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3701.
李向平教授:中國當代佛教的社會建設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認同模式 (949)
3702.
李向平教授:人間佛教實踐與中國公民社會 (904)
3703.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會”如何可能?——中國佛教公共形象的社會建構 (986)
3704.
李向平教授:中國當代佛教經濟的“社會性”刍議 (842)
3705.
李向平教授:法脈——教派:法相唯識宗之中國命運 (984)
3706.
李向平教授:禅宗信仰及其實踐模式——以民間禅宗為對象 (808)
3707.
李向平教授:信仰轉形:從大師型到儀式化——永明延壽的禅淨合一思想及其歷史影響 (727)
3708.
賴永海教授:因果圓融與即本即始 (2726)
3709.
龔隽教授:禅宗歷史上的“方便通經” (792)
3710.
沈海燕教授:觀心 (1049)
3711.
沈海燕教授:煩惱即菩提——天台善惡相即的理論 (1148)
3712.
沈海燕教授:論一心包容宇宙萬法 (795)
3713.
沈海燕教授:論智者大師的時空觀 (641)
3714.
沈海燕教授:“人間佛教”的實踐者——論真禅法師的思想及其對當代佛教的影響 (803)
3715.
沈海燕教授:論天台“一即一切”符號诠釋的承繼和發揚 (564)
3716.
沈海燕教授:《妙法蓮華經玄義》管窺 (674)
3717.
沈海燕教授:圓滿的成佛之境 (936)
3718.
沈海燕教授:《法華玄義》的成就 (770)
3719.
沈海燕教授:天台智顗對法華妙理的開展 (621)
3720.
沈海燕教授:境妙究竟——從《妙法蓮華經玄義》中看天台智顗對真理的論述 (575)
3721.
沈海燕教授:論天台判教的三條標准 (664)
3722.
陳兵教授:中國佛教的圓融精神及其當代意義 (967)
3723.
嚴耀中教授:綜說中國佛教斷肉食蔬之意義 (951)
3724.
嚴耀中教授:關於《法顯傳》中的婆羅門教 (565)
3725.
嚴耀中教授:佛教的現實關懷與僧侶使命 (783)
3726.
嚴耀中教授:試說世俗文獻中的佛教內容 (611)
3727.
嚴耀中教授:唐以後唯識學的南下 (576)
3728.
嚴耀中教授:論占卜與隋唐佛教的結合 (720)
3729.
嚴耀中教授:試論佛教史學 (604)
3730.
嚴耀中教授:試論宗教文獻學 (560)
3731.
嚴耀中教授:墓志祭文中的唐代婦女佛教信仰 (814)
3732.
嚴耀中教授:會昌滅佛後的湖州唐陀羅尼經幢——兼論武宗滅法對佛教的影響 (757)
3733.
嚴耀中教授:中國佛教世俗化的一個標識――關於唐宋文獻中“肉身菩薩”的若干分析 (756)
3734.
嚴耀中教授:禅密二宗關系述論 (787)
3735.
嚴耀中教授:戒律在雲南佛教中的實施 (754)
3736.
嚴耀中教授:試論中國佛教戒律的特點 (775)
3737.
嚴耀中教授:對《禅門清規》背景與影響的幾點認識 (480)
3738.
嚴耀中教授:他人在先——儒、佛兩家共同的人文情懷 (521)
3739.
嚴耀中教授:以圓融姿態面向新挑戰的佛教 (513)
3740.
嚴耀中教授:突現佛教思想的基本點——評業露華《中國佛教倫理思想》 (622)
3741.
嚴耀中教授:酒肉和尚現象試釋 (688)
3742.
嚴耀中教授:佛教戒律與唐代婦女家庭生活 (1191)
3743.
嚴耀中教授:從阿賴耶識之染、熏說生命現象——對中土唯識學的一點體會 (1069)
3744.
呂有祥教授:永明延壽禅師論念佛與修禅 (2304)
3745.
呂有祥教授:佛教辯證思維略析 (644)
3746.
呂有祥教授:略說彌勒菩薩中國化及其精神內涵 (1560)
3747.
呂有祥教授:佛教使命與人間佛教的傑出踐行者——真禅大師圓寂十周年紀念 (759)
3748.
呂有祥教授:馬祖禅風述略 (528)
3749.
呂有祥教授:自利利他精神的現代價值 (675)
3750.
呂有祥教授:楚山紹琦禅學思想概述 (48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