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普贤菩萨到底加持我们什么


   日期:2016/11/14 15: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道友问,要写一些普贤菩萨相关的。其实,普贤菩萨境界要切入,很不容易。我拜过很多山,发现峨眉山的富贵庄严,天下第一。尤其是金顶上,我自从看了金顶日出后,估计其它地方的日出,都比不上峨眉山了。法华经说,普贤菩萨从东方来,他的国土叫大威德上王佛国,普贤菩萨来时,无量大菩萨,天龙八部一起来。为什么一起来,就是普贤菩萨的富贵庄严。用禅宗的话,叫心包太虚。

  我观察道教为何衰败很多。现在道教很民间化,因为他们没有华严的境界。我常说,如果你讲佛教的智慧,道家也有道德经的智慧。佛教的般若越讲越多,佛整整讲了二十八年。佛讲法才四十九年,就花二十八年在讲般若。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佛法的智慧是越来越详细。后代的人研究唯识学,尤其是研究名相的就知道,佛法名相特别多。后来禅宗起来了,禅宗就专门改革这些名相太多的弊端。因为名相多,中国人就爱动脑筋去做学问,结果没人来修行了。名相太多了,好处是不会乱,坏处就是越来越不懂修行了。

  道家不同的是,道家修行,名相很少,你看道德经才五千字,老子也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做学问越做越多,但修道则相反,要损。损掉妄想。禅宗比较高明的,是吸收了道家的返璞归真和日损的方式。所以从智慧来讲,没办法判断佛陀厉害还是老子厉害,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用的都是老子的智慧比较多。

  但真正把道家比下去的,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华严经中的最大代表。

  普贤菩萨就是告诉你生命的富贵庄严。这里头主要讲两种庄严,第一种庄严是相貌庄严。你看所有教主,基督教、道教,他们的对象,都没有佛的相貌庄严。在华严经讲佛有九十六种相好,这代表佛报身庄严。修行也可以修出这些庄严相貌来。比如华严宗的清凉澄光国师,他手长过膝,目光有神,不仅智慧好,过目不忘,而且相貌好,牙齿有四十个。这也是大福德的相貌。历史上写玄奘大师也是身材伟岸,许多祖师走出来,都是巍巍堂堂,人中之龙的相貌。相貌庄严也是一种。

  祖师大德讲百劫修相好,千劫修福慧。每个相好都是通过勤修六度来的。这就告诉我们修行的方向,而不是世间的迷信、求保佑的心理。我们要修成佛果,就要慢慢来修,总有一辈子修成。人是无量寿的嘛,你死不了的,还在六道中。你修柔软语言,多念经念佛,造钟,以后声音就很好。多造佛像,身体就很好。声音好,是一个人福报的总体现。个子不大,但声音结实,可见中气足,肾气足。如果个子很大,声音不结实,也是肾气不足。其实你慢慢修,就会从相上看自己,认清是否哪里不足。凡夫是业障身,佛菩萨是琉璃身。这也是区别。

  第二种庄严是眷属庄严。你看道教还是基督教,他都没有佛的眷属庄严。佛每次出门,带一千二百五十五个罗汉出来。而且还有无量的天龙八部、菩萨等聚集。这就是眷属庄严。但道家就比较少,老子一个人出函谷关,耶稣只有门人十三个。孔子弟子三千,但都是人道的。唯独佛,十法界的眷属都有。

  华严经讲,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与我常生欢喜心。这就告诉我们要广结善缘。而不是躲起来修。历代祖师都是眷属很多,而且希望能把佛法代代相传。

  华严在唐朝时达到顶峰,唐朝的大方广,还有容纳外来文化,都是因为华严经的影响。因为武则天就很喜欢华严经。而且在华严经的加持下,当时全国建了很多华严寺。改变了过去僧人独自修行的传统,而是聚集起来修。就有了马祖建丛林,百丈定清规。佛法的磅礴大气就因为华严经,普贤菩萨的庄严境界展开了。而且现在兴旺程度超过了道教,也是普贤菩萨的加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普贤菩萨       加持)(五明学佛网:普贤菩萨       加持)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佛菩萨加持进入目标重点高中 

 梦参法师:佛菩萨加持灵不灵?死刑犯念观音获救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明一法师:什么是加持力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修证普贤菩萨法门捷法 

 韩廷杰教授: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华方田教授:关于峨眉山普贤菩萨信仰的哲学诠释 

 仁焕法师:交命与加持的不同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二讲 如何远离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一讲 认识如幻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讲 是心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