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7讲


   日期:2019/7/1 8: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我们接着来学习偈颂中他土六瑞中的第五部分,就是他土菩萨行中的杂问。这段偈颂,问的也是六度,但是不是按照次第而问,是弥勒菩萨随自己所见而问的。通俗来说,就是见到什么随口就问,与上面次第问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个次第比起来显得杂乱,所以叫杂问。

  杂问这里分为:问禅定、问精进、问净戒、问忍辱、再问禅定、第六问布施、第七问智慧。好,我们来看经文: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

  这是问禅定。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这是入的舍禅。舍是忘怀的意思,就是把自己所修的禅定忘怀,叫做舍禅,也就是不见有我之意,这是自行,就是我们说的自利。菩萨寂然入定,感得天龙恭敬礼拜,但是菩萨心不为所转,虽见天龙恭敬,但是他也不动念。由此可见,菩萨的入定之深,真的做到了八风吹不动。

  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这是讲菩萨入的悲禅,是化他,悲禅是化他。处林就是菩萨入定的地方,放光就是定中的妙应,只有入定了才能放光。凡夫的心散乱,所以是不会放光的。众生受苦,菩萨慈悲,放光来应,地狱中的罪苦众生遇到光明,转苦为乐,修学佛道。

  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这是问精进。尝就是暂时的意思,未尝睡眠,就是连暂时、连小睡一会儿都没有,就是一点都不睡,不眠不睡。菩萨昼夜不睡,在山林中经行,勤求佛道,这就像我们娑婆世界的般舟念佛三昧这么一个修行的方法。修般舟三昧的人,一般是以九十天为一期,不坐不卧、不休不息,除吃饭和上厕所之外,都是经行,步步声声、念念不离南无阿弥陀佛。当时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最早提倡修行此法,并定为东林寺念佛社的定课。后来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也常修此法,并为《般舟三昧》注疏。净宗三祖承远大师,在居住的衡山也常行般舟三昧,后来唐代宗赐他的居处为般舟道场。唐朝的道宣律师居住在长安白泉寺的时候,也常修般舟三昧。当时他修般舟三昧的时候,感得天人来送供,这个公案我们讲了很多次了。《法华授手》中说:“心神昏昧为睡,六识暗塞为眠”,由此可知,睡眠障碍我们的修行。

  我们现在要做到像菩萨那样不睡眠是很难的,但是也要学习菩萨和祖师大德们这种精进修行的精神,养成精进自律的习惯,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财色名食睡上,尽量抓紧时间来念佛诵经,来精进用功办道,为我们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准备充足的三资粮。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

  这是问的净戒。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大智度论》中讲的十戒。

  第一戒是不缺戒,就是不犯重罪。犯了五逆十恶重罪,就像过河用的浮囊,浮囊是用布或者皮子所做成的大袋子,里面冲上气放在水里,然后靠着浮囊就可以到彼岸、到对岸。如果犯了重罪的人,就像把浮囊给丢失了,这样就不能从烦恼的此岸度过生死海,到达涅槃的彼岸。第二是不破戒,就是不犯中罪。犯了中罪,就像浮囊破了不能再用了,意思是说,破了戒也不能成佛。第三是不穿戒,就是不犯小罪。如果犯了小罪,就像浮囊上有了针眼大的小孔,有小孔,我们想想,就会漏气,时间长了就没有浮力,没有浮力这个浮囊就会下沉,也不能到达彼岸,意思是说,持戒不清净就不能成佛。

  以上三种,就是不缺戒、不破戒和不穿戒属于律仪戒。

  第四是不杂戒,就是不起恶念。如果起了恶念,虽然身业和口业清净,那么意业也有烦恼。不杂戒是定共戒,定共戒就是指三乘圣人发色界定,抛开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统统放下,自自然然的防非止恶。

  第五是随道戒,什么是随道戒呢?就像初果圣人随顺四谛理,他们已经破了见惑,由于他初果的道力所感,他在耕地的时候,地上的虫子、地里的虫子会自动的离地面四五寸远,使虫子不受伤害,所以初果圣人自然他也不会破戒。第六是无著戒,就像阿罗汉,对于三界六尘永不贪著,这是无著戒。阿罗汉对于三界六尘永不贪著,没有贪著的心了。

  第五随道戒和第六无著戒,这是属于道共戒。道共戒就是随着修行的道力越来越深自然而然持的戒律。他是随着修行的功夫越来越深,自然而然戒律就形成了,也叫真谛戒。

  第七是智所赞戒,菩萨虽然不是行中道,但是能从空出假,以善巧方便弘法利生,所以被智人所称赞。第八是自在戒,菩萨游戏神通顺逆示现,虽然是顺逆示现,而对于性戒和遮戒都不会违犯,所以称为自在。什么叫做顺逆示现呢?众生有恶有善,菩萨为了度化众生,有时会示现善,有时也会示现造恶。示现善我们可以理解,示现恶呢,我们一定要知道,菩萨也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有的众生他造恶,菩萨就必须示现这种方式要度化他。比如一个屠夫杀猪,菩萨就会示现成一个杀猪的人,跟着他一起去杀猪,这样方便度化他,这叫做逆;示现好人就叫做善,就叫做顺。顺逆示现都是种种的方便,为了度化众生。菩萨游戏神通,无论用什么方式去做,都是为了度化众生,所以于性戒和遮戒都不违犯。

  性戒就是指的杀、盗、淫、妄,这四种属于性戒,就是说,你无论受不受戒,只要犯了这四条都有罪过。除杀盗淫妄以外,凡是佛制定的戒律都是属于遮戒。比如喝酒,你不受酒戒的话,你喝酒就不犯戒。佛制定酒戒,是因为酒能乱性,喝酒之后人不受控制,就会犯杀盗淫妄,所以佛制定不饮酒。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顺逆示现两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就是当我们看到别人造恶的时候,我们一定回光返照自己,而不是辱骂去毁坏别人。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改变、来返照我们自己,看我们犯了没有,有能力的我们帮助他,没有能力的话,我们决不去毁犯别人。不要一昧地去诽谤别人,我们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菩萨。还有,我们一定要把别人做菩萨想,都是来给我们做的示现,我们一定要多改正自己的,不要一昧的天天去看别人的过失。还有呢,我们如果没有这种功夫的话,我们不要去造恶的,不要说我“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这只是为自己的造恶去找一种借口罢了,后面还有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我们没有这种功夫,你不是菩萨,你没有这种修为、你没有这种自律、你没有这种定力、没有这种智慧的时候,你这就叫造恶,那将来肯定是要堕落受报的。

  第七智所赞戒和第八自在戒是俗谛戒。

  我们再看第九随定戒,就是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在定中,都有威仪,就是我们说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第十是具足戒,就是戒波罗蜜毕竟圆满,无法不备。

  第九随定戒和第十具足戒是中道第一义谛戒。

  这是《大智度论》中讲的十戒。这个偈子中,威仪无缺指的是第一不缺戒,净如宝珠指的是第十具足戒,偈子中举出了第一和第十戒,也就是把中间的八种戒也都含摄在内了。菩萨以这十戒,严护威仪,求佛道。

  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这是第四问忍辱,这里讲的是生忍和法忍。生忍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在众生恭敬供养的时候能忍不著、不生骄慢和散逸。就像在我们遇到顺境的时候,要对于鲜花、掌声、赞叹、供养要能忍,能不骄傲,不飘飘然,把心还能安定下来,不起贪著之心。第二是在被众生嗔骂打害的时候,当然也包括了蚊虫的叮咬,种种的伤害,心里不生嗔恨怨恼。这个是生忍,生忍包括两个部分,就是顺境和逆境的时候。

  法忍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于寒热饥渴老病,这是外法,对于这些外法能忍不动。第二是对于贪嗔、忧愁、淫欲、痴慢、还有邪见,这是属于内法,对内法也能忍不起。偈颂中举出恶骂捶打作为能忍之境,是表明这么难忍的事情都能够忍受,更何况其他比较容易忍的境遇自不必说了。我们都是什么呢?每天督促着自己去修忍,但是一遇到境界了、一点点的境界了都不肯忍,都找理由说明不忍的原因来为自己开脱。大家这里可以通过本经中常不轻菩萨的公案,来理解他土菩萨修忍辱的情况。

  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这是第五再次问禅定,菩萨离五盖修禅定,盖就是盖覆真性,贪欲、嗔恚、睡眠、掉举、疑,这五种能盖覆真性。离诸戏笑,戏笑是指一些没有意义的语言,或者是说笑,说笑话、打闲岔、说是非,说这样的话会让人心散乱,也就是五盖中的掉举盖,也叫掉悔盖。三心二意,不知何去何从,又想着过去、追念着过去,然后又设想着未来,这样会盖覆人的心识,很难修禅定。离诸戏笑就能除掉悔盖。及痴眷属,对于愚痴糊涂的眷属也要离,因为愚痴的眷属会做出一些愚痴的、让人生气的事情。比如有一个人生病了,他的儿子在身边来照顾他。有一个苍蝇落到了这个病人的头上,他的儿子好心来帮他赶苍蝇,但是他没用智慧、他愚痴,他拿了一个很粗的木棒来赶苍蝇,那我们想一想,他打苍蝇的时候,直接也把这个人给打死了。如果我们跟这样愚痴的眷属在一起的话,就会因为他的行为会生烦恼、会生嗔恨、会发脾气,甚至作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这样肯定影响心清净,会影响修禅定的。离愚痴眷属以及恶眷属能去除嗔盖。亲近智者,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心中会有很多的疑惑,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自然会影响修行。亲近智者,就是亲近有智慧的善知识,他们能够用智慧帮助我们来修行,这个就是除去疑盖。一心除乱,这是能去除贪盖。众生贪爱世间的男女美色、名闻利养,终日活着就是为了贪欲,绞尽脑汁、不择手段、甚至六亲不认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贪欲能覆盖心识,使得禅定善法不能发生,如果能做到一心,那么乱心就没有了,也就除去了贪欲。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一定要一心去念佛,念兹在兹,不要想别的,不要想想一会儿工资多少,不要想想一会儿你的损失多少,你的利益多少,把这些名闻利养,这等等一切的欲望都放下,用一心,你一心就能除去贪盖。摄念山林,这是除睡盖。睡眠时人心识昏昧,障碍禅定,在山林这种寂静的地方,收摄其心、精进修行能除睡盖。亿千万岁,这是表明入定之深。菩萨以这样深的禅定来求佛道,可想这种志力勇锐。这是讲菩萨离五盖、修禅定、求佛道。好,我们再看下面一段经文:

  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价直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旃檀宝舍,众妙卧具,施佛及僧,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种种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

  这是第六问布施。我们看第一偈: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这是饮食、医药二施,用这饮食医药二事供养。既然说是百种,就是说明无所不具。第二偈:名衣上服,价直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这是衣服。这里衣服说了价值千万,甚至是无价,都用来供佛及僧。第三偈:千万亿种,旃檀宝舍,众妙卧具,施佛及僧,这是房舍。房舍有千万亿种,非常广大,而且是用旃檀众宝加以装饰,真的是美丽至极。每间房舍中都有众妙卧具,布施给佛以及僧众。第四偈: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华果园林流泉浴池,也是让佛和僧身处其中无不如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心情愉悦。这里的第三偈的房舍和第四偈的园林,都含摄在四事供养中的卧具当中,归纳为卧具。就是饮食、衣服、医药、卧具这四事当中的卧具供养。第五偈:如是等施,种种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以上这饮食、医药、衣服、卧具这四事供养,这四事都微而不粗、妙而不染。菩萨以欢喜心来布施,无非是为了无上菩提、成无上道。我们再看下面:

  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这是第七问智慧。第一偈: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这是不可说而说般若。寂灭法中,言语道断,有什么可说的?但是菩萨以种种方便教导众生,让众生明白寂灭法,正如《法华授手》中所说:“无说示说,巧逗群机”。第二偈: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这是不可观而观般若。菩萨观诸法的体性,诸法的体性怎么样呢?无有二相。诸法的体性,你说有,它不对;你说无,它也不对。有,它是妙有、是假有,它不是真实存在的,你说有,所以它不对;你说无,但是它还有大用现前,你说无,它也不对。也就是说,不是有相也不是无相,无二相就是实相。可以说是融真谛、俗谛于真空,所以说是犹如虚空。第三偈: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这是说不可说、观不可观而论般若。心无所著,就是不执著空也不执著有,空有不著。既然不著空有,那么是心无所住,无住之心就是妙慧,菩萨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到这里,偈颂中他土六瑞的第五部分他土菩萨行,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是他土六瑞的第六部分,问他土供养舍利,也就是问佛涅槃。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这一段共七偈,第一偈: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这是总说佛灭度后菩萨供养佛的舍利。佛示现在世间成道,这是佛的应化身,应化身有生有灭,佛在世间度化众生的因缘尽了,就示现灭度。比如释迦牟尼佛示现在八十岁的时候入灭,入灭后焚烧荼毗,荼毗得舍利。他土的菩萨也是这样,菩萨怀念佛度化众生的恩德,为报佛恩,供养佛的舍利。

  第二偈: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这是说明建塔的数目。菩萨建了很多的塔庙,有多少呢?无数恒沙之多。恒沙我们讲过了,非常之多,供舍利的、供养舍利的叫做塔;庙是貌,就是容貌的意思,供佛像就叫做庙,供养佛的容貌就叫做庙。国土上建有很多的塔庙,就显得非常的庄严美好。

  第三偈: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这是说明塔的量,也就是塔的大小。供佛的舍利塔很高,有多高呢?五千由旬。一由旬,小的是四十里、中的是六十里、大的是八十里,这是一由旬用我们现在的计量单位来换算。看看我们娑婆世界的塔有多高?只是几十米高,我们就感觉到非常的雄伟了,这里五千个几十里高,那是非常高大的了,这是高度;纵广正等,两千由旬。南北叫做纵,东西称为横,就是说,舍利塔的底座底层所占的面积,长和宽都是两千由旬。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这个舍利塔是真的非常的高大了。供佛舍利的宝塔不仅广大,而且装饰得也很庄严。

  第四偈: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这是说明塔的庄严。各千幢幡,就是每座塔都有一千幢一千幡。幢就是圆筒形的,幡就是长条形的,我们大雄宝殿里也挂着幢也挂着幡。珠交露幔,露就是没有覆盖,露出来,幔是覆盖,意思就是说,还有种种的宝珠来装饰宝塔,或露着或盖着。宝铃和鸣,宝塔上挂着这些宝铃,风吹过来,宝铃会发出和雅之音,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到。

  第五偈: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这是供养舍利。诸天龙神、人及非人,常用这些香华伎乐、种种的庄严具来供养舍利。

  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这两个偈子是总结赞叹塔庙庄严。菩萨为了供养舍利,建了塔庙,并且用幢幡、宝珠、宝铃来装饰,使得塔庙庄严奇丽。虽然所做的这些是为了供养塔庙,不是为了庄严国土,但是塔庙庄严了,国土自然也就妙好殊特、不严而严了。偈颂中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塔庙庄严:“如天树王,其华开敷”。天树王就是波利质多树,此树在忉利天善见城的东北角,位于杂乱园和欢喜园之间,欢喜树。这个树高百由旬,枝叶覆盖五十由旬,树的根茎、枝叶、花果都有香气,这个香气还能遍熏整个忉利天宫,所以也叫做香遍树。这棵树开深红色长穗这种形状的花,开花的时候非常的庄严,所以这里用开花最美丽时候的天树王,天树王开花时候、最美丽的时候来比喻塔庙,这是来形容比喻塔庙的庄严。

  此土的释迦牟尼佛入灭,荼毗后,弟子们从灰烬中得到了佛的头顶骨、牙齿、还有中指骨、头发等等的舍利。像我们中国南京大报恩寺就有佛的顶骨、顶骨舍利,也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枚佛顶舍利。还有陕西法门寺,我们都知道的佛指舍利。北京广济寺是佛牙舍利。佛的舍利所在就如同佛的法身所在,所以这里供养佛舍利,就如同礼拜佛成道的菩提树、佛的金刚宝座、还有佛经行留下的足迹,这是一样的功德,可以结下值佛闻法的殊胜因缘而速成菩提。

  到这里,偈颂的第一大段,问此土六瑞和他土六瑞,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是第二大段请答,请答分两部分:第一是举出疑惑之事,举出疑惑请求回答,第二是解释四伏难。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

  这是举出疑惑之事请求文殊菩萨来回答。第一偈: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这里是举出此土之事,就是我们娑婆世界,举出此土之事。佛放一光,释迦牟尼佛放白毫光;我及众会,就是弥勒菩萨和大会中的人;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见到娑婆世界种种的殊胜微妙的境界,种种殊妙,指的就是此土的六种瑞相。我们前面讲过了此土的六种瑞相。

  第二偈: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这是举出所见他土之事。释迦牟尼佛放出清净光照到无量世界,与会的大众在光明中见到他方世界的菩萨修菩萨道,以及诸佛神力智慧希有。

  第三偈: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这是请答、请文殊菩萨来回答。我等见此,此就是所见两土之事。以上所见两土的瑞相实在是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佛为什么要现此不可思议的瑞相?愿文殊菩萨能为大众来解答心中的疑问。

  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这是解释四伏难。什么是伏难呢?伏就是潜伏的意思,我们通俗的来说,就是心里为难不用嘴说。文殊菩萨虽然居众菩萨之首,在菩萨中智慧第一,有大智慧,但是弥勒菩萨也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不能弥勒菩萨一问,文殊菩萨马上就答,何况会中还有很多的法身大士,知道此事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们讲大家容易明白一点,就是不能弥勒菩萨一问,文殊菩萨马上就答,这样有点太不客气了。第二种,就是如果一问就答,大众也不会生起渴仰之心,不会重视,所以弥勒菩萨这里先假设了四难加以解释。

  第一伏难,我们注意,第一伏难是因为上段经文中说,佛子文殊愿决众疑,由这一段而引起的。弥勒菩萨说,请文殊菩萨为大众来解答疑问。那么文殊菩萨就会想,你说大众都有疑问,可是大众如果有疑问,大众有疑问大众自己会来问的,但是现在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来问,大众都没有问,那我怎么来解答呢?弥勒菩萨知道文殊菩萨有此意,所以就以偈颂来解释第一伏难说:“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大众为什么不来问呢?欣仰就是仰慕的意思,瞻就是看,大众都再看着我们两个人,大众的心里希望我弥勒来代表大众请问,希望文殊菩萨能够给予回答,这里世尊何故放斯光明,这是大众想问的问题。就是世尊什么原因放大光明照无量国土呢?

  第二个伏难是,文殊菩萨又会想,大众既然都有这个疑问,那我怎么能够回答呢?不如等佛出定之后我们来问佛,请佛回答不是更好了吗?弥勒菩萨用偈颂来解释第二伏难:“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放斯光明”。佛子就是称呼文殊菩萨,时答就是能够及时回答。这个偈子的意思是说,大众心中都有疑问需要解决,心神都不安泰,还不知等到什么时候佛才能出定,如果文殊菩萨能够及时回答我们,这样大家一定心生欢喜。这里何所饶益放斯光明,是大众需要解答的疑问,就是不知世尊放这样的光明,是要让我们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大众需要解答的这个问题,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利益。

  第三个伏难,文殊菩萨会想,如果你说不知佛什么时候出定,让我来回答,可是你、我、我们大家都是补处菩萨,大家都一样,可以共同商量,为什么只推我一个人来回答?弥勒菩萨又接着解释说:“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坐道场,就是坐菩提树下成最正觉。弥勒菩萨的意思是说,我也在犹豫不决,佛现在这么多的瑞相,是要说他自己亲证的妙法,还是为机缘成熟的众生授记作佛呢?弥勒菩萨一方面自己在想,一方面请文殊菩萨来解答。也就是这里面弥勒菩萨犹豫不决,是佛要说他自己亲证的妙法还是要为众生授记呢?他犹豫不决,请文殊菩萨来解答。

  第四个伏难就是,文殊菩萨会想,你所说的已经解释疑问了,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佛说妙法或者是为众生授记作佛呢?弥勒菩萨已经来解答疑问了,为什么还要我来解答呢?弥勒菩萨用偈颂来解说,接着弥勒菩萨又说了:“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就是说,如来示现这么多的瑞相,这么不可思议的境界,不仅见到无量众宝严净的佛土,而且又见佛闻法,那这不是小事因缘,是一个大事因缘,怎么能以我犹豫之心来判决?前面我们刚才已经讲了,弥勒菩萨也是在犹豫不决的,这么个大事因缘,怎么能以犹豫之心来判决?

  到这里,文殊菩萨心里的伏难也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可以谦虚的了,最后一个偈子就是总结请答。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最后,弥勒菩萨又表达自己的请问,意思是说,文殊菩萨你就不要再谦虚了,现在会中大众瞻察的是您,他们希望您能来为他们解答,如来为何因缘而现瑞相,真的是为了演说妙法、为机缘成熟的众生来授记吗?到这里,别序的第四部分发问序,我们就介绍完了,下节课我们来学习答问序。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宏圆法师       妙法莲华经)(五明学佛网:宏圆法师       妙法莲华经)  

 杨惠南教授:对《妙法莲华经玄义研究》的看法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七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六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五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三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二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一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题解 

 妙境法师: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方广锠教授:敦煌遗书中的《妙法莲华经》及有关文献 

 沈海燕教授:《妙法莲华经玄义》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