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3651.
任傑居士:回憶能海法師 (412)
3652.
蔡日新居士:正傳禅師 (429)
3653.
陳燕珠居士:善念帶來樂果 (395)
3654.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附後:解脫的聖者八風不動 (413)
3655.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結語 (301)
3656.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四聖谛 (427)
3657.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三法印 (337)
3658.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中道的佛教 (445)
3659.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學佛三要門 (465)
3660.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究竟圓滿的佛陀三德 (418)
3661.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人類有三特勝可以學佛 (660)
3662.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佛法以有情為中心 (484)
3663.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切莫誤解佛教 (527)
3664.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重視人間的佛教 (407)
3665.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佛陀 (375)
3666.
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自序 (312)
3667.
陳兵教授:佛教輪回說的鮮明特點 (1336)
3668.
鈴木大拙教授:叢林生活的中心思想 (739)
3669.
唐仲容居士:改造人生宇宙的偉大導師 (493)
3670.
陳兵教授:佛法對科學的啟迪 (360)
3671.
樓宇烈教授:佛教的現代啟示意義 (548)
3672.
李向平教授:佛教文化與現代世界 (486)
3673.
李向平教授:禅者眼中的和諧社會 (454)
3674.
李向平教授:人間佛教的現代轉換及其意義 (519)
3675.
李向平教授:雞足山與現代中國佛教——大師弘化型佛教的現代典范 (492)
3676.
李向平教授:寺院經濟是佛教發展之必需 (549)
3677.
李向平教授:因緣和合——佛教和平觀的現代意義 (992)
3678.
李向平教授:傳統中國佛教的制度分析 (496)
3679.
李向平教授:佛教人間 心心相印 (536)
3680.
李向平教授:中國佛教的和諧理性模式——從“心”開始的功德本體論 (927)
3681.
李向平教授:佛教中的“真與俗”對立嗎? (669)
3682.
李向平教授:佛教的和平特征 (564)
3683.
李向平教授:真禅法師與上海佛教 (793)
3684.
李向平教授:功德與慈善之辯——關於佛教慈善義賣現象的討論 (892)
3685.
李向平教授:當代中國宗教格局的關系建構——以佛教基督教的交往關系為例 (618)
3686.
李向平教授:人間佛教的現代轉換及其意義 (566)
3687.
李向平教授:用“佛教社會”來建設“和諧社會” (522)
3688.
李向平教授:精英“老板宗教徒”:真信仰還是假信仰? (473)
3689.
李向平教授:佛教慈善義賣是否等同做功德 (843)
3690.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會化還是世俗化 是誰捆綁了寺廟 (449)
3691.
李向平教授:如何構建“佛教社會”?廟要像廟 僧要像僧 (357)
3692.
李向平教授:功德與慈善不能混同為一件事情 (2845)
3693.
李向平教授:信仰共同體與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1591)
3694.
李向平教授:信仰如無法律 精神必定走私 (1395)
3695.
李向平教授:生活即是信仰 (1864)
3696.
李向平教授:宗教信仰不等於科學——從佛法與科學的關系談起 (1646)
3697.
李向平教授:別讓佛教淪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1772)
3698.
李向平教授:生態佛學論——佛教信仰的環保理念 (1023)
3699.
李向平教授:中國當代佛教的社會建設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認同模式 (948)
3700.
李向平教授:人間佛教實踐與中國公民社會 (904)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