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第2讲(共15讲)


   日期:2019/6/7 5: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来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一节课我们介绍了本经的五重玄义,今天我们就开始来正释经文。

  在上古的时候,讲经就是随文释义,不分科判的,到了晋朝的道安法师他将经文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这三分,但是当时受到人们的非议,认为他是自恃聪明,直到后来玄奘法师传来亲光菩萨的《佛地经论》,一看《佛地经论》中也是分为三分,这样就印证了道安法师的这种分法是正确的,从此以后都遵从道安法师的这种分法,把经文分成三分。我们大家平时读的这部《金刚经》是由梁朝昭明太子分为三十二分,不是按照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这种的分法,但是他的这个三十二分读起来简洁方便。我们今天讲解《金刚经》也要遵从道安法师的分法,将经文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

  序分就是说明这部经的缘起,讲这部经的因缘,它的启发,它的起点,缘起;正宗分就是说明经的要义,是一部经最主要的精神内容;流通分就是使这部经能够流传万古,通达十方。《金刚经》的序分我们刚才讲了,它的缘起就是法会因由分第一,法会因由这一分就是本经的序分;正宗分就是从善现启请分第二到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就是最后一分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到最后一分的这个位置是为本经的正宗分;从最后一品的后半部分,就是“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一段经文就是本经的流通分。好,我们首先来看本经的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我们曾经讲经也讲过,序分里面分通序和别序,这一段经文是本经的通序,什么是通序?通序就是佛经中都具有的六种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一切经典具足的这六种成就,也叫六种正信,也叫正信。一切经典都具足这六种成就,所以它叫做通序,也叫做证信序,好,我们来一个个的解释这六种成就。

  如是,就是信成就。阿难尊者在结集经典的时候,大众对他说,“如尊者所闻,当如是说”,阿难回答,“如是当说,如我所闻,故为信顺”。所以这个如是是信顺之词,佛如是说,阿难也如是复述,教人如是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只有真信深信佛所说的法,这样才能够依教奉行,才能得真实的受用。《大智度论》中说:“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中,都无所得”。我们有的居士曾经就这样来找过师父,他也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学佛好几年了,每天也做早晚功课,也诵经也念佛,可是生活质量没有改变,贪嗔痴的习气也不见减少,心里的烦恼也没减轻,我们现在看好多现在这种现象,这就是因为对佛所说的法没有生起真信和正信。虽然在行为上、表面上看他是在念佛是在修行,但是他用的还都是世间的心,没用出世间的心,还是用的有所求的心、生灭心,求名求利。学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用学佛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欲望,不是信的佛的解脱,信的佛的这种真理,而是为了达到一种欲望,这样学佛不但摆脱不了这种烦恼,能够学到摆脱烦恼的智慧,反而越来越愚痴,越来越贪婪。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正信,一定要真信,要明白世间的一切境相都是虚幻不实的,都是因缘和合刹那生灭的,纵然你得到了也只是暂时的,决定不是永恒的,你就费尽精力使尽计谋,到头来缘聚缘散,都是什么?一场空。真信了,那你就能把贪婪欲望放下,处处借着学佛向佛看齐,来锻炼我们的心性、锻炼我们看破、锻炼我们放下。放下我们的执着,放下我们的分别,渐渐的我们的心性、我们的自性显露出来和佛等齐。像我们今天看破放下,把所作的一切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样你的心量就越来越大,不但能够活得潇洒自在,命终之后还能往生极乐世界去做菩萨一生成佛,所以信非常的重要。倓虚大师在《金刚经讲义》中说:“佛说法四十九年,唯令众生如是信,如是解,如是修,如是证,如是为究竟耳”,所以你信了之后看破放下。

  如是又是指法之词,从事相上说是指这一部《金刚经》,在这里的如是,从事相说是指《金刚经》,从理上来说,它是指本经所诠释的真理,诠释的理事不二之中道,理事不二的这个中道。

  我闻,就是闻成就,第二个闻成就。我,就是指阿难尊者,闻,就是亲闻,不是道听途说的,是我亲从佛处听闻到的。阿难尊者在佛的大弟子当中被尊为多闻第一,阿难尊者出家以后被选为佛的侍者,以这样的因缘他经常跟随佛到各地弘化,亲闻佛说法。大家都知道阿难尊者的记忆力是非常的好的,一经于耳永不忘失,所以世尊的一代时教阿难尊者都能忆持,所谓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所以在佛灭度后能够结集经典。可能有的人就会问了,佛成道的时候阿难尊者才出生,佛成道喜讯传到宫中,然后阿难尊者也在同时出生,所以阿难翻译过来叫双喜,第一,有喜得贵子,第二,佛究竟圆满成佛,他叫阿难,翻译过来叫双喜,是在佛成道的时候,阿难出生。佛成道二十年后阿难尊者才舍俗出家,出家后十年才给世尊做侍者,这么一个时间差,那么也就有人问了,在他做侍者之前,这是三十年的时间差,佛所讲的经怎么能称为如是我闻呢?《报恩经》中佛命阿难做侍者的时候,阿难就求了三个愿望,第三个愿望就是请求佛为他讲他曾经没有听到过的经。佛曾经讲过的经,请佛再为阿难再重讲一遍,所以阿难对于他做侍者以前从未闻的经也都能够宣说无谬。这里阿难自称为我,因为我们讲的是般若,般若经,这个我是随顺世间的假名为我,并没有我见与我慢,与第一义谛不相违背。就像《天问经》中说:“有罗汉比丘,诸漏已永尽,于最后边身,能言吾我不,佛答言,有罗汉比丘,诸漏已永尽,于最后边身,能言有吾我,世界法中说我,非第一实义中说,以是故诸法空无我,世界法故虽说我无咎”。由此可知,阿难称我,不是凡夫的妄执我们这个假我,也不是外道妄计之神我,是圣人随顺世间的假名为我,是为了能把佛法弘扬,弘化传扬下去。

  好,我们再来看时成就,一时,这就是时成就。佛在当时说法的时候有一定的时间,这样听众依照时间去参加法会才能够成就众生。但是佛讲经有时是在天上,有时是在龙宫,我们今天说,各个空间维次不同,有时候还在人间,龙宫、人间、天上各个空间时间维次都不相同,比如佛在讲般若经的时候,总共是十六会就是在四个地方讲的,在王舍城鹫峰山七会、给孤独园七会、他化天摩尼宝藏殿一会、王舍城竹林园白露池边一会。人间天上的时间不一样,就像我们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是一昼夜,我们的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昼夜,这个时间空间维次不同。就是人间,各个国家记载日期的这个记法也不一样的,所以不能确定记载佛经的日期是某年某月某日,在结集经典的时候不得已就用了一时。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这样解释一时,“今止取佛及弟子,师资机感相遇之顷,说听事毕,便名一时”,弟子们善根成熟,感得佛说法,佛把法说究竟了,弟子们都明了了,这就称为一时。说听究竟就称为一时,比如佛说《金刚经》的时间,佛讲《金刚经》,因缘成熟了讲《金刚经》,弟子们听明白了就称为一时。讲《地藏经》这个时间也称为一时,说听究竟就为一时。无论讲哪部经,凡是佛与弟子机感相遇,说听究竟,就称为一时。大家能听明白这个一时,因为这些都是让我们对佛法生起成就生起信。

  好,我们再看下面的佛,这是主成就,完整的音译过来是佛陀耶,译经的法师随顺我们中国人喜欢从简的习惯,所以简单的就译为佛,佛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觉者,含有三觉的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声闻缘觉虽然能自觉,但是他只能自了,不能帮助众生觉悟,所以不能称为佛;菩萨虽然自己觉悟了以后也能觉他,度化众生,但是觉行没有圆满,也不能称为佛;只有佛,世尊,觉行圆满,也就是自觉行满慧足,觉他行满福足,就是我们说的两足尊,福慧具足,所以超九界以独尊,是人天导师,名之为佛。这里所说的佛是指的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是处成就。佛讲经要有处所,依据《大智度论》中说在有四种,第一种在,是天在,是指六欲天人,六欲天人所感得的果报是因地中他们修布施持戒十善而感得的这个果报。由于他的心是很纯善的,所以六欲天人是以善心为在,这种叫做天在,以善心为在。第二叫梵在,梵行的梵,梵在,是指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他们的果报是由因地修慈悲喜舍还有清净梵行所感得的。色界天常修四禅八定而没有欲界的染污,无色界天常修四空处定而舍弃有色有碍的这个形骸,这些梵天依梵而住,心里没有杂异的染污,所以叫做梵在。第三是圣在,圣人的圣,是圣在,这个就是指三乘人,三乘人所修的都是出世无漏圣法。比如声闻缘觉断除了界内的见思惑,菩萨断除界外的尘沙等惑,这些圣者断除烦恼,顿超三界,常在空、无相、无作、三圣三昧中住,所以就叫做圣在。第四种就是我们说的佛在,佛于首楞严等诸佛三昧得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佛法、一切智等种种的诸慧,以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法门,种种诸佛功德,所以是在本无所住当中随机示现,见有可度的因缘,我们说因缘成熟即住世说法,所以说佛所住之处称为在,他的这个在是以无住为住。

  舍卫国,舍卫国并不是国家的名字,它是波斯匿王的国都,舍卫译成中文就是丰德,丰富的丰,德行的德,丰德。因为国有五欲财宝之丰、人有多闻解脱之德而得这个名字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祇树就是祇陀太子所发心供养的树,给孤独园就是给孤独长者发心所供养的园林,以两个人的命名,所以叫做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个是众成就。与就是同的意思,大比丘就是大乘声闻,比丘前面加个大就是大乘声闻,这些比丘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身,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比丘是梵语,因为有三义所以不翻,属于五种不翻的多义不翻。第一种含义是乞士,外向施主乞食以养色身,内向如来乞法以资慧命。这个非常主要,我们虽说是乞,但是绝对是士,这个非常的主要,是内向如来乞法以资慧命的,乞讨不是为了个人的欲望,而是长养我们的佛性,比丘持钵乞食资养色身可以折伏傲慢,破除贪心来专心修道。第二是破恶,勤修戒定慧三学,灭除贪嗔痴诸恶。第三就是怖魔,比丘发心受具足戒,登坛白四羯磨成就,这时地行夜叉、空行夜叉、还有天行夜叉辗转赞叹,就会传到欲界的第六层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波旬,我们称为魔王,因为他是欲界天的天主,波旬听了以后心生恐怖,他为什么会恐怖?是因为一个人出了家了,他就会要出离三界,那他的欲界就会少一个子民,所以他害怕他的子民会减少。所以比丘有这三义,乞士、破恶、还有怖魔。大比丘众,这里的众,梵语是僧伽耶,《弥陀经》中没有翻译成众,是翻译成了与大比丘僧,僧是和合众的意思,有两种和合:理合和事合。理合就是大家出家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证无为之理,了脱生死。事和有六种,第一是身和同住。就是行住坐卧都要有一定的规矩,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休息,大家身体行动是一致的。第二是口和无诤。出家人在一起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修学无为之理,平时讲话要谈论佛法,有不懂的相互讨论,没有争论的地方,这是口和无诤。大家都是为了学无为之理,不是为了个人的欲望,都是为了学这个真谛,所以口和无诤,没有争论的地方。第三是意和同悦。彼此尊重,不争名利,欢欢喜喜地修学佛法。口和无诤怎么才能够完全的体现出来?就是我们说的要看破,我们学的是觉悟,如果大家觉悟了,修学是为了觉悟,而不是个人的这种名利、个人的欲望,你准是意和同悦的。第四是戒和同修。就是大家共同遵守戒律,以佛制定的戒律为我们的行为规范。我们比丘是二百五十条戒律,以戒律来作为我们的行为规范,大家共同遵守。第五是见和同解。见就是知见,大家依照佛经来研究佛理,知见都是相和的。第六是利和同均。大家所获得的利益都是平均分配,平等受用,这个非常关键的,这样才没有矛盾,要利和同均。

  千二百五十人俱,般若会上听众无量,这里只列举出了常随众。佛最初在鹿野苑度的憍陈如五比丘,这五比丘也是跟佛从皇宫里出来的,侍者,最后都跟随佛出家。然后度的是迦叶三兄弟,迦叶三兄弟不是我们看的摩诃迦叶,我们大雄宝殿上佛的两边的侍者,一个是阿难尊者,一个是摩诃迦叶、大迦叶尊者。在佛的弟子中有五位叫迦叶的,一个就是我们大雄宝殿上面的摩诃迦叶,还有十力迦叶,这里所说的迦叶三兄弟是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这三兄弟他们都是修拜火教的,因为有点神通有点能力,所以这个优楼频螺迦叶皇帝把他尊为国师,当时佛观察到作为国师的优楼频螺迦叶他得度的因缘成熟了,佛就到他住的地方,现大神力来折服他的傲慢,于是优楼频螺迦叶就归依了佛,率领他的五百弟子依佛为师。他的两个弟弟也各有二百五十人,也都随佛出家。后面佛又度化舍利弗和目犍连,他们也各有一百人。还有耶舍长者子以及他的同学共五十人,总共是千二百五十五人,现在把零数去掉,所以是千二百五十人俱。俱就是同堂俱会不相舍离的意思,这些常随众,这千二百五十人感佛度脱的深恩常随佛学,常侍佛前,与佛俱在一处不离左右。还有一个意思,这千二百五十人,因为我们刚才讲到了他们都是从外道度化过来的,还有一定的习气,他们为了降伏自己的习气要常随佛学的,来改正自己的习气,修学无为之法,这就是本经的通序当中的六种成就,这就是通序。我们再看本经的别序,大家请看经文: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一段就是本经的别序,别序也叫发起序,是叙述本经发起的因缘。凡是佛说法必定因缘成熟才说,每一部经都各有不同的发起缘由,发起的缘由就是作为正宗分的前导来引导正宗分的,每一部发起的因缘各不相同,所以称为别序。这部经是怎样发起的呢?本经不是借着他人所为发起的,是世尊自己发起,佛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在日常的行住坐卧、吃饭穿衣之处随缘教化众生,直显真心本体全体大用。也就是说,佛在和我们同样的行住坐卧,在衣食住行当中,佛直显真心本体全体的大用,真心、清净本性显露无疑。而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显示的都是贪嗔痴,佛就用这个来教化我们众生,以这样无言来说法,让一切的众生在日常当中识得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在日常当中来锻炼我们,发现我们的本来面目,识得自己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的真心本体,所以世尊借着这次乞食来发起此经。其实要会修行的,在行住坐卧当中、在穿衣吃饭当中能直显真心,你的佛性都可以显现的。

  尔时,就是机缘成熟之时。佛将要开示般若大法,先以无言说法默示住心无住,降心离相,给大家做示范,启发当机者代大家启请。世尊,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佛说十号经》中说:“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世间的六道凡夫,出世间的三乘圣人,也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九界一切众生都尊敬佛,所以称为世尊。食时,就是到了吃饭的时间。经中讲,早晨是天人食,你看我们斋天都是天蒙蒙亮的时候,早晨斋天;日中是三世佛吃饭的时间;下午是畜牲食;晚上是鬼神食,鬼神吃饭的时间,像我们焰口都是在天黑的时候放焰口,没有早晨放焰口的。按照佛制,比丘是日中一食,所以这里的食时,是在日中之前,太阳在头顶,我们今天说十二点以前,是日中之前。其实佛是根本不需要吃饭的,《法集经》中说:“诸佛如来,无有饥渴,大小便利,身乞裸损,疲乏病苦,为众生故,示现乞食”,《涅槃经》中说:“为欲化彼,示现受用无量众生所施之物,令其具足檀波罗蜜”,为了度化众生,令众生具足檀波罗蜜,檀就是布施的意思。所以我们要知道,佛示现吃饭是为了众生转悭贪为喜舍,是去悭贪的,由于这个布施可以修到福报。

  所以师父曾经讲过,我们的苦怎么来的?我们的苦就是因为悭贪,你有悭贪了,你这个贪嗔痴的心、欲望的心全都出来了,我们都是因为悭贪的苦,我们要是想舍这个苦怎么办?就是要布施。有钱的可以财布施法布施,没有钱的也可以随喜,用心来布施,来扩大我们的心量,这样就是布施。布施是帮助我们去苦的,千万布施的时候不要高高在上,不能高高在上的,师父今天不是说教,而是我们共同来学习,所以能布施的人,说明是有福之人,没有福的人,你想布施你都没有机会去布施,生不起布施的人,所以我们常说是真没有福的人。我们看布施,就是说我们这种没有福的现象,有的是不肯布施,你叫他多去做一点的事情,本来是帮助他去舍悭贪,帮助他去去苦,他反而斤斤计较,不肯多付出一点,哪有福报?连这个苦都不肯舍。还有的是布施了,然后高高在上,没有真正舍苦的心,你高高在上,不是为了舍悭贪,没有舍苦的心,那你的这个布施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不是我们这里说的檀波罗蜜,到彼岸嘛,没有从根本上去去根。我们今天讲通俗一点,我们布施的时候一定要用慈悲心,还要感恩一切的众生能够接受我们的布施,感恩三宝感恩众生肯接受我们的布施,帮助我们去这个病。我们看佛在这里他以身作则,和比丘们一样每天入城乞食,示现同类和大众一样,这样让比丘学习他的样子来遵守托钵化饭的轨则规矩。

  著衣,比丘有三衣:五衣、七衣和大衣,我们叫做袈裟。五衣也叫做务农衣,它是由五块布缝制而成,在做日常杂物或者就寝的时候所穿的。七衣也叫做入众衣,是用七条布缝制的,和大众在一起的时候穿,比如和大众一起诵经、打坐、过堂就穿这个七衣。大衣,梵语叫做僧伽黎,分三品,下品是九条、十一条、十三条,这些都是用九条布片、十一条布片、十三条布片所缝制的;中品的是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上品是二十一条、二十三条还有二十五条,现在我们所穿的袈裟大多都是二十五条衣,像师父这个就是二十五条衣。按照佛制定的戒律,凡是入皇宫见国王、升座讲经说法、以及托钵乞食的时候都应穿僧伽黎,就是大衣。为什么袈裟要分条呢?这就是仿照田的样子形象,就像我们种粮食的时候要种到田里,众生要修福、要种福就要往福田里种,比丘就是众生的福田。像我们讲《地藏经》当中也讲过,于佛法中修小微的善法,小微的善,所以我们修福要在福田中修,比丘就是众生的福田,所以又叫做福田僧,这个大衣也叫做福田衣。佛要和大众一起托钵乞食,所以这里的著衣二字是披上僧伽黎,袈裟,我们托钵的时候是要穿袈裟的。

  持钵,钵也是梵语的略称,全称叫做钵多罗,译为应量器,它是出家人乞食吃饭用的。佛所持的钵是在他初成道时四天王各献一钵,佛以神力把这四个钵合为一钵,所以据说佛的钵上有四条明显的痕迹。佛涅槃以后佛钵受到供养礼拜,据法显大师记载,东晋时候,佛钵流传到布路沙布罗国,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个省会,流传到这个地方。曾有月氏国的国王,在字典上查是月氏,但是这个字应该念肉知,像我们到九华山去看月身宝殿,其实它是肉身宝殿,这个字念肉。月氏国的国王降伏了白沙瓦,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白沙瓦沙布罗国,得到佛钵,他想运回他的国家,但是用大象、四轮车等这些大的载物都不能移动,于是就在当地建塔和寺院来供养佛钵,称为佛钵寺。虽然佛用的是石钵,但是因为石钵太重不太方便,所以佛制规定弟子们不可以用石钵,只可以用铁钵和瓦钵。我们下面在座的法师都有这个经验的,我们在受戒的时候戒和尚会问,铁钵瓦钵,都会问问的,这是钵,钵多罗。

  入舍卫大城乞食,佛所住的是祇园精舍,它在舍卫城东南五六里,由城外到舍卫城有五六里的路,所以说是入,入舍卫大城。就像我们今天说进京,进京叫入京,我们到沧州去都说入沧。舍卫城是波斯匿王的都城,地广人多,城内居住九十万人,在过去人口稀少,九十万人是非常之多了,所以称为舍卫大城,我们刚才讲过了。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这个次第乞是非常关键的,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是不分贫贱、不分贵富、不分净秽,以平等心挨家挨户的去乞食。佛制托钵不可以超过七家,次第乞,不分贫贱次第乞,不可以超过七家,只能乞七家,如果到第七家托空钵,还没乞到,那就要好好的反思自己没有福报的份,回去要好好的修行。所以今天我们出现种种的障难都是怨别人,你们一发生矛盾都来找师父,师父师父,这是两个小和尚,师父师父他诽谤我。你们都没有好好的去忏悔,如果没有这个因缘,你自己的德行高,别人都应该是尊重我们的,即使有人诽谤我们,我们要找自己的缺点和毛病,一定不要去指责别人。其实我们从佛经里面要学到它的内涵,我们去行而不只是滑嘴而过,读了。读经是给自己听的,不是给别人听的,是给自己听去做的,信解行证,你要去行,自然你就会得到佛所说到里面的真理。所以说发生任何的问题不要去指责别人,反思自己,我们刚才谈到了六和敬,任何的问题用佛法来反思自己。这个次第乞给我们讲的是非常关键的,就像托钵只能托七家有两个意思,一是乞食不分贫贱,最多七家,没有执着;二是教导众生不去强求因缘,托不着反思自己,不要去强求给自己带来痛苦。你一旦看明白了,看破了,别人骂你你没有痛苦,别人打你你也没有痛苦。你看明白了你反而高兴,还帐想,你又了了一份债,又找到了自己的毛病和缺点,赶紧进步。所以会修行的,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会修行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在世间得不到,跑到佛法里面搞迷信来增加自己的欲望,所以这个次第乞非常的主要。次第乞已,这个已就是钵已满,比丘们托的钵有大钵中钵小钵,都是随着自己的饭量而选用合适的应量器。托钵乞食的时候,如果第一家没有供满,就再到第二家去,或者第三家去,一直到七家,一直到钵满为止,到了第七家托不着,就托空钵,就要反思。我们刚才讲了,佛以身作则,他来到舍卫城不分贫穷富贵,挨家挨户次第乞已,这就是随缘。所以我们法师们一定虽说是乞,但是一定要随缘的。当时的迦叶尊者,大迦叶尊者托钵的时候只向穷人乞食,他认为穷人今世贫困都是因为前世的悭贪,他向他们乞食帮助穷人去修福田,免除他们将来的贫穷。须菩提尊者的做法正好相反,他是乞富不乞贫,须菩提见到房屋矮小破旧他不去托钵,他宁可走远路向富人家去乞食,别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须菩提说富人是由于前世多行布施,所以今生获福,如果今生不去布施只顾着去享受,那他将来福报享完了就会贫穷的。所以他们俩人虽然有慈悲心,但是这个慈悲心我们大家想想,不平等是不是?一个照顾富人一个照顾穷人,没有平等心。所以世尊呵责须菩提和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等。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修平等心,不但众生平等,给大家说还要做到冤亲平等,对你好的人你要生起慈悲心来,对你不好的人你同样也要生起慈悲心来,因为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他们用种种不同的手法,种种不同的境缘来成就我们的,这才是我们修行人。

  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世尊从王舍城回到本来的住所,也就是祇树给孤独园,回到精舍,将所乞的饭吃完,然后把衣钵收好,洗净双足,展开座具,安坐下来。从表面上看,佛的日常生活和大众、和别的比丘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其实我们刚才讲了,却和大众完全不同,世尊在出入往返、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这些日常的生活当中都是随缘任运自在,丝毫的不着相不分别,不着相妄心就不起,这就是降伏妄心的方法。所以说你们都问师父,师父我怎么一念佛就老有妄想?就是你们这个心老向外攀缘,而没有把心安住下来,老去着相。我们净土宗的祖师说的好,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妄起了不要紧,赶紧回过来接着念佛,不要想着我怎么又有妄想了,这也是妄想。赶紧念佛,念佛就是不着相,任运自在,妄心不起,你就能安住真心。

  我们由于无量劫以来的习气处处着相,穿衣吃饭,穿衣服特别的在意衣服好不好看,衣服的质料好不好,甚至在意衣服的品牌,买一个大品牌的衣服,还故意走别人跟前把牌子亮亮,叫别人看到你这个衣服是名牌的,这都是分别心嘛,这都是执着的心嘛。吃饭也是这样,好吃的、顺自己口味的就吃的肚子撑,不好吃的宁可饿着,甚至不好吃的还会生烦恼,生一肚子的怨气,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心安在哪个地方。所以我们和大修行人和佛来对照一下,佛在日常当中不动心的,他是妄心不起安住真心的,我们要是想摆脱分别执着着相的习气,就是在我们点点滴滴当中锻炼,这个习气不是一下子就能断掉的,我们要时时用功,要处处用功的。

  唐朝的时候,温州净居寺有一位比丘尼名叫玄机,她住在大日山的石窟当中修行,也是苦修,有一天她突然生起一个念头,法性湛然深妙,本没有去住之相,我这样厌恶喧闹,趋于安静,应该算是通达法性之理的人了。于是她就去拜访雪峰禅师,请雪峰禅师来给她印证她到底通没通达法性之理,我们说开悟了没有,雪峰禅师见到她,就问她你叫什么名字,比丘尼回答我叫玄机,雪峰禅师又问了,“你一天能织多少?”这是禅机,你一天能织多少,玄机比丘尼就回答了,“寸丝不挂”,就是说心无挂碍,寸丝不挂,我心没有挂碍了。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句话回答的没问题,不错的,然后她转身而退,才走了三五步,雪峰禅师就说你的袈裟掉地上了,玄机比丘尼连忙回头去看自己的袈裟,雪峰禅师哈哈大笑说好一个寸丝不挂,还是有相可着的,还是着了相了,袈裟掉了,你不是寸丝不挂嘛。其实师父都没有必要给你们解释这么清楚的,反而失去禅味了,怕你们听不懂,本来是寸丝不挂,没有挂碍的,一说袈裟掉了,还是有多大的挂碍,所以我们看,人着相的习气是很难摆脱的。有的居士找我,说师父我已经没有执着了,我已经难舍我能舍了,我说把你的房子卖了,把钱捐了,脸一红走了,这也只是一个考验,笑话的,不是真的,师父随缘说法,不会叫你们卖房子的。你像在我们寺院里面,你们的捐款,大笔的捐款师父都要考察的,说真的不能给你们生活带来困难,因为要让你们养好色身,还要好好的修行,还要完成世间的使命和责任的。我们寺院里面,大家的比较大的捐款师父都是要看情况的,不是说师父不叫你们去修,不能因为你们的修学会给别人带来障碍,不能给家庭带来障碍的,我们保持这个布施的心,有这个布施的法喜,能从心里去舍也就行了,关键我们布施要从心里,就像我刚才说的,达到什么?舍悭贪,才为真正的布施。如果你把房屋、把家里都舍了去不了悭贪,这种布施的作用也不是多大的,就像我给你们说放生一样,循序渐进不要断,遇到了我就放,不要给自己规定日子,我必须几号放,不是这样的,随缘去做。遇到了,我有这个能力顺缘就帮助一次,不要今年一年我放了多少,这两年三年都不放一次,我们为了长养我们的菩提心,循序渐进,遇到了就放一些,遇到就放一些。布施也是这样,根据自己的能力不去攀缘,也不能去危害别人。曾经我在一个寺院我就见到过这种情况,一个老太太把家里的房子和她自己存的钱,房子卖了钱她自己所有存的钱捐给了一个寺院,师父曾经在这个寺院里面做过住持,是接老和尚的班做过一段时间的住持,最后这个老太太把所有的东西捐了,儿女们不理解,这个老太太没有地方住,也没有钱,就住在寺院里面,没有人管没有人问,因为这个钱用的也不太如法,没有人管没有人问,到了师父去了以后,师父就把这件事给承托了起来,只要师父在这一天,师父就会负责你的修学,负责你的衣食,负责你的生活。我们说这个是什么,不是说不让大家去布施,不让大家发精进勇猛心,而是布施也是要用智慧的,任何的事情都不能离开智慧的。

  我们看,人着相的这个习气是很难摆脱的,而世尊已经究竟解脱,须菩提尊者从世尊的穿衣吃饭这些日常生活当中,他看明白了,了知了实相般若本不离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处的,所以在下文当中赞叹:“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须菩提悟到了世尊无言的身教,但是也有很多人没有悟到,所以须菩提在后面才代大家启请。到这里,本经的发起序我们就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