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一讲 |
||
日期:2023/7/4 22: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第十一讲 大家晚上好!大家先深吸一口气,把一天的尘劳烦恼通过这一口气全部吐掉,让白天狂躁的心歇下来,这就是先天一口真元之气的作用。 在家的烧上香,没在家的就心香九柱。 我们祈请诸佛菩萨到场加持我们,也是祈请自己的法身来加持我们。 嗡…嗡…嗡… 祈请娑婆教主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祈请西方教主南无阿弥陀佛! 祈请东方教主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tuó 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 唵。誐誐曩(ě ě nǎnɡ)。三婆瓦。韈(wà)日喇斛( lā h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金刚眷菩萨 奉请金刚索菩萨。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化无所化。化是用智慧善巧方便,把自己明白的真实不虚的道理讲给众生听,帮助众生解脱。无所化,就是心中没有救度众生的心态,这是大乘人入道的心态。 从密意上讲,自性本身就是清净无为的,是不增不减,圆满无碍的,不需要外来的再来教化。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须菩提,你是这样认为的吗?汝是须菩提,还有后面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个罗汉、在家的居士优婆赛、优婆夷都在听法,还有人非人等都在听法。从名相上,是须菩提,从密意上讲,是在场所有听法的人。你们不要想我有度众生的心念,须菩提啊,为什么不要有这种想法?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佛明明白白的告诉须菩提和所有听法的众生不要有这种想法,我前边说的你们不要理解错了。如果你们理解错了,就是你们心中还有一个法执没有破掉。 化无所化,就是在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我们自性本是清净,圆满无碍的。既然是圆满无碍的,哪来的众生需要我度哪,这是从自性上讲。 从名相上来讲,我只是把宇宙的真理说给你们听,我释迦并没有亲自扶你们过河的过程。 心一旦清净了,自性的烦恼众生都归顺了大灵,哪里还有众生需要自己来度,所以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一旦入道,心中也没有度众生的心态,正因为没有度众生的心态,而是用自己的光明来善照着自性众生,自性众生是自愿的来归顺大灵,反而成就了自己和众生。如果有了度众生的心态,就有了四相,也就不可能让自性众生来信服了。 心真正清净无碍,心无能所的时候,才能成就自己的心愿。简单说就是一句话,一切不执著,以无我的心态随顺一切众生心愿,当下承担一切众生因果,不受后有(不再投胎了),这是如来想要说的话,但是如来释迦不昧因果。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从自性上讲,须菩提啊,如来说的我,是大我,是常乐我净的我,是自性清净圆满无碍的我,是无我的我,是无形无相的,你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因为遍虚空遍法界全都是我,我是圆满无碍的,处处有我,只是一个假名是为我,而凡夫住相却把大我当成了一个有形实在的我。 从凡夫地讲,须菩提啊,如来所说的我,是一个四大假合的我,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我,是无自性的,是业报身,是虚幻不实的,而凡夫却认为这个假我是真正的自己,造业轮回不息。 释迦佛说凡夫之人,凡夫就是没有觉悟的是无明的烦恼的众生,凡夫还真的以为如来是一个实在的我。第二层就是指凡夫还真的以为四大和合的是真我。释迦佛的语言用的很巧妙,从头到尾一语双关的话非常多,从显意从密意来解释一句话。 凡夫是无明的、妄想的、不真实、是四大假合的我,非凡夫就是假合的人体,我们只是给安立一个假名叫凡夫。 如果清净无为了,圆满无碍了,达到常乐我净了,达到佛心涅槃心的时候的我,就是真我,就是无我,就不是凡夫了。人我不生,就是我们的后天所有的思维不再生起人我是非了,这个时候的心念没有小我了。 心有四相、心有生灭法、有有为的生灭的术术、有长短黑白相对的东西,就是凡夫的心。心不悟般若波罗密法,心有能所的时候,就是凡夫。心无能所,心无挂碍,心行处灭的时候,三世诸佛也就现前了,就不是凡夫了,那就是得道的人了。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既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而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须菩提啊,你是这样认为的吗?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在前面的第十三分里是用的“见”,这里用的是“观”,两字的意思不一样的。这个观,才是看见的意思。 须菩提回答说,可以可以,是可以三十二相观到如来的,这时候在场听法的很多徒弟啊,包括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啊,有些颠倒了。 从法身非相上就能知道,他们有些人颠倒了,又迷了。因为他说可以用三十二相看到如来,就是有相的能看到无相的。须菩提回答得还挺自满,自信的说,可以用三十二相看到如来嘛。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既是如来。】释迦佛知道他们已经颠倒了,紧接着就拿棒子打,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在问他真的吗?须菩提。假如真的以三十二相来观察如来的话,那么转轮圣王不就是如来了?转轮圣王在印度,或者在释迦佛眼里,是做人比较圆满的。好像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李世民、周朝的周武王一样,天下太平,万民服从,他们就有具备三十二相的功德。 印度的最大国家的国王,就叫转轮圣王,因为他可以平四海定天下,功德非常大,可以说是转轮圣王。 这里是释迦佛在反问他,其实就是拿棒子开始打了。因为他已经迷了。前面刚刚明白,到这里又迷失了。为什么迷失了,他们执著于外形名相上的一个相,执著于法相上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一棒子下去,须菩提又变聪明了。接着对世尊说,我理解佛刚才讲的意思应该是,用三十二相不能看见如来呀。 佛家的三十二相和世间上的三十二相,又有很大的区别。佛家内行三十二净行,外现三十二相,是自性幻化而来的。自心不清净不圆满,哪来的三十二相呢。三十二相是从自性当中显现于虚空当中,我们两个凡胎肉眼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那就是妄想。 所以说释迦佛拿棒子打他,你怎么又颠倒了,你不应该执著那个法相啊,执著法相本身就是一种病呀。你要悟自性,不要看外表。显在自性外的东西,叫名相。名相上的这些法相,不能执著。 既然你人我众寿四相都空了,这个时候还要执著一个法相,证明你还没有真正的达到空。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是有,有空和空有不是一个层面。凡夫说的空是个消极的空,人死了之后是个空,那我修的什么劲嘛,干脆我就不修了,坐吃等死了,很多人的空是一种消极的空。 佛家的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空,这个空不是断灭空,而是无为空。无为空是我们自性当中只要真正达到空的时候,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法相,不执著于世间所有的东西的时候,才叫真正的真空。是悟自己的本来面目。 真空之后会体现出来一种妙有,吃饭也是妙有妙用,睡觉也是妙用,但我们没有执著吃饭睡觉。 释迦对弟子说,你们都是大阿罗汉要悟深层的道理,大乘佛法的深邃你们要明了,三十二相怎么能看见如来哪,这个如来是自性而非名相。有相的怎么能看见无相的哪,是不能等同的。这里佛还是在破除大家的后天思维,如来的真实义,不是相能表达出来的,是用心来感悟的。 须菩提一下子就明白了,不应该用三十二相观如来。迷者为众生,一念悟为佛为圣人。他明了之后,反过来就开始为众生来解答,我们不应该自性自迷,应该自性自悟。自性自悟的时候,前途是光明的。 【而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个时候,须菩提明白的刹那,释迦佛说了一个偈子: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色,构成物质的元素都为色,三千大千世界全都是由物质的种种元素所构成的,形成了色相。 第一个见(xiàn),是显露,显示,表示的意思。第二个见(jiàn),是看见、遇见的意思。 我,这个我有两层涵义,一是四大和合的小我。一是大我的无我,常乐我净的我,是我们每个人众生当中那个原本自性清净的我。 假如有人用色相来雕塑我,或者用声音求我,都是走到邪路上去了,是不能看见真正的如来的。这个偈子,佛把我们所依赖的一切外在的东西都给粉碎了,心路心来行,不能粘附任何外在的东西。只有不断的扩大心量,心融于虚空中,才能领悟如来的真实义,这是以心印心来领悟的,不是外在的任何东西所能表现得了的。如来是法身,法身是无形无相的,任何外形的东西都不可能表达出来如来的。 如果你自性没有打开,没有达到六根清净,六识不空,四相依然存在,没有真正的达到无为、无相,没有达到真常之体、恒常不变的真我的时候,你用雕塑的形象来表现我如来,用声音来求我如来,都是在走邪道。心外求法,都是外道,不能了解如来的本义。用凡夫的眼光、用凡夫的思维、用凡夫的心态来求佛法,就像一个人行走在黑道上一样,不是光明正大的,不是正知正见的,不是正慧正业正念,所以叫邪道。 如果我们能所的心灭了,心行处灭了,原本清净无我自在的性光就会显现于外,就能见如来,前面的经文已经告诉了,慧眼可以看到如来。 看见如来的前提是什么?要心行处灭,不再生起烦恼,不再生起贪嗔痴慢疑。因为我们人的身口意形成了十善业和十恶业。如果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慢慢的去修行,就会达到心行处灭,生灭之心就会没有了。生灭之心没有了,能所心没有了,也就能看到如来,看到了原本真实的如来。因为那时候,心能量不再往外扩散,不再把心能量放到贪嗔痴慢疑上去了,不会放在坑蒙拐骗上,不会放在吃喝玩乐上,完全放在了开发自我圆满自我上了。 所以说想见到真实如来,必须心行处灭,清净自我,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位。所以说念佛、修禅、悟其它的法门,都要正知正念正见,要无相、无住、无念。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无断无灭。有为色身是有生有灭的。我们的自性法身是慧命,慧命法身是无断无灭,《心经》里已经说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既然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那肯定是无断无灭了。不会断,也就不会灭。既然不断了,又如何灭哪。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前面一分佛把须菩提的外在的东西都给粉碎了,不要落在外在依附的任何东西上,要无住无念无相,这里佛又进一步破他们内心里的东西。如来有三身:圆满报身佛,化身佛,清净法身佛,是一体三身,我们的自性本来就具备三身佛,智慧也是本来圆满具足的。无上的菩提心不是外求的,是我们本身就具备的。 须菩提啊,你是否有这样的心念哪?自性不具备三身佛向外求一个什么,就能得无上的正等正觉吗?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啊,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啊。 在看《大悲咒教学》的片子中,观音有很多的化身在救度众生。在看《地藏经》的时候,地藏王有无量的化身,都是在救度三界生灵,我们了解的所有的佛都是这样的,众生需要什么样的身能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只有这样才能和众生结缘,完成度人的心愿啊。正因为他们在行大愿,所以才能成就无上的正等正觉的果位。如果他们没有具足化身的能力,也就不能行自己的大愿,那么如何能得到无上的正等正觉的菩提果哪,否则就是断灭见呀。 如来法身本来就是圆满具足的,本身就是金光闪闪的,照耀十方法界的,但无相就无法度众生,报身和化身是用,体用结合才是圆满。广求佛道,下化众生,发无上的菩提心,才能得到无上的菩提果。 从我们自身修行来讲,向外求菩提心,求菩提果,都是头上安头。因为三身佛就在自身,色身是舍宅,我们的自性就在色身中,具备三身佛。所以我们的色身要皈依自性清净法身佛,皈依自性圆满报身佛,皈依自性千百亿化身佛。 六祖言:“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念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自性佛,原本就是圆满具足的,就是具足无上正等正觉的。当下承担自性佛,实相就在日常中。世与出世是一体,是不二法。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须菩提啊,你如果有“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想法,这样想就是断灭念呀。不要这样想呀,知道为什么吗?真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对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是圆融的。 出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在当下的清净心中来把握自己。如果把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割裂开,就证不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我们的自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不垢不净的,不增不减的。”就是在世间来磨练自己的心,洗净自己的灰尘,让自己本来的光芒放射出来啊。 修行就是在找清净的自我,自我一旦出来了,天灯永远都不会灭呀。因为你明白真理是什么了,也明白自身是什么了。你和法融为一体,是不生不灭的,不垢不净的,不增不减的。 禅宗有个故事。百丈上法堂的时候经常问大家一个话语,看我的手像什么?像不像佛手?有时候还问我像不像佛?有时候还问像不像驴手?大家也不知道如何去回答。说像驴蹄子,这不是在骂百丈是牲口嘛。说驴蹄子像佛手,这有点侮辱佛诽谤佛啊。大家都不敢回答,然后百丈就招招手说下去吧。他是经常和大家发生这样的故事。 他是通过这种故事启发大家,当下你那颗心是什么样子的,你当下承担了,你就和诸佛是一样的。从这个禅宗故事上我们能分析到,开悟之后处处是佛,处处有佛。这个佛一定是你打开自性之后才能这么称。自性没打开之前你就是凡夫,都是在修行。只要我们真正的一心清净的话,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同是阿弥陀。我们这个阿弥陀佛都要通过般若波罗蜜法,才能修的回去。所以说于法不说断灭相。 我们自性圆满了,圆满之后的那个无我(无为真人)对一切有为和无为都不会去执著的。也不执著有为也不执著于无为,也不住在涅槃上,也不不住在涅槃上。因为大我是自在的,一切一切都是随顺宇宙。只有随顺宇宙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不受不贪。从这个题目上就可以理解到,不受不贪表的是我们不接受有为世间的干扰,就是心不受世间的污染,内心不起贪嗔痴慢疑,没有受和贪的心态。 不受不贪。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是随顺的,是无为的,是没有挂碍的,没有得福德的心。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假如有菩萨用恒河沙,沙子再变成恒河,恒河里面还有沙子这么多的沙子那样的世界七宝来布施。假如后来有这么一个人,或者这么一群人,他知道一切法是无我的、无人的、无众生、无寿者的。 得成于忍,这个我们在刚开始讲《金刚经》的时候已经说了,有生忍、有法忍、有无生法忍。这个得成于忍,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法忍,明白这个法无我了之后,你就不会去憋在心里头不舒服,而是随顺,心不挂碍,水流无痕,这么一个状态一个心态去看待事情的时候,就没有忍与不忍这种说法,所以叫得成于忍,他已经修成了法忍。如果再比法忍再高一点的,就是无生法忍,就是八地菩萨往上所修的所要证得的那种境界。 【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此菩萨就是前面讲的若复有人,这么个人或者这么一群人都可以称为菩萨。因为他们已经懂得了,一切法当中不能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四个相。他明白了不存在四个相的时候,自然就是无我,心中就会清净下来了。清净下来之后,不存在忍与不忍这种说法了。所以说这样的菩萨比前面的用七宝来布施的菩萨福德要多的多,功德我们有时候又翻译成福德。 何为功?何为德?六祖慧能言:“内心谦下为功,外行于理是德。自性建立万法为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从这句话就明白,功德不是布施供养能得到的。 功德是我们自性的东西,存在于法身中,而不是外表的东西。 用金钱物质布施供养得来的功德,只不过得的是福报,现世福报或者是未来世的福报。但它是生灭的,是无常的,是有时间限制的。 释迦佛说的这个功德,是自性要清净。再往深里说,就是要有智慧,要具足光明,自性具足三身佛,法身是遍虚空的。自己有了智慧光明,为人解说《金刚经》《法华经》或者讲宇宙真理的时候,得的是福德性,是无边无量的,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 所以说,前面用七宝布施的菩萨,功德没有后面懂得经文、懂得法中无我的福报多。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哪?须菩提,因为这么多的菩萨内心中是无我,法中无我,他们没有受福德的心念呀。这个福德是福报,也可以是功德,这样的菩萨是不会执著福报的,也不会执著功德的,他们的心是清净的。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这个时候问释迦佛,世尊啊,为什么菩萨没有受福德心哪?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须菩提,心无能所,菩萨所作的福报功德,都不能去执著,更不能去贪著。所以说这样的菩萨,心无挂碍,没有受福德的心念啊。 为了执著功德而去做功德的话,他就不是菩萨,也得不到福德性,只能说他得了福报,得不到真正的自性圆满的果位。只能名说做了福德。 比如说很多人信佛,但他没有修佛,只知道去布施,因为他知道布施会得到福报。布施一千,可以得到一万,布施一万,可以得来一百万,他执著的是这个。真正的菩萨做福德,是内无我,外无人。这个时候去做福德做功德的时候,自性是清净的、是无为的、是圆满的、是具足的、是无碍的,是具足三身佛啊。这个时候你通达了一切法,就明白内心无我,外无众生。一个平常之心,平常心是道,这样去做去度,你才能真正的得到清净无为的自性圆满。 大乘佛法讲究的是无我之后,去自利利人。小乘佛法是自了汉。大乘佛法是必须自利利人,自己哪怕没有站立起来,都要帮助别人先站立起来。很多初地的菩萨,或者说没有入地的菩萨,自己还没有明了佛法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就把佛经送给别人,让别人读一读,读好了再来教她。这是大乘里面的很普遍的一个心态,这叫自己没站起来,先去利于别人,舍己利人。舍掉自己的利益,先利于别人,先去帮助别人,叫舍己利人。 现在的很多语言都是从佛教转化而来的,比如“舍己利人”、“为人民服务”都是从佛教中来的,雷锋、张思德同志就是这样的人。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威仪寂静。威仪就是行、走、坐、卧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印度的佛教、中国的儒家、法家、道家都讲究威仪,四威仪也是我们人应该具备的四个形象。寂静,从字面上来讲这个人心净安详,打坐身心轻安,平稳,平静。 从密意上讲,威仪寂静还是说我们的心态,我们的本来面目(无位真人)本身就具备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自性清净无为、圆满无碍、湛然常寂的。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这个从字面上讲,须菩提啊,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来去,有坐有卧,那是不了解我所说的意思呀。你看到虚空坐下了或躺了吗?都没有。躺的坐的来的去的都是有为的色身色相所体现出来的。 道由心悟,如果言说如来若坐若卧,都是行邪道。如来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没有来去相,没有坐卧相,是离一切相,不住一切相。 如来就是圆满的自性,原本的大我遍虚空,是如如不动的,是无形无相的,但又不执著于空,不落空相。自性如同虚空,谁看见虚空来了?谁又看到虚空去了?虚空没来也没去,也不说来,也不说去。道家讲大象无形,大象就是我们自己原本清净的性或者说是无位真人或者说是无我。所以说“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都是没有明白如来的真义啊,是邪见啊。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接着佛又解释什么叫如来?如,是如实、真实、不变的,就为如。来,非去非不去,非来非不来,叫来。真实不虚的,本身是如如不动的,叫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无修。 如来从外相上讲如虚空,是不来不去,虚空就在那里,没见它多,也没见它少,是圆满的,但又不落于空。 从自性上讲,我们原本的自性心本身就在虚空中,本身就是如如不动的,没看见它从哪里来,也没看见它到哪里去,所以叫作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自性原本就是如如不动的,你说它是什么都可以,你不说它是什么也可以。所以说自性在我们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就是常常处在清净、平稳、圆满、无碍的境界当中,就叫做如来。 我们的自性如来是一切具足的。如果不明白,说明我们还是无明,不是觉悟者。觉悟的人是知道自己是圆满无碍的,不需要学什么法术道术。道术、法术是我们有为法中的方便法门,是为了体现无为的东西,才有了有为的法。 如果你自性当中真的圆满无碍之后,无为大法随你怎么用。现在世间上那些小巫小术比比皆是,都是生灭法,生灭法是不实在的。只有我们内心中自性体现出来的无为大法才是真正的宇宙大道法。 六祖言:“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我给你们推荐几本书:第一部是《妙法莲华经》,写的非常正义,正义可以度无边的众生,总共有六万九千五百个字。 第二部经是《维摩诘经》,这部经跟禅宗说的都是不二法门,证的无生法忍,总共有两万七千多字。 第三部经是《金刚经》,四生九类都可以证到无余涅槃,可以证得实相般若,总共有五千多个字,和《道德经》差不多,开智慧的。 第四部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它可以消灭我们的一切罪业,增长我们的善报,三千多个字。 第五部是《佛说阿弥陀经》,意义非常好,将来可以往生极乐国,一千八百多个字,早晚课是要背的。 第六部是《观音或者普贤菩萨的行愿品》,将近七千个字。 第七部是《实相法义经》,三千多个字。 第八本是《医佛治心经》,两百六十个字。 以上八部经也是大乘经典的经要。《妙法莲华经》稍微长一点。有机缘可以看一看《楞严经》《法华经》。大家读经读多了的时候,智慧自然就会打开。 首先大家要了解这些经典是干什么的,《楞严经》是开悟的,《法华经》是成佛的,《金刚经》也是成佛的经典,《华严经》是教化众生的,扶持的律宗是《涅槃经》,《涅槃经》是释迦佛临终之前所说的一部经典。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教化的华严,扶律的涅槃。 《楞严经》是让阿难彻底的明了了有为和无为之间的一些妙用,因为《楞严经》里讲了很多实实在在的道理,所以说阿难最后明白开悟是通过《楞严经》。 《楞严经》是因为阿男遇见摩登女不能自拔而讲的,释迦佛和阿难说,世间的美女漂不漂亮?阿难说漂亮,摩登女漂亮的很,我被她迷惑了。释迦佛就带她上了天堂,让他去看天上的女人。然后就问他,天上的女人和世间的女人哪个漂亮?天上的女人漂亮。然后又把阿难带到三十三层天上去看,说三十三层天上的女人和六道中的天上的女人相比哪个好?阿难说,还是三十三层天上的女人漂亮。然后又把他带到高于三十三层天之外的天上看一看女人。他说这里的女人最好。 因为阿难鬼迷心窍,释迦佛讲了这部《楞严经》,讲完《楞严经》的时候,很多罗汉菩萨开了悟了,当下就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大家喜欢修行想明白一些道理最好是看一下禅宗的书,禅宗的书读明白之后,再往深里如法修行就会快。 讲到这儿吧,下面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问: *************************************************** 附问题: 1、学佛从何入手? 答:学佛要先从基础上看,比如先从《心经》《阿弥陀经》来看,找短的经文来看,就会了解一些东西。看不明白的时候,可以找法师或者修行的居士问。释迦佛说了那么多的真理,无非是世间法和天道出世间法两个。 世间法和天道出世间法,主要是以人道上世间法为主,出世间法为辅。因为释迦佛知道人迷的很,所以教了很多世间法上的东西。当你真正能看破了世间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修出世间法,也就是说真正的能去修大道。 老子在《道德经》里头也教给我们了,出世间法如何走如何修,世间法上如何走如何修,教的非常清楚。但是好几千年没有人能研究太明白。《道德经》五千多个字,表面好像是说如何做人,内里密意中说的是性是心。 《道德经》看明白的人,再看佛经轻而易举,看明白佛经再看《道德经》,也是同理,很清楚非常清晰。 刚刚学佛的看佛教经典的人,只要你一本经深入几个月、半年,里面很多道理自然就会清楚。比如说《金刚经》天天读,每天读三遍,读半年,里面的很多道理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其它短的经文,比如说《阿弥陀经》《心经》《维摩诘经》都可以看。 2、如何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你的心真正清净无为了,色相对于你来说就是空的。有人可能会说,把饭说成是空的,那它怎么能饱了?这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主要是指心态,心不住于色相,色就等于空。 曾经有个禅师说:吃饭未咬破一粒米。我们天天吃饭,从来没有住在饭上,为饭而烦恼。填饱肚子就放下了,于相而离相,不粘附,自性清净。吃饭,我们没有住在饭相上,对于我们清净的心来说,没有挂碍,就是空的。比如说有个人站在你旁边半个小时都不知道,就等于空,色就等于空。因为你心中没有执著旁边还有个人,你的心完全放在工作上或者学习上,所以说我们的眼识眼根就没看见这个尘,就等于是空的。其实就是心没放在色上,没放在旁边这个人的身上,所以叫色既是空。当然空也就是色了,没看见你,但你依然还存在,所以空即是色。 昨天给你们讲,我的朋友行般舟的时候,他的脸进到墙里了。这是从修法上从事相上来说。他的脸融化在墙里了。咱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元素和合而成,墙砖也是和合而成的,他和墙砖和合了,这也是色不异空了。 如果心住相,就会有烦恼,色空是二,而不是一了。心不住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色与空是一,不是二。这需要我们用心来体悟的。当自己心行到这里的时候,自然会明白了。 3、偈子题目:无为:“一颗平常心,无妄是真道。舍弃诸爱欲,无念是菩提。若修清净身,无心是佛境。” 答:这个偈子是我2003年写的,下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一颗平常心。我们大家修行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这颗平常心不是凡夫心中那颗平常心。这个平常心是已经完全看破放下了的平常心,也可以说成是清净的佛心,才能叫一颗平常心。 凡夫的平常心是相对而说的。一旦他的儿子被杀了,或者把他用车给撞伤了,他的平常心就会变了。 我说这个平常心是你修行明白真理之后的,清净无为了,完全看开放下之后的平常心。 无妄是真道。心中没有妄念,妄念不再生起来。虽然妄念生起来了,但是你知道那是假的、是虚幻、是泡沫、是幻影的时候,真念真心真道自然就会显现出来。烦恼是菩提,妄念也是真道。当你看破妄念的时候,用智慧来觉照,妄念就像水泡一样幻灭变成水,水就是真道。 舍弃诸爱欲。舍掉一切爱欲,这个爱欲是凡间凡心执著的爱欲。如果你是大道博爱的爱欲,是一颗普度众生心的爱,和凡夫的爱欲又不一样了,这个爱将来也要舍掉,因为那也是执著,所以舍弃诸爱欲。 无念是菩提。无念是慧能所说,我们心中不掺杂一点思想杂念,心不被世间的境界所污染,叫无念。既然无念,心就清净了。心清净,不被世间的环境所污染的时候,自然清净的菩提心就会现前,就能看到原本如是的境界。 若修清净身,无心是佛境。如果真的想修清净的法身,你只有达到真正的无心,无心乃真心也,真心就是佛的境界,才是真正的一真法界。 4、一真法界就是佛的境界,没有第二个境界? 答:只有佛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就是没有第二个法界或没有第二个层次,最高的层次叫无上正等正觉,没有比它再高的了,印度文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叫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的意思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没有比它再高的了,没有比它再高的就叫无上,无上就是佛。 5、心是什么? 答:佛家讲,心就是我们原本清净的、圆满无碍的心性。心是法身,法身遍一切处,如同虚空,虚空是无所不在的,所以说我们的心性也是无所不在的。心性发挥作用的时候,是自性的妙用,是真空妙有,妙有也叫妙用。好比灯光,灯是心,光是妙用,可以照破黑暗。好比太阳是我们的心,心在一切处,它的妙用就是照破黑暗,给人带来光明。一个体,一个用,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都是一如。 6、如何理解得阿罗汉道? 答:如果有得阿罗汉道或修成阿罗汉的想法,就得不了阿罗汉道了。因为心中清净无念无增无染,就没有得阿罗汉道想法,这才是真正的得阿罗汉道。 7、如何在生活当中对事不粘着? 答:在生活当中对事不粘着这是一个过程,并不是说你一下子就能做到,要通过不断地修行,不断地明白宇宙和人生之间的微妙的变化,明白了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是空性的。缘起性空就是不实在的。不实在的这些东西,也就没有必要去执著。不执著自然就不会去粘连这个事情。你明白这些过程都是空的,都是幻化的,不真实的,你的心自然不执著,会放下,这需要一个长期观照的过程才能做到的。 放下和放弃是两个概念,是两个层面,家庭还要照顾好,工作还要做好,是放下那颗粘附的心,而不是放弃责任。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一颗平常心。你从外表看起来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但是对事理会看的非常透彻,分析的问题非常透彻,拿得起放得下。 如果众生喜欢听法,他们又殷勤的请客,在他们没有明了戒律之前请了一桌肉酒,你可以很大气的接受他们的吃喝。在吃喝当中给他们讲杀生的问题,喝酒的问题,让他们初步明白佛法。所以说学佛修佛不难,难的是你那颗凡夫的心,敢不敢下那个赌注。如果你敢下那个赌注,修行不难,非常简单,非常快,怕的就是你这也不敢动了,那也不敢吃了,这不叫修行。有一个敢于当下承担的心,自然也就不会粘附任何的事情。 真正修行的人是大无畏的,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失败与成功等同看。敢于放下生死的人,才能勇敢的向前走。可以说真正的修行者就是探索家。 8、修行人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了解宇宙?, 答:修行走的是心理路程,无论证悟到什么都要到现实中来验证,这样才能不失去理智。 了解历史和宇宙、科学,更能把握好自己的修行的方向。教科书上讲,人是猿猴变的,最初是从大海中出来的。去年我从中央十台科学与自然节目中看到,人不是从大海里来的,更不是猿猴变的,这个理论已经推翻了。人是外来的,这和佛经里对应了,和老子的话对应了。人本身就是从外星球来到这儿来的,根本就不是土生土长的,科学和佛道又接上轨了。 我们眼睛看的是三维空间一维时间里的东西,多一个层次的天我们都看不见,都得借助一些东西。显微镜说水里面确实有释迦佛所说的八万四千虫子,八万四千种只是说的一个数字而已,表的是数量多。两千五百年前释迦佛已经告诉了,在二百年前由科学家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也为我们相信佛法提供了佐证。 佛在两千五百年前说地球像婆萝果,婆萝果就是印度的一种水果,非扁非圆的。后来科学证明了地球确实是那样的。佛是完美的人,是科学家,又是哲学家,又是教育家,又是诗人,又是军事家,所以说称他为大圣人。现在的很多科学家佩服的五体投地。 科学是从玄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只是未知世界当中荷叶上的一滴水而已,荷叶下面的水是玄学,荷叶上那么一颗水滴叫科学,科学对于玄学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所以大家要经常看一些有关科学探索的影片,因为现在的科学的最先领域已经在探索隐态的世界,对自己修行是很有帮助的。 9、人有三魂? 答:人有三魂:天魂、音魂、色魂。转世投胎的是色魂,天魂是如如不动的法身,音魂不参与色魂,但是他可以提供给色魂很多的思维,很多的境界。 比如说我预感某某要发生什么事,或者山洪爆发了,过来几天之后遇上了,那是你的音魂提供给你的信息而已,也就是所说的梦境。 我们的梦是怎么来的?是由音魂提供的,音魂好比电脑把你的很多东西储存起来,在一定时间地点时空因缘和合的情况下,他把储存的东西展示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梦。 西方研究梦,叫心理学,这个在中国的《易经》三五千年之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西方人把《易经》里的东西研究出来一点点,变成自己的学说而已。 10。能量越低,回归就越难? 答:大家一旦明白了自己和宇宙星系之间微妙的关系之后,会勇往向前的。我们这个银河系一直在漂流,离宙心是越来越远,人的生命能量是越来越低,不用心修行,将来我们这个星系漂流到宙心以外的边缘的时候,想回归都不可能。所以说释迦佛说赶快修行,末世众生赶快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可以帮助我们。 地藏王发了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多么慈悲的啊,就怕我们堕落到边缘,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了,哪怕佛的力量再大,但是你已经到了宇宙的边缘,是谁也救不了你呀。 我们离宙心越来越远的时候,我们的能量就越来越少,变成十八层地狱没有能量了,那时候千佛出世也救不了我们,经文里头告诉的非常清楚。 大家一定要用自己的那颗真心,用我们自己那颗智慧光明的天灯,照亮自己回家走。往回家走的时候,就跟放了学的小学生一样,从教室里呼涌一下就跑了出来,谁也管不了谁了,各跑各的,都往家跑。那时候只有自己拉自己,自己度自己,像潮水一样的往回跑,根本想不起来去拉别人,这是用学生来比喻。再来用另外一个事情来比喻,黄河长江开口子了,大水往下一冲的时候,你的头脑里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字逃跑啊,抓一棵树也要爬上去,抓个梯子也要上去,那时候心中根本就没有别人了,这就是凡夫的心态。 觉者镇定自若会审时度势的,会帮助身边那些弱小的人。那些迷失的人,头脑之中只有自己,赶快自己不要死了,其他人现在想不起来了,头脑空白一片。 通过这两个例子来比喻,你就能明白谁能把谁度了,释迦佛那么大的本领都没把咱们度走,还在这儿吃喝玩乐,所以只有自己度自己。 释迦佛只是把宇宙的真实情况讲给咱们听,修与不修,自便,走与不走,随你。所以大家明白这个过程,然后我们用心调整自己的心态,达到平衡、平稳、平静、平常,这个时候你回归是有望了。 11、定力如何增进,这个心才不会进进又出出的? 答:定,是自己明了假相之后才会定住。在没有明了假相之前,是定不住的。也就是说你能量具足才能定住。 你认为假相是真的,认为这个身体是真实不虚的,你的女朋友是真实不虚的,你的男朋友是真实不虚的,你的老公是真实不虚的,你的儿子女儿是真实不虚的,这个时候你是定不住的。为什么?你认为他们是真的,他们哭了,你的心就非常痛,他们饿了,你的心非常痛,你没有明了事实的真相之前是定不住的。 看破世间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慢慢就会平静下来,心就会慢慢的定住,定住的同时智慧之花开始开放,自然就会精进。心不散乱,一旦定向就会把自己内心中烦恼和妄想排除掉,清净自己的本体,这个定就真正的定住了。 佛家讲戒定慧三学是由戒律达到定,通过戒律戒除不好的行为,达到内心的清净,从而定慧同出。因为不去粘连世间的很多行为,心自然就会处于清净之中,也就能定住了。 精进不一定非得天天跪在那儿去读一部经,精进是你思想定住之后考虑宇宙的东西,这个叫精进。那时候的心就不会进进和出出了。出出进进的是烦恼。心平稳下来,不会再为凡间的事心生烦恼了。 12、有人说在家的居士这世不能成佛,出家人才能成佛,这话对吗? 答:这话是相对说,不是绝对的。出家人修佛的成功率要多一点,我说的是真正修行的出家人啊,不是那些跑到庙里养老的,躲人间是非的人。 从古到今很多在家居士,以白衣身成功的人非常多呀,他的善根是在无始劫已经种好了,这一世因缘和合修圆满了,是以凡夫身成佛。 出家人没成佛的也非常多呀,地狱门前僧道多。成佛不成佛不在于出家不出家,在于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13、诵《金刚经》超度弟弟的亡灵? 答:把他的名字做个牌位,然后烧上香,祈请诸佛菩萨加持你,然后用心去诵《金刚经》,用清净心不要用后天思维,让他来听闻这部《金刚经》之后来修行,人刚死的时候没有能量,尤其是凡夫,身体像小孩一样弱小。坚持诵三天之后,他的身体就会长的非常大,自然而然的就会走了。如果他在地狱里的话,你念这部《金刚经》是给他种福德,他会从冰凉的世界里出来,上升到阿修罗层面或者天人的层面。这就看你弟弟的智慧了,还有你自己的智慧。 你用清净心去念这部《金刚经》的时候,他得到了能量会很安详的。因为你在念《金刚经》的时候,你的能量传输给他,他得到了这个能量之后,就不会飘飘忽忽的样子了。烧香是一定要烧的,因为香是给灵界的一种能量。 14、为何用心念产生的能量大?意识念就小哪? 答:心好比发动机,发动机能产生能量,汽车可以走。如果发动机不发动,它没有转动起来,你有汽油也都是假的。 我们的意识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里的最高的的境界,意是第六根,是四大和合而生成的思维,是后天,所以力量很小。 心念心能量是来自于法身,来自于虚空,是和宇宙互动的能量,是大日如来赐给每个人都有的能量,是先天,所以力量就大。修行就是开潜自己的心能。这个心能量是自己本来具足的,只不过有的会用,有的不会用。会用的人,可以延年益寿;不会的人,会随着自己的心能量消耗,加快自己死亡的脚步。 15、如何区分意识念与心念? 答:意识念是四大和合的后天思维所形成的固有的知识概念,这是我们学来的学问形成了后天的意识。意识念是通过我们有一个目标,比如说我要修这个法,我要得什么福报,这就是我们后天思维在想了。 心念是无所谓福报不福报,只要念就可以了,成与不成佛都是次要的。心念是自然而然的,是随着自性显露出来的念,比如念南无阿弥陀佛,在梦中都会念出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就叫自性念,也就说心念。 意识念是在有为状态,心念是在无为状态。刚开始修行是用意识逼迫自己来念,通过意识念慢慢的启动真灵了,自己的心就做主人了。心做主人的时候,是自动而念,不念你就觉得缺了点什么东西,念了之后会觉得自在、舒服,感到很满足,这时候就是心念。心念念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梦中自然就会流露出来自性的东西,梦中就会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念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或者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叫心念,也叫自性念。所以说心念和意识念不一样,它俩的结果也不一样,功德更不一样,感觉当然肯定更不一样了。 16、做的梦取走了自己的能量,是怎么回事? 答:这都是你往世的冤孽。因为你具备一点点能量的时候,这些小生灵就来吸取你的能量了。如果你能量聚的更多的时候,就有比它大的那些业障来吸取你的能量。你明了这些事情之后,只要你心中相应大日如来,大日如来的光芒就会照耀着你,不害怕。睡前念嗡啊吽,然后念南无大日如来佛,或者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够七声之后,你可以入睡,然后在梦中你可以体验到不可思议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