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八宗祖师龙树菩萨


   日期:2018/2/12 11: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要介绍一下龙树菩萨,这位大菩萨他早期的过程非常地特别,龙树菩萨他是大概在佛灭度以后,大概六、七百年之间诞生的,他是一个南天竺国一位大富贵人家的子弟,他是在树下出生的,他因为入龙宫而悟道,所以以龙树为名。他从小的时候非常地聪明,在襁褓的时候,就是在婴孩的时候,就能够听闻梵志们在诵《四韦陀》,《四韦陀》是印度那时候梵志在修的课程。有四万偈,每一偈三十二个字,龙树菩萨在婴孩的时候,就能够了解其中的涵义,他的才学远近驰名。所以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对于天文、地理、星象、图谶,各种道术,他都能够通达熟练。

  刚好他有三位朋友都是天资很聪明的,有一次他们在讨论了,他说,对于天地间的种种这些义理,我们都已经知道了。那世间还有什么娱乐呢?他们想一想,世间要追求美色,要纵情欲乐,是这一生最快乐的事情。其中有一个人就提议了,他说,我们不如用一个妙策,用隐身术,我们就到皇宫里面去,因为皇宫的美女最多,我们去那边来寻求作乐。四个人一拍即合,就用隐身术了。但是他们不会隐身术,他们要去拜师,去学隐身术,后来去拜一个术师要学隐身术。

  当时龙树菩萨跟这三个都是梵志,梵志是印度当时的一种修行人,梵就是清净的意思,志就是立志,立志要修清净心的修行人,那时候叫梵志。在《地藏经》里面,光目女的母亲,有一世也是投生到梵志,那个婢女之子完了以后,就投生到梵志了,当修行人。这位术师就觉得这四位梵志都很聪明,而且有才华,但是他们的个性都很骄纵高傲,看不起他人,他们只是想学隐身术,将来他们学会以后会看不起我,所以这位术师就先给他们吃一种药,给他们一个药丸,青药丸,叫他们这个青药丸,涂在眼睛的眼睑的地方,就可以隐身了,这四个人就照做了。

  可是这四个人当中,当龙树菩萨闻到这个药味的时候,就马上可以认识出这里面有七十多种的药草的名称,他马上跟这个术师讲说,这一颗药里面,有七十多种药的名称,喔,这位术师听了非常地惊讶说,诶,你怎么知道的呢?龙树菩萨就说了,他说,每一种药都有它的味道,特殊的味道,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哎呀,这个术师听完,就非常地佩服他说,这个人不简单啦,我亲自见到的。所以他就毫不吝啬的教他们隐身术,传给他们四个人。

  这四个人学会隐身术以后,就开始隐身了,就进入皇宫的后宫了,那边很多嫔妃,都很漂亮的嫔妃,他们就侵犯宫女。你看所以龙树菩萨也在表演,他那时候也是迷惑颠倒,所以有时候都是菩萨在示现,结果经过一百天以后,不少宫女都怀孕了。大家向国王报告,国王非常生气,怎么有这种不吉祥的事情,就召集这些众大臣开会研讨。大臣就说了,会造成这种情形只有两种可能,一个就是鬼魅,就是有鬼神,第二个,他们那时候就是印度的梵志,有一种像外道,用道术、用法术。国王就接受他的建议,这个大臣就说了,在地上铺细沙,如果是用隐身术的,法术进来的话,他会踩过细沙,会有脚印,如果是鬼神的话就没有脚印,没有脚印的鬼神怎么破呢?用咒语去破祂。那如果发现细沙上面有脚印了,就表示有人进来了,但是他是用隐身术,就叫士兵用刀剑乱砍,就可以让他人头落地。

  国王就听这个大臣的建议,在地上铺细沙,果然发现这四个人的足迹,一发现足迹,兵士马上把剑拿起来,刀就砍啦,结果啪啦三个人头落地,三个都死掉了。龙树菩萨福大命大,因为当时,那个刀剑不能靠近皇帝七尺,龙树菩萨刚好是躲在皇帝的七尺这个范围之内,所以刀就伤不了他,他很聪明,然后又躲在皇帝的桌子底下,所以没有被砍到。后来他在桌子底下,就在那边紧张,就忏悔。哎呀,跟佛陀讲,佛陀已经灭度了嘛,他就跟佛忏悔,那时候他就求啊,我将来如果我这个灾难能够逃得出去,不会被杀死,我决定出家了,我乖乖地学佛了,龙树菩萨就发了这个愿。

  后来他就当时在那边有发一个愿叫,「若能脱离此难,即前往沙门处求出家。」后来龙树菩萨真的免除这个灾难,就「舍离欲爱,出家修行」。因为他悟性很高,他出家以后,把所有佛经全部都读遍了,全部都会了、全部都懂了,连神通本事也都会了。他就认为自己的神通智慧实在太强了,不可思议,结果傲慢心又出来了,还好他遇到了他的老师大龙菩萨,引他到龙宫去。大龙菩萨知道他是一个大菩萨,他根器非常地利,所以让他去见识一下龙宫里面的《华严经》让他知道佛法的浩瀚,不是说你现在都懂了这些佛经,傲慢心就起来了。所以大龙菩萨,就引导龙树菩萨进入龙宫,龙宫在哪里呢?有人说,在大海里面。

  所以净土法门法师就讲一个事情,有人在佛学问答里面,就跟净土法门法师报告,那个早期的时候大陆沿海都会有一些水灾嘛,水灾的话都会流向大海,净土法门法师就接到信徒提出这个问题说,哎呀,现在水灾这么多,是不是我用一个宝特瓶,或是一个空瓶子,我里面放一本《无量寿经》,给它沉到大海。老和尚说,沉到大海,这个都是众生的共业,跟龙王有什么关系?你就算沉到大海,龙王也没办法。这是在《佛学问答》里面,有曾经提到这个问题。老和尚说,大家真实用功,精进不懈,「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心净则国土净,大家都能够一心向善,断恶修善,天灾人祸自然远离了。

  同样的情形,龙宫在哪里?龙宫在不同的维次空间,你不是到大海去,你怎么找得到龙王呢?你怎么看得到龙宫呢?那是要用禅定才有办法进去看到。所以大龙菩萨是用禅定方式,带龙树菩萨进入龙宫的,看到龙宫里面真的有图书馆。佛陀讲的经,有些是在天宫讲的、有些是在龙宫讲的、有些是在人间讲的,都会收集到龙宫里面去典藏。我们看那个《十善业道经》里面,就是为龙王开示的,所以《金刚经》里面讲,「善护念诸菩萨」,这个「善护念诸菩萨」就是大菩萨有责任护念小菩萨,所以大龙菩萨就来帮助他,引导他到龙宫,看到龙宫收藏的经典。

  当龙树菩萨见到大龙菩萨的图书馆,里面所收藏的《华严经》真的吓呆了,共有三本,三大部,他吓呆了。释迦牟尼佛讲的《华严经》,只有在定中二十一天,有人说是二七,有人说是三七。二十一天里面,龙树菩萨说,这华严经有多大呢?大本的,有大本、中本、小本,大本的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不得了了,它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把大千世界的每一粒沙,变成一个微尘,把大千世界磨成微尘细粉,一粒微尘算一偈,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微尘偈,用现在的天文数字也算不出来,就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多少品题呢?那个经里面有品嘛,像我们《地藏经》里面讲,「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这个品。《华严经》有多少品呢?「一四天下微尘品」,「一四天下」就是我们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这叫「一四天下」。老和尚说,「一四天下」浅显来说就是太阳系,太阳系所有的星球都磨成微尘,一粒微尘是一品,《华严经》有这么多品。

  龙树菩萨一看到这么多的《华严经》,这么大部,贡高我慢心马上消除掉,觉得自己所念的简直不能相比,再想一想,自己都没有办法受,那阎浮提众生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受持,所以他就舍弃大本,再看中本,分量还是太大。大龙菩萨说,那还有下本,下本是《华严经》的提要,就像中国的《四库全书》,有目录、有提要,分量不多。虽然不多,这么厚的精装本也有五本,比起全书当然是少得太多,全书总共一千五百本,目录只要五本。龙树菩萨见此下本分量尚可,就把这一部分带到人间来,以后翻成华文,就是现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其实它是《华严经》大本的提要,就是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所以现在带出来看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华严经》大本的提要。这一部下本经的分量总共十万偈,四十品。

  这个就是我们提到《大智度论》,提到龙树菩萨,我们附带介绍一下。在佛门里面八宗的祖师,龙树菩萨,八宗,我稍微再提一下八宗的祖师,八宗就是佛家里面的禅宗、天台宗、密宗、三论宗、法相宗,法相宗就是唯识宗,贤首宗是专门研究华严的,律宗,专门研究戒律的,净土宗叫八宗。共同的祖师就是龙树菩萨。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九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