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陈静瑜:善巧方便对待老人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与观点


   日期:2015/9/14 19: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三点就是对下一代,关于抚养、教育的冲突。因为我们做女子的有孩子之后,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第一个,老人家比较溺爱孩子;第二个,他会用他的方式和观点去教育孩子。我给大家举一个特别突出的例子,因为这个例子不仅在我大儿子的时候,我公公婆婆会出现,二儿子还会出现,而且我的父母在对他们的孙子的时候也会出现。什么例子?譬如说小孩小的时候,他走道不是很稳,有的时候又很顽皮,他就会撞上哪个桌子角,或是撞上沙发什么的。然后一般老人,反正我们家老人都这样,就特别著急过去,啪,打这个桌子,“哎呦,你看这个桌子,把我们宝宝撞得,这个桌子,姥姥(奶奶)打它,宝宝别哭。”我就觉得不对劲。后来我记得去年,因为去年我那二宝才不到两岁,我就有一次哭笑不得的,我就私下把婆婆拽到屋里,我说妈,我跟你谈件事好不好?我老婆婆说谈吧!我说这孩子他自己撞到桌子,桌子它没有动,你干嘛要去打桌子?她说这不就是哄孩子嘛,不让他哭。我说那关键是孩子慢慢大了,他就会把责任全都推到外面,不认为是他自己有问题,不认为是他应该稳稳当当走,而是觉得这是桌子的问题,这是沙发的问题,我说这就错了。我婆婆寻思半天,我婆婆很明理,我婆婆说:你别说,你说的也很有道理,下次我改。下次还是没改,到那个时候她又那样。我说妈你忘了咱俩上次谈的?她刚一说,对,然后她就停了,停了她就说二宝,你得注意了,你走道小心点。同样的问题我跟我父母也说过,因为我父母很宝贝他们那孙子,两个孙子很喜欢,一有什么问题我爸就“哎呦,姥爷打它,怎么把我孙子撞了”,我说爸,不要这样子。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就是非常溺爱。溺爱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那么大年纪,有这样的隔代人,总是有很多这样的情感,爱的情感需要发泄,可能年轻的时候对儿女的那种严厉就都没有了,但是我们做儿女的还是要适当的规劝。譬如说我婆婆就是,原先跟我一起生活我觉得还好,从去年我公公身体不好搬出去单独和保姆住,我是规定自己每周都要领两个孩子去看老人,这是必须的。那这一周没见,一见面就什么要求都答应,我这大儿子在我这吃不著的糖、小零食、可口可乐,只要跟他奶奶说,他奶奶就马上出去给买。后来我就发现我大儿子很高兴去他奶奶家,自己会主动说:妈妈,能不能不用一周去,三天去一次?我就很奇怪。因为他奶奶有的时候买我就不知道,他们娘俩在屋里都商量好,老小孩和小小孩,两人商量好了,两人就说出去到院里溜达一趟,我也没在意,我就跟保姆在厨房做饭。溜达回来之后,我那儿子就把东西东塞塞、西塞塞,我也不晓得,反正两人都挺欢喜。后来这个秘密被我家二宝给泄露了,老二说:妈妈,哥哥有糖吃,是奶奶给买的。我就跟婆婆说,妈妈不能这样,因为他现在长牙齿,不是不给他买,他的牙都会坏掉。我说零食也不是说限制他,小孩吃零食的习惯不好,正饭他就不好好吃了。我说第三,不能说他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尤其我们家这个条件,欲望太容易满足了,一旦他满足不了,他就会很愤恨你,就会恼怒你,我说你不可能一辈子跟著他。后来,反正那次也跟婆婆谈了比较久,然后婆婆就也认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善巧方便)(五明学佛网:教育       善巧方便)  

 黄夏年教授: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 

 黄夏年教授:当代中国佛教教育三题 

 黄夏年教授:谛闻法师的教育人才观 

 黄夏年教授:近代中国佛教教育 

 黄夏年教授:发展佛教教育,关心佛教界学者的建设 

 黄夏年教授: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 

 赖永海教授:佛学院教育与大学教育之共性与个性 

 杨曾文教授:巨赞法师对佛教教育的看法 

 杨曾文教授:新世纪的佛教教育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七、禅的教育与光大 禅行的思考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七、禅的教育与光大 禅学院教学程式 

 温金玉教授:慈航法师的教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