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三 过斋亦修行


   日期:2022/3/23 0: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发心(十三)

过斋亦修行

——二〇〇五年为发心居士开示系列之七

◎妙祥法师讲述

时间:二〇〇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晚

地点:辽宁省海城市大悲寺念佛堂

听众:道场内男居士约三十多人

 

●   过斋亦修行

——过斋就是我们修行的过程,也是去掉贪心的过程,也是在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如何来成就自己。

今天讲第十二个问题。

第十二个问题:过斋时如何控制自己不吃得过多?

我们前天讲了行堂怎样做到平等,把过斋的意义简单地说了一下。过斋就是我们修行的过程,也是去掉贪心的过程,也是在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如何来成就自己。这个修行的过程非常重要,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过斋让自己不吃得过多,这种说法是比较正确的。因为过饱有弊病:一个是伤身体;第二个,容易起贪心,甚至可以起淫欲心。这都是修行中的障碍,我们必须要控制。由于我们身体的需要,一天还得吃一顿饭,还必须要营养这个身体。怎样来营养这个身体?我已经跟大家讲过,要随时随地做出挨饿的准备,吃不上的准备。有了这个概念,我们才能进一步地控制自己在吃的时候不起贪心。

当我们吃到最后的时候,往往留一块。留一块食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自己少吃一口,让众生得到一口。也就是把少吃的这一口布施给众生,时时想到众生,时时要想到度众生。也就是说,我们用这种方法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不起贪心。

我们往往在饮食上就打了个败仗。我们经常观察狗,它们在饮食上那是互相争,谁也不让,叼着就跑。我们作为人来讲,应该有理智。在吃饭的时候应该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没吃上饭的?这顿饭需不需要我来舍?如果没有就可以吃。我们继续吃饭的时候,发现饭菜很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五观”。这个也很好,“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等等,这都是减少饮食、不起贪心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再一个就是观察自己的饮食,它究竟什么时候好?在我们看着好的时候,当入了嘴,它就已经不好了。过了喉咙,它已经失去味道。所谓的好,也就是那几秒钟的时间。我们成天忙三忙四,一天到晚就为了这口吃的,而它的“好处”也就是两三分钟,过了喉咙也就失去了。所以说,它是个不真实,不值得为它付出更多。

我们再进一步地观察,就是这个食物的好吃和不好吃从哪来?如果食物上有一个好吃和不好吃,我们何必知道?既然好吃在食物上,食物应该知道,但食物是无情的,它没有说好吃或不好吃。

比如说一个馒头,当我们饥饿的时候,它显得非常好吃。我们饿,馒头没饿,所以这个好吃就不是馒头发出来的,是我们心里发出来的,所以这个好不在馒头。当我们吃饱了,已经不能再吃的时候,这个馒头就显得不是那么需要了。所以这种不需要也不是馒头生出来的,因为馒头它还是那样,没有动,这种概念是我们心里生出来的。所以我们就知道,一个所谓的好吃和不好吃是由于我们的心分别而造成的。

我们知道,在过斋时,好吃和不好吃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比如说:我们正念供的时候,我们的钵里打着饭。如果我们集中精力去念供,而且不去观察这个饭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饭好吃不好吃,鼻子也没有这种味道。如果我们稍稍瞅一眼饭,或刚想瞅的时候,这个香味就飘进鼻子里来了,这个香味马上就产生了。所以说,我们只要不分别,它的香气并不能产生;当我们分别的时候,这个香气也就产生了。我们可以仔细观察。

有人说:“不是这样,我也没瞅,但这个香气我也闻到了。”为什么?是你早就动念了。可能没进斋堂之前就想到,这顿饭很香,早动念了,所以你还没看到饭就知道这个饭很香。这就是你的妄想打得太早、太多。我们通过这就知道,这个好吃和不好吃是我们妄想的分别所致。我们的分别心越大,我们的食物就越来越不清净了。饮食不清净,就会堕落。

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在修行中如果不分别食物,有时候就可以吃到像天人饮食一样的食物,化生,从虚空中化生。有时候吃一个桃,满口的津液,桃味十足,而且没有核没有皮,更不用水去洗。我们吃到以后,比吃真桃还真实。当吃到这种桃以后,这个世间的桃就不想吃了,你看着它实有,你也不想吃了。

所以说,我们越不分别,这个食物反而显得更清净、更真实。并不是我们越分别食物,这个食物越真实。我们有的人就是这样,拿到这个食物,就特别的珍惜,反复地看,反复地吃,这样子来感受。但是你感受这一段的时间,会失去以后大的利益。他增加了贪心,以后的食物是越吃越不好。

你看贪心大的人,我们可以看出来。最后导致了吃荤的、腥的,他认为这好吃。为什么会导致这个?一个是杀心重,这是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贪吃。本来是一个腥臭的东西,经过加点调料,就变成了一个他们认为非常好吃的东西。

人现在的生活并不饥饿,但是连蚯蚓、蚂蚁等等,甚至一些很丑的,平时都很厌烦的东西,蛇、老鼠……他也敢吃。甚至和人类是一样长相的猴子,猴脑都要吃。这就是人们的嗔恨心和他的贪心所致。贪心越大,嗔恨心越大;嗔恨心越大,他又起更大的贪心。最后,它俩就互为增长。

最近听说国外专门有吃野人肉的。什么叫野人呢?就是生长在原始森林,不与人群接触的人类。他把他们抓住以后杀掉,把这个肉卖给那些有钱人去吃,非常残忍。这些人的这种行为都是贪心所致。所以贪心对我们来讲是个大敌。我们修道了,首先就从去掉贪心做起。

如何控制贪心?我们最大一个敌人就是饮食。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饮食而住。所以说,有饮食就有了轮回。有了众生,就有了饮食;有了饮食,众生就越来越多。如果饮食不控制,这是个大病。所以我们应该懂得这个饮食的害处;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饮食也是我们身体的需要。这两个方面并不相违背。

有的人说:“师父,你光强调了不贪,如果不吃,那我们的身体怎么办?”如果你越是不贪,你的心里越清净,本身就是一种饮食。这个饮食分有形和无形的,有形的饮食,它随着我们心里的状态改变而改变。这点大家学佛已经清楚地知道,比如我们诵“大悲咒”、“楞严咒”加持的水,别人喝了,它就可以治病。甚至是你在寺院里,如果是有修行人做的饭,它就清净,很多的病人吃了,他就会解除病苦的。所以说食物都是唯心所造的,真正解决问题的,靠的是我们心的清净,那才是真正的食物。如果我们自己不贪吃,本身就是一种食物,这种食物更珍贵。我们想成佛,就得不起贪心,所以我们就得在各种条件下控制我们的饮食。

为什么我们只吃一顿饭?因为佛是大智慧者,看出了众生的轮回皆依饮食而住,所以佛制戒,要日中一食,还要乞食生活,还不要贪。甚至晚上跟饮食在一起住都不允许,这内宿食都是不允许的;或者今天剩的食物,我留下来明天吃,这残宿食也是不允许的。这都是为了克服我们对饮食的贪心,所以说,佛非常有智慧。

这个饮食问题啊,原先我已经讲过。有一次,九五年行脚,走到一个地方。是辽宁还是河北,我有点想不起来了。晚上就有人上我那去,当时我们住在苞米垛里。这个人练过气功,去了想请法,问问怎样修佛。我就给他讲。讲了一会儿,他要供养钱,说什么也没要,告诉他僧人不摸钱。后来他就走了。

第二天早晨,我们还没等天亮就上路了。他提了一壶豆浆从后面撵上来,在草垛没找着我们,顺着这公路去追,后来把我们追上了。他说:“我今天起了个大早,特意接了头一个暖瓶的豆浆,来送给你们喝。我知道你们早上不吃饭,我得送你们豆浆喝。”他说不吃饭得喝豆浆。见我们不要钱,就供养豆浆,从挺老远的地方赶来了。另外,他原先还练气功,通过昨天晚上讲,他就生起了欢喜。当时跟他讲,我们不喝。不行,非让你喝不可。

后来我一想:哎,太难得了。走这么远,很难遇上这么一个人,又请教佛法,又供养。不要钱呢,早上起来又打了豆浆撵上来。后来一想:这是稀的,咱就喝一杯吧!于是就饮用了半钵豆浆,没有办法。当我喝完这半钵豆浆,这一道全打饱嗝,全是一种餍食的气味。

原先以为这个肚子很空很空的,啥也没有,也确实没有,很瘪。但是没想到这半杯豆浆喝下去,马上就打这个臭饱嗝,消化不良那种气味,一个接一个,还不是说打一个就完事,完全是这种状态。一看到这种状态,就知道今天的这个戒律不清净了。后来继续走,继续观察。

到中午的时候,乞食也能乞到,但和平时乞到的东西就有所差别。不是没有,这个食物虽然也很多,但远远不如平时乞的质量。就有所差别了,不是说一点没有。当然了,走的地方不同,饮食供养也不同,但质量好坏自己多少还能观察一点。再一个就是,在吃的时候,这个饮食的味道远远不如以前那种清凉。这一次就受了教育,以后啊,你就给啥也不能再喝了。也不能因为他可怜就喝这半钵豆浆,再也不能开任何方便。

我们大家应该知道,这个饮食是一点都不能多吃的,多吃一点,它就会造成这样。我曾经跟台湾的一个法师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听我讲了,比较认可,他说:“这就是破坏了内涵。”所以说,佛制这个日中一食戒是很有说服力的。我们通过实践,就知道这个日中一食的清净。如果不这么做,你想得到清净,那是不可能的。

你想一想,早晨从来没喝过豆浆,就偶尔这一次,这个变化马上就不一样。通过这次教育,以后再也没有犯过。所以我们通过了解这个过斋种种的好处和不足,以及它害处的地方,我们就知道了少吃、不吃得过饱对自己的好处。

但是下面还要讲一下,就是说我们在修行中,我们的色身也是需要饮食的,饮食要吃得适量。这个适量不是在于你吃的多少来决定,是你自己的需要,在饱的时候要留一口。也就是说,我们本来是十分饱,我们只要吃到九分饱就可以,九分八分这都可以。这样的话,就为吃得适量。

有的人说:“你看看,你们这日中一食吃这么多,吃这一顿顶我们三顿的。”这是两个概念,因为我们一顿吃的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守住了戒律,我们是依教奉行,佛怎么说,我们怎么去做了,种下一个成佛的因。有的一天吃三顿、四顿等等,虽然吃得很少,但你就再怎么少,你的行为已经不遵照佛制,不听佛的话。那犯有重罪,是不允许的。

特别是佛经里也讲过,这个下午食是畜生食,晚上食是饿鬼食。讲了种种的害处,甚至下焦肠地狱,就这么大的果报。我们上回也讲了,淫欲为正因,饮食为助因,所以这个饮食不能多吃。

另外呢,我们必须还得保证身体的需要。这两个方面,我们都要考虑进去才为正确。我们吃是为了修道,并不是为了吃饭而吃饭,是为了修道。为了修道,随时还要想把这个饮食从口中吐出来,在其他众生需要的时候,要把这个食物吐出来,要不吃。如果我们吃得不清净,我们就不吃这个食物,不被饮食所转。

我们怎样控制自己不吃得过多?就是这样来思惟它的好处和不足,我们的饮食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个适量的程度。有的人一天能吃三个馒头,有的人能吃十个馒头。并不是他吃十个馒头就吃得多,你吃三个馒头就吃得少,是根据你是否需要来决定它多和少的问题。有的是岁数小,他十几岁,吃不了多少,吃不点就饱了。有的岁数大,正好是三十多岁,正壮年的时候,正需要饮食的时候,他吃得很多。所以说呢,他这个多少是根据自己的量来决定的。

我们讲了,知道食物的好吃和不好吃是自己心态的变化,也是自己贪心的多少来决定的,如果我们能控制饮食时不看、不嗅,这样的话,我们吃得过多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就不会贪恋过多。

刚才讲到这个嗅,我顺便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原先在五台山做饭的时候,那时候还不戴口罩。你看,每天做菜、做饭时散发的那个热气、饭味、菜味,它都可以进入鼻子。我都控制它,不让它吸。有时候实在是控制不了,需要喘口气怎么办?把头转过去,不吸。有时候憋得也很难受,胸里挺闷的。闷也憋,实在不行就把脸转过去,转过去吸点别的空气,然后再转过来。

因为这种香气,饭的香也好,菜香也好,它都有一种挥发的物质在内。大家还没有食用,也没有供佛,我不能贪。每天都是这样,刚开始弄得胸也很闷,也很别扭,但是也天天这么样。食物的这种气味也不闻,也不贪,时间久了,就闻不着了。

有一天别人问我:“这个菜咸不咸?”因为我后吃,大家都说挺咸,我吃怎么不咸呢?我问性空,我说:“你吃的这个菜咸不咸?”他说:“我不知道咸不咸。”他也不知道咸不咸。他以为我在考他,实际上不是考他,我吃了半天也尝不出这个菜的咸和淡,光知道这个菜好吃,挺清凉,但是什么味不知道。就是花很大的努力想知道这个菜到底咸还是不咸,那也不行,舌头没有那种味觉,不知道。

这是什么原因?这个味觉它不分别了,就是因为平时不贪那种味道和香味所致。所以我们得靠平时控制这个贪心。不贪,不是说你吃饭的时候不贪,任何时候都要不贪,这才行。表面上看累得够呛,有时候憋得胸也很闷,甚至很难受,有时候躲过去喘口气。但是,给你的好处是很殊胜的。所以那时候就知道了,原来这个味觉是可以控制的,可以解决的。但后来这一行脚一放逸,就慢慢又恢复了。

所以说,有时候我们控制自己不贪,采取各种方法控制不贪吃,得到的好处是不可思议的,看着是少得了,但是你得的后面可是很多的,这是一个好处。

这个不吃得过多,还有一个地方应该注意,就是这个牙缝里的东西,也不能贪吃。我们吃完饭啦,有时候这个食物的腻质在舌苔上挂着,它也能产生一点味道,也能满足肚子的需要,满足饥饿这种想法的需要。这个在戒律上也是不允许的。还有牙里抠出的东西也不允许咽下去的。特别是在饥饿时候,牙里的食物有时候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个问题,过去在行脚的时候发现过。有一次,晚上走得很晚,很冷。不算太冷吧,就是在道上走,很清凉。因为我这个牙齿不好,漏缝也多。偶尔的,就有一个食物被嚼着了,就是从牙缝掉出一块食物来,被嚼着了。嚼着这个食物以后,胃里马上就有一种很愉快的感觉,不能说吃个半饱吧,最起码的这一块食物差不多能顶个五分之一,很解决问题。当时想:哎呀,这牙缝里留点食物,这也能满足人的需要。

就是说,人在这个困难的时候,贪心是这么强烈,而且它能扩大到叫你饱的感觉。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就知道这个妄想的厉害。所以佛制戒告诉我们,牙缝的东西也不允许吃。你看,这个起心动念多厉害,它会创造那么样一个饱的环境出来。所以说,我们不光是正常的斋饭不能贪吃,就是斋饭过后,舌腻上的东西,包括牙缝里的东西也不能吃。

如果我们平时这么样控制自己,才会有一个不多吃的问题。当我们一旦要贪吃的时候,我们就会生起惭愧心。你要是平时不锻炼,到时候想不贪,有时候你控制不了。吃了这个就想那个,最后吃来吃去就吃多了。你不让它吃,它就生气了,就起烦恼,“这不让我吃”,就是这样。

所以说,要自己想办法通过这几个方面来控制自己的饮食,不让自己饮食过多,但也不可以故意饿着自己。因为咱们日中一食,你们也是日中一食,而且你们还有体力活。也不能说:我干脆少吃,每天少吃,最后挺瘦了,不能干活了,那也不行。我们得根据因缘,一定要吃好,但不允许贪。两个方面都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这样的话,我们的饮食才能控制得很好。而且不光能断掉贪心,同样身体还能很好地去修行。这是讲到这个吃的方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妙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妙祥法师)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二 行堂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一 菩提三心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 抓住牛鼻子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九 恭敬心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八 无念才是正念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七 身体力行才是真愿力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六 剃度的标准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五 身心俱出家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四 降伏烦恼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三 发心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一 讲法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