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黄夏年教授: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


   日期:2024/4/7 13: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佛教教育一直成为教界内外的宣教和弘法利生的重要手段。佛教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人才,广宣佛法,另一方面是为了理论研究,深化佛说,佛教成立二千五百年以来,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佛教的理论也得到了光大,特别是中国佛教的祖师大德进行不懈余力的弘扬,使佛教的第二故乡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佛教大国,为世界宗教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中国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法赖人弘”,形象地说明了人在弘扬佛教中的重要性。弘扬佛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要人去努力做的。而要努力弘法,就要有人才,所以佛教教育成为培养人才的至关重要方式。佛教今天能依然在社会上拥有广泛地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佛教教育的功劳,离开了佛教教育,佛教将不会再得到发展。所以佛教教育是中国佛教界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

佛教教育是多层次与多元化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不仅仅是只在于宣传佛教和培养人才,而且还担负了传授知识与调整人心的重任。佛教历史悠久,人才济济,覆盖面广,影响巨大,因此,佛教教育在这个背景下,涉及到各个层面与众多领域,其培养的人才也分布在很多行业,我们常说佛教是一种文化,就是指的它的幅射效应及其对社会文化的贡献,如果没有这种效应与贡献,佛教就不具备它的广泛文化性,也不可能在社会上有着这么重要的影响。

释迦牟尼建立佛教,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佛教教育是教人“示教利喜”,即是说佛教的教育活动,能让众生有一个欢喜心,听法的也会有一个“见教利喜”的感觉,通过佛教的教育使人的心情愉悦,达到解脱的境界,目的就达到了。事实上,佛陀就是通过这种教育的方式,将佛教推广开来,使之在社会上有了更多的影响。但是,佛教不仅只是在培养宣教人才,予人解脱方面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任务是它要肩负推动佛教文化前进和纵深发展的重担。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当佛教发展的高潮来到之前,都会有一次佛教理论的更新和观念的提升。原始佛教进入到部派佛教时,佛教内部派别纷起,每个派别都提出自己的一套理论模式,各方之间还有着理论上的持久论战,通过这些论战,各家在诤论之中获得前进资源。小乘佛教过渡到大乘佛教也是如此。大乘佛教在观念和理论思维的深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般若性空与唯识万有在理论上相互争鸣,最终使佛教理论攀上了人类思维的顶峰,至今仍然无人超越。

以上仅是介绍的印度佛教情况,再看看中国的佛教进程,也是如此而已。

佛教初传,中国人对佛教的理论教义不能正确理解,产生了众多歧议,以讨论佛教空义的六家七宗开始出现,各家对般若空性的解说,将中国佛教的理论引向了深入,这时的佛教不再只是予人解脱,愤世嫉俗的学说,更重要的是它刺激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将中国哲学和思维高度给予了很大的提升,佛教本身也在这场论战中开始大踏步前进。南朝佛教重视理论的研讨,这时印度的涅槃佛性学说传入中国,能否成佛成为时人议论的焦点,但在客观上却推进了人们对佛教的认识深入,更多地发掘了佛性内在的含义,对后来的心性学说产生了影响。也就在这时,中国大地出现的以讨论某一部经典为特点的学派,三论、成实、地论等等学派将印度的佛经鞭辟入里,详细解剖,使中国的佛学内容大大充实,为未来中国人自己创宗立教准备了理论的基础。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高峰期,这个高峰期的标志是宗派出现,天台、华严、唯识、禅、密、净土、律等各宗蜂涌而起,其背后的支撑都是在于理论的建造,如果没有各宗的宗经与理论,就不可能出现各宗竞起的情况,中国的佛学也不会与儒释道三家经教鼎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影响了后来的宋代的理学。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是中国佛教衰落期,但是就使是佛教在衰落的同时,也曾经有过小的高潮,而每次这个小高潮的到来,也充满着理论改造的情况,像宋代的禅宗、明初的佛教复兴都与佛教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三合流或三教合一是推动中国佛教理论创新的主要动力。特别由于禅宗理论适应于中国的土壤,六祖慧能提出的明心见性思想适合于广大佛教徒的根机,百丈怀海进行制度革新,禅宗脱颖而出,于是才有“选官不如选佛”的说法,佛教在整个世俗世界影响增大。明初对佛教进行严格的管理,将佛教划分成禅、教、律三家,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批高僧纷纷著书立说,发扬各宗祖师学说,融汇儒道两家的学说,使得这时的佛教有了生气,影响乃至到了现在。清末民初的佛教,在西学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太虚大师紧跟时代步伐,提倡佛教的“三大革命”思想,倡导“人生佛教”的理念,为当代中国佛教走“人间佛教”的道路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

总之,中国佛教能在关键时刻奋进而起,与时俱进,走在时代之中,无不得益于理论的创新,而这些理论的创新,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都应该属于学术研究推动的结果,是历代祖师不懈地对佛教进行学术上的探讨,在祖述经典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机的理论,才使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在历史的进程中最终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而那些创造佛教理论的前贤大德,都是受之于佛教教育的成长,是佛教的经典著作和佛教的祖师将他们培养成一代大师,因此,佛教教育是佛教学术研究的最基础工作,整个佛教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也离不开佛教的学术研究。

佛教教育可以培养佛教学术研究的力量,推动佛教学术人士的成长,其重要性是不言而譬的。由此而得知,佛教教育在整个佛教的事业中其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只有搞好教育,才能有人才出现,佛教的理论和学术研究才能繁荣兴旺,续佛慧命才能变成现实。


中国古代的大师们在培养人才方面是不遗余力的,佛教寺院可以说就是一座学校,许多大师级的高僧都是通过寺庙里的师父们亲手把教之后而成长起来。最早的中国佛教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寺院的译场,通过翻译佛经的工作,许多人开始成长,最后成为一代大家,所以整个中国佛教的译经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培养人才的教育史,也是一部佛教学术研究的历史,从鸠摩罗什到唐玄奘等一代大翻译家,每人周围都聚集了一批学术的精英。史载鸠摩罗什有弟子三千,其中俊哲十余人,这些优秀的人才因为参与了译场的工作,不仅亲自熏闻了佛法,而且也各自成才,最后成为著名的佛教大师和学者。像著名的僧肇法师,因为跟随罗什译经,穷钻义理,最后撰写出中国佛教哲学的名篇《肇论》,对中国佛教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罗什译场对佛教学术多有贡献,后人赞曰:“什公之门,一时蔚盛,可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矣。”

唐玄奘法师主持的译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学术活动场所。玄奘本人就曾经在中外多位大师手下受过系统的佛教教育,他到印度留学,就是源自于对佛教理论一些问题的困惑,冒着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险,前往印度求取真经。他从印度回国以后,致力于佛教经典的翻译,一生翻译佛经1335部,对中国佛教学术上的贡献尤巨。他主持的译场,延揽了全国佛教的精英,弟子窥基自从跟从玄奘学习之后,得师真传,成为法相宗的重要传承者,他“训译属授,必待其人。以师天假至聪,幼入深慧。锺鼓[手-于+ㄎ]宫而闻外,桃李不言而自蹊。”玄奘由于精心研究佛教的义理,创立了唯识宗,繁荣了中国的佛学,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影响了中国佛学的发展,他的所见所行,“自如来一代所说,鹫峯方等之教,鹿苑半字之文,爰至后圣马鸣、龙猛、无着、天亲诸所制依,及灰山柱等十八异执之崇,五部殊涂之致,并双罗研究达其旨,悉得其文。”而他“游八宏,穷玄理,廓魔气以为志,继圣达而为心。匡振颓纲,苞挫殊俗,涉风波而意靡倦,临大难而节逾高,通曩哲之深疑,开后贤之未悟,垂义功于来裔,标准的于当今。”如果没有玄奘的学术铺垫,没有他的翻译成就,中国的佛学在唐代就缺少了一大块,玄奘因对中国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故后人称赞他:“自大教东流,翻译之盛,未有如法师者。虽滕、兰、澄、什、康会、竺护之流,无等级以寄言,其彬彬郁郁,已布唐梵新经矣。”

如果说中国佛教早期的教育模式是译场教育,那么到了宋代以后就转为丛林教育的形式了。丛林教育的特点是重在启发与领悟,师父往往通过与徒弟之间的对答,启发弟子们自性中的成佛心开发,这与禅宗讲的自悟自度的施设手段是相吻合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丛林教育的重点落在了开发人心的德育层面。此外,在这时还有另一种讲肆教育的形式,这是受中国传统“学肆”教育模式而影响后出现的一种大众教育方式,按照现在教育学的分类,应该属于普及知识的教育形式,法师在讲堂讲经,大众在下面听经,以此获得有关佛教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生和日常的生活。讲肆教育自宋以后,成为中国佛教教育的主流,并且专门在僧伽里面出现以讲经为主业的讲经僧人,佛教的普及就是依靠了历史上讲经僧的努力,使得佛教的知识广为流传,培养了不少的人才,但是其缺点在于讲经者与听经者缺少互动,一味地依靠法师讲经来获取知识,学术的含金量无疑减少,对中国佛教学术的成长以及学者的培养,相对较前期落后一些。

中国佛教教育走过一千余年,进了近现代社会,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的佛教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能够改变中国佛教衰颓的命运,佛教界自觉办教育,引进西式教育模式,佛学院在全国各地普遍涌出。近现代的佛学院教育,实行的是知识性教育为主,以现代方法为学僧上课,这种教育结构对培养学僧的知识很有帮助,但是在培养理论创新的人才建设,特别是学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说还没有还原到古代隋唐时期的水平。

我们应该承认,近现代以来,在佛教界的努力下,佛教教育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与当年太虚等高僧注意佛教教育,兴办了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和汉藏教理院有重要的关系,中国的佛教也在这时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这时的佛教界教育正处在转型期的时候,佛教教育一方面是继承了过去原有的寺庙充当学校进行识字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整个社会教育也不普及,许多佛学院面临着扫盲的任务,有很多出家人接受文化教育仍然是在寺庙或者佛学院完成的,“近世以来,僧徒安于固陋,不学无术,为佛法入支那后第一堕坏之时”的看法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所以这时的佛教教育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从事学术研究人才的情况不是很明显。真正在寺庙或者经过佛学院教育而出现的佛学大家也不多,像印顺、巨赞等这样的有学问的高僧,都是在出家以前就受过了传统教育,巨赞本人还在大学里面念过书。而整个社会上,由于居士佛教的兴起,培养佛教研究人才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居士界里,以欧阳竞无为首的支那内学院就为佛教界培养过一批人才,其中包括像太虚等一代高僧都在支那内学院上过学,虽然太虚本人在内学院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是至少说明居士办的佛教教育事业曾经在佛教界有过一定的影响。虽然这时佛教的人才不少,但是在整个相对的佛教出家的人比例中是不高的,太虚就认为“而住持僧的数量不必多,但求质的提高”,并且设计了“广文精舍”之文化部门,下有“华文科”、“梵文科”、“欧文科”、“翻译科”和“纂述科”五个部门,特别是“纂述科:近世用书报如水火,欲张吾教,固非有此一编纂撰述之文字宣发机关不可。而各宗之宗学、宗史、备讲授者、犹当各别纂辑。由各人之心得,著书出版,亦在例外。然经评议稽考,及此纂述科审定,或编入于法藏,亦由佛法僧园任为印刊流通。”与广文科有关系的还有“众艺科”,这是研究各种术数的部门,“广文五科,实利赖以宏通流布教法,故足尚也。若夫众艺五科,既无益乎传教明道,此诸科学又极博深,析其科目殆将数百,世之学者究其一,即可以终身,区区数年,岂能研几入微,有所发明,开济世间;亦徒以杂学乱其心而已!”但是由于因缘不具足,太虚的设想一直不能实现,这是殊为可惜的事情,也因此耽误了佛教的几十年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太虚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却在学者的手中来完成了,这一时期受西方学术界的影响,一些学者一直在不断地从事佛教研究的工作,像汤用彤、陈恒等一大批人士,包括教内学者吕澄、王恩洋等人都对佛教倾其所尽,提升了佛学的品位,搞清楚一些历史史实,然而学者的兴趣是在考察历史,研读教义,对当代佛教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涉及,所以这些研究成果固然重要,但是对佛教的未来发展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没有受到佛教界的重视。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佛教协会创办了中国佛学院,招收全国诸山长老进校学习,但是那时的形势主要是思想改造,不仅是佛教界人士要思想改造,就是广大知识分子也要参加思想改造活动,所以在这个形势下,中国佛学院的实际任务不在于发展,而在于“改造”,所以中国佛教界难以作为,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国佛教确实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1980年以后,中国佛教界开始恢复宗教活动,佛教教育重新开始,如今过了30年,中国的佛教形势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佛教教育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佛学院就达到40余所,可以说中国佛教进入了黄金时期。与此同时,佛教的文化活动与佛学的研究进步很大,特别是佛学研究,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出了不少有影响的成果,也培养了不少的人才。

虽然现在中国的佛教形势大好,但是佛教界仍然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佛教教育方面仍然没有更多更好的办法,缺乏师资,教材单一,学不致用等等,一直是中国佛教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赵朴初居士曾经发出感叹,佛教界需要的“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

赵朴初感叹没有人才的情况还是约20年前的事情,现在中国佛教的情况较那个时期无疑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前中国佛教的人才问题正得到缓解,佛学院培养的学僧正在佛教界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寺庙管理与寺院文化也在得到提升和改进。虽然中国佛教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学术研究方面,佛教界仍然相对薄弱。现在中国的佛学研究主流是学术界,并不是佛教界。几十年来学术界下大力气进行佛教研究,的确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有的成果堪与国外学界媲美,学术质量不相上下。人才的培养也形成体系,佛教研究正在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相比佛教界而言,学术研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主要反映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不多,尚没有形成与学术界对话的实力。而那些有关当前佛教深层次问题的研讨,学术界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问题只能依靠佛教界自己培养的人才来解决。当前佛教形势大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已经得到了完全落实,整个社会对佛教也非常重视,各地政府鼓励佛教界自我发展,这些都是给佛教带来的机遇,然而面对的挑战也同时存在,未来的佛教如何发展,理论的模式如何建立,这些都是需要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探讨的话题。特别是佛教发展的理论问题,佛教界人士最有发言权,佛教界应该致力于培养佛教界学者,在发展佛教教育的同时,关心佛教界学者的建设,真正培养出一批学者型的人才,那么,中国佛教一定会再次腾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