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子女夭折,如何对待?


   日期:2016/9/21 20: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其五)少子夭折,人情于此种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须知人生因果复杂,有因故致有果,有果断非无因。知前因后果,则可不生怨尤。知德能感天,则必不至小有逆境,便懈修心。譬如天初热时,或忽大凉。初凉时,或复大热。此乃暂时变动,非常时总如是也。但尽我心以修,不问现境逆顺,若能常如是者,必能永膺多福。若因小有不顺,遂谓修持无益,是无知无识者之知见。纵令一生无拂意事,亦难达到尽分乐天地位。果能修持不懈,当必有长寿成德之善子来生。若不论好歹,唯取其不夭,则刮百姓之脂膏,以其款存之外国银行,一气不来,完全归外国人,何尝不是幸得不夭之爱子乎。此种不成器之儿子若夭,是为大德所感。由其不夭,致令全国人民涂炭。若当日,凡属此类,尽夭亡之,则吾国何至无可救药,以待丧亡乎。但当息心念佛,以消罪业而迓吉祥。

  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上)》:“复海门理听涛书(七)(民国二十一年)”

  乐慧斌来,持汝书,并其他求皈依名单。知居士年已六十有五,一子一孙,均已夭殇。约世间人情论,极为可痛心者。若约了生死之净土法门论,则实为超凡入圣之最胜因缘。世间人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实为人生一大要事。但以为子孙计之念重,于自己生死大事,反漠然置之。使居士儿孙长寿仕进,或被富贵福禄所迷,恐难以发此皈依三宝,求受五戒之心,亦不过以福寿善终为止。至于自己之法身慧命,仍以不闻不信。纵令事事称心,岂能超出虚生浪死之外。今日境遇不嘉,知人世无非是苦。又得净土诸书而详阅之,知吾人本有故乡安乐处所,可以安身立命。而日唯佛是念,唯净土是求。直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尽未来际,受胜妙乐。由是言之,其子与孙,实为成就汝了生死一大事而先逝者。当生大感激心,愿以自己念佛功德,消彼罪业,增彼善根。俾彼亦得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庶可不致彼子与孙,徒然早死也。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甘受损者,无往而非损,是在各人之见解何如耳。

  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上)》:“复许熙唐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接汝与明道师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尔夭逝,不胜慨叹。况汝教养多年,费若干精神钱财,心中能不感伤乎。虽然,切不可以自己一向热心公益,皈依佛法,何以不蒙佛佑,而为怨尤。须知吾人从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所造恶业,无量无边。或我欠人之债,或人欠我之债,或我欠人之命,或人欠我之命,以彼此有负欠故,致所生儿女种种不一。有还债者,有讨债者,有报德者,有报怨者。汝今生虽居心事事甚好,岂多劫多生,通通皆无罪业乎。故人当有不如意之境遇,只可发忏悔罪业心,不可生怨天尤人想。若能发忏悔心,不生怨尤,则所谓逆来顺受,则后来之福,实难测度。汝此子者,大约是讨债而来,债已讨足,故随即去世。汝于债主已去,不生解脱业累之想,反生怨天尤佛之心,则成颠倒矣。

  民国八年,北通州王芝祥,字铁珊,一子很聪明,很孝顺。大子有神经病,铁珊心中望此子承继家声。二十一二岁,已娶妻,生一女。一日,病重将死。铁珊痛极。呼之曰,某某,汝既来为我儿子,为何此刻就要去。其子瞋目,作广西口音曰,我那是你儿子,我就是第十四个人。说毕,即死。先铁珊在广西作兵备道时,计杀降匪头首十三人。先用极爱厚之法以安慰之,请其吃饭,尚请有大名之人作陪,每人犒洋二十四元。云,日间甚忙,来不及与汝详谈,到晚间来,当与汝等各安职务。此十三人,不知是要杀他,反拉其厚友同去,意欲以己之情面,求其亦派彼一好差事。至晚去,则进一门关一门,伏兵于华厅。其人既来,铁珊抽佩刀砍,则伏兵同出杀之,得十四个尸首,亦不知是何姓名。岂知其人即为其子,徒用二十余年教育之劳,至死反瞋目呵斥,不认铁珊为父。

  大率世之儿女之因,总不出讨债,还债,报恩,报怨之四义。此子系汝宿世欠彼债者,债清即去。若还债及报恩者,则可得其孝养耳。

  又汝已皈依佛法,当须晓得世间事事无常。若不极力念佛求生西方,则随业轮回于三途六道中,何可底止。此子之去,益当知一切事皆不可倚靠,唯有西方阿弥陀佛,乃我等一切众生之大倚靠。从兹发感激心,发精进心,以自己所作之种种功德,及所念佛之功德,同皆回向往生西方。汝能如是,则此儿之死,即为汝作警策,免汝被世间福报眷属所迷,不生厌离娑婆之心,亦不生欣求极乐之心。故当头痛与汝一棒,汝反不在自己分上体察,生出怨天怨佛的种种愚见,则成迷本逐末,不知自反矣。

  世人每每于自己所作功德,作矜夸气。于自己所作罪过,作宽恕气。人孰无罪,且勿说过去,即以现世论,杀种种众生以悦口腹,彼等岂是木石,不知疼痛,不愿生,而愿人杀而食之乎。汝既杀食他,他将来必定也要杀食你。人一生不知吃了多少生灵,可说大话,说我无罪过,妄受天罚乎。是以常人总不见自己有过,圣人总不见自己有德。不见有过,故其过山积。不见有德,故其德天高。汝且莫作愚痴人说话,极力为善,认真念佛,所有一切利人善事功德,悉皆回向往生西方。则现生之心行,便与圣贤心行相契相合,待至临终,定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则收功结果之时也。若不生西方,所作之善,迟早均受其报。而所杀食众生之报,亦难不偿,可怕之至。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上)》:“复德畅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数载未晤,时常忆念。今秋令兄枝芬赴乡试,持书来山,方悉居士近来操持。又言家门不幸,丧其爱子,旦夕忧思,不能置怀。予欲详陈事理因果,以录遗期迫,不能住宿,故略言之。今嘉平望日,彻权师至,又言居士怨尤之状,及无知俗人谓作善获殃,修行无益等种种邪说。予闻之凄然。恐上智者因兹惰行,下愚者敢于作恶,故不揣固陋,直词以告。

  如来说经,报通三世。凡人生子,略有四因。报通三世者,第一现报。谓现在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如士子习举业,现身得功名。此凡眼能见者。第二生报。谓今生作善作恶,来生享福受罪。如祖父重斯文,子孙方发达。此则凡眼所不能见,天眼犹能见之。(今生来生,皆约本人说,然隔世之事,难以喻显,权约祖父子孙,欲人易了,不可以词害义,至祷。)第三后报。谓今生作善作恶,至第三生,或四五六七生,或十百千万生,或一十百千万劫,或至无量无边恒河沙劫,方受善恶之报。如商周之王业,实肇基于稷契弼舜佐禹之时。若三四生等,天眼犹能见之。若百千万劫,天眼则不能见,声闻道眼,犹能见之。若无量无边恒河沙劫,惟如来五眼圆明者能见。尚非声闻道眼之境,况天眼肉眼哉。知此三报之义,则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圣言原自无爽。富贵贫贱寿夭穷通,天命未曾有偏。境缘之来,若镜现像。智者但修镜外之容,愚人徒憎镜内之影。逆来顺受,方为乐天。不怨不尤,始可立命。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二者报怨,三者偿债,四者讨债。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为报恩故,来为其子。则服劳奉养,生事死葬。必使生则亲欢,祭则鬼享。乃至致君泽民,名垂青史,令天下后世,敬其人而并敬其亲。若曾鲁公,陈忠肃,王龟龄,史大成,(曾陈王三公,皆宋名臣,史公清初状元,四公皆信佛,唯忠肃悟入甚深,以前世皆为高僧,故虽处富贵,犹能不昧本因耳。)今世之孝子贤孙,皆此类也。报怨者,谓父母宿世于子有负恩处,为报怨故,来为其子。小则忤逆亲心,大则祸延亲身。生无甘旨之养,死贻九泉之辱。又其甚者,身居权要,谋为不轨,灭门戮族,掘坟夷墓,使天下后世,唾骂其人并及其亲。若王莽,曹操,董卓,秦桧等是也。偿债者,子宿世负亲资财,为偿债故,来为其子。若所负者多,则可以终亲之身。若所负者少,故不免半途而去。如学甫成名而丧命,商才得利而殒身。讨债者,谓亲宿世负子资财,为讨债故,来为其子。小债则徒费束修聘金延师娶妻,及种种教诲,欲望成立,而大限既到,忽尔丧亡。大债则不止如此,必致废业荡产,家败人亡而后已。谛观令子,恐是讨债而来。幸所负者少,故弱冠而去。当忏悔宿业,努力勤修。天必畀汝好子,光大门户。况孔子圣人,中年丧子。颜渊大贤,壮岁夭亡。原宪赤贫,子路殉难。夷齐饿死于首阳,伯玉穷困于卫国。将谓圣贤因修德而遭天谴耶,抑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耶。但责己德之不诚,勿问天报之祸福。能如是者,五福自然临门,六极决定避舍。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须知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将非天以汝倡导净土,以此无福无寿之子,为汝作顶门一针。使汝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畏惧。人命无常,速如电光。大限到来,各不相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于此犹不惺悟,力修净业,则与木石无情,同一生长于天地之间矣。有血性汉子,岂肯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高推圣境,自处凡愚。遇大警策而不愤发,闻圣贤佛祖之道而不肯行。是天负人耶,抑人负天耶。祈垂慧察。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二”

  令兄枝芬,于七月十四日晤面。因询居士修持家道,言其为善益力,道念日增。但以家门不幸,令郎早夭,二孙尚幼,颇怀忧思。予闻之不禁慨然长叹。须知逆来顺受,始名乐天。修身植德,方曰尽性。世有愚人,不知夙生善恶,惟观眼前吉凶。见作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当为。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足戒。不知善恶之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譬如三尺之冰,岂一朝之寒所能结。百川之泮,亦岂一日之暖所能消。切不可怨天而尤人,犹豫而退悔。宜学俞净意之修身,袁了凡之立命。将见二孙必成佳士,麟儿屡见诞生矣。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夭折)(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夭折)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正如法师: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 

 陈星桥居士: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纪念印光大师圆寂六 

 张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张秉全居士: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 

 张秉全居士: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张秉全居士: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