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我的老父亲


   日期:2014/3/19 10: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自从踏上了郎措玛寺这片土地之后,我就一直在思索:我怎么就会留在了这里?二十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向往过藏地,从来没想过到这么落后的地方生活,也曾经不解当年的同学会选择到西藏支教,最多曾想过有机会可以到藏地旅游一次,最多喜欢西藏的少数民族歌舞而已。  
  可是我坚定地留了下来,当父母来要劝我回去,我想:你们如果能把我带下山,那一定是我的尸体,除了这儿,我哪儿也不会去。在这里,我竟然能把牛粪抱在胸前,我竟然能忍受在汉地天天能吃到的东西,而在这里可能几年也吃不到几次,竟然还有人夸我能干(以前在家做家务最多是拖地、洗碗,父母怕我冬天冻手还不让我洗),我竟然能忍受几个月不洗澡,我竟然有勇气抛下了当时连研究生都挤破头竞争的铁饭碗而变得一无所有……(留在这里的金刚道友其实都是放弃了很多,有的家庭和事业在世间都属于上等的,而且过得也很幸福,却依然留了下来。)  
  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也许是过去生中发过誓愿——“生生世世不离师”!所以,即使上师离我十万八千里,我也会跨越千山万水坚定地追寻着上师的足迹。生生世世追随着上师直到今世,以及未来的生生世世。在上师身边,无论做什么,再忙再累都比在世间工作时的那份清闲要快乐开心得多。  
  我怎么就会留在了这里?因为我的老父亲在这里!

  

  新的一年已经悄悄来临,而我的老父亲还躺在病床上,父亲什么时候会好,会不会大家欢天喜地地在家团圆过大年,而我的老父亲却要在凄冷的病房中度过……  
  当初,法王如意宝圆寂后,索达吉堪布对弟子们说:“我感觉,我像是一个大孤儿,带着一群小孤儿……”
  每当下雪,或有空行在天空中盘旋,我就会想,会不会上师要回来了。前几天晚上,看到上师经常找我们开会的房间里的灯亮了,我不禁潸然泪下,那是怎样的一盏灯啊,那是引导我们穿越轮回的希望之灯,那是我们的依怙之灯!什么时候还能像以前一样天天亮起来呀?今天的局面是我们造成的,可是当得知大家在七天七夜修法时,上师却还说:“感恩大家,大家辛苦了!”上师下山前,在病中时还问我们,冷不冷,每次下山之前就要跟四大部开会,关照好我们的一切才下山去!

  

  平时,如果我们为了别人付出,就要大张旗鼓地宣扬一番,倘若遭到对方的不理解,自己还会气愤:“早知道就不付出了!”而上师,是在默默地帮我们背业障,并没有指责我们;在我们知道忏悔时,反过来还感恩我们。而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我们造成的啊!   
  上师一直不透露病情,在世间,除非我们生了大病,骨折、偏瘫等等才会住院,如果是普通的感冒、咳嗽,怎么会有“病情稳定不稳定”一说。一位师父说:“我们不能松懈下来,还要继续忏悔,我们怎么知道上师就真的好了?在世间,如果我们生病了,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病“一分”会说成“十分”,而父母生病时,怕我们担心,则会对我们隐瞒病情,病到“十分”会说“一分”,甚至不说。大家修法都很疲惫,但是我们的身体重要,还是上师的生命重要?我们一天之内,究竟有多长时间能忆念到上师啊?”  
  期间,我重温了《上师的愿望》:“为了众生能永远地离苦得乐,我愿意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献给众生!无论面对何种违缘,利益众生的愿望永不改变!无论面对何种障碍,救度众生的事业永不放弃!宁可舍弃生命,决不舍弃一个众生!愿我的智慧与力量,能够让众生永远地脱离痛苦与烦恼!愿我的法药能医治好众生的身心疾病!祈求上师三宝加持于我,相续中不要生起刹那的自私与自利,全心全意为一切众生!大家认真地修持了佛法,并得到了修法的利益,将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

  

  “为了众生能永远地离苦得乐,我愿意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献给众生!”自己的所行所为、所言所语、所思所想,全部都围绕着“能够让众生离苦得乐”。上师做到了,我没有做到。我的身口意经常是偶尔利益众生,大部分在自私,大部分散乱去了。不但没觉得众生苦,还经常让别人产生烦恼。上师经常说,不要非理作意,要经常思维上师的恩德,思维自己的过错,思维众生的痛苦。是,不觉得自己苦,怎么会有出离心?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六道众生的苦,怎么有想拔除众生的痛苦的想法,生起悲心,怎么有想给予众生快乐的想法,生起慈心呢?可见,《轮回过患》没修好,会影响《发心》的修持。

  

  “无论面对何种违缘,利益众生的愿望永不改变!无论面对何种障碍,救度众生的事业永不放弃!”上师生病住院了,还在每天发博客、发微博,还在关注着网站,关注着寺院,关注着佛学院的开学,关注着新的一年加行班的开学,关注着他的弟子们,关注着太多太多……而我一遇到违缘,总是产生“再也不教”的想法了,直接违反菩萨戒!上师在开示中讲过,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违缘,各种众生,你好心度他,他可能反过来还伤害你,而我们要勇敢,要做“菩萨摩诃萨”!  

  “宁可舍弃生命,决不舍弃一个众生!”上师这次生病住院,最能体现这句话!因为上师是替众生背业障才躺在病床上的,上师如果不是悲悯众生,完全可以健健康康地到处旅游。至尊噶桑格拉香秋仁波切在《文珠根本上师的戒律》的开示中讲道:“一个上师坛城里的金刚兄弟,关系一定要好,不要有不清净、不恭敬的看法,不要有吵架、伤害的行为,这个是肯定有问题的,是破戒了。这样做的话会导致上师身体不好,原因就是上师因此而要帮弟子背业障,怕弟子去金刚地狱。如果对上师有如此大的影响的话,而你24小时甚至3年的时候还在不会忏悔,不会改的话,肯定下金刚地狱。”索达吉堪布讲到:“金刚道友不和睦,会影响上师长久住世!佛教中有一种说法:‘弟子不和合,是上师圆寂的征兆。’以前观音菩萨的化身也说:‘金刚道友之间和睦,对上师的长久住世有很大利益。上师住不住世,关键是看他老人家的愿力,但如果道友之间和合,对上师长寿会制造一种很好的缘起!’”这条,我差得更远!经常因为自私和金刚道友生烦恼,更不要说为了众生还要舍弃生命了。在上师的眼里,一个众生能得到究竟的快乐都比他的“生命”更重要!

  

  “愿我的智慧与力量,能够让众生永远地脱离痛苦与烦恼!愿我的法药能医治好众生的身心疾病!”曾有人问索达吉堪布:“您年轻时,头发浓密,怎么现在头顶的头发就没有了呢?”堪布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都被你们这些汉众弟子拔光了……”我们的上师也是,才三十多岁的时候,白发已经悄然出现在他的额头,是我们这些汉众弟子染白了上师的黑发吧……为了汉众弟子能如法修行,上师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的“智慧与力量”呢,小部分投入到上师利益众生的事业中了,大部分都散乱造业了。

  “祈求上师三宝加持于我,相续中不要生起刹那的自私与自利,全心全意为一切众生!”我经常祈求上师三宝加持于我,而这些愿望中,有多少与众生有关,微乎其微!全部都是与自私自利的“我”有关!

  

  “大家认真地修持了佛法,并得到了修法的利益,将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这是上师最大的幸福与快乐,而我给予上师如此的幸福与快乐没有?没有!有没有真正地以这个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与快乐”?没有!  
  《上师的愿望》中的每一句话,句句都不离“众生”二字,可见,上师真的是做到,心心念念都挂念着众生!而我是否时时刻刻地想到过众生呢?没有!如果时时刻刻都能想到,哪还会有那么多烦恼!上师说过,烦恼了肯定是因为自私自利;还质问道,你的眼泪是否为众生而流?  
  我们总说,身口意要供养上师,要和上师相应。如此一看,真是相隔万里!真是惭愧,愧对上师,愧对众生,愧对自己吃的每一口饭!  
  大概是11月份,有一次上师说,他曾经的同学,也就是喇荣的堪布,曾经痛苦流涕地说:“上师法王如意宝在的时候,他没有生起信心,当他生起信心时,上师已经走了。”最后上师对我们说:“不要等上师走了,才知道珍惜!”

  

  如果要问我,对于我来说,这一生最幸福的事是什么?这一生,不,是生生世世,我最幸福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我遇到了上师……

  第二件,上师教给了我佛法……     

                                                                                                                                                  ( 文/月菩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父亲)(五明学佛网:       父亲)  

 黄夏年教授:湖北高僧本焕长老的参禅与念佛说——《本焕长老 

 楼宇烈教授:楼宇烈教授为《元音老人》一书作序 

 净界法师:棺材是装死人的 不是装老人的 

 洪修平教授: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老年人的学佛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老人能否修炼成功 

 成观法师: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九章 以贱为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六章 国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