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熊十力的哲学思想


   日期:2023/6/28 2: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熊十力的哲学思想

蔡惠明

熊十力(一八八四—一九六八)原名升桓,字子真,湖北黄冈人。曾参加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到南京杨仁山居士创办的支那内学院研究佛学,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期间讲学于四川复性学院。他融会儒释思想,发挥“周易”、宋明理学和佛教法相唯识之学,提出“新唯识论”,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重视。巨赞法师不同意他的观点,多次撰文评述,发表于北京“法音”双月刊。熊十力的另一着作“佛家名相通释”,曾被誉为“简明佛学辞典”。该书分上、下二卷。上卷据“大乘五蕴论”,依法相思想体系,分条沂理,诠释五位百法。下卷据“成唯识论”,依唯识思想体系,“抉择旨归,搜寻义蕴”,讲说唯识诸名相。他舍弃了佛学上种多派系纠缠不清的叙述,从佛学上整体性与连贯性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发挥佛学的体系,探究其间的有机关联,这无疑给读者指出了免入迷津的途径,因此受到初学者的欢迎。同时,这本书以一个名词为一条目的形式加以编排论述,既便于寻检,又可使佛学名相望而生畏的人顺藤摸瓜,搞清来龙去脉。因此熊十力的哲学思想影响较大。其他哲学着作还有“破“新唯识论””、“十力论学语要”、“体用论”、“明心篇”、“乾坤衍”、“原儒”等,大约三百余万言。熊十力其人其书,在英、美、法国编写大型百科全书中都有专条论列,海外华裔学术界更是将他奉为擘头,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园的一株奇葩。

梁启超曾说过:“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联系。”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漱溟等,熊十力也不例外。他提出的“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融佛家各宗和儒道诸家为一胪,以“体用不二”、“翕辟成变”、“反求自识”为纲宗,深邃独到,有其创新的一面。但佛学毕竟包含出间、出世两个方面,有其因明逻辑,缘起性空的基本观点,不能生套硬搬,作大杂会,这也是巨赞法师不同意他的部份哲学论证的原因所在。十年内乱时期,熊十力哲学思想并不例外地贴上“五四以来反动思想学说”的封签而被打入冶宫。一九八五年年底,在熊十力家乡湖北黄冈举行了“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到会参加的有海内外学者一百多人,收到论文六十多篇,着作一部,大家从各个角度对熊十力和他的哲学思想作了深入的探讨,着名学者侯外庐、任继愈等都比较客观地评述了熊十力的学说成就。武汉大学郭齐勇编着的“熊十力及其哲学”,更是国内第一部研究熊十力的学术专着。作者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熊十力哲学的命题、范畴及其产生这种哲学思想渊源、文化气氛作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另外,中华书局将继续出版由着名哲学家萧挺文、汤一介教授主编的“熊十力论着集”,形成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的一股方兴未艾的势头。

熊十力在“心书”中对佛教作了这样的评述:“古今言哲理者,最精莫如佛,而教外别传之旨,尤为卓绝。”他又笃信输回,认为“此处信不及,则佛之教义,全盘推翻”,他推崇章太炎“大乘佛教缘起考”中的“大乘胜义,在先立如来藏识,藏识之名,本由小乘无我、数论神我相较而成”的说法,他在“破新唯识论”中写道:

“世亲出入外小,晚乃向大,尝为金十七颂造长行,足知其影响于数论者甚深。数论立胜性以为变易之根,世亲立种为现变之因,颇与相类。但有不同者,则不以为恒常法,而又为赖耶所摄持。要其大端甚是,则无可掩。”可见熊十力的佛学基本论点,是深受章太炎的影响的。

“十力语要”说:““杂阿合”等四阿含为原始佛家思想。吾尝据“杂阿含”以求原始佛家思想,而谓是期思想只是人生论。”这就是熊十力“新唯识论”所谓世亲始尊识能变,以明宇宙缘起的注解。其实,熊十力所得的结论是主观的臆测。“长阿含经”中论述山海四洲、诸天诸趣等,皆为大乘所本,难道说不是宇宙论吗?俗话说:“尽己则尽物,知人则知天,”(这“天”宇就是指宇宙),难道能把宇宙人生一分为二吗?至于世亲之所以独详宇宙缘起的原因,是有其历史发展的原因的。熊十力如果能从二八足”、“婆娑”、“俱舍”、“正理”、“杂心”、“成实”等论中求证,当能悟到世亲立说的根源吧。

“十力语要”在答李德华提问中说:

“烦恼无始有终,不可说烦恼终。假其无终,则佛法不必修行,以烦恼无终故。唯其有终,所以贵用修行,以沂伏此烦恼而令其终断也。先生意为烦恼从何而来,佛家于此问题从不解答。此中意义深微,难以言显,烦恼本不实在,如何可追问来由?须知追问来由,便已是执着之心,即烦恼发现也。

这段答问看来顺理成章,其实却有片面性。说烦恼有终是对的,但认为佛家从不解答烦恼从何而来并不正确。烦恼无实,正应问明来处,然后可以下手修行,存而不论,怎能解决问题?至于所谓“追问来由,即是烦恼发现”,虽也有点道理,但近于禅宗的“打机锋”。唐复礼法师曾作偈云:

“真法性本净,妄念何由起?许妄从真生,此妄安可止。无初则无末,有终应有始。无始而有终,长怀懵斯理。愿为开秘密,祈之出生死。”

说明“始”与“终”是对待立的。无始不可以有终,圆环是没有始终的。有终则必有始,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无起尽的。所以无始有终之言,实与世间相连。因为始、终两个时间上的概念,是依因果或过去、现在、未来三时而立名的。因果三时,都是我们认识上的“影像相分”,或者叫做“分位假法”,都没有实体,也没有实在界限可得。所以终之与始,都不是绝对相因;既非绝对相因,怀疑无始而有终,或责问有终必有始,就未免拘于一曲,所以“四明”说“不可答也”。如果能进而研究所以假立分位的原因,则一切疑难,就焕然求释了。熊十力在名相中钻牛角尖,自然“此路不通l。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发表后,曾引起论战,如“破新唯识论”、“破破新唯识论”等,一时众说纷纭,引人瞩目。虽然熊十力并不是真正的佛学家,他的融通佛儒道的观点不免牵强附会,但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求索生涯中,刻苦砥磡,勤于着述的精神,还是值得推崇的。我们认为,对于一种思想形态的把握,应该从特定历史环境下去开掘,因为“每一个哲学在全部过程里是一种特殊的发展阶段,有它一定的地位。在这地位里,有它的真实意义和价值。”对熊十力哲学思想的研究也适用于这个原则。祭元培在“熊子真心书序”中说:“贯通百家,融会儒佛,其究也乃欲以老氏清心寡欲之旨,养其至大至刚之气。”这实际上是熊十力哲学的实质,佛学只不过是用来装肴外表而已。

摘自《内明》185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