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讲 是心即佛


   日期:2020/12/28 10: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十讲 是心即佛

昨天我们把文殊偈颂简单了解了一下,这段偈颂是总结前面文殊菩萨所问“如来本起因地清净法行”,告诉我们开始很重要,开始不正确,做事会进入误区。所谓的误区,比如总认为自己的事情怨某些所谓外在的条件局限,实际上跟条件局限有没有关系?

能见到那样的条件也是自我的感受,因为认识的模糊,感受到所谓的好坏分别。我们没有这种认识的时候,对自身条件的了解很充分,对自己的认识会更客观一些,每当很认真地反思这些问题的时候,对自身是最完美的利益。

我们总想追求好的,但是事情恰恰不以我们自己所谓的意志作为转移方向,事与愿违的事情十有八九。究其原因不怨任何所谓的条件或人,是自我认识因缘不相合不相称,导致自己的感受不同,正是文殊偈颂里说的,因为不了达无明。

不了达无明,就是没有认识到干扰性的存在,对世间万事万物虚幻的现象不能正确地了解,自然就被它所转。被它转的现象表现是变化自己的目的和想法,变化的时候还沉浸在所谓的希望当中,会觉得事情的外界有个条件不合。

人们在一般情况下,事情没有搞好,肯定去纠察外在的条件和原因,不会去究其无明。而这个无明就是我们起初的选择方向被干扰到,选择的直观的认识和感受的方向已经被干扰了,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从来不想开始的错误,总在想是不是某一个条件给我们的错误的干扰性。

没有人认为自己开始是错误的,从开始去检查自己,所以这个问题就很严重。认识不到开始的错误,无明根本找不到,没有把错误性从根本上拔除。无明是根本上的错误,“开始”是我们所说的诸法缘起,从缘起上就是个错误的,不合乎本质的,所得到的结果是自己选择的。

我们总是主观认为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其实是对自己真正的目的和方法并不清楚。比如吃饭的基础目的是为了解决饥饿,现在不同,朋友见面也要吃饭,这种吃饭的意思跟以前不同了。你们能想得到吗,这就是无明的开始。但是我们不会认为这是无明,会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在最初做选择的时候不会观察,让错误继续下去了。

再比如人们成家立业,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完成这个人生步骤,但是完成这个人生步骤之前,作为父母教给他的是什么?只是给他一个条件,没有告诉他内在的东西,没有给他说如何去完成这个步骤。开始的选择有错误,所以最后是面临的所有问题全部都来了。

面临着什么问题?什么事他都不懂,甚至小两口之间的关系也不懂该怎么处理好,完全是懵懵懂懂地开始了所谓的生活,再别说处理别的事了。原以为给孩子成完家就不用管他了,但是事情恰恰是相反的。

因为被无明所障,开始选择时候的知见(认识方法)是错的,是跟目的相违背(不相应)的。目的希望孩子有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这是出发点,但是选择的方法不对,没有告诉他真实的办法,他按照你的办法做了,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净出问题,尤其再生个孩子,更是给他擦屁股吧。

我们了达无明,不要被社会现象和所见识到的现象所干扰,按照真实的本质告诉他该如何去成家,该怎么去对待人家,该怎么样过日子,这点点滴滴都要给他说,而且亲身言教。然后再尽自己的力量给他创造一个所谓的生活条件,这叫顺理成章。

我们现在叫逆理,明明是这个道理偏偏不照这个道理去办,到最后还怨天尤人,“这老天爷这么不公平,看我这么辛苦为你成了家了,你这家伙不孝顺,”不是人家不孝顺,你根本没教给人家怎么孝顺。

先去了解和通达,把无明的事弄明白了,就可以教给他怎么处理这事,这是完成了当父母的责任,否则叫不负责任。只是懵懵懂懂地把他推到那种境界里了,实际上他啥也不知道,反过来还怨你,这就是无明造成的。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首先要去认识事情的错谬状态,不要选择错谬。从我们自己的身心烦恼来说什么是无明?依缘而生的种种感受叫无明,好坏得失善恶,这都叫无明。无明现前的时候怎么办?告诉自己那就像虚空花一样,它是不可得的,不要让它干扰到正常的生活,正常的思维,这是我们应该选择的,应该去思惟的。

“醒时不可得”,清醒地认识到不可得。

“觉着如虚空”,“觉”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道理了,心就像虚空一样的包容性体现出来了,真实的生命状况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觉遍十方界”这时智慧的力量在生活境界里就非常成熟了。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一切所谓的虚幻(错误的作用)消失了,否则再真实的境界对于我们来说都叫虚幻不实,因为基础出发点是虚幻的。“幻”是不实是无常,我们自己的认识都是无常,所以看待一切就都是无常。

首先心是无常生灭的,看待一切都是生灭,都是无常。所以再好的境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佛国净土,我们以现在这种心往生到那里,阿弥陀佛也会涅槃,因为佛是随心的,“是心即佛”,人家不会逆你的意。

要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接你来了,你说“稍等会儿吧,我们家煤气还没关呐”,他就不管你了,一刹那间就过去了。转念之间你去关你家煤气管道去了,你知道会成啥样?本来到极乐世界当菩萨的,这回不去了,唯心所现,很危险。

我们平常心乱念的,一会儿念东,一会儿念西,不一定会想起啥来了,突然今天有感觉了,想起来我们得去念佛去,特别精进在念佛。很快就会受到干扰,炒股的被股票干扰住了,求官的官没当上,求财的财没发了,念佛的心就念到大西北去了。

因为我们念的不是佛,所以我们的福报不能真正圆满;念的是佛,福报自然就圆满。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天天念的烦恼事,会越念越烦恼。所以要想福德圆满,就要把自己的念力转移方向。要相信一句话,从理念上要认识到,“所经历的所见识到的这一切一切好坏感受都是如梦如幻的,是不可得的。”

我们平常在念的都是自我的身相心相这些烦恼,这些是生灭的、无常的,所以感受到的就是瞬间即过的,命运有好坏有波折,这些现象就会发生。把念力去转到跟佛跟三宝有关的一切缘起现象,我们都要去念,去感受,去经历,产生的就是佛的智慧力量。这是个很关键的转身的地方!

这道理非常清楚,去学习一样技术,不光是要掌握它的理论层面,还要去实践,去经历,去感受,产生力量才能叫掌握了。这个力量让你能得到受用,得到自在,这是智慧。我们现在念佛修行也是这样。

有关佛法的一切因缘我们都要去感受去经历,因为我们的思维心是很复杂的,它的面是很广的,它能够去经历一切现象。光用一种方法不行,一种方法管不住它。把我们的观点和认识都要汇集在佛法的一切缘起当中,一心念佛!所发显的就是佛的智慧力量。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建立的跟佛法三宝的缘起是一切平等,跟自心也是平等,跟自心不平等就不能觉遍十方界。这里讲的“觉”是力量,那个力量就不能充满你的生活空间。

什么叫平等?达到什么条件力量才能充满生活世界?必须得“平等不动转”。咱们所说的道理跟你的感觉一定要平等。这个感受就是你的八识作用,我们后两识不知道,一二三四五六七知道,最起码知道前五识,第六识不知道都不要紧,可以不用理它,前五识你懂就行。

前五识是眼耳鼻舌身,把眼耳鼻舌身的作用都到佛法环境当中去感染去熏习,这样产生的第六识法尘也是佛法,也是正觉的。第六识的产生,第七识的执著也是,这样自然就有种力量发生。这种念佛修进的功德,叫修进之法。但这还是在无明(这个无明叫生相无明)当中去熏习的,虽然还有生相在,这种修行已经很了不得了,这叫方便智。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平等是绝对没有二相的,理跟感觉是一体,叫绝对的平等。我刚才讲的叫相对平等,相对平等是菩萨境界,绝对平等就是佛。

什么叫相对和绝对?以开车为例,什么叫相对平等?半会不会的那种叫相对平等,挥洒自如的叫绝对平等。真的绝对平等的时候,能拆能装能修能开,有关车的一切技术都非常熟练,叫绝对平等。只要在它的区域当中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就叫相对平等。

去观察就可以得出一个很清晰的结论,对自己的亲人为什么不能了解?因为是相对平等,要是绝对平等了,肯定朋友亲人不会逆你的意。因为是绝对平等的,你的心跟他是一,一模一样的,那时候你就会很幸福,会很有感受地看待生活世界。这是真正的觉满十方界。

“醒时不可得 觉满遍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前后这两个步骤完成了,叫圆满成佛。

“即得成佛道”,成佛了。

“众幻灭无处”,它就变成真的了。幻可以放下了,一切转化成真,所以烦恼也就成菩提了,一切烦恼相恰恰就成了智慧的源泉,成了智慧的缘起了。一切善法一切恶法都没有了,完全都是究竟正觉。

最后,“成道亦无得”,成道对你的心性来说也没有得什么。都是本来的东西没有得没有去,也没有来。

“本性圆满故”,圆满是无欠无余,它本来的作用就是这样。错误发生的时候跟正确发生的时候,心承受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好坏阴晴圆缺都是这样的道理。

这样的认识叫菩提心,认识这个道理的过程叫发菩提心,还有一个概念,行解菩提心的过程也叫发菩提心。认识本来、认识自性、认识真理的过程,叫行解菩提心。

菩提心是对菩提自性的认识,对佛性的认识和感受,这种观念理解的过程都叫发菩提心。对自己生命本质完完全全从各个角度理解分析判断思惟,然后至感受升华,最后是完全融入,这种过程就叫菩提心。

开始想理解时叫愿菩提心,去认识的过程叫行解菩提心,去证入叫圆满菩提心。对菩提心的理解一定不要理解歪了,否则行持起来越弄越麻烦,不是佛所授的教义怎么能够有感受呢?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要知道菩提心的概念,因为发菩提心的人,注定要成佛的。只要发起了,就是佛种,但是要相续,不要断,从各个角度继续这种行为,用各种方便来继续它。所以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怎么以方便智来权巧认识菩提心,而文殊菩萨讲的叫证入智,是直觉地证入,不假方便。

假以方便是从认识的过程如何转入证入的过程,有个方便可以借。十二位圆觉菩萨一步一步给我们展现,都是环环相扣的。并不是说十二个菩萨闲了没事,第一个文殊菩萨问完了,第二个问,不是那样的,是各个角度不一样的。

于是普贤菩萨 在大众中 即从座起 顶礼佛足 右绕三匝 长跪叉手 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 愿为此会诸菩萨众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 闻此圆觉清净境界 云何修行 世尊 若彼众生 知如幻者 身心亦幻 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若诸幻性 一切尽灭 则无有心 谁为修行 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若诸众生 本不修行 于生死中 常居幻化 曾不了知如幻境界 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 作何方便 渐次修习 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作是语已 五体投地 如是三请 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 告普贤菩萨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修习菩萨如幻三昧 方便渐次 令诸众生得离诸幻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时普贤菩萨 奉教欢喜 及诸大众 默然而听

善男子 一切众生 种种幻化 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犹如空花 从空而有 幻花虽灭 空性不坏 众生幻心 还依幻灭 诸幻尽灭 觉心不动 依幻说觉 亦名为幻 若说有觉 犹未离幻 说无觉者 亦复如是 是故 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 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由坚执持远离心故 心如幻者 亦复远离 远离为幻 亦复远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得无所离 即除诸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以幻修幻 亦复如是 诸幻虽尽 不入断灭 善男子 知幻即离 不作方便 离幻即觉 亦无渐次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 依此修行 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尔时世尊 欲重宣此义 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  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 

第二位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叫行。行和解是同时的,前边解后边必须行,行才有感受,所以叫行解菩提心。行解完了才能悟,“悟”就是融入升华,这样去修行就不会堕邪见。自以为是的感觉,那就叫邪见。

闻此圆觉清净境界”已经明白(懂得)菩提心的意思。

修大乘者”,认真去推究法身道理的人。法身是至真之理,我们所说的佛性,一切法的本质称为大乘。从根本上去讲这些问题,所谓修大乘者。“修”是顺应法身真理的这一类人。

“圆觉”,不受干扰的行为和力量称为圆觉,受干扰的就是无明,就叫烦恼。菩萨所奉行的愿力不会受干扰,因为他彻底知道这一切一切生命现象的本质。清楚人能给你说糊涂话吗?所以他发出的愿力是无畏的,他完全了解这个时空宇宙一切的本质,所以敢说“地狱不空不成佛”。

因为他知道地狱本质就是空的,不可得的,佛也是不可得的,佛说得很明白“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众生的本性都是圆满的,纵是成道亦没有增减,人家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这个本质,所以敢说这话是让你把自己虚幻的感受自己熄灭掉。给你个缘而已了,缘就是信心,给你树立个信念,慢慢你自己就认识了“哦,原来就是真的”,实际上地狱是谁空的?

疑心没有的时候力量就发生出来,这个道理非常清楚。前几年兴了好多所谓的健身方法,包括甩手疗法,拍手疗法,跳舞疗法,尿素疗法,管用吗?真信真管用。有一个圣经故事,上帝要去传道,有一个麻风女等着就想见他一面,结果真的见着了,而且耶稣非常有爱心的回过头来看她一眼,她就摸了一下耶稣的衣襟,马上浑身的麻风病就好了。耶稣说了一句话“孩子,是你的信德救了你”。

信心的功德,信心的受用,真的就能将麻风病治好。但是有没有复发呢?就不得而知了。这种事在练气功的人身上也发现过,这就是信念问题。看你真的相信的是什么,那就不一样了。我们相信的是绝对的真理,理是无相无形的,它是充遍一切的。

“醒时不可得”清醒的时候连理都不可得。

“觉着如虚空”力量发挥出来的时候理就像虚空一样,包容性就展现出来。我们清楚地理解到,清醒的时候道理也是如幻如梦的。我们明白道理的时候,依理而去起现行,力量就会产生,体会到理所授受的一切现象就像虚空一样。

掌握一项技术以后,这个力量就能把现象融受进来。学会开车了,是不是把车就包容进来了?是车带着你走还是你带着车走?为啥开车的人特别累,也就在此,是他的心一直在包容着,用着心呐,他在过程里不感觉累,为啥?定在那儿实现平等观。“平等不动转”他不能动转,一动转就要飞车。“众幻灭无处觉遍十方界”,在十方空间里力量起作用。

开车的技术怎么就发生作用了?什么叫平等?主观因素跟客观条件相匹配也叫平等不动转。技术不会欠缺,很熟练,而且不要生病不要残废,生命还在,这是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什么?得有车,车得好,得有油,路况得好。主观和客观都具备叫完全相应,就叫平等。这两个条件不平等的时候,有没有车开?技术再好有没有用?这两个条件完全相等了,开上车就跑了,哪都能去了,“平等无动转”。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修行得道也是这样。

成佛的两个条件:一要无诤,二要无见。无诤是对别人,无见是对自己,什么叫无见?没有执著和分别。把这两个条件在任何地方都去平等地实践它,有一个地方不平等就成不了佛。二十五有境界里统统都是这样才能成佛,在二十五有境界里完全都是平等观,恭喜,已经成佛了。只要有一个不行,就全部都不行,要行全部都行。

在任何一个境界里真的实践这个无见无诤,行了,所谓的识一切都解脱了。只要有一个实践不了,那就慢慢地修行吧。慢慢地修行就要用普贤菩萨这个方法了,作一些方便,“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我们的行为该如何规范起来?这是普贤菩萨所倡导的。

世尊 若彼众生 知如幻者 身心亦幻 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若诸幻性 一切尽灭 则无有心 谁为修行 云何复说修行如幻”,就像我刚才给你说的,“若彼众生”在一切现象当中去观察,去审视,审视什么?

怎么样看待你的技术?无诤无见(成佛的两个要素),自我的因素来说是无见,怎么不立知见?观一切如幻,看待一切境界如幻的时候所谓的见就不生,以这种行为、这种思维来去看待问题的时候,所谓的见就不生,这是从自身解决。

从主观因素方面怎么达成无见?不立知见的一个方法(思惟模式)叫观一切法如幻,也是这里所说的“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如幻是不实,不实还会有见吗?还会有分别吗?不实的时候就不会产生分别;我们见一切实在的话,肯定就会有分别。

这里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要想达成成佛的条件,第一个因素就是把自己的主观的观念去改变,主观因素的观念是什么?我们以前对一切万法都是有分别有知见,怎么反过来去达到无见?就是要知一切法如幻。

“知如幻者身心亦幻”,能知境界如幻,身心也是如幻,幻就是不实,幻化组合,身心亦幻,我们既然了知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而修于幻”?我们怎么样用这个如幻的身心在如幻的境界里去修行?

“若诸幻性 一切尽灭 则无有心谁为修行”,这一切幻化的作用统统都消失了,连心都没了,那还修行什么呢?谁在修行呢?“云何复说修行如幻”?为什么还说修行是如幻的呢?普贤菩萨在问既然知道一切如幻了,应当知道身心也如幻,环境也是如幻的都是如幻不实的,那谁又在修行?在哪个环境里修行?怎么修行就叫如幻的呢?

若诸众生 本不修行”众生都知道如幻了,那就不用修行了。(肯定不行!)

于生死中 常居幻化 曾不了知如幻境界 令妄想心云何解脱”,众生在生死当中,安住在那儿,不知道境界是如幻的。我们虽说生活在生死如幻的境界里但就是不相信境界如幻,根本生不起来那个心,不知道是如幻的让妄想心怎么解脱?

普贤菩萨帮我们问了,“佛您说的没错,都是如幻的,既然都是如幻的,那还用修行?”。那这些众生不用修行了,怎么解脱?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 作何方便 渐次修习 令诸众生永离诸幻”,我们生不起来如幻的感觉,所以普贤菩萨慈悲,请世尊教给我们一些方法。光知道北京不错咱找不到道儿,永远到不了那儿。普贤菩萨给我们开个道儿,怎么行?行就有感觉了。前面文殊菩萨给我们说了目的,目的很清楚“一切法如幻、究竟平等、心性本如是”。怎么成就这样的呢?普贤菩萨给我们开个道儿。

作是语已 五体投地 如是三请 终而复始”这老人家三请佛开示,看世尊怎么说。

尔时世尊 告普贤菩萨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为什么称善男子呢?真正的有智慧的人会这样问。

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修习菩萨如幻三昧 方便渐次”为了能够体谅他们,让他们去修习菩萨(有智慧的理性认识)如幻三昧(观一切法如幻这种正受、这种境界、这种层面的)法门。然后让他渐渐地进去,渐渐地解脱这种境界。

令诸众生得离诸幻”能够让众生远离幻境,而去获得真实。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时普贤菩萨 奉教欢喜 及诸大众 默然而听”。

善男子 一切众生 种种幻化”我们所见的一切众缘和合发生的境界,无论是从种性上还是从现象上都是幻化不实(无论从机制上还是从现象上都是如幻的组合)。

我们常说碳跟金刚石本质一样,但是表现的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如幻的组合,幻化组合不一样,所以表现的形象不一样。众生的心跟佛的心是一样的,但是众生的心就像黑炭一样没有光泽,佛的心就像钻石一样晶莹剔透、光华灿烂。

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无论是那种幻化都会发生实相作用。有人错解这句话“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以为种种幻化都能成佛,不是。人家告诉你任何的一种境界都具有实相性的本体作用,实相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根本作用,佛性作用。

每一个境界都是发生实相作用的开始,我们观察一切幻化现象的时候都会发生佛性的真实作用,佛性的真实作用在这里就是“皆生如来圆觉妙心”,都能发生清净的真实作用,而且是不受干扰的作用。用心去观察的时候众生的种种现象统统都是这样,没有一样不是。这一句话给我们定了性了,一切都能发生真理的实相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如来实相。

犹如空花 从空而有”一切相从空而有,我们看到的一切幻化境界都从心而生,我们当下这个能觉悟的心,跟佛的心是一样的。

幻花虽灭 空性不坏”,花是生灭的,空性并不坏。智慧和识心的区别是无执著和有执著。执著是挂碍,有挂碍的认识和感受就叫烦恼,没有挂碍的认识和感受就叫智慧。没有挂碍就是没有粘连性的,就是转识成智。

众生幻心 还依幻灭”,我们对一切缘起的认识,幻缘一灭心就灭,当下的认识就没有了。有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如幻的认识感受是随着外在的条件变化的,而外在的条件也是不实的如梦如幻的,又何苦在意那幻化的东西呢?心的本质是不变的,我们要看的是本质。

诸幻尽灭 觉心不动”,一切幻缘也好幻心也好统统都灭掉的话,觉心不动。啥叫“觉心”?能够发现力量的认识是不动的,感受这种力量是不会动的,不会灭的。再好再坏你的感觉灭了吗?再痛苦也不会没有感觉吧?能够感受痛苦的作用和感受幸福的作用是一样的,分别不出来,能从心里把痛苦和幸福捡出来不?不可能的。

依幻说觉”我们见到幻才告诉你觉悟。

亦名为幻”,这也是幻说,因为我们见到如幻的像,所以佛告诉我们要觉悟,实际上这也是个假说。就是因为你有执著,告诉你不要执著,告诉你要成佛,实际上成佛对于众生界来说也是如幻。

若说有觉 犹未离幻”要是真的以为有个啥东西,你还没有离幻。真的以为有个佛可成,还在迷糊之中。要知道能够识别一切的心就是佛,能去认识一切,承载一切的那个心就是佛。但是你还没有把握它的作用,它的性能太好了,你的认识跟不上,这就是不平等。认识跟不上,所以就不能驾驭它,还在如幻里头。

说无觉者 亦复如是”,你说“不要成佛”,还是如幻,沉浸在众生界里了。记住!这叫中道义。

是故 幻灭名为不动”,幻灭就是不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佛光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佛光法师)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四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三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二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一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九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八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七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六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五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四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