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九)


   日期:2012/4/25 20: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九)
 
来源:http://manyuer.bokee.com     作者: 王翔      
 
  四、港大佛学中心第一学期日志(2003年11月)

  29日:天色渐渐昏沉了,心经Prajnaparamita -hrdaya-sutra的翻译也快结束了。下一个月就在寝室里工作了,如果进入哈佛神学院学习,真是一次重温西方文化的好机会。关于西方的文史哲,我已经放下了好些年,正好捡起来。

  28日:这是我给王邦维教授的一封信,放在这里存底,王老师是季羡林先生的弟子,这个学期我也忝列门墙,成了王先生的弟子。

  王老师:

  那篇文章只是一个粗浅的草稿,因为听说你要出发,所以临时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给您打印出来的。而且我个人才疏学浅,在学识上有很多的漏洞需要补充,而且又是用英文来写,无法很好地表达,所以我才要继续求学和磨练,慢慢地提高。这篇文章不过是投石问路,寻找学习的机会而已。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有很多资料上没有时间去检索和阅读,所以会留待以后慢慢地提高。这篇文章不过是投石问路,寻找学习的机会而已。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有很多资料上没有时间去检索和阅读,所以会留待以后慢慢地提高。其时自己还远没有满意,在我看来,起码还需要半年,才能交出比较像样的稿子。学习佛学或者艺术史都是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耶鲁的时候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看得很清楚了。其实非常希望国内的资料研究等等能够有长足的进步,谁不愿意在自己的祖国学习呢,有朝一日也希望北大的学生不必纷纷出国,可以没有顾虑地在自己国家的大学里求学。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天。

  26 日:这两天去听了Hartman教授的讲座,觉得要学的东西可太多了。只能是慢慢来了。不过今天的讲座很精彩,讲的是关于中亚和印度的佛教文本,有许多精彩的照片和地图。不过对于一些艺术史的问题,Hartman教授不是很熟练,毕竟艺术史需要漫长的训练啊,让我慢慢来吧,一步一个脚印。学习到了这个阶段,不光是心愿的问题了,而是健康、机遇、后勤保障等等加在一起的问题了。在张承志的新书上发现了刺杀恩铭的革命家徐锡麟的一首诗,摘录如下:

  瞥眼顿心惊,分明故物存。摩挲应有泪,寂寞竟无声。在昔醒尘梦,如今听品评。偶然一扪拭,隐作不平鸣。

  我最喜欢的是第三第四句,感情深挚,性情之笔。

香港大学

  25 日:图书馆里新书已经上架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流连忘返,似乎又回到了自由读书的时代。其实在图书馆二楼,常常经过英国文学的几排书架,可是我只能匆匆浏览一眼,看到几个往日非常熟悉的名字。我想神学院的学习机会其实就是重新捡起西方文化的绝好机会啊。对于中世纪的世界,圣经解释学,伊斯兰世界,当然还有佛学的课程都可以选啊。希望我有这个机会。

  21 日:刚才查宗教学者kitagawa的书,港大11本,耶鲁32本,哈佛32本,国会图书馆25本,西北大学28本,北大6本,南大3本,这结果准确地反映了各个学校至少在西文上的收藏差距。晚上听着圣歌,一边做着申请的工作,感觉还不错,学校里虽然学习压力大,但是还是自由啊。

  20日:我觉得我应该先拿下宗教学的博士,因为宗教学比艺术史要难许多,与此同时我可以在7年之内掌握了德语、法语、日语、西藏文,甚至是阿拉伯文和韩文,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世界,现在我的问题就是没有那么多时间,想学的东西真的是很多。在学习中教学的同时,看看艺术史的画册作为调剂,至少可以在很多年内完成艺术史研究的素材(图像)的阅读。我觉得自己已经学习日本艺术史,因为中国真的没有什么这方面的专家。

  19日:学校里的新书有上级图书馆上了接近千册的各种文字的好书,看得我如痴如醉,真的是很精彩。看来今天又要忙得不可开交了,在图书馆要忙到10点钟了。我自己先拿了五本来过过瘾:《做一年》《中国的世界遗产》《北大文学记》《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近代中国佛教与基督宗教的相遇》。

  16日:从现在开始,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在宗教学和艺术史这两个领域都拿到博士学位,如果健康允许,时机成熟,我的学习将在无比辽阔的领域展开,这个梦想其实已经为我的一生定位,就算可以实现,也要占去12年的光阴,将最好的年华都投于其中,进入至少10种语言背后的广袤的文明世界,涉足全球各大宗教和数种古典的人文传统。我觉得冯象先生就是很好的榜样,他的生平,从云南插队,到哈佛和耶鲁的博士,真正是一个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典范。

  15日:多年前在张承志的书中读到过许多美妙而又纯朴的西北民谣,后来一直没有再去寻找,而曾经想过做些研究,也因为无暇而作罢了。今天图书馆也没什么人,就趁着休息的间隙跑到六楼去看看,我最喜欢的一首暂时没有找到,但是却发现了两首很熟悉的民歌,就把它抄录出来,以后也可以常读。一首是蒙古的民歌,另一首是西北的“花儿”,可以看得出,虽然简单而没有修饰,但是纯朴而又大胆,情感真挚奔放,就如明清时期汉族民间的歌谣。

  13 日:晚上是王邦维先生的“印度佛教史”,所以下午3个小时就用来学习印度学。中午吃完饭,就跑到6楼去转转,结果看到一批很好的藏学书籍。下个学期开始学习藏学,真的是很兴奋。在这个领域也有一大批响当当的人物和伟大作品。我开始真正的学术训练两年之后,现在才算是爱上了学术,能够体会它的美了。我自己的体会,有一种感觉让我心驰神往,这种感觉贯穿于我对学术的向往和过去的学习世界之中,这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无限广阔的美感,这是牺牲和强烈的宗教般的颤栗,这些美感在相当精彩的作品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激励着理想青年前行。

  12日:在图书馆里常常会有新发现,比如中间去喝杯水就偶遇了斯坦因的名作“古代和阗”(Ancient Khotan: A. Stein),这部巨书国内不易见到,图书馆里就算是有也很难借出来。再比如昨天也是一次休息就偶然看到了勒柯克的“高昌”( Chotscho : Facsimile-Wiedergaben der wichtigeren Funde der ersten K?niglich preussischen Expedition nach Turfan in Ost-Turkistan / Albert von le Coq),也是一部经典,虽然翻成了中文,但是印刷的质量不敢恭维,和原作一比有相当的差距。所以港大的图书馆我要承认还是有其长处的。现在的晚上,天气转凉了,图书馆里也人烟稀少。我有时候一个人去中亚部分翻翻书,看到许多杰出人士的作品, 在这繁华的香港,寂寞的图书馆里,宛如回到了东方学初现曙光,各种人物踏入中亚和中国西部的探险时代。

  11日:今天偶然看到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所说的一段话:“要深入了解问题,不孤独不行,吃玩乐只是凑热闹的活动,对自己没什么好。要研究一个问题便要回到孤独,让书本围绕你,清静地想,从孤独中发掘光芒。”现在读这段话,算是有了感觉。今年不知为何才有了真正的做学问的感觉,要知道有些障碍没法绕过去,只能想办法克服,在学问上就是下死功夫吧。学术的传统,语言都要慢慢去学了。这几天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乘着间隙的时间跑到文学的书架旁边转了转,好像回到了由诗人、文学家、批评家组成的英国文学时代,令人怀念。

  10日:在佛学和艺术史这两个领域,我真的是很想都拿下博士学位,但是天知道这样付出怎样的代价和时间,就算经过漫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一个博士学位,又怎么能一直做学生而读第二个学位呢,不过这真的是太具有诱惑和挑战性了,能够让我深入这些无边的领域。其实在一流的大学里,虽然看起来天天读书,但是比起在几百人的单位里工作,研究性的工作和附带的在学院里的特权,让我们面对着一个汪洋一般的世界。

  8日:这两天一直在图书馆做研究,这两个月大概都是这样吧。今天是周末,其实这三年来,除了假期,周末对我来说几乎不存在,不过做我这样的工作完全不同于工作时候的加班,我们是主动地去做,这种长时期的训练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修炼,也想是职业初段的选手在日夜磨练梦想成为九段棋手。我下去买罐柠檬茶,看到一拨人在庆祝什么,我就像个旁观者。不过对我来说,最后的目标始终是哈佛、普林斯顿这样的一流院校,所以我在这里似乎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罢了。为了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我唯有刻苦磨砺,提高水准。

  6 日:今天看新闻,发现旅行者一号已经飞行了135亿公里,达到了太阳系的边缘,正在准备向星际空间挺进,我兴奋地跑到NASA和Nature的网站看了相关的文章。记的10几年前,我看过一套名为“世界之最”的书籍,里面就提到了旅行者1号和2号,没想到过了这些年,又一次听到了它们的消息。

  5 日:目前对我的学习和研究来说,日语和法语是同等重要的语言,需要悉心去学习,但是时间不够只能拉长战线,慢慢来。目前除了佛学,我已经开始涉及印度学和藏学,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逐渐地进入日本学、宗教学、中亚学、考古学、基督教学、道教、伊斯兰学等领域,不过这真的是漫长的战斗啊。

  3日:今日是在图书馆开始闭关的第一天,感觉很不错,每过45分钟就休息,听音乐喝水什么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       港大佛学中心)(五明学佛网: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       港大佛学中心)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十五)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十四)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十三)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十二)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十一)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十)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八)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七)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六)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五)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四) 

 一位耶鲁佛学博士的佛学研究之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