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二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七百零五

  日期:2011/9/23 20:48:08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0五卷)  2002/5/1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705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依章别释里面的第一个大段「起具因缘」。看解释:

  【何者为十,所谓如来神力故。】

  这是第一句,上一次跟大家介绍过了,再看第二句:

  【法应如是故。】

  这一大段总有十句,普贤菩萨为我们说明世界的来源,所以然的道理。我们常常会怀疑为什么有这个世界?世界怎么来的?头一句就是讲「如来神力故」,这个意思昨天跟诸位说得很明白、说得很清楚。这里头道理很深,实实在在很难体会得,法界确确实实是一真。这里面归结到究竟,就是一个觉迷,觉则称诸佛如来,称佛、称如来;迷,称众生、称凡夫。实实在在它是一体,在理上讲称为法性,从事相上讲称为法身。法身是所现,法性是能现。为什么现?今天这第二句:法尔如是,这是自自然然的。眼为什么能见?耳为什么能听?鼻为什么能嗅?佛法里面给你解答,法尔如是。所以一切觉者、觉悟的人帮助不觉,为什么帮助不觉?法尔如是,自自然然的,没有一丝毫勉强,没有一丝毫意思在。要加一点意思在,是凡夫、是众生,是不觉。觉悟了,哪有意思?

  六祖惠能大师问永嘉:「你还有分别吗?」永嘉说:「分别亦非意。」就是说对一切还没有觉悟的众生,无论是分别、无论是执着,决定没有意。没有意才是真正觉悟,有自己意思在里头没有觉,还在迷。迷有浅深不同,迷得浅的人不造罪业,迷得深的人念念依然造罪业,他还要去受六道轮回的苦报。觉,有一些觉的程度的人,一定程度的人不造恶业,不造恶业肯定不再受六道轮回的苦报,他超越了,他解脱了。他对于一切众生的服务,对于一切众生的协助,全心全力,无怨无悔。什么原因?可以说如来神力加持,法尔如是。这是真因,没有人懂。他要是懂得,他觉悟了。他要是懂得,我相信他对于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一个恶念,念念纯善,念念纯净,一定是这个样子。所以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讲,他讲十种因缘,前面三种是总说,当中有四种是别说,末后三句是说「融摄转变」,互相交融,这里面有变化。

  前面三句,第一句「如来神力」,大师说:一切净土、秽土,皆是如来通慧力成。通是神通,是如来神通智慧这个力成就的。昨天我也跟诸位用比喻说过,我们要想教育子弟、要想教育众生,先要有一个场所。教育你家里面的子弟,你也得去搞一个教室,请个老师来教,这从前叫私塾,家里面的子弟到私塾上学。现在我们要教化这个社会上的年轻人,要办学校。私塾、学校就是器世间,安顿这些众生的。我们知道,我们从小家里面的私塾、学校、学堂,是父母、是长辈、是先贤他们为我们办的。在这个虚空法界里面的无量无边的剎土,是诸佛如来他们的智慧神通为一切没有觉悟的众生安顿的道场,一个道理!一样的事情!所以这些剎土不是佛自己享受的,是为众生而设立的。佛在这个地方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分,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化众生,帮助他觉悟。我们今天看到的无量无边剎土,前面跟诸位说,土有四种,法性土、受用土,受用土里有自受用、有他受用;再加上变化土。剎土无量无边,归纳起来,总不外乎这四类。

  从如来这边讲,这是变化土,他受用土;从我们自己本身来讲,我们迷而不觉,业报土。所以我们知道,我们今天居住的地球、星系,星系还有大星系,我们都不能够脱离的。我们现在晓得,至少现在我们知道两种力量:一种是佛力加持,一种是我们的业力。我们的业力纵然不善,但是佛力是善的,所以这个剎土还能维持。如果有一天我们造的业是十恶业,一丝毫善都没有了,那个佛的力量加不上。诸位要晓得,佛能够加持是相对的,我们有一分善,佛加一分;我们有两分善,佛加两分;我们有十分善,佛加十分。这样说起来,佛对众生的加持还是不平等,那你就错了,佛加持是平等的。不平等的现象从哪里来的?是从众生接受,我们自己有一分善,佛的加持是圆满,但是我们只能够接受一分;我们有两分善意,我们在佛的加持里接受两分,是这个道理。佛的加持是平等的、是究竟圆满的,决定没有差等,差等在我们自己这一方。

  佛教导我们断恶修善,用意在哪里?对于佛的加持多多的摄取,对我们生活、开智慧、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大有帮助。为什么不好好的学习?所以从佛这一面来说,可以说一切剎土都是佛土。在《华严经》下面会讲莲华藏海、华藏世界,这是毘卢遮那佛的佛土。这里头有净土、有秽土,西方极乐世界也在华藏世界里面,是净土;我们娑婆世界也在华藏世界里面,是秽土。无论是净土、是秽土,都是佛土。就佛的境界来说,全是净土,没有秽土。我们今天居住的世间五浊恶世,五浊恶世是佛随顺我们凡夫、迷惑颠倒凡夫而说的,不是他自己的境界;他自己的境界,我们这个地球依然是净土。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称为不思议境界。

  其实我们要真正做佛的好学生,佛教给我们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我们真的把它放下了,随顺佛陀教诲,我们百分之百依教奉行;然后你功夫到一定的程度,并不要很高,果然能够认真依教奉行,三年到五年,这时间不长,佛菩萨的境界你就能体会得几分。虽然是少分,受用不可思议。佛在经上讲这些话,我们听得懂,我们能体会得,这就是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我能够懂得几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烦恼习气没断,佛陀的教诲我们没有完全照做,这个样子学佛,你就是学上三百年,如来真实义不懂。我虽然在这里讲,可以说讲得很白、讲得很仔细,实在讲讲得很啰嗦,你有没有懂?没有懂。在古时候没有人懂就不讲了,讲了是浪费口舌,佛法的术语叫闲言语、闲话,可以不讲了。为什么今天我在这里还要讲?你虽然听不懂,有人能听懂。

  我今天讲经在摄影棚,我面对的是录象机,同时网络传送出去。这个录像将来做成VCD、DVD流通出去,一万个人当中也许有一两个他听懂了,那是当机者。还有一个状况,说起来一般人很难接受的,鬼神在听。哪些鬼神?九法界的鬼神。我遇到不少的灵媒,这些灵媒彼此都不认识,都没有交往过,但是都传递这个讯息给我。所以我在讲经之前、讲经之后我礼佛,我礼佛是拜六拜;第一拜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我们根本的老师;第二拜南无本师阿弥陀如来;第三拜我们现在讲《华严经》,南无本师毘卢遮那如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第四拜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众菩萨;第五拜南无老师、护法菩萨,教我的三位老师: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师、方东美老师,第五拜这里头老师护法,韩馆长是护法,李木源居士是护法,还有许许多多护持正法的,我都在这里礼拜;最后一拜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尊神,他们在听。

  我这么大年岁,我知道我该走了,所以晚年这几年全心全力养自己纯善纯净之心。我一定要做到不容毫分不净夹杂,不容毫分不善夹杂,念念在大经。我升座之前礼拜,讲完下座之后礼拜,知恩报恩。别人怎么对我,他的事情!我要晓得我要怎样对人,我要以诸佛如来、法身菩萨这种心行对一切众生。这是我现前所学的,往后这个境界只会往上提升,绝对不会退转。为什么不会退转?念念在经教。现代人三天不念经就完全退转,老毛病、老习气全都出现;我今天这个能力,我自己衡量大概还能支持三个月,我要是三个月不读经的话,我还能保持得住;三个月以上,我自己不敢讲了,我没有把握,三个月很难!要知道我搞了五十年,讲台上四十四年,才能够做到三个月不违背佛陀的教诲。我每天不离开经教,我常讲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天天是用佛菩萨的眼睛看世界,用佛菩萨的耳朵来听一切音声,所以都是清净的,都是善好的,我们学佛就在这个地方学习。千万不能够随顺烦恼,千万不能随顺习气,随顺烦恼习气没有不造业的,造业不能不受果报。要知道善恶业报快得很,感应道交。真的是所谓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必得恶报,因果分明,佛法也离不开因果的原理原则。

  第二句『法应如是』,佛经里头术语叫法尔,或者称为法性,法性那就是普贤菩萨所入三昧里面讲的「一切诸佛毘卢遮那如来藏身」,这是讲的法性,是以本师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清凉大师说,「恒顿变起外诸器界」,这是讲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今天讲的宇宙太空、星球、星系,无量无边,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清凉在批注里面说的,「即以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恒是恒常,顿说明不是渐渐的。这两个字用得好,这个境界忽然现前了。像什么?现在每位同学你们家里都有电视,你把电视按钮一打开,这个现象不是立刻就现前了吗?不是有先后次第,没有!突然之间一下就现前了,这叫顿变。如果你说「不对,我看有次第、有先后」,那你看错了,你看有次第、有先后,那是相续相。如果就从前这个电影片、电影那个电影片来看,佛讲的顿变的意思更明显,明白的显现。

  我们知道电影的原理它是用速度,快速,我们今天讲高速度,把一张一张的影片放出来。它一张一张是有连续的,我们今天讲动画。实在讲电影就是动画,可是它一张一张的,的确是不动的。它一秒钟给你看二十四张照片,一秒钟二十四张。它的镜头打开放一张,放一张之后马上就关掉,又换一张,再打开你看到第二张。这样一秒钟开关二十四次,让你连续看二十四张,你被这个幻相迷住,你好像以为那是真的。它每一张打开的时候叫顿现,没有先后。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剎土众生森罗万象是顿变的,决定没有先后次第;先后次第,那就是相续相。要知道每一张相都是独立的,我们所看到的是上面这一张跟底下一张大同小异,小异连续出来的时候,我们就看到里面有动作,其实它是不动的,这个道理现在一般中学生都能理解。从这些道理上,你再来看看佛在经上所讲的宇宙的真相,你容易懂得了。

  宇宙的来源,今天一般人走一个错误观念,那个观念以为是进化的。这个进化是从相续相,相续相是假的。历史的演变是相续相,佛与法身菩萨看的不是相续相,他看的是真相,真相是不动相。就像我们迷的人看电影银幕,完全入了虚幻的境界。觉悟的人看什么东西?他不是看银幕,他看底片,那一大卷底片,一展开一张一张的,张张不一样。一个看底片,真相看出来了;一个看银幕,幻相。我这个比喻你们细细去观察,对你了解这一品经文会有很大的帮助。觉悟的人看宇宙是看底片,迷惑的众生是看银幕,他不知道有底片,他没有见过底片。所以,你跟他讲世界相都是如如不动的,都是剎那生灭的,生灭速度之快我们没有法子想象。电影我们清楚,一秒钟才二十四个生灭,那很容易觉察出来。

  《仁王经》上世尊方便说,不是真实说。我在前面详细讲过,用过好几个小时,跟诸位说明这个现象。《仁王经》上说,一弹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灭,实在讲这很少,一秒钟我们弹四次,四乘六十乘九百,两个十万八千,一秒钟里头有两个十万八千的就像我们电视镜头的开合。现在一秒钟二十四个开合已经把我们迷住,佛说我们现前这个世间,这是一个立体的电影,它的速度多快?一秒钟是二十一万六千个生灭,就是开关,我们怎么会晓得这个世间是虚幻的、是假的?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讲真话。佛这个说法依旧是方便说,真实说速度还不只这个样子。我前面讲过,现在不再重复了。佛为什么不真实说?用不着!此地也是讲假说,他每一句后面「略说十种因缘,若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这个意思说得很清楚,这是略说;要广说者,这个现象的生灭快到什么程度?那真是世界海微尘数,一秒钟!一秒钟里头有世界海微尘数的生灭。

  这给你讲真话,你怎么能够觉察得到这个世间是假的?你真正了解、明白,你对这个世间的观察就不一样。为什么?晓得真的《般若经》上所说的,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对于一切人事物控制、占有的这些念头一扫而空,你入了佛的境界。这些幻相在面前可以受用,不可以占有。这个话我讲了几十年,受用什么?就像作梦一样,梦里面境界可以受用,不能占有,你要占有很辛苦,一醒过来,空的!你什么也没有占到。你能把世界像佛在《金刚经》上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聪明了,你真的觉悟了,这个世间一切确确实实是梦幻泡影。我在这个世间游戏,你才真正能做到身心世界万缘放下,你的心多清净,一尘不染。为什么不染?法尔如是!你不能染,稍稍染一点你就迷了,你就胡涂了,你就错了。为什么?空无所有,记住「毕竟空,不可得,无所有」。唯有佛说真话!

  在这个境界里头,你的真心、本性里面本具的德能相好才能够现前,圆满的现前。虽然圆满的现前、平等的现前,众生所得的受用不一样。众生好比是个容器一样,容器大小不相等,佛菩萨恩德的润泽就像下雨一样,雨落下来在这个地方是平等的,我们用容器去接水,我这个容器很小,一会儿就接满;人家拿的容器很大,用个盆、用个钵,他接的就比我多。不是老天爷降下来的雨水不平等,「我怎么这么一点点,你怎么那么一大盆?」个人容器不一样。你的量大,你得的就大、就多;你的量小,你得到的就小,你得到的就少;你要是完全没有量,没有量就好比是没有容器,你什么都见不到,只是你一身打湿而已!你接不到。众生根器不相同,得到佛力加持不一样。

  清凉在批注里头他还有个假设,「若云法尔者,谓有问言,何以诸佛众生起于剎土?」大师非常慈悲,设这个问答来帮我们解释。如果说法尔如是,为什么诸佛、众生起于剎土?清凉大师给我们解答的说:「法应如是」,法是法性,应是自自然然是这个样子。就好像我前面跟诸位举的这个例子,眼为什么它能见?耳为什么它能听?现在科学家说眼球的组织、眼球的构造跟耳的构造不一样,所以那个构造能听,这个构造能见。好像这种解释,把这个问题给我们解答了,我们听了好像也满意。可是要是真正碰到心思细密的人,他再问你一个问题,你怎么办?人刚刚死的时候,这个眼球组织还没坏,耳根的神经系统组织也没有坏,为什么他不能见?他不能听?你又怎么答复?麻烦就来了。所以今天科学家所研究的东西,有很多是一知半解,不能再追究,一追究问题又出来了。

  佛在经上讲过,《楞严经》上就有。《楞严经》上讲眼为什么能见?九缘生识。见实在讲是见性见,听是见性听,那个性能见、能听,那是法尔如是;虽然法尔如是,它还要有缘,缘不具足,还是不能见、还是不能听。就像电视屏幕的现相一样,里面所有的机器结构那是缘,那不是因;真正的因在哪里?真正的因在摄影棚,面对着这个人来摄像,这是真正的因,所有一切机械、一切设备那是缘。由此可知,今天科学家所有在那里研究得出来的都是缘,不是第一个因,第一个因找不到。佛给我们讲这第一个因,就是法尔如是。唯识经论里面说得详细,藏识变起,那就要讲到「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是从第二义上说。可是第一义,诸位记住这个地方的经文「法应如是」,法应如是讲的是第一义。这些经文要用现在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属于物理,属于物理学、属于心理学,非常高深的物理跟心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请看「起具因缘」第三句:

  【一切众生行业故。】

  这一句是讲众生的造作,行是行为,行为很多。佛教导众生,把众生一切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起心动念,我们常讲的思想、见解,意业的行为;第二类是言语,言语是口业的行为;第三类是身体的造作,身业的行为。所以行为再多,概括起来不外乎这三大类,我们称为三业。业是行为造作的结果,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我们常常问「你做什么事?」事情做完之后,那就是业。你看看现在的学生在学校念书,学了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天天上课,这在造作,造作完毕之后就结业,所以学生这些练习本子叫作业薄。业就是成绩,小学六年念完,毕业了。所以我们要懂得,业是造作的结果。佛家讲你所造作的一切,不论是善、恶、无记,印象,现在人讲印象,佛家不叫印象,佛家叫种子,现在人讲印象,你造作的你一定有印象。佛家讲种子,种子落在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像一个仓库一样,储存这些成绩,你所造作的。无论造作什么业,统统储存在阿赖耶识里头,这要晓得。阿赖耶识好像是我们的个人档案室,这个档案室没有形状的,不是物质,它确实有。我们一个人几十年前做的事情,现在想想,一想就想起来,一想是把档案调出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外国现在有不少医学界的医生,用催眠术给病人治病。在催眠里面问他的过去生,再过去生,有人能够在催眠里面说出他八十几次生死之前的事情。那个八十几次,一次是一世,可以追溯到过去八十多世。他是什么样的身分、什么样的形状,要是在人间,他叫什么名字、他住在什么地方、他过的是什么生活,都能说出来。我听说美国有一个大学教授,他是从事于心理教学,他是个无神论,根本不相信有鬼神,不相信有轮回,但是从他自己亲身试验,催眠的时候遇到这么多事,他现在深信不疑。这个记忆催眠当中,突破许许多多的障碍,能够回溯到过去几十世这个事情,这个东西都在档案里头,你一追问马上就给你调出来,他就说出来了。说明任何一个人有过去世、有未来世,有过去当然就有未来,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我现在还在找,我想把这位教授他亲身经历的事情,我在找这个人,找到之后我请他到我们摄影棚里面来录像,让他亲身告诉我们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

  现在在外国很多很多,我们要实事求是。真正明了事实真相,我们起心动念(意业)、言语造作(身业、口业),不敢不谨慎,不敢不像儒家所讲的慎独的功夫。独自一人相处,好像没有人看见,就可以放荡,那错误。为什么?没有人看见,有鬼神看见,一个坏的念头都不能动。人容易欺骗,鬼神不能欺骗,佛菩萨不能欺骗。为什么他还敢起心动念做坏事?他不相信佛菩萨,不相信鬼神。你不要以为他也穿袍搭衣,也出家受了戒,甚至于登台讲经说法,他相不相信?不相信,不是真正佛弟子。真正佛弟子起一个恶的念头,怎么对得起老师?怎么对得起父母?怎么对得起祖宗?不敢。所以学佛有真学佛、有假学佛,我们不能不搞清楚。假学佛的果报都在三途,经论上这么说,祖师大德这么说,绝对不要以为那是吓唬人的,那是骗傻瓜的,「我这样聪明人,还会上你当吗?」傻瓜有福,傻瓜依教奉行,傻瓜超越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了。你这个聪明人将来堕阿鼻地狱,再聪明你也没法子,你还是受业力支配,佛菩萨威神加不上,帮不上忙。

  所以业有善恶,善业感的是善土,恶业感的是秽土,国土就有善恶了。这个善恶是指什么?六道里面的三善道、三恶道,不是佛净土。佛净土造作的是净业,净业是什么?心清净、身清净,净宗里头常讲六根清净一尘不染。眼清净,怎么清净?不着色相。耳清净,不着音声,就是对外面六尘境界,你要真正能放得下。我眼见到了,不放在心上,这就清净。古德教给我们用心如镜,我们每天照镜子,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照的时候清清楚楚,不留痕迹,那叫做净,那就是净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保持像镜子一样,不但不照的时候镜子干净,不落印象,正在照的时候又何尝落印象?你要懂这个道理,正在照的时候要落印象,这个境界走了之后它还落印象,那是什么?照相机,现在的录象机。录象机照的时候它落印象,落印象是染业,不是净业;不落印象是净业,不落印象是镜子。古德教给我们这一句话好,「用心如镜」,我不胡涂,面对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有丝毫迷惑。不但是境界离开了不落印象,境界正在当前也不落印象,这才真正得大自在,这是真功夫,这是真智慧。你们哪里会懂?要练!练到这个功夫,才算是有那么一点成就。你不练怎么行?所以一定要练。

  在什么地方练?在生活上练;换句话说,从早到晚一分一秒都不空过,这是修行,真修!夏莲居老居士讲的「真干」,练什么?就是练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什么?这是定功,这是三昧。练一切事六尘境界了了分明、清清楚楚,这是慧。定慧等学,修行真正在这个地方。这才是真正成就,真正解脱,真正练到纯善纯净。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痕迹都不落。这个人是真佛弟子,佛经里面称他为佛子,我们在经上看的是佛子,这个人真正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一个事实真相。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讲,「众生业力,业有善恶,国有净秽」,业有善恶,感召三善道、三恶道;国有净秽,修清净心的人感得的是净土,心地染污的人感召的是秽土。这句话也说明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没错!

  下面清凉接着说,「故净名以万行为因」,《净名》就是《维摩诘经》,这句话说得好,万行就是三业,归纳就是三业,是以一切众生的造作。你要想到这一点,然后回过头来想到我的一生际遇,自作自受,怎么可以怨天尤人?别人对我好,我过去对他好,我们结的有善因;别人对我不好,过去世当中我们有不善的因,自己总得要清楚、总得要明白。修行修什么?我们要把所有一切的不善消除,把所有善的这方面要增长、要提升,这就对了。这个事情应该怎么作法?别人对我一切不善不放在心上,更不能放在口上,永远想到别人的好处。别人对我有一分好处,有九十九分不好,我就想他那一分好处,九十九分不好的忘掉。希望将来这个一分增长到两分,两分增长到三分,增长到百分之百分,一点恶都没有。这要多长的时间?可能要无量劫,你没有这个耐心不行,一生当中增长一分,成绩就不错了。

  消除一切不善,佛在经教里面教导我们:不念旧恶,以往人家对不起我的,不要去想这些事情;不憎恶人,世界上造作种种罪业的人,不要去讨厌他,不可以,不可以怨恨他,不可以讨厌他。要用什么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接待。他懂不懂没有关系,不相干。他这一生不懂,也许来生后世他懂了,效果不能求急。眼前求急效,谚语常讲「欲速则不达」,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帮助一个人,帮助社会、帮助这个世间,佛菩萨有耐心,时间是以劫数来论的,不是以年月日来说的。很长的时间以真诚去感化,自己一定要做出榜样,要能够做出最大的牺牲。像忍辱仙人被割截身体,像舜王,你看看他那个忍辱,他的忍让功夫做到家了,他的境界实在说不在忍辱仙人之下,忍人之所不能忍,为人之所不愿为。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我们干。每天在经教里头,每天在讲台里头,人家不愿意干,认为这个生活枯燥无味,娱乐场所没有一点点时间自己好像享受享受一下,他不知道,他以为那是享受。跟我不一样,你今天带我去旅游,到哪里去玩,我觉得那是很苦,对我来讲那是很痛苦。

  我什么是最乐?我读经、讲经,跟朋友们谈谈佛法,我这个是最乐。每一个人乐的境界不一样,你以为这个是乐,我以为那是苦;你以为这个是苦,我以为这个是乐,由此可知,境界不相同,苦乐的标准不一样。我懂得你,你不懂得我。你那种乐我有个比喻,像世间吸毒打吗啡,刺激的乐;我这个乐像泉水,从内心里头慢慢往外面涌,永恒不断。你那种享乐时间很短,付出的代价很大;我这个乐永恒的,佛家讲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不一样。这种乐知道的人不多,方东美先生知道,他介绍给我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的一生我们现在很清楚、很明白,什么是最可怜?闻不到佛法,没有机缘接受圣贤的教诲是最可怜的,绝对不是名闻利养,绝对不是财富、地位、权势,不是这些。最高的享受、最大的福报是能闻圣贤的教诲,我们不能不知道,知道了我们不能不实行。现在人讲的落实,要把圣贤教诲真正变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言行,从自己身上表现出来,帮助社会、帮助众生觉悟。

  佛陀的教诲,在一切经里面,第一殊胜是《华严经》,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我对《华严》有特别爱好,这是真的,一接触佛法就欢喜《华严》。那个时候还不能接受净土,这也许是过去生中的宿因,我对《华严》比净土这个缘还要深,才会有这个现象。《华严》在佛法里第一殊胜,这个话不是我说的,隋唐时代许许多多大德们讲的。诸位要是读《无量寿经》会集本,前面梅光羲居士的序文,他那个序文写得很长、写得很清楚,你就了解。我在没有读会集本之前,我从前一辈大德、法师、居士那个地方听得很多,我也看了不少书,知道古时候不管是哪一个宗派,祖师大德们几乎都公认《华严》是释迦牟尼佛的根本法轮。这个根本法轮,法轮它是表法意义的,它所代表的意思就是基本的教学。法轮代表教学、代表课程,根本法轮就是基本的课程、基本的教学,你说这个多重要!

  《维摩经》上讲「万行为因」,从这一句我们也能够体会得到世界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十法界是总说,要跟你细说,那就是经上讲的世界海微尘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为什么?每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境界不一样。就是夫妻一辈子生活在一起,两个人境界还是不相同,各有各的境界。父子至亲,境界也不相同。这是说我跟别人境界不一样,也就是法界不一样,我住我的法界,你住你的法界。我不一样的地方,它是有相似的地方,相似的地方就变成共业;其实共业所感的那个境界相似,还不是完全相同。要是完全相同,那错了,没有这个道理,各个不相同。再往深处去观察,我一个人,与别人不相干,我一个人的境界剎那剎那也在变;如果不变,那好了,不变你成佛了。怎么我个人的法界剎那剎那也在起变化?你看前一个念头灭了,后一个念头生了,前念跟后念不一样,不一样,法界就不一样,你知道吗?你有没有真正体会到我们的念头剎那剎那不一样?我们的法界剎那剎那不一样?知道这桩事情,那我就得好好的反省反省,我去年境界跟今年境界一样不一样?这一年一年比,很明显,有进步。

  去年跟前年比,前年跟大前年比,佛经上教给我们十年十年一比。你十岁的时候,二十岁的时候,三十岁的时候,四十岁的时候,你好好的去想想,去反省、去检点,有没有进步?还是堕落?从什么地方去检点?从心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如果果然是向着佛道上进步,你成功了。我初学佛的时候,二十六岁对佛法具足信心,信心从哪里来的?从老师那里来的,我相信老师,老师教导我的。他不是个普通人,他是很有名的教授,他不是迷信,他指导我的我对他有信心,我的信心从这里生的。但是对于佛法知道太少,以往没有接触过;刚刚接触,我有个朋友介绍我认识朱镜宙老居士,朱老居士那个时候在台北办一个「台湾印经会」,他出版了一些书送给我,特别介绍《了凡四训》,叫我先看。这是我学佛启蒙的一部书,读《了凡四训》。那个时候我们是公务员,公务员每年有两个星期假期。我度假我到台中,住在我先父的老同事,住在他们家里。他们家里面也并不是完全学佛,家里书架上有几本佛书,我看到《六祖坛经》丁福保的《笺注》。我那两个星期在他家里翻这个书,愈看愈有味道,就在度假这个期间当中,把这本书连文带批注全部看过。

  这是我接触佛法第一部看的佛书,《六祖坛经笺注》,我看了非常欢喜,我从这里入门,知道要断恶修善,要改过自新。我的缘分不错,没有多久就遇到章嘉大师,敏孟经先生介绍的。敏孟经是清朝时候的亲王,敏亲王,现在都不在了。他介绍我认识章嘉大师,我跟大师三年,承蒙他的教诲。我看这些经书,有一些疑难的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他给我解释。一个星期见一次面,星期天。一般他都会给两个小时给我,除非他有特别的事故,通知我这个星期天没有时间,有时间一定会安排给我。这是我学佛遇到些真正的善知识,对我帮助很大,正知正见,可以说我学佛没有走冤枉路,我对于老师的信心非常坚定。为什么?我亲自接触到的,别人说闲话,你是道听途说,我是直接亲近。直接亲近的人不相信,听别人造谣言,世出世间圣贤人都说这是福薄之人,福报很薄,他哪里会有成就?我们以真诚恭敬心向老师求教,印光大师说得很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对老师要是起疑惑,你一分利益都得不到,疑为菩萨最大的障碍。

  你对佛菩萨疑惑、对经教疑惑、对老师疑惑,没有法子学了,亲近诸佛如来你也不得利益,这是肯定的。既然你知道万行为因,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不能不谨慎。我们取佛净土,我们一心要学佛、要作佛,像六祖能大师一样到黄梅去参学,五祖问他,「你来想求什么?」「我来想作佛。」我学佛的目的就是作佛,我不愿意作凡夫。了凡先生稍稍觉悟之后,把他的名字改过来,他的名字本来叫「学海」,改成「了凡」,意思就是我从今之后不愿意做凡夫。人要有这个志气,佛法里面讲愿,愿力不可思议,志愿永远在领导你的信心。人要没有志,你还会有什么成就?志就是我这一生做人的方向、目标,我们今天难得,把我这一生做人的方向、目标定在作佛作菩萨,我的方向目标在此地。我不作凡夫,我不求人天福报,天上的名闻利养我都不要,还会要人间的吗?哪有这种道理?

  天上人间这些荣华富贵、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我们走成佛之道,要造成佛之因。所以思想是佛,见解是佛,言语是佛,身体造作是佛,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天天跟《华严》为伴侣,同学是华严会上众菩萨,老师是十方诸佛如来,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天上人间无比的希有殊胜,过这个日子。游戏在人间,起心动念、一切作为都是帮助这个世间人觉悟,全心全力去做,这是佛弟子,这叫行菩萨道。清凉大师引证又说,「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这个话我们要懂得,我们修菩萨道、我们修佛道,在哪里修?在众生,不能离开众生。一定要学善财历事练心,跟世间一切众生交往,就是五十三参,成就自己的真实三昧,成就自己的真实智慧。你接触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对他们明了,是智慧;你在境界里面能够不被境界所影响、不被境界所动摇,这是三昧。

  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修什么?戒定慧三学。戒是守规矩,一切如理如法,守秩序、守规矩,这是戒;不被外境所动,那是定;样样清楚、样样明了,这是慧。从早到晚,从初一到腊月三十,周而复始,永远没有间断,真正在修戒定慧三学,真正在修四摄六度、普贤十愿。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这是菩萨的佛土。离开众生,我们到哪里去修?这里头必须要认知,法性虽然是一,随业起了无量无边的变化。刚才我说过,我们自己念念都是不同的法界,何况芸芸众生?在这里面,如何能够掌握着不变的原理原则?清凉大师末后还举了一个例子,「涅盘微善,观经三心等,其类非一。」现在我们时间到了,这一段意思很长、很重要,我们下一堂的时候再继续来学习。《华严》不能白读,决定有想象不到的殊胜利益、收获。



上一篇:二零零二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七百零四
下一篇:二零零二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七百零六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