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超然法师:搞定自己,搞定一切


   日期:2020/3/28 11: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搞定自己,搞定一切

  无论处世之道,还是学佛修行,关键在于搞定自己。

  《金刚经》云:“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如何是“降伏其心”?那就是搞定自己,不仅搞定自己的身体,更要搞定自己的心。

  问:怎样才能“搞定自己”呢?

  答: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这个事情不能擅自做主,而应当向那些已经搞定自己的人去取经,谁呢?佛陀,还有诸大菩萨等一切圣者,也包括现世的真实善知识。

  问:如何“取经”?

  答:学佛,放下自己的种种见解,依照佛经和菩萨们的开示,谦虚、认真、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去实践,犹如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一般不辞辛苦,坚持不懈。莫管它妖魔鬼怪满世间,咱只管走自己的路。

  问:我已经学佛多年,各个教派都有所涉猎,常见的佛经也都翻看过,还曾游历名山大川,见过不少高僧大德,也接受过一些传法,却始终未能“搞定自己”,您看有何窍门?

  答:没有窍门。只是,您这不是在“学佛”,而是在学习“佛教知识”,在从事“佛教旅游”,在增长有关于“佛教”的见识,在结交“佛教”人才,等等。假如您是一位学者,想要研究佛教,这样做是可以的。但如果您想要“搞定自己”,想要“学佛”修行,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不仅不够,而且属于方向错误。这样属于“攀缘”,属于“掉举”,属于“虚妄分别”,只会把自己的心“搞乱”,而不可能“搞定”。

  问:难道,学佛不需要到处“参学”么?

  答:先要有基础,然后才可以“参学”。

  问:什么是“基础”?

  答:具有了初步的戒、定、慧功力,已经得到法喜或禅悦,已经有所悟入,对于自己的悟境没有把握,存有疑问,此时,才好去参学善知识。

  否则的话,您去“参学”什么?您如何辨别“善知识”与“伪善知识”呢?善知识的开示您又如何听得懂呢?如何能够真正受益呢?

  问:怎样才能具备这个“基础”,具有初步的戒、定、慧功力?

  答:学佛。

  问:那到底什么才是“学佛”?

  答:不仅学习佛陀的经典,更要学习佛陀的修道历程,学习悉达多太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并落到实处。

  问:那岂不是一定要出家了么?

  答:不一定要出家,但一定要学习佛陀的修行,并付诸实践。

  问:请法师仔细说下,具体该如何实践呢?

  答:所有的佛经都讲这个,只是虽然有不少人读念学习佛经,却很少有人把所学的“法”用在自己的“心行”当中,落实到时时处处。

  据《四十二章经》:“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不仅出家沙门如此,所有的学佛人都应当如此,应当把所学的“教法”随时随地运用在自己的“心念运行”当中。只要念念专注于此,何愁不见道,何愁不了道呢?如此修行,又何必拘泥于“行道”之种种形式呢。

  问:这个太困难了吧?我每天要上班,要做家务,要考虑孩子上学与前途的问题,要处理好夫妻关系,要与亲友们和谐应酬,要居家购物,还要缴纳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考虑升职及未来的养老问题,等等,实在心烦了,还得找哥们兄弟喝个小酒解闷散心。您却让我“念念专注于此”,让我满脑子都去思维法义,那我还活不活啊?

  答:所以说呀,搞定自己,才能够搞定一切。您在意这么多闲事,完全没有把自己搞定,又如何能够搞定修行呢。

  如您所说,都是实情。但是,您就是不明白那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重要的,也没有任何情况只由您决定。真正学佛修行的人,对于这些,完全可以随它去。该做啥就做啥,抓紧时间做了,然后就放下,尽量为自己创造时间来修行,独处静修,接受如来教法的熏陶,逐渐搞定自己。

  只要自己的心安宁下来,妄想分别逐渐歇息下来,您忽然会发现:工作不重要,哪里还不能混口饭吃呢,你看轻它,自然可以轻松应对;家务不啰嗦,劳动本来就很快乐;孩子无所谓前途,成绩没关系,只要适度关心爱护他,他自然可以健康成长,至于长大了做啥?那是他的事;夫妻关系贵在相互信任,但丝毫也不要指望对方如何如何,人的希望只能寄托于自身,人家不归你管,你也不可以被人家管;亲友相处越简单越好,没品的人干脆不要理他,敬而远之,优秀的人也不要多往来,人家忙着呢;居家购物本来就是乐趣,千万不要斤斤计较,花了钱反而买痛苦;升职让给别人也罢,大家欢喜,少操心;养老不用愁,修行好了业障消除,身心自然安乐,一切都可以应付;绝不要去和狐朋狗友们喝酒解闷,那只会增添忧愁,只会更加空虚,还会把身体搞垮。

  对于学佛人来说,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那就是多给自己点儿时间和空间来静修,来亲近佛陀。人只有在静心学佛当中才会充实,才会获得无穷无尽的法身之“滋养”,那就是毗卢遮那佛无形当中的加持,其它都属于无谓消耗,没意义。

  修行人必须在静修当中逐渐搞定自己,搞定自己以后才有能力利益他人,悉达多太子也不例外。太子通过舍弃王位,通过远离亲人,通过禅修与苦行,乃至于最终舍离苦行,舍离一切外相执着,独自深入禅观,等等,完全搞定了自己,从心性当中获得了彻底觉悟。于是,他把自己的修行经验与觉悟之道无私地分享给芸芸众生,这就是佛法,佛陀以宣扬佛法来利益众生,而不以世间事业来利益众生。

  因此,作为佛弟子,与其和人讨论佛法,与其忙碌于参加“法会”等各类杂事,与其四处参访游览,不如踏踏实实去实践修行,像太子那样从静修当中获得解脱。至少,要初步做到降伏其心,才好随缘利益众生。否则的话,带着一颗烦恼妄想之心,还试图去行菩萨道,那就叫做自不量力,必将淹没在名利与是非的滚滚浪潮当中,造业无边,难有出头之日。

  学佛者是幸运的,因为有悉达多太子这个榜样,更有无数追随其后的高僧大德,他们都是修行模板。假如您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修行,那就参考下《释迦牟尼佛传》、《高僧传》,以及历代大居士们的传记,就清楚了。近代来说,《虚云和尚年谱》与《影尘回忆录》最值得借鉴。

  要么,更直接一点,干脆静心读念佛经,亲自向佛陀去讨教,依教奉行,终生实践。

  如何实践?如佛所教导,学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何布施?不贪;如何持戒?不求;如何忍辱?不争;如何精进?不随庸俗;如何禅定?念念在道;如何般若?心地光明。

  只要肯这么干,搞定自己不难。

  搞定自己,就搞定了一切。

  自利足以进道,利他不生烦恼;居山林尽可逍遥自在,游尘世亦能清净无染。不做事业,名为隐者;若做事业,真成大德。

  对于如今时代的烦恼众生来说,搞定自己需要在长期静修当中实现,哪怕断断续续,不妨点点滴滴坚持,总有水滴石穿的时候。

  据个人体会,学佛修行不苦,而且快乐,更无它乐胜过此乐。谁能分享此乐?只有看得明白,并肯于实践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超然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超然法师)  

 超然法师:《四十二章经》白话(下) 

 超然法师:《四十二章经》白话(上) 

 超然法师:《金刚经》白话(下) 

 超然法师:《金刚经》白话(上) 

 超然法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白话 

 超然法师:《佛遗教经》 白话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二章 贤善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一章 圆觉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章 普觉菩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九章 净诸业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八章 辨音菩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七章 威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