为了检验这颗心,坐在办公室里或者跑到工地上也是为了检验这颗心,哪一天我让你们出去开山或者出去逛大街,还是为了让你们检验这颗心!一个修行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外在的环境都不能超越,那么精神的环境、心灵的家园又怎么可能获得呢?只有外在放下了,才可能逐渐深入内在。

如果我们的身心真的空掉了,什么都不在意,在我们身上就应该体现出无我的境界、大无畏的精神。可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却是缩手缩脚,畏首畏尾。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执太重了!把自我看得太重了!把个人的感受、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太重了!这些束缚了你的手脚,所以你就没有胆量。如果你真的什么都看开了,看破了,放下了,无所谓了,为什么在你身上体现不出大无畏的精神和无我的境界呢?为什么你的逆反心理会那么严重呢?为什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我执在做,都是为了表现自我而做呢?观观我们的想法,听听我们的说法,再看看我们的行为,身口意是否一致?

修行真的很简单,真的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很难长期永久地保持一个状态。有时候在霎那间,或者一天两天,或者一次两次,我们的确会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和无我的境界,因为我们有佛性。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都是使用头脑,而头脑是四分五裂的,是自私自利自我的。只有从我们的中心、从我们的核心散发出来的力量才是全然的,才是全盘考虑的。因为它是与万物同一体的。此时,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保护你就是保护我,损失了你就是损失了我。

身为修行人,如果我们只是闻到了道,没有感受到道,那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啊!况且好多人都是舍家来到寺庙想献身修行,你有否想过你所做的一切是否对得起自己的信仰?你选择了这个信仰没有谁逼迫你。到了寺庙,师父还要设门槛考验你。你忘我地、奋不顾身地想突破这个门槛。师父于心不忍,把门槛降一降,让你过了。可是过了之后呢?你所想的、所做的是否违背了你的初衷?

一个人有道行不是体现在有道行的地方,而是体现在没有道行的地方。一个人有智慧也不是体现在有智慧的人群里。大家都有道行了,用不上你;大家都有智慧了,也用不上你。所谓的护持正法,是在邪魔挡道的时候。当邪恶力量出现的时候,身为修行人,你就应该为了护持正法而奋不顾身,忘掉自己!

身为出家人,如果你不能视道场为自己的家,不能视佛法为自己的生命,不名为一个出家人,你也亵渎了自己的信仰,可以说你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信仰的人!为什么过去那么多高僧大德能忘身护教,忘命护教?因为他们真正做到了深信,真正做到了力行。他们的言行和他们的追求完全一致,他们与他们的信仰完全融为一体,并不是像一些修行人那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假如我们身边出现一两个这样的人,该怎么办呢?他就是一面镜子,让你看清自己是否也散发出像他那样让人无法接受的品质,甚至是令人厌恶的品质。如果你不喜欢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品质,你就要问一问自己:我身上是否也有像他这样或类似他这样的品质,让别人也无法接受?你不是厌恶他,排斥他,而是应该马上反观自己的内心。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是非常优秀、非常圆满、非常圣洁的,就看你用不用这个圣洁的力量。你用,它就在那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不用,永远都没有。这个人身你未必生生世世都能拥有,既然这一世拥有了,造化给了你这个圣洁的力量、圆满的智慧、优良的品德……给了你一切,为什么你不用它,反而让不好的品质散发出来,干扰别人,干扰环境呢?你不用它,机缘就会渐渐丧失。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机会,只给你一次两次,不会给你三次四次。我们得到人身也是如此,你不好好善用,发挥美好的品质,将来就不会再给你人身了!因为这一世为人,你没有广修福报,广结善缘,没有完善自己,没有净化外在和内在的环境,来世你就没有资格再投身做人!

身为学佛的人,我们必须深信三世因果,把三世因果的理念融入我们的血液里,融进我们的骨子里。三世因果和三天因果不就是时空的放大与缩小吗?三天因果你把它放大比如一亿万倍,可能就是三世因果了。三世因果你把它缩小一亿万倍,不就是三天因果吗?

释万行2013.5.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