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梦斋山人:解金刚经三句式


   日期:2018/2/10 19: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四十九年说法,讲经三百余会。其主要目的就是让众生,去掉妄想、分别、执着,开大智慧离苦得乐,速证菩提道果。千经万论都说这个理,只是说的角度不一样罢了。那么,开智慧有捷径吗?有,下面就几个方面,和诸位大德共同学习佛法。金刚经说: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这样三段式的文句,遍布全经。下面就这三段式文句,来解读开智慧的捷径。

  在这之前,我们要理解一下相关的佛教的名词:三谛:俗谛、真谛、中谛。三观:假观、空观、中观。三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相: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实相无相无不相。三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以及空有、性相、理事、体用的关系,再者就是缘起与性空、现实与超越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读佛法。

  第一句佛说世界。这是说现象界的一切物质和一切意识,物资包含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楼房车子、茫茫人海等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有相的物资世界;意识包括爱恨情仇、忧悲苦恼、喜怒哀乐、惊恐痴迷等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无相的思想意识范畴的一切心理活动。这是三观之中的假观,三谛之中的俗谛。因为这个世界是各种因缘的假合,不是真实的。我们修行首先就是要看破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假象。我们通过什么知道世间是假象呢?就是听经闻法研读教理。这就是三般若之中的文字般若。没有文字般若就不能明理,这是开发智慧的第一步。

  通过听经闻法,又进一步知道这个虚幻的世界,是从无相空性中依缘而生。一切法唯心所现,我们这个大如来藏心,依缘可造十法界,这就是三如来藏之中的不空如来藏。无形无相的真空法性,依缘能生出无量差别万千的妙有,这就是三相之中的实相无不相。佛说世界,就是事相,这个事相是依众生本具的真空之理体而来。我们修行如果能经常面对现实世界的一切,做如此俗谛假观,你就获得了三德之中的解脱德,开发了三智之中的道种智。道种智又叫差别智和方便智及别相智。概括地说,佛说世界,就是妙有、事相、大用、缘起、现实。是依真空无相之理体,而缘起的万相尘事大用。虽然虚幻不实,但幻象宛然存在。

  第二句即非世界。这就是空观,当我们看到世间的一切现象,立刻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空观来观照,那么在差别的万相之中,你就会见到平等一如的理体本性,这就是三谛之中的真谛。用观照般若来观照万物,就会照见五蕴皆空,四大非有。这就是实相无相,这就是空如来藏,这就是法身大寂灭海,这就是缘起万法而实体本空。这就是汇尘事归真理,摄妙有万用归真空理体。这就是超越了现实。你若能常常如此做观,就会获得般若德,证得一切智,又叫根本智和总相智及平等智。

  第三句是名世界。这一句是把理事、性相、体用、空有、俗谛与真谛、假观与空观、根本智与方便智、总相智与别相智、平等智与差别智、一切智与道种智、缘起与性空、现实与超越、因缘与果报等各类,全部圆融圆满的结合起来。这就是三谛之中的中谛,三观中的中观,三般若中的实相般若,三德中的法身德,三智中的一切种智,三相中的实相无相无不相,三如来藏中的空不空如来藏。这就是佛家的最究竟的法中道实相。看万物世界一切缘起而有,我们不执著;妙有非有,这就是空观。但我们不能执着空而走向断灭,空而不空,从空出有,依缘可生万物,因果真实不虚。

  俗谛立一切法,真谛泯一切法,中谛统一切法。我们要按照世间的法律和道德做事做人,行善积德做本分事,这就是现实。我们虽然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但我们心中毫无挂碍,拿得起放得下。这就是超越。我们不执著实相无相,也就是不执著空;同时我们也不执着实相无不相,也就是不执著有。最终我们要以中观和中谛的实相般若,来统一切法,达到空有不二一如,理事不二一如,体用不二一如,性相不二一如。

  缘起性空不执著,这是摄用归体,万法毕竟空寂平等一如;性空缘起有因果,这是依体起用,万法差别万千波澜壮阔。这就是万法一如。一如不是一样,平等不是没有差别。这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这就是要在污泥浊水中长出莲花来。世间的一切虚幻不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不取不执著;四科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世间的一切虽然虚幻,但离假莫求真,离冰莫求水,我们不离不舍,转烦恼为菩提。修行就是以中谛中观的实相般若,不在两边,不离两边,即理即事、即性即相、即体即用、即空即有;非理非事、非性非相、非体非用、非有非空。最终达到诸法一如。从而获得法身德,证得一切种智而成佛。千言万语还是一句话,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是捷径。山人写这边文章,就是让学习金刚经的人,能够圆融佛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