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老朽:善知识对于修学佛法至关重要


   日期:2009/2/7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学佛经常听人讲到善知识这个名词。要听善知识的教导。那么什么才是善知识呢?

佛在《未曾有因缘经》中讲到:

要须方便。令得灭罪。何谓方便。谓善知识。何谓善友。谓正见人。是为善友。常以正教。调伏其心。何谓正教。谓观无常苦空无我十二因缘。缠着生死。修四真谛见苦断习证灭修道。行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是为方便。

世尊在这里讲的很清楚,要想灭除业障,就要有善知识,或者说好的方法。善知识其实就是好方法。不过善知识已经由好的方法的概念演化成了能够教授佛法有智慧的人,而成为专指人的称谓。或者说是善友。那么什么是善知识,或者说善友呢?可以这样理解:用正教帮助别人调伏其心的人才是善知识。

那么什么是正教,那就是用四法印,十二因缘为纲领的方法。修行苦集灭道、行六波罗蜜、四无量心的佛法才是正教,才是善知识。所以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讲法者所宣讲的内容是否符合佛讲的十二因缘和四法印。符合的才是善知识。

在《华手经》中讲:“若有四法,当知是为善知识也,何等为四?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碍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于正法,四者常能随顺教化。”

第一,就是能够引导人入善法,不能引人入邪。所言善法不是我们普通人认为的善,世俗的善。而是佛法中的标准。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这是善的标准。

第二,能够障碍阻止他人入不善法。能够引导大家远离不善。何为不善呢?就是十善的反面:远离杀生、偷盗、邪YIN、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远离这些不善之法。

第三,能够教导人学习修证正法。这一点就是上面所提,以正教帮助他人调伏其心、修证佛法,这也是善知识的必要条件。

第四,能够始终致力于按照其情况适当地引导教化众生,这也是善知识的必要条件。

对于善知识的标准,我们大致明白无误,这样才能在佛法修学的时候了解该听谁的,向谁请教。当然《华手经》中有一句话:“善知识者,谓诸佛是”。就是说诸佛世尊肯定是善知识无疑。我们如果按照世尊的教导来奉行,是不会走错路的。

我们学佛,亲近善知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初学佛,亲近善知识更是必要和首要的事。世尊曾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为学佛者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其中“亲近善士”居首,可见亲近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修行人要明心见性,开悟成佛,完全依赖善知识的教导,正如同种子必须依靠足够的阳光、水、养份等才能生长茁壮一样,对于发心上求佛道的行者来说,善知识是菩提大道上的引导者以及领航者。
修行上若无善知识的指导,便很容易犯错,走入歧途,自以为方向正确,但其实走了反方向也不知道,或是走进修行的死巷里,而最后又得绕出来重新出发,这都不是修行的正确之法。善知识是相当重要的修行导师,修行上若没有善知识,就好比一个外国人来到陌生的北京,既不懂中文,又没人带路,必定会迷路的。
善知识不但是导师,他还是一位护法,我们身处五浊恶世,必定会遭遇许多外来的障碍,此时善知识便能为我们除去这些障碍;而同时在修行中,我们也可能因为五毒的生起,而障碍了内在觉悟的发展,善知识亦能帮助我们免于五毒的侵扰,所以善知识不但是导师,亦能保护修行人免于一切内外障碍的阻扰,就算是钝弱根性的人,藉著善知识的教导与加持,也必定能开悟成佛,解脱轮回。
善知识亦好比一位船师,当我们要从此岸横越大海到对岸时,若没有船师,就算有船,我们也会因为不懂如何操纵而被波浪冲离了航道,但如果有船师的话,他便能很顺利地带我们到达对岸了。如果将轮回比做大海,善知识就是船师,能载渡我们横越轮回苦海到达涅彼岸。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老朽       善知识)(五明学佛网:老朽       善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关于善知识 

 仁清法师:怎样鉴别善知识 

 陈兵教授:怎样参访善知识? 

 如瑞法师:祈请善知识应具之心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智光法师: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六章 密参禅师对真空、来果、 

 艾雅·凯玛:禅与自在解脱 第五章 四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