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日期:2018/9/13 18: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悟显法师 讲述 / 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无量寿经》说:「不欣世语。乐在正论」。这句话对学佛人来说受用很大,现在的人多数没办法定下心来,原因就是讲太多世间话,「世语」就是世间话。你在公司、在生活环境当中,跟家人、同事、朋友开口闭口都是讲世间话。而世话无外乎都是一些烦恼的事情,这些事情,越讲心越染污,还妄想要让心清净,那是没办法做到的。可是众生的心散乱习惯了,对于这些是非,非常的热衷,非常的喜欢。不但讲自己的是非得失,还要说别人的是非得失,使得自己心没法清净,也使人家的心跟着一起染污。这些世间话,对你或对别人都是没有帮助的,你散乱习惯了,喜欢讲这些没有意义的话,你的心当然永远都是浮躁的。

  佛法讲的定力,跟世间讲的定不一样。「力」是力量,佛法讲的定,是你要能够调伏你的贪瞋痴,这个定才有力,能够降伏烦恼的力量称之为「定力」。佛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到,好乐这些世间的言谈,会使你的心散乱,会使你的心没有办法清净。所以你现在的心没有办法定下来,心是散乱的。烦恼现前,你不但没有办法降伏,连觉察的能力都没有,甚至不认为这样是错误的,还认为人本来就是会有这些烦恼习气。所以这些世间话讲了,对你的道业、对你的修行有很大的损害,而你不自知。

  佛在《无量寿经》告诉我们:「不欣世语。」下一句是「乐在正论。」正论就是佛法。要先做到同修跟同修之间不要讲世间话,才来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讲佛法。很多人都把自己看得太厉害了,认为自己跟同修之间聊天是在聊佛法。可是你心里的习气太重,聊没两句就变成讲世间话,就开始东家长西家短。所以精舍希望同修间不要互相聊天,包括回家后都不要互相打电话往来,这是在保护你修行的清净心。甚至最好连跟亲戚朋友,也都不要打电话闲聊,因为会妨碍你的道业。

  像善导大师修行三十年来没有跟人家讲世间话,他看到人家要跟他讲闲话,他掉头马上就离开,这是善导大师给我们做榜样,连根器这么好的祖师尚且需要如此,何况我们是末法的凡夫,根器差,时时刻刻着相,没有办法把心安定下来,在在处处都在使用自己的烦恼习气。善导大师连佛法都不谈,何况是讲这些世间无益语言。大家不要没事就想打电话向亲朋好友问好,这都是在毁损你的功德。这里所讲的都是事实真相,是真真实实的道理。或许有人认为:「法师,你也太不讲人情了」。

  大家要知道,世间人为什么会轮回?就是因为人情讲太多,为了人情而放弃学佛、放弃修行。殊不知你的人情,只是小情小爱,是出于自私自利,终究还都是顾着自己的面子,顾着自己的我执我见。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要:「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行要先做到不欣世语,欣就是欣求的意思,就是心里面很喜欢、非常的贪爱,这嘴巴控制不了,就是爱讲世间话,这是众生最大的毛病。大家在道场是不会,可是回去家里就要警惕自己,不然在道场修了那一点功德,出了门回去全部漏光光,那就是有漏,没有达到真正的无漏。你要修无漏业,要从你嘴巴开始修。

  夏老居士讲:「有口只宜念弥陀。」就是要做到这张嘴只拿来念佛、拿来用功,就不会把你的功德,从你嘴巴给漏掉。不然修学几十年,心都没有办法安定,甚至没安定,你还以为自己有定下来,以为自己有功夫,那就非常糟糕了。等到无常现前的时候,那真的是后悔莫及。如果你能现在回头那还好,不要等到临终的时候才发现,那已经太晚了。所以一定要遵守释迦牟尼佛教的方法,遵守祖师大德所提倡的规矩。这样子道业才能清净,功德才不会漏掉,这样学佛才学得圆满。想要修福的人,才能修到真正的福报。

  ~~出处:《修行解脱之道─拜愿开示6》 悟显法师 讲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悟显法师)(五明学佛网:念佛       悟显法师)  

 黄夏年教授:湖北高僧本焕长老的参禅与念佛说——《本焕长老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净界法师: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净界法师:现在念佛人的通病 

 净界法师:印祖: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 

 净界法师: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净界法师:你直接去念佛就能够信愿具足,我实在不相信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 

 方立天教授: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与念佛禅 

 方立天教授:禅宗与念佛 

 李利安教授:楚山绍琦禅师念佛禅思想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