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025集


   日期:2018/1/7 9: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请掀开经本,第三卷,第四面,最后一行,看经文: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须菩提尊者也是一个证果之人。前面说过,小乘四果虽证圣果,心中也是若无其事,当然须菩提也不例外。不过,须菩提常常被世尊赞叹,他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他在此地说,他从来也没有这个念头,他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这是从反面说,如果须菩提有这个念头,「我证阿罗汉果了,我是四果阿罗汉」。世尊常常赞叹他是离欲阿罗汉,要有这个念头,世尊就不会对他赞叹,不会说他是一个喜欢阿兰那行者。这里面这些名相术语,我们在注解里面看。

  【阿罗汉道,即谓离欲。】

  这个欲就是世间的七情五欲,也就是见思烦恼。前面说过,三界见思烦恼断尽,这才证阿罗汉。

  【阿兰那,此云寂静。】

  就是非常安静。「阿」当作无的意思,如果照字面上来翻译,这都是梵语音译的,阿翻作无,「兰那」翻作热闹的场所;无,不热闹,没有热闹,就是很安静的地方,意思是这样子。它是寂静,所以也叫「无事」。「心无事相」,这是从更深的意思去说;字面上、表面上的意思,就是没有这些吵杂的,环境非常幽静,我们现在说听不到杂音,这个地方就叫做阿兰那。佛法里面以这些名相往深处去体会。心无事相,这是从大乘上说,如果小乘,完全在事相上讲。大乘,阿兰那就不一定是事相上,很繁华、很热闹的场所,大乘人心清净,不为境界所动,不为境界所染,那是住真正的阿兰那。大小乘的说法不一样,这个意思完全取大乘境界。

  【相尽於外】

  外面六尘境界相,不但不执著了,连分别的心都没有,这才叫尽,尽是分别执著的心没有了,完全没有了。

  【心息於内】

  心是定的。这两句话就是《金刚经》后面,「不取於相,如如不动」。相尽於外,不取於相;心息於内,如如不动。

  【内外俱寂】

  无论是什么样的热闹场面,他都是清净的。别人看到很繁华、很热闹,而一个修定的人,他在这个境界里是清净的。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这些法身大士们,他们修禅定,都是在闹市里面修行。我们凡夫看不出来,看到这些人热闹场合当中,他也来玩玩,不知道他在那里修定。那种境界他不起心、不动念,他是修定。「无时不静也,即无诤三昧之别名。」这是须菩提尊者所得的。

  「乐」这个字念破音字,不念「勒」,乐是当快乐讲,念「药」,念去声,乐是爱好、喜欢,是爱好的意思,所以读去声,不读「勒」。这就是他非常喜欢安静,非常喜欢寂静。

  【谓心之与行,契合无间,即证得之意。】

  这一句在这个地方意思取证果,他契入这个境界,入了这个境界,入了寂静的境界。凡夫跟他们比较比较,就显示出很大的不同,这些地方我们要知道,更要学习,学习才是真正的修行。

  【凡夫所以起念无他,未能忘情於能得、所得耳。】

  这是凡夫跟他们不一样的,不但是四果能得、所得没有了,我们从前面读的经文,初果须陀洹就没有这个念头,何况四果罗汉?凡夫得失心很重,坚固的执著。得一定有能得、有所得,有能所。

  【能得是我相】

  以为我得到了,他坚固执著有个我,我得到了。所得的也用一个字做代表,叫「人相」,也就是我的对面,我所得到的,这个人相不一定是人。我们得到钱、得到物、得到什么,都用这个字来做代表,代表你所得到的,这是人相。能得、所得不一样,能得的心不一样,种种心,诸位要细细去体会,你能够发现,所得的物当然更不一样、更不相同,这就叫做「众生相」。「执持不断是寿者相」,这个能得所得的念头,它不会断,坚固的执著,相续不断,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时间。这里头有时间,时间就说之为寿者相。佛法里面,《金刚经》这四相,倒很像现代科学家所讲的四度空间。四度空间里面有时间,时间加在里面就变成四度空间,很有这个味道。

  【作一得念,则四相具足。】

  所以,有得的这个念头,再轻微的念头,这四相就具足了。四相若具足,不但不是菩萨,小乘四果也不是,诸位一定要知道。从前我们读《金刚经》,「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他不是菩萨,那是不是阿罗汉、是不是须陀洹?现在我们明白了,连须陀洹也不是,何况是菩萨?你才晓得凡圣差别在哪里,凡夫著相,圣人不著相,他这四相都没有了。这就是凡夫比不上他们的地方。要是论福报,不要说须陀洹,连四果罗汉,我们在相上看,而不从性上看,性上看是另当别论,从法相上看,天王,忉利天王、大梵天王那个福报之大,好像他们没法子能比。我们在前面也曾经读到,如果论福德性,当然他是圣人,他四相都离,他的福德实在讲是无量福德,不是大梵天王能够跟他相比的,大梵天王所得到的是福德相,不是福德性。这些圣者他们所证得的是福德性,所以福德实际上讲不可思量,这是真实的。

  【布施者若存有所施,最易志得意满。】

  这是世间人许多都有这个心态,他布施做得很多,功德做得很多,那个身体都轻了,轻飘飘的,这是得意忘形;自以为修了很多福,自以为做了很多好事,实际上他是修了福,是做了好事,完全著了相。我们知道他的福报并不很大,他所得的福是很有限的,与他所修的是成正比例。佛在这部经里头,就是教给我们行於布施应当不执著,不执著,你所得的福那就大了。为什么?不执著,你所修的变成福德性,性是无量无边,包含虚空法界,所以那个福报非常非常的大,真正不可思议。

  【故发大心,行大行者。】

  这些意思都要记住,什么叫做发大心?不可以忘掉。前面所说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叫大心。什么叫行大行?空有两边不著,行於布施,这个叫大行。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是修这个行门,所以这个行门称之为大行。前面已经说得很多,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在日常生活当中两边不住,就是大行。

  【万不可住相也】

  一住相就不是佛法,这个诸位要知道。一住相,你所修的是世间的有漏福报,不是佛法。接著看底下一段: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这一段的意思很深,不能够轻易的看过,要细心去体会,解释虽然不多,但是很重要。

  【必得而无其所得】

  必是必须,非常肯定的语气,一丝毫犹豫、怀疑都没有,必定要这样,要得而无所得,乃为真得。

  【若有所得,便为非得。】

  你有所得,你一样也没得到,这个话大家听了懂不懂?没有得才叫得到;得到了,还没有得到,这是什么话!这个话叫我们听起来迷迷糊糊,这简直颠倒了。如果前面你要都听懂,你就会点头,你就认为这个话说的是正确的、是对的。为什么说有所得,你就什么都得不到?实在讲,这些道理都在《金刚经》的后面,我们现在还没念到。能得的是一个观念,能得的是心,心里有这个念头「我能得」,我们就说它是心,《金刚经》后面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拿什么能得?所得的这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所得的也不可得,能所皆空,你到哪里去得?佛给你讲真话,你反而不明了;说假话骗你,你还挺相信的,你不是迷惑颠倒吗?为什么说「得而无其所得」,那就是真得?真的是性,真如本性,本性里面本来具足万法。真如本性本来能生万法,你要是见了性,那你真的就得到,你一样都不缺乏。我们读《普门品》,看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在虚空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哪个地方有众生心里想求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立刻就现身去帮助他。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现什么身,应当给他说什么法门,菩萨就给他宣说什么法门。我们听到了,这叫神通广大,这个广大的神通,就是他所得的。他怎么得的?得无所得而得的。我们今天样样执著,以为有能得,以为有所得,这个能力是一样也没有。我们的病就在此地,就是坚固执著有一个能所。这一条从果上讲的,你真正明白,你才会把得的念头放下,这才能够入圣人之流。底下一条讲因:

  【必行而无其所行,乃为正行。若有所行,便为非行。】

  这个行是行菩萨道。如果你所行的,你执著有所行,那就不是菩萨道,不是菩萨行。《般若 经》上讲的菩萨行门,六条纲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菩萨所行总不外这六条。如果你自己觉得我修布施,我持戒,我修忍辱,你就是有所行,这不是菩萨行。不是菩萨行是什么行?善行,世法里面的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般若 都是世间善行。世间善行,将来得三善道的果报,那不是菩萨。所以必须要行无所行。要不要行?要行,六度都要行。前面跟诸位说了,认真努力去修六度,不著空;虽行,若无其事,心里头无其所行,若无其事。不但没有执著,连分别的念头都没有,这叫做菩萨行。我们必须要辨别清楚,菩萨行跟我们一般善行,到底差别在哪里?如果论事相上来讲,可以说毫无差别,差别在用心。菩萨的心是清净的,凡夫的心不清净,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我们想到这个地方,真的好难!我们修一点点小布施念念不忘,唯恐忘记,还要把名字刻上。道场里面,建道场,建一根柱子,他出了多少钱,上头都要刻他一个名字,唯恐忘掉了。著相,著得多深!印一本书,后头也要把名字印上,某某人印的,我送的,这功德很大。果然有这个心,有这个念头,那就错了,你所做的是人天的小善。如果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念头,可不可以在上面刻几个名字、题个名字?也可以,只要不著相就行。不著相为什么还要有个名字?接引众生,这好事情,希望别人看到这个好事,他能够跟著一起来做,这是菩萨的大悲心。如果他自己真的,那个名字是唯恐自己这个功德会丢掉,将来没有人承认,那就坏了,那就错了,那你完全是著相。这个诸位要知道。所以你想想看,我们凡夫印一本经,后头有一个名字,菩萨也可以印一个名字,但是他不著相,我们著相。我们的用意,唯恐人家不知道我们做了好事,菩萨是希望别人跟进,他是这个意思,用心完全不相同。所以他的心是清净的,我们的心是染污的,理事都要搞清楚,然后知道我们应当如何来学习;换句话说,如何去过佛菩萨的生活。我们学这个经的目的无非在此。希望我们改变凡夫的生活方式,去过佛菩萨的日子,这才叫没有白学,学了才真正得受用。

  【云何无其所得,无其所行。】

  现在我们晓得了,无其所得,无其所行,才是菩萨行。要怎样才能做到?

  【不作念是也。不取不住,无住始有入处。】

  无住就是真心,就是本性,就是佛与大菩萨的行持。这教给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无其所得,无其所行,只要我们不作念,没有这个念头;说得明白一点,没有这个分别,没有这个执著,不取相不住相就行,这样,佛在《金刚经》上教给我们,无住的宗旨我们才能够得到,入处就是得到。得要得无其所得,那就是你真正得到。

  须菩提尊者在这一段里面为我们现身说法,前面说四果是泛指,并没有指定哪一个人,这是一般小乘四果。这一段是说他自己,他自己挺身出来,为我们做证明,确确实实是不住相、不取相。我们看底下一段经文。世尊很慈悲,佛也来为我们作证。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释迦牟尼佛听了须菩提尊者在大会上为我们作证,离欲阿罗汉,他也不执著他得离欲阿罗汉。世尊在此地问他,问如来在因地上的修行,修菩萨行,也不著相。过去佛在然灯佛所。我们看小注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答覆是:

  【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

  这是实实在在,确实是无所得。菩萨从初信位,一直到等觉位五十一个位次,位位都是实无所得。他要真的有所得,诸位想想四相具足,已经掉到凡夫这来了,哪里是圣人?这就说明,实无所得这个境界有浅深不同,十信位、十住位浅,十地、等觉深;无论浅深,皆无所得。这个理是平等的、是相同的。我们看底下小注:

  【此世尊往昔行菩萨道】

  这一段经文所说的,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候的故事,从前他修行的事情。

  【初证八地时之事】

  世尊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遇到然灯佛,那时候他刚刚证得八地菩萨位。八地菩萨地位高,很高,但是跟佛一比,佛是果位,他还是因位,他还没有到究竟圆满的佛果,他还是在因位。「望初学人则为果地」,八地以前的人看他,他是果位,他所得的果报很高。

  【八地证无生法忍。无生法,即是真如实相。忍是通达无碍不退之意。即理智相冥,忍可印持也。】

  这地方给诸位介绍一个名词,这个名词在佛法里头会常常见到的,无生法忍。净宗回向偈里也有,也常念到。什么叫做无生法忍?《仁王经》上告诉我们,证无生法忍,在菩萨位上三个阶段:七地、八地、九地,这三个位次菩萨所证的叫无生法忍。七地是下品,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取其中,八地菩萨证无生法忍。「法」是一切法,不但是出世间法,也包括所有的世间法;十法界依正庄严,都在这一个字当中。「无生」是不生,所有一切法都不生。法既然不生,当然就不灭,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你能够把它证明、证实,那你就得无生法忍。我们看一切法有生灭,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都是有生有灭。你哪一天能够看到,所有一切法都不生不灭,那就恭喜你,你证得八地菩萨;实在是七地就证得,七地菩萨就证得。如果还看一切法有生灭,纵然是菩萨,也没有到七地,也不是大菩萨,是小菩萨,这是狭义的说法。如果广义的说,也就是说把标准放宽一点,不要限制的那么严,七、八、九地很严格。如果放宽来讲,圆教初住菩萨也就证得。圆初住菩萨,我们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也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但是没有八地菩萨见得那么清楚、那么究竟。这是不如八地,他真的是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这是广义说,范围放宽一点,圆初住就证得。这一个境界就是实相,实相是事实真相,《华严》、《法华》、《楞严》都讲这个事实。诸位要在这些大经大论,不仅仅是要有相当的基础,依据大经大论有相当修持的功夫,你对这桩事情,纵然没有证得,在理论上你会同意,确确实实是讲得通。一切法从来就没有生,这是真如实相。

  「忍」,这个字有同意的意思。佛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我点点头同意。为什么同意?你见到了,确实是不生不灭,佛没讲假话,所以它有认可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是通达无碍不退之意」,他对这个事情通达明了。退是退失你承认的这个念头,也就是我现在是同意,再过一个时候,想想不对,我就不能同意,那就叫退心;这个不退。不退的原因,他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所以他能够不退转。「理智相冥」,理是所证,智是能证。理是实相之理,智是实相之智。冥就是合一,理智是一不是二,这就是证。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彻底觉悟了,佛法是不二法,不二法就是一法。《华严》上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就是万法,无量无边之法是一法。实在说,《华严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八个字很不容易体会,但是要入无生法忍就懂得了,那就真的明白。「忍可印持」,忍可是同意,印是印证、证明,持是保持,就是不退的意思。对於佛这个说法,永远的承认,不会有所改变。

  【於法之法】

  这段经文末后佛问的,佛在然灯佛所,八地菩萨的时候,於法有所得否?他证到八地的果位,八地得什么?得无生法忍。是不是真有一个无生法忍,菩萨得到了?这一句:

  【蕅益大师约无生法忍说,极是。】

  蕅益大师有《金刚经》的注解,他注解里面说,於法这个法就是指无生法忍。这个讲法很有道理,为什么?八地菩萨证无生法忍。世尊在然灯佛所那个时候他是八地菩萨,他所得的法当然是无生法忍,这个说的是很有道理。

  【闻法住相,则心中生灭未息,何能便证无生。】

  闻法这两个字的范围非常广大,我们不能把它局限在听经,我们今天范围很小,闻法大概就是听经。实际上,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用这个闻作代表,像《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用这个字来作代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叫闻,所以它的含义非常深广。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就著相,你就分别、你就执著,分别执著是生灭法,是生灭心,所以你的心中生灭未息,你用的是生灭心。八地菩萨证的是无生,生灭心怎么能证无生?这不可能证的。无生要用什么心?无生灭的心,你就证到无生灭的法。我们今天因为用生灭心,我们也证了,证的是生灭法,所有一切法都生灭。你们想想看,佛给我们讲的根本原理,「相随心转」,心有生灭,相就有生灭;心没有生灭,相就没有生灭。有生灭是假的,没有生灭是真的;有生灭是无常,无生灭是真常。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千言万语,教我们什么?教我们用不生灭心,不生灭是真心,生灭是妄心、假心。你用真心,你就见诸法实相;你用妄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这么回事情,这是讲到根本处。生灭心要怎样把它降伏?《金刚经》不就讲这个事情?「云何降伏其心?」那个心就是生灭心。「应云何住?」我们怎样住到不生灭心里头去?这一部经上,就是说这两个根本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修行就很容易,不是难事,任何一个法门都不难。所以这个经上讲的是根本的问题。

  【若有一所得之无生法在,仍然是生灭心。尚能谓证无生法乎。】

  我们把无生法忍这个意思,从经典上、从古大德的注解上,我们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无生法忍我懂了,懂了也没有用,为什么?你还是用的生灭心。换句话说,无生法忍的境界与你还是毫不相干,必须要实无所得才行。

  【故知虽得无生,而於此法,实无其所得也。】

  八地菩萨证得无生法忍,他心地清净,决定不会有个念头,「我今天证无生法忍」,不会有这个念头,不会有这样的分别执著,他是真的得了。这个精义,精华的意思,精彩的意思,还在经的后面,都会读到,都会讲到。

  【菩萨住相,便不能成佛。发心修大乘者,若其住相,岂能成菩萨,又岂是菩萨行。】

  这是很肯定的为我们说出来了,不能著相,著相就错了,著相就不是菩萨。著相之行,决定不是菩萨行。我们同修当中有一些受了菩萨戒,受了菩萨戒就当菩萨,他的日常生活就是菩萨行,菩萨要念念《金刚经》,《金刚经》是菩萨的镜子,照一照像不像菩萨?自己去照,自己去对一对像不像菩萨?我们起心动念、一切行为著不著相?不著相,有人就沦於消极,什么都不愿意做,那也不是菩萨。菩萨大慈大悲,比任何一个人行为都来得积极;行於布施,一天做到晚,从来没有休息过。真正像前面所讲净念相继,他从来没有中断,所以菩萨不是消极的。罗汉有消极的,菩萨没有消极的。积极又要不著相,不分别、不执著,那才是菩萨。

  【云何心能不生】

  这个心是指念头,怎样叫我们念头不生?

  【必当无住於相】

  无住於相这句话,实在说就是我们把一切相放下,你的心就会定了。念佛堂里面指导大众的法师,常常念著警策大众,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身心世界统统放下,这就是不住於相。世界是我们的环境,依报;身体是我们的正报。身跟世界放下,色尘放下了,还有一个心,心里面妄想、分别、执著也要放下,身心世界统统放下。外面境界是色相、色尘,心里面的思想、想像是法尘。色、声、香、味、触、法全都放下,我们的心定了,心清净了,再不会有念头生,不会有念头灭,所以说「必当无住於相」,这个很重要。心里还念著一个,那你还是有一个相。

  【故无住,正是无生之唯一入手方法。】

  唯一是没有第二个,只有这个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论是哪一个行门,都是要统统放下,才能够证得无生法忍。这些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去做太难太难。我很想放下,那个很想就是个妄念,你想想看,这个妄念能不能断妄念?断不了妄念。很想也不行,也无可奈何。我们实在是很幸运,幸亏遇到阿弥陀佛,念头一转,专念阿弥陀佛就行了,念到西方极乐世界,古德常讲的,「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开悟就是悟无生法忍。见到阿弥陀佛,证无生法忍,一切放下就不难了;没有见到阿弥陀佛之前,很难很难。这就说明为什么自古至今许多修般若 的人,到最后都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在前面小注上面看到,包括马鸣菩萨、龙树菩萨,在中国像智者、永明,都是修般若 ,最后都念佛求生净土,这些大菩萨真了不起,通宗通教。你说禅,他大彻大悟;教,他大开圆解;密,他三密相应,为什么还要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细细去想想,念佛求生净土是一个究竟法,是一个大圆满法,他要是舍弃这个法门,纵然他得无生法忍,再要修到佛的果位,要费很长的时间,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难关。到西方极乐世界,他所希求的立刻就得到。这是说明西方世界的殊胜之处。

  再看底下这段经文,约因详显。第三卷这一部分的经文,是四段里面的第二段「解」,详细为我们讲解、为我们说明,在四分里面这一分经文最长。

  【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我们每天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佛在此地问须菩提,菩萨是不是庄严佛净土?当然庄严。究竟怎么庄严?这个地方要详细告诉我们。我们明白了、懂得了,依照这个方法修学,我们也真正庄严佛净土,这是非常难得的。

  【菩萨修因时,六度万行,一一功行,回向净土。所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是也。】

  前面一再告诉我们要离相,回向是一个离相的善巧方便,也就是说,是一个很好的巧妙方法。因为我们都著相,我们修的功德都著相,佛教我们回向,所修的功德我都不要,统统送给大家,我的功德不要,都送给大家;离相、不著相,回向是这个意思。大经上佛说过,教给我们回向三处。第一是「回向菩提」,也就是我们学佛什么都不求,只求智慧。般若 就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智慧是究竟圆满,不但我们现前生活上的问题,它能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它能解决;证无生法忍,它能解决;成圆满佛果,它也能解决。佛教给我们求这个,不可以求别的。因此,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 智慧几乎用了一半的时间,二十二年。三种回向里面,教给我们回向菩提,有道理。

  第二是「回向众生」。因为你所修的,里头有福有慧,这前面讲过,有福有慧。慧是自己要求的,福给众生去享,这个好!福不要自己享,人一享福就会享得迷惑颠倒,那个福报就像酒一样,一享是如醉如痴,那个麻烦就大了,那个麻烦就非常非常大。所以佛菩萨、阿罗汉,真的,经上讲的,他们有无量福德,他为什么不享?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还三衣一钵,天天到外面托钵,他为什么不享福?佛的福报天上人间没有能跟他相比的,他天天还托钵。这岂不是把回向众生做给我们看,他说的话不是假话,没有骗我们。佛是确确实实把这个福报给我们一切众生共享,分给我们享。这当中最深的意思,示范给我们看。我们今天讲物质的享受,决定不是一个好事情。物欲,这里头能叫你产生欲望,能够把你的贪瞋痴勾引出来,这个物质欲望在外面诱惑,把你里面的贪瞋痴勾出来,那个事情就麻烦了,决定叫你堕落,这是很可怕的一桩事情。

  释迦牟尼佛在世,从来没有建一个道场。我们看看《大藏经》,看看原始的佛教,世尊的生活方式,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个经是在只树给孤独园讲的,这个道场不是佛的,是给孤独长者的。佛到这个地方来,供养佛,请佛住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给佛、佛的弟子们使用,产权是给孤独长者的,给孤独长者没有把这个地方送给释迦牟尼佛,没有!你们诸位想想,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出家了,如果再送他一个家,他不又回家了吗?大错特错了,他就回家去了,他又有了一个家,哪有这种道理?这个我们要晓得。佛教传到中国来,我们国家建了不少道场,你看到有很多古寺院,匾额上题敕建,就是国家建的。也有少数是地方上长者们他们建的,他们在地方上有声望、有财富、有地位,感佛之恩,建的道场,礼请法师到这边来住持弘法利生。等於说好像他们建学校,他们是董事会管理这个地方,请法师就是聘请教员,聘请一个校长到这个地方来办学,产权是他们的。从前出家人很好,对寺庙的一些杂务事情不管的,所有权的人你们来管,哪个地方破损了,你们去修理,出家人不操这个心。一直到晚近,佛教变质了,出家人有道场、有家了,出了一个小家,入了一个大家。

  说实在话,最近大概有四个人找我想出家,我都拒绝了。为什么?我不害你,你在家修行好修行,因为你那个家小,你出家这个大家不好修行,人众太多相处很困难,烦恼很多,意见很多,这个要知道。你仔细观察,我们这个时代,在家人修行成就比出家人高,在家修行成就的人数比出家人多。黄念祖居士过去讲经说了一个笑话,实际上是真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大众在一起聚会,排班,排这个座位,出家比丘排第一,比丘尼排第二,在家的优婆塞排第三,优婆夷排第四,在家女众是最后,排第四。现在这个时代颠倒了,在家女众排第一,你看看道场在家女众最多,在家男众排第二,出家女众排第三,出家男众排最后,末法整个颠倒了,他说这个实在讲不是笑话,这真的是事实。论发心、论修行、论成就,也是这四个顺序。这个事实我们不可以不知道,如果大家真的明白,真的搞清楚,你就不会想出家,你就老老实实在家念佛修行,一定有成就。出家相当不容易,出家要吃人不能吃的苦头,要忍人不能忍的那些境界,很不是个容易事情。

  如果论弘法利生,在家不输给出家,你看我们这个道场,居士林,这在家的。居士林我看看他们董事会里面董事,没有出家人,都是在家人,从他们林长到理事都是在家人。在家人做佛教事业弘法利生,成就相当辉煌,我们在许许多多地区、国家都曾经看到。在台湾,像过去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现在的加拿大冯公夏老居士;在泰国,都有很了不起的在家的大德、在家的菩萨主持佛法。所以不要误会,认为修行一定要出家,出家才能成就,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也有人问:你既然这样说法,你为什么要出家?我就跟他讲,我没有出家,我没有家,没有家出什么家?我没有家,在台湾我一个人,没有家。我很喜欢这个衣服,穿起来很舒服、很自在。这是讲到回向,回向众生,这个道理非常之深,非常之广。

  第三个回向,「回向实际」,实际就是真如本性,我们要证的。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这三处。回向实际就是明心见性,其他我都不要,我们所求的,明心见性而已,那就对了。这个样子,你身心世界自然就放下了。

  【须知庄严佛净土,净字最要紧。土云何净,由心净耳。既须心净,所以庄严不能著相。若心取相,便不清净矣。】

  这句话说得非常非常好,我们天天在念庄严佛净土,有没有一次庄严过?可能念了一生,从来没有一次相应过,这个真的很冤枉!为什么不相应?根本没有把这个意思搞清楚,还以为真的天天在做庄严佛净土的事情,哪里知道从来没有做过一次。今天我们晓得了,要用清净心,「心净则土净」,心里还著相,你什么庄严?嘴皮上的庄严,实际上与庄严根本不相干。这才晓得清净心是如何的重要,清净心是真心。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在这里面去修,修什么?修清净心。怎样修清净心?修不著相,不著相心就清净,不著相才真正庄严佛净土;庄严佛净土几个字不要念,真的庄严了。我们天天念也没庄严过,人家不念就庄严了,我们天天念,没法子庄严,与庄严都不相干。

  【庄严佛土,应不取著、不断灭。】

  因为两边要离,空有不著,所以经文上有「则非」,有「是名」。

  【则非,明其不取著相。】

  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说到的,行而无其所行,得而无其所得,这是不取著相。

  【是名,明其非断灭相。】

  他是真的在行,真的在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真修!真干!时时刻刻没有间断的在做。这六大纲领,六个原则,无论在任何一桩事情,每一桩事情都具足这六个纲领。就像世尊前面所示现的,穿衣,穿衣里面这六个纲领具足。吃饭,吃饭的时候这六个纲领也具足。所以人家穿衣是修六波罗蜜,吃饭也是修六波罗蜜。迎宾送客,家里有客人来接待,客人走了送客,统统都是六波罗蜜。我们不能不知道,那个生活叫菩萨行,菩萨的生活。我们在生活上,分别执著、起心动念,那就是六道凡夫的生活,所以,虽然生生世世修福,依旧不能出离六道轮回,原因在此地。今天我们把原因找到了、明白了,只要把这个原因消除,我们就出离三界,永脱轮回。所以不住相,也不能断灭相,不断灭相就是做,认真去做;虽然做,心中若无其事,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样做与《金刚经》的修学宗旨就相应,也就是无住生心。为什么不可以断灭相?

  【性必现相】

  性是体,体一定起作用,起作用就现相。

  【性相从来不离】

  我们凡夫见不到,见不到就是因为我们迷了,我们执著了;如果不分别、不执著,那你就觉悟了,悟了你就见到真相。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性相一如。《金刚经》最后讲到如,「如来者,诸法如义」。一切经一开端,如是我闻,「如」就是一如的意思,万法一如,性相一如,确实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见不到,是因为迷,是因为执著,亏吃在这个上面。

  【相从性生,仍应会归於性。】

  因为它本来就是性,我们硬要把它看作相,把它从性上拉出来,这是错误的。

  【则非、是名两句】

  《金刚经》上这个句子用得很多。

  【即开念佛法要也】

  江味农居士一生四十多年的时间,用在《金刚经》上,可以说他是《金刚经》的专家,是《金刚经》的权威,但是他在行门上所取的是念佛求生净土。这个说法是他的发明,古人没有这个讲法,他说得很有道理。

  【则非,明自性清净,本无有念。】

  《金刚经》上这两个字,是从性上讲的。凡是讲「则非」,都是从性上讲的;凡是讲「是名」,都是从相上讲的。明白这个意思,看《金刚经》就能看出味道出来了。清净性中没有念,哪里会有念?念叫妄念,本无妄念,本来无念。

  【是名】

  这从相上讲。

  【明妄念繁兴】

  繁是繁多、繁杂,兴是起来。无量无边的杂念起来了,这是妄念。

  【必须执持名号以除妄念】

  须菩提尊者问的,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意思是怎样降伏这些妄念?净土宗的方法,实在讲比《金刚经》简单,《金刚经》讲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抓不到要领,还是没有法子下手。净宗,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就解决了。应云何住?南无阿弥陀佛,心住在阿弥陀佛上就行了。一句阿弥陀佛,把《金刚经》就解答完了,问题都解决了,你才晓得净宗不可思议。般若 要是离开净土,决定得不到究竟,就跟《华严》一样,《华严》到最后,要不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不能圆满。所以净宗是真正的大圆满,真正是究竟的境界,究竟的果位。必须,这两个字非常肯定,一定要用执持名号,用这个方法把妄想念掉。宗门里头有说,禅宗里面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禅宗用的方法是观照,用这个方法,观照是觉。净宗用念佛的方法,不怕念起,念头起来不怕,一起来马上就提起佛号,一句阿弥陀佛把那个念头转过来。不管这个念头是什么念头,善念也好,恶念也好,只要念头一起,第二个念头就换成阿弥陀佛,这叫做功夫,这个叫做念佛,真正念佛人是这个念法,要转得快,不要叫妄念继续发展,不可以叫妄念继续,要让佛号继续,这就对了。明白这个意思,就可以说这一部《金刚经》句句都是念佛法门。诸位从这个理上仔细去观察,你能够体会到,体会到古人所讲的,般若 跟净土有密切关系,它密切到什么程度,究竟是什么密切关系,你就都明了了。

  【念佛必应念至无念而念】

  这跟般若 就相应,完全相应,要念到无念而念。

  【妄尽情空】

  妄是妄念,妄念没有了;情是情执,也没有了。

  【一心清净】

  一心清净就是净宗讲的「一心不乱」。心清净,佛土就清净。诸位一定要晓得,往生是这样往生的,如果达不到这个境界,虽念佛不能往生,这个不可以不晓得,特别是念佛求生净土的。几时你念到心清净,往生就得到了;有人念一辈子佛,心不清净,所以他不能往生。有人在临终的时候,一念十念心清净,他就往生了。有些人听到这个说法,心里很不平,太不公平,那个人念了几十年不能往生,他才念几句怎么就往生?很不服气。他不晓得这个道理,往生是要心清净,一念相应一念生,一念佛号心是真的清净,那一念就生,念念清净就念念生。我们往生那个关键的时刻,就是临终最后那一口气,那一口气,那一句阿弥陀佛,心果然清净,没有牵挂、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决定往生。

  《饬终津梁》里面说,《饬终津梁》文字比较深一点,以后有人改写,写得很浅,叫《饬终须知》,教给我们人在临终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让他往生。念了一辈子佛,临终要是遇到善知识,能够帮助他,往生不成问题。最怕的遇不到善知识,家亲眷属在旁边,这个也舍不得,那个又舍不得,这个又一把眼泪,那个一把鼻涕,完了,他还能往生吗?他心就不清净,那就坏了。自己修学的功夫不到家,外头的缘那就是真的主宰你的命运,外缘一定要殊胜。《饬终须知》里头说,最好家亲眷属隔离,这世间人看不近人情,家里人都不能送终,是不近人情,他能往生。因为家人他有感情,他到那个时候忍不住,一流眼泪一悲哀,那就真的完了。他本来心清净的,一下就乱掉了,这个叫冤家对头。本来他可以往生,又把他抓到六道里面来了,这还叫孝顺,这简直叫颠倒。家亲眷属一定要明了,要通达这个道理,那个时候一丝毫悲哀的念头不可以有,一心一意帮助他往生,这才是正确的。实在讲,多数念佛人不能往生,都是被冤亲债主害了,本来都是可以去的,临终又哭又闹把他搞得一塌糊涂,心搞乱掉了,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真的是你想修行想走,硬就是把你拉回来,这个太可怕了,非常非常可怕。我们明白这些事情,平常要提高警觉,要预先防止。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有功夫,像我前面跟诸位报告的,我们看到过去台南将军乡老太太往生,站著走的,她没有告诉家人。我又给你讲的,大概十年前的样子,旧金山有一个老太太坐著走的,还把儿子、孙子的孝服都做好了,还留了遗嘱,没有跟家里人讲。这个都是聪明,怕一讲的时候他又哭又闹,那就不能走了,不能往生了,这是有智慧、聪明,不告诉家人。走了以后他们发现,那不碍事了,怎么哭怎么闹也不相干,她已经到极乐世界去了。心净则土净。底下这一段经文是上面这一段的一个小结,结束。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

  这句话里面包括的范围很广,「诸菩萨」是从初信位起,十信初信菩萨到等觉菩萨。如果分开来看,诸菩萨是指初信到十回向,四十个位次。「摩诃萨」是大菩萨,是地上菩萨,从初地到等觉,这十一个位次叫摩诃萨,所以称为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生清净心】

  如是,像前面所说的。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末后两句是总结,把修行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我们了。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包括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物质的享受与精神享受,两种都包括在其中。问题、关键在那个住,「住」就是分别执著。实在讲,享受不碍事,没有问题,关键就在分别执著,一有分别执著,前面讲了,四相具足,四相具足也就是说你烦恼具足,你还能出得了轮回吗?麻烦就来了。物质、精神上的生活,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诫,「知足常乐」。我们这一生的福报,前生修的。福报如果很大、很多,自己受用足够,分享别人,这个好事情,符合於菩萨精神。前世我们布施的少,这一生生活过得比较苦,知足常乐,我们不希求物质的享受,那你也很自在!心清净,在生活上一定要保持身心清净,这种生活就是正常的。追求物质的享受,那是不正常的,那是大错特错。佛教给我们,我们要求清净心,我们要求智慧,我们要求生净土。这个世间如梦幻泡影,生活得过且过就好,随缘度日。随缘好,一切都随顺;富贵,随顺富贵;贫贱,随顺贫贱,就对了,你在菩萨道、菩萨行里面,就没有障碍。怕的是攀缘,不肯随缘,那就叫造业。不肯随缘的人,造无量的罪业,能不能改善他的生活?不能。因为一个人一生他有命运,「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头没有,怎么求也求不到,命里头有的,不求它也来,何必要求它?这就是《了凡四训》讲得透彻。

  我们这一次从台湾带来《了凡四训》的一套录音带,简要详明,现在净宗学会的同仁,他们发心把它做成CD片,做成一万套;大概我们讲经完之后,有一个佛七,有七天,佛七圆满,这个CD可以做好,每一个同修都送一套。一定要多听,你才知道,真正搞明白、搞清楚了,那个希求的念头就没有了。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们的心就定了,佛法上修学,真的,障碍不能完全去掉,一大半可以去掉。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金刚经)(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金刚经)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李利安教授:《金刚经》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二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一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九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八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