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龙树菩萨的故事


   日期:2017/11/27 12: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来介绍这位在佛教史上非常重要的大菩萨,叫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大乘佛学的创始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印度的婆罗门种姓。据说他父亲姓龙,母亲在树下生下他,所以叫龙树。那么在佛教的经师、律师、论师,我们所谓的经律论,禅师、法师当中,集千部论师,八宗共祖。我们中国佛教有八宗,八宗共同的祖师就是龙树菩萨。西藏密教里面,也把龙树菩萨当做他们的祖师。

  龙树菩萨所着的《中论》,宣扬空观的思想,称为中观学派。所以龙树菩萨,又称为中观学派的祖师。龙树菩萨从小非常聪明,婆罗门的经典,他诵了以后就能背起来。他二十岁的时候,对于天文、地理、数学、婆罗门及各道的经文,几乎都读遍了。但是他唯独没有学法术。那么他就打听有一位会学法术的人,他懂隐身术,他就约他的朋友,他们三个人就约好去拜访他。那会懂法术的这个人,每一个人给他们一颗药丸,跟他们交待说,你们只要到一个偏僻的地方,用水把这个药丸磨化,涂在眼睛,人家就看不到你了。

  龙树菩萨就这样磨一磨以后,他闻那个药的味道,他马上跟他讲,他跟懂法术那个人讲说,你这个药丸是总共七十种药物合成的。那个人吓一跳,他说,你怎么知道?龙树菩萨跟他讲说,我从药丸的气味中分辨出来的。那懂法术的这个人就非常佩服龙树菩萨,就教他方法怎么做隐身术。龙树菩萨他们四个人就仗着这个隐身术,他们认为天下美女最多就是皇宫。他们就到皇宫里面要调戏宫女,就用隐身术混进去皇宫。那皇宫,当然皇帝有很多嫔妃、宫女,他们就调戏她们。因为他们是隐身术嘛,所以宫女根本不知道。

  结果过了一百多天以后,有一些宫女都怀孕了。国王非常生气,就开始查,这些宫女就跟他们讲了,这嫔妃就讲了,不是我们不忠贞,是睡梦中有妖人作弄。那么国王就召集这些大臣,想出什么方法可以来对付他们四个人。有些说他可能是鬼魅作怪,有些人说可能是术士捣乱,那不管怎么样,皇帝就派了数百人拿了武器在宫中乱砍,在各出入口乱砍。结果他们去的这四个人,连龙树菩萨总共四个人,其中三个人全部人头落地,就被乱刀砍来砍去,后来砍到了,就人头落地。

  只有龙树菩萨他是蹑手蹑脚,他是躲在国王的后面,他躲在国王的后面,所以没有被刀砍到。后来他逃出皇宫以后,就非常后悔,他后来终于体悟佛陀所说的,贪欲是众苦与祸患的根本,一切败德丧命的事情都由贪欲所引起的。我们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所以贪欲好色最后都命丧黄泉。这个在《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里面,或者是在《感应篇汇编》里面,很多这种邪YIN的果报故事,而且非常地惨烈。

  所以龙树菩萨后来觉悟以后,他决定要修行了。他就到山上一个佛塔去拜一位沙门,请求他出家受戒。他在佛塔那边只待了三个月,九十天,就所有的经论全部读完了。他还是不满足,没有其他经文可以读,他就告别他的老师、他的师父,下山,到北印度雪山的一座佛塔,向一位老比丘恳求。那位老比丘教他摩诃衍大乘经典。他用心研究,三个月以后,他又全部都背熟了,全部都通达了,仍然不满足。后来他也跟外道辩论,都辩不过他。

  后来他觉得说,佛教的经典也不能满足他,外道也辩不过他。后来他觉得说,他干脆自立一个门派,他自立一个门派要广收信徒、徒弟,要宣扬他的学说。这个时候,等于他的老师,大龙菩萨来度他了。大龙比丘,他长得长长的胡须,而且眼睛有点突突地,但是目光炯炯有神。大龙菩萨就把龙树菩萨带到一个山上去,那个山上事实上是另外一个世界,就是龙宫。我们一直以为说是到大海里面去,他事实上是带到另外一个空间,另外一个时空环境,进入了龙宫的世界,在一个山洞里面,金碧辉煌,非常清净雅致。

  老比丘就请他进入龙宫,打开一个宝库,里面有数不完的稀世经典让他看。大龙比丘跟他讲,年轻人,这下够你读了吧?看什么你知道吗?老法师常在讲经里面讲的,《华严经》,我们说,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所谓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佛陀悟道以后,在菩提树下,定中二十一天说《华严经》,声闻缘觉以下统统如聋如哑,听不懂,为什么?《华严经》是讲法身大士的境界,是讲佛菩萨的生活,所以声闻缘觉以下如聋如哑,听不懂,那是过佛菩萨的生活。所以龙树菩萨一看到这些宝藏是吓呆了。

  《华严经》老法师在讲经也讲过,龙树菩萨进入龙宫所读的《华严》,一共有三个版本,我们讲八十《华严》、六十《华严》、四十《华严》。《华严经》在龙宫里面有三种版本,一个大本、一个中本、一个下本,它叫上中下,上本、中本、下本。上本有多少的经文呢?上本有十个,听清楚喔,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经文,《华严经》里面都有偈语嘛,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我们有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这叫「一四天下」。一四天下微尘数品,第几品第几品,经文都有几品几品嘛,像《无量寿经》有四十八品。你看龙树菩萨看这么多。

  中本的有多少呢?中本的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的有十万偈、四十八品。所以他就记下来,他只能记到下本,「遂记得下本,回归西土」,就是到印度,回印度。他只记到下本而已,就是十万偈、四十八品。那到中国来以后,陆陆续续把它译出来,就八十《华严》、六十《华严》、跟四十《华严》这样。老法师也讲过《华严经》,本来讲到一半,讲到一部分,就讲《无量寿经科注》、《大经解》。李老师,李炳南老师也有讲《华严经》,但是没有讲完。

  龙树菩萨他回到南印度以后,大力宣扬佛法,说服外道,推广大乘佛教。他感化了很多婆罗门外道,后来他又去度了一个国王,他去怎么度这个国王呢?他去当他的卫队,龙树菩萨率领卫队来保护国王,而且部队非常整齐,但是他不拿国王一毛钱。国王觉得很奇怪,就来打听啦,后来问他啦,他说,你是谁呢?龙树菩萨说,「我是一切智人」。国王也是有学婆罗门教的,也懂一点。他说,一切智人。我们一般叫做一切种智嘛,就佛的智慧叫一切种智。他说他是一切智人。他说,「一切智人旷古少有」,你难道不会大言不惭吗?龙树菩萨说,国王如果你不信的话,你可以当场考我。

  国王就心想,因为国王在想一个问题,国王想的问题正好他答出来,答案都对。国王就问他了,你可知道今天上天在做什么吗?天上在做什么吗?龙树菩萨说,报告国王,现在上天正在跟阿修罗打仗,而且打得很激烈。国王听了以后,喉咙就像塞了一个东西,为什么?因为也没办法否定,也没办法跟他肯定,就讲不出话来。龙树菩萨就跟他讲,国王,你要是以为我是虚谈怪论,等一下我让你看一下。果然他说完没多久,空中的那些兵器、干戈、喊杀的声音,突然间就掉下来一大推阿修罗的手臂跟断手断脚的,从空中掉下来,还有那些兵器。国王非常地佩服。

  刚才这个国王被龙树菩萨度了以后,因为大家见识到龙树菩萨这样的无量神通、无量的智慧,非常佩服。所以宫中很多人跟着他出家,多少人呢?据说宫殿里面的一万名臣子,还有婆罗门全部出家,剃度出家。龙树菩萨度这么多人,国王就拼命供养,国王怎么供养呢?送十车的白衣,他们出家要袈裟衣服嘛,送衣服还有钵,全部都被分光了。那国王本身他有一个儿子叫具能童子,他有一件衣服很特别,叫无缝天衣,我们说天衣无缝。

  国王因为他跟了龙树菩萨学佛,龙树菩萨他活到一百岁,这个国王本身也后来得到龙树菩萨教他的一个方法,就教他去长寿辟谷,长寿辟谷法得到成就。辟,就是偏僻的僻没有人字旁;谷,就是山谷的谷,叫做长寿辟谷法得到成就。他的寿命可以跟龙树菩萨寿命共存亡,龙树菩萨活多久他就活多久。后来这个太子就想穿那个天衣,跟他妈妈讲说,我准备想登基的时候,做国王的时候,我要穿这件妙衣。他妈妈说,你根本穿不到,为什么?你爸爸很长寿。那时候他们称龙树菩萨叫阿闍黎,我们讲说教授阿闍黎,羯磨阿闍黎。

  他妈妈就跟具能童子讲,她说,你干脆去求龙树菩萨,你去求他,跟他求,求他,意思就是说布施他的头颅啦。结果这个具能童子就去见龙树阿闍黎,龙树菩萨。他跟他讲什么呢?这个具能童子说,请菩萨你满我的愿望好不好?龙树菩萨问他说,什么愿望?他说,我想请你布施你的头颅给我,头砍给我啦。说完以后,具能童子怎么砍都砍不下去,不能伤他一根寒毛。

  后来龙树菩萨就跟他讲,他说,龙树菩萨知道他自己的因缘快到了。他就跟他讲说,我过去生中曾经以吉祥草杀害昆虫命,今天我必须得到这个异熟果的报应,你就是当时那只昆虫,今天你可以用吉祥草断我的头部。后来龙树菩萨就用这个吉祥草化成一支宝剑,这个具能童子才有办法,把龙树菩萨砍他的头。

  那么龙树菩萨后来,入吉祥山涅槃之前,告诉他的大弟子提婆阿闍黎。他说,佛因为大悲心愍念众生,所以演说甘露妙法,来利益无量未来的众生,正法一代一代相传,以至于传到我,我将去世入涅槃,我把法付给你,你要流布广化,以最恭敬的心来受持正法。这就是龙树菩萨,八宗的祖师,非常了不起,我们特地把他介绍一下。龙树菩萨的著作有《中论颂》、《十二门论》,还有《大智度论》、还有《十住毗婆沙论》,他有千部论主之称。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百五十三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