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学习其他的宗教是否可以学佛法?


   日期:2018/1/31 14: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老师,你好。佛教与基督教有什么差别?我有个朋友是学基督的,不知还可以再学佛吗?朋友让我问一下老师。

  答:我也多少了解一点基督教的内容,谈不上深,也谈不上全面,过去也接触过,但因为教义没征服我,所以就后续没再深入了解。可能,说的内容有失偏颇,但我也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

  我觉得,现在人类面对的诸多矛盾,多是因为不能落实求同存异而导致的。目前国际性的三大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佛教不承认世界被创造,认为世界是大众业力使然,就像《无量寿》里阿难问: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那么这个世界是怎么安住的?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阿难:忉利天以上的天,都没有和须弥山有接触,是怎么安住的?阿难答:众生的业力使然!佛教认为世界的形成是因为大众的业力和环境交互招感、相互影响而成。所以以前我在分享中曾提到:我们不应该说阿弥陀佛创建了极乐世界,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不符合佛教的基础世界观。既然没有创世一说,就自然没有创始人一说,佛教也就不承认有造物主,更不承认有救世主,虽然承认无常即三灾劫难,但不承认末日。这些都是基督教和佛教之间较为明显的差别。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种群想繁衍下去,最基础的个体要达到三百个以上,换而言之,一个种群如果数量低于300个个体,想繁衍就必然要近亲繁殖,但近亲繁殖的致残率极高,更无法保障种群的健康存活,所以对所谓的亚当、诺亚、诺亚方舟这种几个个体就繁殖了一个种群的提法是不值得反驳的。在这点上中国上古神话倒是很有趣,说女娲按自己的样子捏泥人,然后吹一口气就活了,蹦蹦跳跳的,但捏很慢,所以之后就用枝条沾泥水甩,泥水落地了,每个泥点就成了一个人,这样种群就快速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基础数字,随后有人又做出解读:女娲亲自捏的是帝王、卿侯,而用树枝甩的就是平头百姓。

  佛教是站在更高的高度解释众生的问题:人只是轮回的六道中极其狭窄的一环罢了。人道怎么来的?如果只解释人道的来源,这就不是佛教;佛教要解答众生是怎么来的,众生怎么在世界形成六道的轮回的?只有能彻底解答众生的真实来源,才可以窥探人的来源。所以佛教说众生平等,你有佛性,佛也有,众生也有,那个猫狗也有佛性,苍蝇蚊子都有佛性。从都拥有佛性的角度来说,一切有情众生都是平等的。

  既然是平等的,怎么就形成了巨大的不同?这就引入了心行的不同,乘以无量劫的漫长轮回,这个差距就显露了。因为众生心行的不同,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因缘果,也就出现了千姿百态的众生轮回态。如果心一致、行一致,结果就应该一致、结果就必然一致、结果就必须一致!这是佛教强调的法的重要性,你只要这样去做,必然得到这样的结果;如果你做的打折扣了,那么结果也会打折扣。所以佛教强调的是信愿行,其中开启效果的重点,我觉得在愿上,只有能激活我们的愿了,信愿行才和我们有关系;信仰宗教轮回生死,才和我们有关系。如果没有愿在其中,我信有佛,但信他存在,不一定我就要去学习他、就一定去追随他,对吧?因此,就算我们完全相信有佛,但如果我们的愿没得到激活释放,这个信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也就更不可能促动我们去调整行为,从而让心和行都趋同于佛菩萨的教诲了,更没有办法展现同因同缘必同果的规律法则了。

  虽然大家一致在强调信很重要,我也没说信不重要,只是在信愿行里,愿才是枢纽。佛陀讲给我们的佛法,其中最主要的也就是从离苦、得乐两个方面开启我们的愿望、激活我们的愿,我们想获得了、想避免了,就可以去遵循教诲调整自己,去改变行为模式,从而获得心行调整后的结果。

  基督教也有教义,但却是:你出生了就是有原罪的,你就欠基督一个大大的人情,因为人类偷了禁果,因为人类背叛了上帝,因为人类被欲望的毒蛇用一个毒苹果引诱,从而才有了失伊甸园的产生;因为失去了伊甸园,才有了人类的繁衍生息,所以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有罪的。你既然是有罪就要赎罪,你对上帝有罪,所以你只能求上帝恩赐你的罪过。你只能选择死抱大腿:你信我得永生,不信我堕落地狱,当那末日来临,我将审判你们的罪行,得到救赎的上升天国、永享快乐,没得到救赎的就永处地狱,是撒旦的奴仆。这种非黑即白的理论,我很小时就非常反感,人是可以有变化的,人是可能犯错的,人也可能悔改过错的,但应该向触犯的那一方忏悔,而不是向上帝祈请恩赐消除罪过。

  我们念经学佛并不是祈请佛菩萨加持灭我们的罪过,而是通过阅读经文理解因果法理,从法理上要认帐,要承认自己对他人施加了伤害,并同意弥补伤害,从而得到释解冤仇,从而消除这个罪过。所以那些求佛菩萨消除罪过的提法就需要后缀:如果我不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不想忏悔自己的错误,不想弥补自己过错,不想祈求被害人的原谅,佛菩萨怎么消我的罪?换而言之,你来学佛,不是求佛菩萨消你的罪,而是你要做到对应调整,从而消除你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你无量劫来的过错,并努力地弥合这种损伤,这是佛教里真正消业的核心,而不是靠佛菩萨加持,这一种就属于迷信了。相信有一个万德万能的神能解决我的一切问题,而自己不用做任何改变,只要虔诚祈求他就可以了!佛教是这样说的吗?!

  在基督教里也有对应的教诲,比如教信徒去散播福音,比如创立教会、学校、医院、幼儿园,这些机构都是靠信徒捐款才能支撑存在并做利益大众的事情。比如施舍饭食,比如救济病苦,你能靠身体力行帮助教会完成教会的事务,这是一种赎罪;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可以捐钱,按你年收入的多少比例捐款。

  但不得不说,基督教的现状要好于佛教很多,佛教的状态几乎就是一盘散沙,而且文人相轻、互相攻伐,这个情况从佛陀住世的时候就没断绝过。到二菩萨辩论有无时正式进入相法,这个相法阶段就是辩论坚固;到了末法就不是辩论了,而是斗争坚固,佛教内部的斗争坚固,这个时候就是末法了。各位看这3阶段的法运就知道大概了,辩论坚固、斗争坚固,这都不应该是修行人的样子,可是在佛教里却普遍存在,这是佛教的悲哀啊!

  所以,我们要避免辩论、避免斗争,但不容易啊。就像你来问这个问题,我要不要辩论?我要不要去说佛教如何?基督教如何?其中难免会有比拼评论,这都有辩论,虽然我没有斗争心,但有斗争的影子在。所以尽量言辞不那么暴力,避免很明显的斗争,这就已经很不错了。但凡大家问的任何问题,我们都会面临辩论,因为我需要告诉你是什么,但你可能执着一个理解,如果我不给你说明白,你就没办法在这个学习进程里有进步,你的那个不和谐的执着就会阻碍你的前进。为了你能在这个系统学习里有进步有收获,我就必须把自己安置于辩论的地位,甚至有的时候还要暴露杀手的习气,这都不是我希望做的,这也是被人称一声老师所必须背负的。

  学什么宗教?学什么法门?学什么宗门?行什么教下?这都可以有不同的,但你如果想学,就要知道自己的目的,如我前面说要开启愿,你愿如何?你要清晰,才能找到合适的路径,而我们学学就跑偏了,就是遗忘了愿,导致的错位和迷失。想升天在佛教里极其容易达成,这几乎没有任何难度的,只要告诉你去做什么,你能坚持做,肯定可以死后升天。但佛教的世界观极其宏大,不只是六道范畴的。六道在佛教的世界观里仅是很狭窄的一个部分而已,但就这个部分对我们而言,也已经很难理解、很难信受了。

  如果想提升自己,想对自己未来有期许,想成就自己,来学佛是没错的,不需要顾忌过去学了什么,不需要忌惮过去做了什么,在这里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这完全是平等的。佛教研究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的真相、众生生命历程的真相,这是核心要义。所以我们能了解多少的真相,决定了我们在学佛的进程上的成果不同。这就是学习的重要性、读经的重要性,是吧?我又唠叨一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宗教       佛法)(五明学佛网:宗教       佛法)  

 黄夏年教授:透过“神七”想到的宗教与科学关系 

 黄夏年教授: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黄夏年教授:宗教和谐与城市文明是发展的必然之路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与人间佛教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魏道儒教授:宗教虔诚与爱国情怀——法显西行壮举的精神动力 

 赖永海教授:宗教与文化——兼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赖永海教授:佛史略览与佛法概观 

 洪修平教授:从“念佛禅”看弘一法师修习念佛法门思想 

 从“闻、思、修”趣入佛法(二) 

 从“闻、思、修”趣入佛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