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曾经杀人入狱的黑社会老大成了老师


   日期:2010/1/14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传统文化讲座团队介绍
近年,曾在近代三百年间家喻户晓的童蒙养正教本《弟子规》再度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它一面走入小学课本,一面由民间学人大力推广。这本由清代秀才李毓秀编写的小书以孔子思想为核心,从孝道开始,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由一群大部分由曾经的“坏人”组成的志愿者老师团队,近日在石家庄、保定高碑店市报告宣讲,引起社会巨大反响。他们用自己学习《弟子规》前后的变化,现身说法,阐释着圣贤教育永恒的魅力。
1月9日,22岁的兰州青年胡斌来到高碑店市,再次坐在讲台上,面对市委书记等上千名观众,做传统文化的讲师。他上一堂课讲授于上个月25日,是在省会河北会堂举办的首届公民德行论坛上,有2400多人听了他的讲座,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关注他的人数将数以几十万计。
一年之前,他还是一个绝望的社会青年。曾因为品行顽劣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辍学后离家游荡北京,大把挥霍家中的财富,天天KTV、不分昼夜上网打游戏、不顾自己和他人性命在马路上疯狂飙车……,几年的疯狂享受带来了惨痛的恶果,不到20岁他的视力严重下降、记忆力几乎丧失、甚至有时站立不住……,医生给他检查,叹息:你这个小伙子怎么连60岁老头的身体都不如?
生命的转机来源于一本小书。与爸爸分居多年的妈妈幸运地接触到传统文化,开始学习《弟子规》,改变了心性和人生。她将已经走入穷途末路、身无分文的胡斌召回,给儿子提出了一个条件:你只要看完一套《弟子规》的讲座,我就给你钱。
无奈,胡斌耐着性子开始看一套北京企业家胡晓林讲授的学习《弟子规》后身心和企业转变的光盘。没想到,三天三夜,他几乎没动地方,将这套讲座看完,不住地痛哭,“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怡亲羞……”源自孔子的古老的圣贤教育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他终于知道,人生在世,最基本的品德是孝道。他深深地忏悔,错了,自己全都错了……
在妈妈安排下,他去一家养老院当义工,同时学习《弟子规》。很快,老人们都把他当成亲孙子,给他留好吃的零食,甚至要把孙女给他介绍,他感受着做一个好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与感动。
半年后,他加入了陈大惠带领的传统文化教育志愿者团队,在全国各地的公民德行教育论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到之处,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小胡老师”,在石家庄,论坛刚一结束,他就被请到两所中学演讲,一位校长说,小胡老师的经历太有代表性了,现在有许多问题学生,学校和家庭都没有办法,他的亲身体会非常有说服力,给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份古老的药方,那就是传统文化,那就是《弟子规》教育。

大多数老师是曾经的“坏人”

胡斌加入的志愿者团队的发起者是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兼制片人陈大惠。三年前,陈大惠从央视请了长假,专门弘扬传统文化,专车不用了,大房子不住了,许多积蓄都捐了出去,用一元钱的手机,穿八元钱的布鞋,陈大惠感觉,这比过去有名有利的生活更加幸福,因为他在做着一件最有意义的事,那就是传播圣贤教育,让更多的人做有道德的人,促进每个人、每个家庭、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幸福。
半年前,他们开始在全国四处巡讲,以论坛的形式弘扬《弟子规》,弘扬传统文化,沈阳、青岛、唐山……,诸多大城市都留下了他们的声音。这些论坛有的是宣传部、文明办等党政部门组织,有的是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组织,有的是企业甚至是个人家族出力,场场爆满。各地的邀请函接连不断,目前近几个月的日程已经排满。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团队全部是志愿者,除了提供食宿外没有分文报酬,也不接受任何馈赠和捐款。
除了陈大惠以及来自中央党校的任登第、刘余莉教授等几个专家学者外,近三十个老师中大部分是普通人,甚至大半是曾经的“坏人”,他们有包二奶的老板、造假的企业家、曾经杀人入狱的黑社会老大、90后的坏女孩、作风不检点四次堕胎的影星、欺压丈夫三十年的妻子、想办法在学生身上榨取利益的“名师”……,他们几乎代表了生活中各种类型的问题。
老师们的阵容不是绝对固定的,许多人曾是论坛的听众,受了震撼,良心发现,上台当众忏悔自己的错误,成为当场或者下一场的老师。
上月27日,在石家庄论坛上,一位29岁的女听众受了老师们的感动,以发遮面、浑身颤抖地走上台,要求发言,她说,自己十年前曾当过“小姐”,还诱迫其他女孩卖YIN,这个秘密一直痛苦地折磨她,患有严重的妇科病,每每遇到心仪的男人都被别人夺走……。没有人嘲笑她悔恨的泪水,她获得的是潮水般鼓励的掌声。
沧州国学院常务副院长田松林深有感触:这些老师们现身说法比通常的专家说教更有力量。
一位警察听众对曾经杀人入狱的抚顺黑老大康金顺说,你的忏悔抵得上一千名警察!

   去古圣先贤那里寻找幸福的秘方

许多讲师的问题都来源于个人与家庭,身体不健康、夫妻不和睦、孩子不听话。
另一位来自央视的原记者杨芳,学习传统文化后,才明白自己家庭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一个母鸡,既要下蛋,还总想打鸣!”
“欺压丈夫三十年”的50岁的老教师武学云亲身体会,在家庭中,真如传统文化中总结的那样,男人是天,应自强不息;女人是地,应厚德载物。而自己在家里非常强势,一直压抑丈夫,使得本来很有才华的丈夫庸庸碌碌。“我欺压他,他喝醉了就打我”,“我老想当天,女人当天,不就是“妖”吗?”武学云的说法博得了一片会心的笑声。
作为亿万富翁太太的谷爱林是讲师团队中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这位40岁的女士没上过几年学,却有着令人羡慕的幸福和大智慧,20年前,她和丈夫从农村来北京打工,连自行车都买不起,现在身家4个亿。更为自豪地是,她安于本位、相夫教子,丈夫守法经营,投身公益,孩子品学兼优,家庭和谐幸福。她的经验常常博得满堂喝彩,“俺的成功经验是,当姑娘时听父母的,嫁给丈夫就听丈夫的。”她幽默地说:“俺有四项基本原则,丈夫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婚。俺这样的媳妇他也舍不得离。”
谷爱林曾上过清华一个女企业家班,班里43个人,只有6人没有离婚,她马上想打退堂鼓“我跟她们不是一个频道,都说她们是成功人士,可连个丈夫都没有,还成功个什么?”
民国初期曾有广泛影响的东北民间教育家王凤仪先生曾说,道德的核心在家庭之中,每个人把自己当好了,家庭就好了,世界就好了。
省会一位老教师对记者说,过去我们的教科书缺少这样的课程、我们的父母一辈也断失了这样的教育,现在对孩子的培养一味溺爱的多,光想着让他上好大学,出人头地,没有想到他幸福的根本,找不到好的办法。现在才知道,在古圣先贤那里早有答案。

   传统文化的重新打量与精彩解读

中央党校最年轻的教授刘余莉说,五四运动和“文革”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大加批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也达到了极端,而且这种误解一直影响到现在。
陈大惠等学者指出,许多词被严重误读。比如“人定胜天”,现在理解就是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界,其实“定”是指安定,安定自己的本分、身份。当老师的,就好好当老师,别在外面开公司;售货员,好好卖东西,不要忙着炒股票;医生,就好好看病,不要琢磨着收红包。人定胜天就是人心安定、安守自己的本分了,体现出的凝聚力能够超过自然界。
还有“三纲五常”,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许多人认为是封建的压制,其实“纲”是榜样的意思,,就是当父母应是孩子的榜样;当丈夫的是太太的榜样;做领导的是下级的榜样。诸如这样的误会很多。
陈大惠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趋吉避凶”。“道德”中的“道”就是永远不变的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如早上太阳升起,晚上一定落下。按照自然规律、秩序,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这就叫“德”。古人讲“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伦常”是什么意思呢?伦就是关系,常就是永远不变的规律。“乖舛”就是违背、背叛自然规律。伦常乖舛就是如果违背了伦常大道,就立见消亡。我们中华民族通过《弟子规》、四书五经等经典,一代一代的教育我们按照自然规律、秩序和关系去生活,做有道德的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就是圣贤的教育,就是《弟子规》,就是传统的四书五经。就是说按着这些书里去做,能带来人生的财富。我们的颜面,脸色就能变得像玉一样那么的光润、美好。
中央党校81岁的老教授任登第说,1988年,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得出结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学习孔子的智慧。
一位观众说,这些老师们用自己的人生际遇去告诉我们道德的本义,感觉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近很近。我们期望着,这样的团队越来越多,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洒遍神州大地。

抚顺讲座:http://www.xuefo.tw/bdshow_20187.htm

保定讲座:http://www.xuefo.tw/bdshow_20123.htm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统文化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传统文化       弟子规)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桂明教授: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洪修平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 

 如孝法师: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