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祥法师:救大的动物或在佛菩萨圣诞日放生功德更大吗


   日期:2012/5/26 11: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总愿意买一些便宜的众生去放,这样在数量上可以多救一些,请问师父救体型大的动物与体型小的动物,功德有差别吗?另外在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日放生功德是否更大?

这个问题啊,就是买一些便宜的生命去放也是可以的。我们不能要求你说“得放那贵的”。因为什么呢?放生就是不分别而放生是最好的。当我们进到放生地点,我们碰到哪个众生,哪个众生最急迫需要被救护,我们就救护哪个。比如说我们的经济不到位,我就一块钱,大于一块钱的动物买不了,就买小的,都一样。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去做就可以了,数量多少这个问题吧,随着自己的因缘。有时候你说这个数量多,那个数量少——有的数量少就不该救吗?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那数量多就不该救吗?如果不救也不正确。我们怎么办?应该以不分别为开始,比如说我走到第一步,这块就十个众生,我先救十个众生。后面一百个众生我再想下一个办法。所以说,救众生以不分别心救护的功德最大。

“救体型大的动物与救体型小的动物功德有差别吗?”从功德来讲是无二无别的,都是在救护众生,都是一致的,哪怕救一微尘小的众生和救一个庞大众生都是一样的,因为生命都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大和小而有区别。但是体型大的众生的感受不一样,它的痛苦不一样。大型的动物它的感受比较深、比较多,而且痛苦也比较大。如果从体型方面相对来讲,一个动物小、一个动物大,大的渴望被救的这个心更强烈。所以说,我们在救护时,每个众生都应该救,不管大的小的都应该救,不能分别大的我该救,小的不该救;或小的该救,大的不该救。无论体型大小,我们都应该努力救,这是我们根本的原则。

“另外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日放生功德是否更大?”这个问题,为什么初一、十五和佛的圣诞日,很多的佛教徒要搞一些放生活动,世间也有很多忌讳?比如说初一、十五不许动土,甚至不许出门,为什么呢?它这有个自然的道理。我们在海边都知道,海边初一、十五涨大潮,是不是?因为这个天体的运动,日月的盈亏,它影响人的生理、心理,使人心产生不平。所以说初一、十五是最容易产生心动的时候,特别冲动。所以初一、十五要做些功德,不做一些恶事和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通过这个来控制我们的行为,使我们的行为有节有度,不致于过分而造成其它更多的伤害,它的功德在这一块儿。实际上,关于放生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天天放生,那就天天是佛的圣诞日,因为佛和众生是一体的,三无差别嘛。所以说呢,你要天天放生,就等于天天在过佛的圣诞日,所以它的功德更大。大在哪儿呢?在于坚持,在于长久,在于无相。

请教师父,放生是一次花很多钱放还是同样的钱多次地救护众生?

就是说我们尽心尽力就好。不在于多也不在于少,你这个心是尽心尽力去救就合适,你考虑了今天,你别考虑明天。

恭请法师慈悲开示,怎样为已故人放生及为其救生的益处?

你就什么也别想,你只要放生就会得到益处。我给举个例子,比如咱们这周围是大山,如果你喊一声:“我要帮助你!”这个周围山的回声效应它就会反应:“我要帮助你,我要帮助你,我要帮助你……”四面八方都会帮助你。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自然就会得到一种反应——帮助你。所以说,你救护别人的时候,别人就会为你救护亲人。你不要故意为救护亲人去放生,这样获得的利益更大。

放生受伤乃至死亡众生 以三皈依种得度因缘

有时候放生刚走,有人就下水捞,我们放生还有意义吗?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这个问题应该避免。那一年我到堰塞湖去放生,这面放,那面开着船就去捞去了,确实看到很心疼。当然了,捞的是很少一部分,有的放生放得急,有的众生昏迷了,所以这一部分就被捞走了,但是我们尽量回避。如果实在没有放生的地方,哪怕是半夜的时候去放,是不是?这样就更好了,回避这个捕捞的问题。另外,比如说放淡水鱼,如果秦皇岛不方便,我们可以到辽宁去放,到内蒙古去放,哪儿有合适地方上哪儿放去。放生不要考虑这个路途远的问题,应该考虑让众生怎么活的问题,应该在这方面做。当然也有个别的,有的这面放,马上那面捞,别人拿这个作为一种借口来指责佛教,说:“你看看,你们这面放生,那面就捞。”确实对众生它有一个放生不彻底的情况,这个问题有待于解决。

但是话又说回来,因为我们放生的时候进行了三皈,这些众生已经得到三皈了。得了三皈以后,它的报身一旦完了,还可以顺着我们给进行的三皈,去投入到一个更好的道里去,甚至可以将来成佛的,这个已经完成放生应该完成的一部分,一个重要的部分。再说,下去捕捞上来的众生,也不见得就是你放生的那条鱼呀,是不是?这个捕捞的问题,一个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另外还有一个因果的问题。因果的果报如果在那儿,你怎么都跑不了。就像汽车似的,汽车有时候发生灾难了,比如说轧人了,这是这个人果报的问题,那你不能说汽车天天跑,天天就轧人,是不是?不能这么讲,它是一个果报问题。

当然了,我们尽量避免发生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放生基地,建立放生基地也不见得就没人去捞。过去我们大悲寺,在头七、八年吧,也在外地承包了一个放生水库,其中派了两个居士去看着。最后居士被打多少次,甚至要把一个居士给活埋了,但居士们就是坚决地对抗。最后把那个水库就保留下来了,而且确实使许多放生的人得到一个放生的环境,打捞的人有的就回避了。

后来这个放生池就被政府给收回去了,因为有人进行捣乱,说我们承包不如法,法院判决的时候也判说我们“承包不如法”。最后没办法,这个水库就被收回去了。虽然他收回去了,但是我们放生的这种行为和建立水库放生基地的行为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说,最后又感召了我们寺院门前的一个水库归入了大悲寺,这样建立了更稳固的一个放生基地。之所以我们门前有一个水库作为放生基地,它主要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我们以前放生的努力。没有以前放生的努力,今天就不会感召一个水库归入寺院作为放生基地。所以说这个都是因果的问题,不能看一次一事来决定说可放不可放。我们对放生的这个问题一定要坚持到底,不管多困难,都应该坚决去放生。

放生时有些众生已经损伤,放了也未必能活,这种情况还能不能放?那放还有意义吗?

放生啊,我们放生不光是解决今生的问题,还要解决来生的问题。因为我们人有寿禄,寿禄到的时候,我们知道学佛人要助念,要往生西方,其它众生也存在这种机会。临终的时候,病苦的时候都需要一个助念或是一种开示,比如说如果它已经损伤了,只要是有口气,甚至已经没气了,不能活了,但它的神识并没有离开,如果我们进行三皈依,或用我们的慈悲心给它放生,它都有可能超生,脱离畜生道或是往生西方,所以说这很有意义。放生不能说看到活了就是放生,我们更主要一点要为众生讲佛法,要进行开示,不光是要念佛,还要讲戒律。现在我们缺乏的一条就是诵戒,放生的时候都念佛号。比如人往生的时候也念佛号,实际上更主要一条应该念菩萨戒,念戒助往生,这个是非常殊胜的,大家也可以试一试。

刚才讲的这些都是放生的问题。我刚才说了,用心灵去关怀众生,就是说你把众生看成是你心里的一部分,也是和众生一体,这就是用心灵去关怀众生。如果你把众生和自己分别开来,那就不是用心灵了,你只是用心,用心你可能是用世间的心,并不是出世的心。我们应该用出世心去观察,因为这个法界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都是唯心所造的,所以说我们用这个观念去理解放生,这个放生才会更具有佛法的意义,众生才能真正地解脱。

避免固定地点买众生

放生能不能总固定在一个市场或一个摊位上买?

这个不能固定一个摊位,也不能固定一个城市,应该把它分散开,各地都要买,避免商贩利用这机会。虽然我们知道因果这个问题,但同时也尽量不让那个卖鱼的造业,应该分几个地方买,另外不要固定。

安全的放生环境靠我们自己创造 变相杀生应避免

秦皇岛放生条件很好,河里不安全,这种情况还能放吗?

这个问题要看是不是救急的问题,比如说在市场买两条鱼,你不放它就死了,那怎么办?那我们也得想法放,它活一分钟也是活,活两分钟也得救。我们救生命就是说尽心尽力,不能说这个众生过十分钟它就死掉了,我们就不救了。那我们到医院,如果医院不抢救我们,说:“你再过一个小时就死了,那我们不救了行不行?”(众人笑)那我们的亲属或我们个人肯定谁都不满意。所以说,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想,它只要是能够活一分钟,哪怕它活几秒钟,甚至它死了,因为它的神识还没有离开,我们都应该救护的。

我们僧团行脚的时候,看见那众生死的,轧死的,我们都进行掩埋和救护。九五年行脚,我走到北京的时候,有可能是两个老鼠皮吧,已经在马路上被轧得干干的。当时那马路上没有多少人,就一个人在那旁边站着——不远的地方。我和性空师就用方便铲把这两个干皮撮起来,挖个坑就给埋了,然后我们就坐那儿休息。当休息的时候又来了一个人,他就问我们:“为什么要走啊?方便铲是干什么的?”后来旁边那人就答了:“他们两个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刚才我看到老鼠都死了,那皮都干巴了他们还给掩埋了,这一看就是真正的出家人。”就是说出家人的本质就是慈悲,不在于众生死和不死。我们把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死了也是自己的父母,尸体我们应该掩埋了,通过这个不断地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另外众生的尸体如果不能掩埋,其它众生看了,它也会起烦恼的,起嗔恨心。如果我们掩埋,能够使我们的心放出一点慈悲来,对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好处的。

“这个放生条件很好,河里不安全。”不安全的情况,上午跟秦皇岛佛协秘书长也说了,秘书长也有决心要争取一个好环境,这是一种菩萨行为。河里不安全我们得创造安全,比如说我们从市场买来的鱼,买了十条、八条或二十条,如果河里确实不能放,怎么办?那我们不能不救,我们救了以后,弄个盆先搁家里养。等条件好的时候,装塑料袋里,给它氧气,我们可以到哪个水库,能放生的地方去放。甚至晚上偷偷去放,这都可以的。

讲到这儿想起一个问题,就是说有的人知道放生了以后,他就说:“我以后再也不吃活的了。”意思:我可以吃死的。这种说法非常不安全。死的众生它也有命根,因为它这个众生的尸身也会起烦恼。因为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众生,我们去伤害,真正的种子要进入我们种子识里,通过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思惟,进入我们的种子识,它也是有果报的,特别这些话不能说。

过去有一个城市,一个土地局的局长他老伴信佛,过年的时候大家就给他送礼,在送礼之前局长就说过:“我们家有信佛的,我不吃活的。”后来这个送礼人,有两条非常大的大鱼,新打上来的,就往他家送。到他家走廊里了,这几个人就商量,说:“这局长不吃活的,我们拿活的怎么办?那给它摔死吧。”后来把鱼给摔死拿到屋里,说:“局长你放心,这是死的,不是活的。我刚才在走廊里摔死的。”所以这话不能说,说了以后也会带来副作用,间接地也杀生。所以说放生要语言美,放生要彻底,要坚决,不能含糊,一含糊了就会使众生产生误解,也同样会造成变相杀生,这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放生和护生同等重要

放生和护生有什么区别?现在放生的人多,护生的人少,我们应该如何去权衡?

放生和护生本来是一体的,因为“放”是一部分,“生”是一部分。“生”就是护生,“放”就是解放。而现在放的人多,护的人少,主要是大家对护生这一块儿讲得少,而且没有想那么多。责任并不在于居士们怎么想,而在于我们出家师父的引导。这在于我们,错不在于居士,因为我们出家师父在这方面引导得少,所以说,众生想得少。今后就由出家师父多引导,这样护生的人就会很多。这个护生的功德是很殊胜的,和放生的功德是一样的。放生是今天的行为,护生是长久的行为。应该互相弥补,这样的话就好了。

比如现在我们承包一条河,这河里不让打捞,你不让打捞就是放生。不是说你放众生到河里就是放生——你护持这一个地方没人捕捞,那不就是放吗?何必在河里打下来以后,我们再去放呢?这样就更好。多么希望政府出一个政策,说:“中国人哪,都得吃素,都不许杀生。”这个国家肯定是非常殊胜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生       妙祥法师)(五明学佛网:放生       妙祥法师)  

 道坚法师:放生是什么意思 

 道坚法师:无节制的放生行为全导致更严重的杀生吗 

 明一居士:放生改运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九 五宗平等弘扬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八 诵大悲咒无附加条件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七 发心出家要真实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六 出坡也是修行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五 不为剃度而剃度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四 少睡增定慧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三 过斋亦修行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二 行堂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一 菩提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