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就玄奘版《弥陀经》引发的几个问题


   日期:2018/9/28 9: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编者按:人间天老师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向同修们推荐读些不同的经文,这次推荐了玄奘法师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部经文是《阿弥陀经》的另一个译本,有同修与鸠摩罗什版《佛说阿弥陀经》对比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玄奘版:“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

  罗什版:“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玄奘法师的译文这里更侧重说佛菩萨的慈悲加祐,令心不乱,而在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文里没有体现出来。

  人间天老师:

  这个临终时,《阿弥陀经》的条件是这个人念佛到了一心不乱的状态。在这个状态的保持下,到了临终,因这个修为境界加持,他可以心不颠倒。

  而玄奘版本的,不是这样的次第结构。前面也有修为基础要求,但重点是说佛菩萨圣众的加持,帮助这个人心不颠倒。

  佛菩萨加持令人不颠倒,这个部分过去曾提到过:佛带着菩萨们来接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目的是要接引往生,但带那么多圣众的目的是加持此人不颠倒。

  怎么实现的令临终人不颠倒?如过去说:佛为什么会带菩萨和清净海众来接引一个往生极乐的人呢?难道是极乐世界那么缺人,什么歪瓜裂枣来了,都要列队迎接一下?

  清净海众的出现,就是加持令不颠倒的一个部分。当人临终的时候,面对佛菩萨和清净海众的圣者,他随意看到任何一个同来的圣人,都能知道自己和他在过去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看到这个是某世的亲人,那个是某生帮助过自己的,和自己接洽过善缘的,会不会担忧害怕?会不会恐惧和挣扎?如果看到这个是这样的关系,看到另一个还是如此,佛、菩萨、清净海众都是如此,这个临终人要不要去极乐啊?相比较之下,这轮回还有多大的吸引力呢?自己的亲人,那么多都来接引自己了,那么自己还要选择和几个灰头土脸的冤亲债主走轮回路吗?

  只要这个时候他确实看到了,刚刚好,他带了脑袋,如此海众的加持就能帮助他实现临终不颠倒,所以这个保障和次第就更加完整、完善和立体。这是鸠摩罗什版本里缺乏的,他的版本强调的是要达到修行境界,以境界对抗颠倒,这就有点孤儿的感觉,这个解法就不那么净土了。

  净土的解法是:只要你想去、你乐意、你开心去极乐,余下的事情都有佛菩萨来做。虽然表面上看是二力法门,而我们在其中付出很少。但若没有这个努力,也往生不了。所以说自己的努力是往生与否的关键!这个关键之处并不在外在的力量上,但又不能否定外在力量的影响。

  问题二、玄奘版:“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罗什版:“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人间天老师:玄奘版本提到“善根”,而鸠摩罗什版本提到“福德、善根、因缘”三个条件。我私人觉得,玄奘版本把“福德、因缘”都融化在前后的内容里,而鸠摩罗什版本把这个抽出来了,表述更直接直白。

  问题三、玄奘版最后多出一段:【又舍利子。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世间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是人命终。定生西方极乐世界。受用种种功德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日夜六时。亲近供养无量寿佛。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所闻法受记。福慧资粮疾得圆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这是比鸠摩罗什版本多出的。

  人间天老师:

  “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强调自然状态;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强调受众状态;

  “闻说如是一切世间极难信法。”强调听受内容;

  “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强调行为状态;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强调原因;

  “是人命终。1、定生西方极乐世界。2、受用种种功德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3、日夜六时。亲近供养无量寿佛。游历十方供养诸佛。4、于诸佛所闻法受记。5、福慧资粮疾得圆满。6、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强调结果。

  在结果里有:1、决定往生;2、受用大乘法乐;3、亲近供养阿弥陀佛及他方诸佛;4、在诸佛面前听讲授记;5、福慧圆满;6、速证无上。这些内容,在鸠摩罗什版本确实少提,有的部分并没有涉及,但在《无量寿》里是有涉及的。

  1、“决定往生”,这个是结果之一,前面还是有很多的必然往生的条件,不累述了。

  2、“受用大乘法乐”,这个是罗什版本没有提的,这个内容到是我没少说,比如“极乐是大乘人的国土”。

  3、“亲近供养阿弥陀佛及他方诸佛”,这个两版本都有涉及到。

  4、“在诸佛面前听讲授记”,这个部分在罗什版本应该是被省略掉了,也就是在其他佛面前听法,听了能解决什么问题?这块被隐藏了,没有描述。这个内容我也说过。

  5、“福慧圆满”,这个提法就有点类似打酱油的,放到哪里都没有违和感。如果能亲近无量诸佛,福慧得到迅速圆满没什么不可以。所以联系前文,它的存在和实现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6、“速证无上”,这是极乐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了。因为可以迅速地成就菩提,这是我们娑婆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也是对大乘人的招感。但凡大乘人发了大乘心,都会希望自己能早些觉行圆满,能早些开仓放粮利益大众。但其他世界不那么容易实现,虽然很多佛国净土也很殊胜,但在迅速成就上,还是极乐棋高一招。

  为什么要去无量的世界供养佛陀呢?真地只是为了听佛讲课,面对佛陀的授记?对一个极乐众生而言,极乐的宝树实现不了听法,还是阿弥陀佛不能给你授记呢?都不是。既然这两个条件在极乐都可以完成,为什么还要去他方世界供养诸佛?

  有很多原因,比如有亲近无量现在诸佛;培植无量福德;增长善根;于彼佛所成就对应修为;听闻诸法;开拓见闻等等。

  但还要一层更为重要和隐秘的原因,你去到某个世界供养彼佛,听佛陀讲法了,那么这个世界听法的众生自然会问:这来的是谁啊?干什么的?什么情况啊?借此因缘,彼佛就会说:这位菩萨是来自一个叫做极乐世界的国土,这个国土如何如何如何,然后彼佛是阿弥陀佛,他如何如何。这就多了一层推广极乐和净土的机缘。那么彼佛讲解的净土,自然要比你我讲更有说服力。各位想明白了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的意思了吗?这又是一场多浩瀚的推广和救度呢?

  然后还不用为供养发愁,天上时常飘各种奇妙的花,用衣服一兜就可以去供养诸佛了。这些奇妙的花在供养的时候,又因为场景奇特,会令在彼佛前听法的大众感兴趣,从而引发随后的咨询此事。

  供养彼佛了,成就无量福德;又因亲近诸佛,咨受种种法义,成就迅速提升;更以此供养因缘将极乐的法音传递到彼佛国土了,带去了往生极乐的全新解脱生死的模式;也正是由你拜访供养的缘故,因此迅速的度了无量的众生,并且是借助诸佛的力量完成的。奇妙不奇妙?完美不完美?

  所以,当阿弥陀佛发愿招感建立这样的世界,其实就已经设想到了这样的情形,已经提前把路铺到这了!为什么在极乐成就快啊?像飞一样的,这是有因缘的。如果他只在极乐不肯出去,他怎么可能成长迅猛?

  人间天 于幻海迷局 18.8.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间天       弥陀经)(五明学佛网:人间天       弥陀经)  

 张秉全居士:青州广福寺宣讲《弥陀经圆中钞》缘起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6 下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6 上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5 下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5 上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4 下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4 上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3 下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3 上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2 下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2 上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1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