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第17讲


   日期:2019/7/14 7: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广开释迦牟尼佛权实的前三部分:开方便、显真实、举五浊解释方便,我们今天接着学习第四拣伪敦信。拣伪敦信,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就是拣真伪,第二开除释疑。我们先来看拣真伪。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上文中,佛说明了诸佛在五浊恶世出世,由于众生烦恼重、邪见多、生活苦,所以不得已开方便门,从实出权,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之教,不得已开三乘事。佛的弟子们,在没有听佛这样说之前,如果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认为自己是二乘人,这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世尊已经把诸佛如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的原由解释明白了,如果作为佛弟子们还认为自己是二乘人、不是菩萨,不闻不知诸佛如来的教化,那么他们就不是真佛弟子、不是阿罗汉、不是辟支佛。就像我们世间的学生弟子一样,不论是学哪个方面的学问,都要随顺老师的教导。现在与会的佛弟子们,如果听了佛的教导之后,知道佛是教菩萨事,是令众生皆入佛道、入一佛乘,仍然认为自己是二乘人不是菩萨,那么他们就没有随顺佛的教法,怎么能称为佛弟子呢?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

  上面一段经文,是说不闻不知,这样不是真正的佛弟子;这一段讲的,是如果听闻诸佛如来教菩萨事而不信受,就是增上慢人。

  佛施设二乘教,原本是因为五浊恶世的众生障重、受生老病死等种种的苦,所以佛施设二乘教,暂时让众生息苦。息苦之后,再为众生说成佛的大法,不然的话,众生会被生老病死这种种的苦所障碍。障碍,为他说大法他也不能够信受。在这种情况下,佛不得已为二乘人说,断了见思惑就称为阿罗汉、不回三界受苦就叫做最后身、了分段生死就叫做涅槃。不得已说了分段生死、证有余涅槃。现在佛为大众开权显实、宣说大法,那些真正已经证了阿罗汉的人,听闻大法之后,就应当信受此法。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这些阿罗汉,他们见思烦恼已断、分段生死已了、不再有生老病死等障碍,当他们听闻佛宣说大法之后,就应当审视思量,思量什么呢?阿罗汉们只是断了见思惑,无明惑还在,怎么能称为阿罗汉呢?我们想想,阿罗汉含有杀尽烦恼贼之意,无明烦恼还在,怎么能说杀尽烦恼了呢!还有无明烦恼呢,没有杀尽。分段生死已了,但是变易生死还没有了,怎么能说是最后身呢!二乘人所到的只是化城,化城就是为了中间休息的地方,并不是最后真正的宝所,怎么能称为究竟涅槃呢!

  所以真正得阿罗汉的人,听佛宣说大法之后,会重新审视自己,肯定会信受佛所说的大法;倘若他们满足了,认为已经和佛一样证得究竟的涅槃,不再进求无上菩提,那么可以说,这样的人并没有证得阿罗汉。因为真正的阿罗汉,一定会信受大法、志求无上菩提的,你不信受大法、自以为足、不求无上菩提就是未证阿罗汉的人,那么未证言证、未得言得就是增上慢。所以说,这些比丘、比丘尼,虽然已经证了阿罗汉果,但是因为不能信受大法、不能志求无上菩提,就都是增上慢人。

  这一段是拣别真伪,拣别出哪些是真正的佛弟子、是真正的阿罗汉;哪些是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下面就是开除释疑。好 我们看经文:

  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

  上面佛说不闻不知诸佛如来教菩萨事不是真弟子、不是真阿罗汉、不是真辟支佛;又说听闻大法而不信受皆是增上慢人,佛担心大众听了之后心里会问,难道一切阿罗汉都必定志求无上菩提吗?其实这件事也有例外的地方,所以佛在这里开除之。就是哪些人是例外。就是佛灭度后,在无佛期,就是现前无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依权教来说,证阿罗汉的人未必能志求无上菩提。

  可能有人就会问了,佛灭度后,不是还有《法华经》住世?这些阿罗汉为什么不能信受呢?佛解释说:“所以者何,佛灭度后 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意思是说,佛灭度以后,虽然有《法华经》住世,但是此经甚深难解,受持读诵的人都非常难得,能解《法华经》的人就更难得了。没有人为阿罗汉讲解此经,没有人为他们开三权显真实,那么这些小果圣人,怎么能够自己发起回小向大的心呢?怎么能够志求无上菩提呢?正因为如此,所以佛许那些在佛灭度后证阿罗汉果的人是真佛弟子、是真阿罗汉。

  如果这样说的话,这些阿罗汉们就永远是阿罗汉、永不要再发起志求无上菩提心了吗?就是说,他们永远安住在小乘、不要去求一佛乘、求究竟圆满的涅槃了吗?不是这样的,下面佛就为我们来做了解释。

  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

  《大智度论》第九十三卷释毕定品中说:“罗汉受先世身,身必应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罗汉三界漏因缘尽,更不复生三界,出三界外,有净佛土,无烦恼名,于是国土佛所,闻法华经,具足佛道。”我们解释一下,意思是阿罗汉已经断了见思惑,他身灭之后、他这一生报尽之后,不会再到三界来受生;他不到三界受生,他受生到三界外的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里面连贪嗔痴等烦恼的名字都没有;他们在方便有余土会遇到佛,佛出世必说《法华经》,他们听闻《法华经》之后,就能发无上菩提心,就是这个意思。

  智者大师引用上面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的这句话,就是前面的我们引用的《大智度论》中说的这句话,智者大师来解释“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智者大师解释说:“有罗汉若不闻法华,自谓得灭度,我于余国为说是事,汝皆作佛。”意思是说,有的罗汉在先前对《法华经》不闻不知,自认为已得涅槃,那么在他罗汉身灭之后,我们刚才讲过,这一世报尽之后,身灭了以后,就会生到方便有余土,余国指的就是方便有余土,这些阿罗汉生到方便有余土之后,又会遇到释迦牟尼佛为他们说《法华经》,他们听闻之后回小向大,发起志求无上菩提之心。好,我们回到经文,若遇余佛的余,这里的余,我们依刚才智者大师的注解,就是指方便有余土;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就是对此妙法决定明了。佛就是这样不舍众生,不仅在我们这个世间、我们这个法界为众生说法,还要到方便有余土现身说法,帮助这些生到方便有余土的阿罗汉们回小向大、成就佛道。这是第四拣伪敦信,我们再来看第五说无虚妄。

  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是劝大众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是真实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这是劝大众相信诸佛如来言无虚妄。那么劝大众当一心信解受持释迦牟尼佛的什么语?劝大众当信解十方三世诸佛什么语言无虚妄呢?就是无有余乘、唯一佛乘,就是信解此语。也就是说,世尊劝大众,一定要相信自己和诸佛所说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没有其他的二乘三乘,二乘三乘都是方便,只有一佛乘才是真实之教。

  到这里,佛正式说法的两大段,广开诸佛权实、广开释迦牟尼佛权实的长行部分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是偈颂,偈颂有两部分:许说和正式说法,我们先看第一部分许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比丘比丘尼,有怀增上慢,优婆塞我慢,优婆夷不信,如是四众等,其数有五千,不自见其过,于戒有缺漏,护惜其瑕疵,是小智已出,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斯人尠福德,不堪受是法,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舍利弗善听。

  增上慢、我慢、不信,这些问题我们四众弟子通有,只不过在通有当中也各有侧重。像出家二众,增上慢的多;优婆塞,有我慢的多;优婆夷,是不信的多。出家二众,比丘、比丘尼大多修道得禅定,有些出家众在得禅定之后,误认为自己已经得了圣果。得初禅的,说自己证了初果;得二禅的,认为自己证了二果;得三禅的,认为自己证了三果;得四禅的,就认为自己证了四果。他们未证言证、未得言得,就起了增上慢,所以这里说,比丘比丘尼有怀增上慢。优婆塞,这是在家男众,有些男众执著我相,再加上有的非常的富有、有的社会地位尊贵、有的有学问等等,就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所以在家男众起我慢的比较多。优婆夷,在家女众,在家女众大多都是起卑慢,看到别人胜过自己,心里想:你胜过我又能怎么样?我们前面讲过这叫卑慢。由于有卑慢,或者智慧浅,对大法多生不信,不肯修学胜道,所以说优婆夷不信。

  如是四众等,其数有五千,这句好理解,像这样有增上慢、我慢、不信的弟子,前面讲过五千人离席,不自见其过。智者大师解释说:“不自见其过者,三失覆心,藏玼扬德,不能自省,是无惭人也。”由于被我慢等烦恼盖覆其心,喜欢宣扬自己好的一面,不肯反省自己犯下的过失错误,明明是在犯错,还认为自己都是对的,那么这样的人,肯定也不会生起惭愧心来,所以叫做无惭人。

  于戒有缺漏,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来解释。律仪戒有所违犯叫做缺,定共戒、道共戒有过失叫做漏。律仪戒包括五戒、十戒、具足戒,这是律仪戒,律仪戒是戒的身和口。定共戒是以定力压伏住烦恼才不犯戒,这个定共戒是入定才有,道共戒是由智慧力断除烦恼而不犯戒,这个要证无漏圣道才有,所以定共戒和道共戒戒的是意,戒的是意、也可以说戒的是心。

  护惜其瑕疵,律仪戒是戒的身和口,我们刚才说的,如果律仪戒有所违犯,我们想想,律仪戒戒的是身和口,那他有所违犯,就会在身和口上表现出来。比如说犯杀戒、犯妄语戒、犯偷盗戒,这些是在身和口上表现出来了,大家都能看到,这就如玉露疵。如玉露疵,露在玉外面的斑痕叫做疵,大家都能看到,所以违犯律仪戒如玉露疵。而这个定共戒和道共戒戒的是心,一般人看不出来的,如果没有定共戒和道共戒,心就会意念纷飞,甚至会起恶念,这些妄想、杂念、恶念,它是在心里的、起心动念的、别人看不出来的,这就如玉含瑕。如玉含瑕,玉里面的斑痕叫做瑕,是在玉里面的,别人看不出来的,身口意有了过失,掩盖起来不想让人知道,不肯发露忏悔,自己还认为自己很好,做的非常好,自己是菩萨,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这就叫做护惜其瑕疵。

  是小智已出,这五千四众弟子自认为已经证了圣果,出离了生死苦海,其实他们得的只是世间的禅定,还没有出三界了生死,他们只是得的世间的小智,是妄把有漏当成了无漏,所以说是小智。

  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糟就是酒糟,酒提炼完以后、发酵完以后所剩的渣子,酒糟;糠就是稻子的皮,这些都是不能食用的。这五千弟子有以上说的过失,不是大机、不是大根机、不能听受大法,对于修学大法来说他们都不是法器、是没有用处的,所以用糟糠来比喻,说他们是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这五千人就退席了。为什么会离开呢?是佛的威德力使他们离开的,如果不让他们离开,他们留下来听佛说《法华经》,因为他们的增上慢,因为他们不是大法器,他们自认为已得和佛一样的,所以他们会诽谤大法、堕落地狱受苦,所以佛以威德力让他们离开。

  斯人尠福德,不堪受是法,尠福德就是少福德的意思,这五千人退席,一方面是佛的威德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福德太少,无福堪受大法。所以说听闻大乘法不能少福德的,福报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福报就不能承受大法。所以我们看,我们要是再遇到什么喜事、什么样的好事的时候,来的时候,如果你的福报不够的话,第一、准是好事跑了,第二、来的福也转为祸,祸福相依。所以任何的事情都不能少福报的,没有福报,同样也不能承受大法。福是慧基,福报是智慧的基础,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重多修福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家也要会修福报,不要只是去修世间的福报,要修出世的福报来作为自己修大智慧的基础。当然出世的福报很多种修法的,像修净土法门的,作种种的善,我们把种种的善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出世的福,回向求生极乐世界作为我们往生净土的助缘、作为我们往生净土的资粮。还有像《地藏经》中说的修福报。我们不要只回向世间的这种人天福报,我们回向法界,这就是做出世的福报,等等很多很多的。

  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五千人退席之后,大众中剩下的就都是能够堪受大法的人了,都是载道之器,我们说都是法器了。就像枝叶落下剩下的都是树干,栋梁之材。

  舍利弗善听,这里佛叮嘱舍利弗要注意听,善听。到这里,是偈颂的第一部分许说,下面就是正式说法。正式说法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广开诸佛权实,第二段是广开释迦牟尼佛权实,广开诸佛权实中有总明诸佛、明过去佛、明未来佛明现在佛,我们先来看总明诸佛。在总明诸佛中分为五层:施权、显实、劝信、举五浊、说无虚妄,我们讲的虽说啰嗦了一点,把它分这么细,主要也是为了方便大家更能理解,大家通过这几层的分法,在听经的时候能够更好的理解。好,我们看经文:

  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先世善恶业,佛悉知是已,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

  这是第一施权,就是施设方便的法门,接引大乘根性还没有成熟的人。

  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诸佛所得法,这是佛自证的实智;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这是佛的权智,就像我们在前面长行中说的诸佛随宜说法,随众生的根性、种种欲乐等施设无量的方便而为众生说法。

  众生心所念,就是九法界众生的心念,心念就是指众生在做事情之前的起心动念。种种所行道,种种是多的意思,难以用数字来表达,所以说是种种;所行道,指的是众生修行的法门。上面众生心所念,就是起心动念,所行道,就是指已经在行动了,众生依种种的法门修行,这就是种种所行道。

  若干诸欲性,若干表示不定量的意思,不确定是多少,但是总统的都包括在内了。诸欲性,欲是乐欲、性是习性,九法界众生的乐欲不同、习性不同,有的喜欢当官、有的喜欢做生意、有的喜欢热闹、有的喜欢清静等等。

  先世善恶业,就是众生的所念、所行、所好有如此之多的差别,都是前世所造善恶业的原因,先世的业因不同,所以众生的所念、所行、所好就有种种的不同。

  佛悉知是已,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对于众生的根性有种种的差别,佛都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佛以方便力来引导众生。或以诸因缘而说法,或以譬喻而说法,无非是随其所念所行所好,令一切众生欢喜信受。

  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佛以诸因缘譬喻,随众生的根机,这里说九部经。我们通常都说三藏十二部经,三藏就是指的经藏、律藏和论藏,十二部经并不是指的十二本经,而是根据经文的体裁和所记载的事相不同,把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这三藏十二部,包括了佛所讲的一切经。十二部经的名称是:长行、重颂、孤起颂、因缘、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论议、无问自说、方广、记别,记别也叫授记。在这段经文中只讲了九部,有三部没有说到,我们在后面会做解释。

  或说修多罗,修多罗译为契经,我们开头在讲经题的时候都讲过,经又叫修多罗,译为契经。契经有通别两种解释,从通的方面说,契经是一切佛经的通称,这是通。但是在十二部经中,契经是单指经中的长行,这就是在十二部里面的解释,指长行。

  伽陀及本事,伽陀译为孤起颂,孤起颂就是不依前面长行的意义,是单独发起的偈颂,表达的是独立的意思。本事,就是记载佛说各弟子过去因缘的经文,我们经中有好多佛说过去弟子们的因缘,这个在十二部里面就称为本事。

  本生未曾有,本生是记载佛自己过去世因缘的经文,记载佛过去世的因缘;未曾有,是记载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亦说于因缘,因缘讲的是见佛闻法或者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譬喻并祇夜,譬喻,佛说种种的比喻来让众生更容易明白,就像本经中的优钵昙,前面我们讲的,还有后面讲的火宅等比喻。祇夜就是重颂,是以偈颂的形式重宣前面长行之义。

  优波提舍经,译为论议,就是以问答的形式来论议法理。

  以上总共讲了九部经,长行、孤起颂、本事、本生、未曾有、因缘、譬喻、重颂、论议,十二部里面没有说到的是无问自说、方广和记别,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现在讲的这段偈颂经文,是讲的怎样为小乘根性的人施权,为小乘根性施权里面没有无问自说、方广和记别,所以这里说的是九部经,不是十二部,大家明白了。

  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这是总结施权之意。说以上九部经并不是佛的本怀,是佛不得已而说的,为什么?因为钝根众生乐于小法、不信大乘、贪著生死,往昔于无量佛所不行甚深妙道,所以现在为众苦所恼乱。不堪听闻大法,他们只能听闻小法,佛不得已为他们说涅槃,为他们灭苦。

  好,今天时间到,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宏圆法师       妙法莲华经)(五明学佛网:宏圆法师       妙法莲华经)  

 杨惠南教授:对《妙法莲华经玄义研究》的看法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七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六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五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三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二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一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题解 

 妙境法师: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方广锠教授:敦煌遗书中的《妙法莲华经》及有关文献 

 沈海燕教授:《妙法莲华经玄义》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