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建立和谐尊重的两性关系(一)


   日期:2009/1/1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台湾至善教育基金会  
  尊敬的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们这几天的课程,最重要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把握好自己。面对很多的欲望、诱惑,要懂得去克服,懂得去格除物欲,进一步能够成就自己,而唯有成就自己才能够帮助别人,利益他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先後顺序。我们今天懂得自爱才能爱人,懂得自助才能助人,不然就像俗话讲的,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所以我们这几天一直在强调,人生要有智慧,智慧就在知所先後当中可以彰显出我们到底有没有这种智慧的认知。所以真正治理天下之人,管理众人之人,他最重视的还是自我的修为、自我的管理。《大学》当中最关键的一句话,「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看到这一句话,「天子」,现在又没有皇帝了,这样去理解传统文化,很难得到实质的利益,我们要体会的是这个背後的义理。天子以前是皇帝的意思,但是用在现代,他可能是总理,他可能是总统,他可能是一个单位的领导者,都可以用这个天子的义理到现在来注解、来体会。也就是高到皇帝,还有一般的平民,其实这一句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要在家庭、要在事业当中有所成就,都必须要以个人的修身、修养为一个根本。我们听懂这句话那个心境就不一样了,都是先从自己的修身,就不会去要求他人。

  而《中庸》当中又有一句话,「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正己化人」,这一句是《太上感应篇》道家的一句教诲。我们看到这些经典都把「正己」摆在前面,而这个心态就非常的重要。我曾经听过一位长者,他有看过《幸福人生讲座》四十集的讲稿,(讲稿看一遍那也不容易了),我们看到他的书都已经是翻了好多遍,看起来都已经很旧了,看了也很感人,这麽用心在学习。结果他走上前来还对我们说,我这一本书还下了眉注,下眉批,每一段都有。愈听愈感佩。当他把书打开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每一段道理看完以後,最後的眉批是什麽?儿子要看;下一段说,太太要看;再下一段,可能是弟弟要看。所以整本书看下来,所有的人都得看,所有的人都得学,只有一个人不用学,大家想是谁?自己不用学。

  我们来感受一下,假如你是他的家人,你服不服气?铁定不服气。自己都还没学,还没做,就要求别人,一定会有怨。你自己不做好去要求人,他可能在那里听的时候,因为你现在有权力,他敢怒不敢言,可是边听,他在那里虽然头是「好、好、好」,但是心里面想「五十步还笑我百步,你又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先要求别人铁定有反效果。那我们很冷静来看,我们的人生态度是先要求自己还是要求别人?假如这个先後顺序倒过来了,很多事都会不如意,因为没有道法自然。今天真的正己了,自然就能感化身边的人,为什麽?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曾经看到一些小孩学得很认真,他就在自己的社区开始主动的捡起地下的纸屑,结果捡起纸屑来的时候,别的小朋友也都笑他,但是他的心很正,他的母亲教导他也是循循善诱,所以他觉得应该做的事,也不怕人家笑,後来居然变成社区的很多小朋友都跟着他一起捡。还有刚好大学联考期间,他看到考场外有一些警官他们在那里服务,看在大热天当下这些警官在那里维持秩序,这个孩子看了很感动,也体恤这些警官们的辛劳,就跟他的母亲讲:「母亲,我们去买一些矿泉水,来一一送给这些叔叔」,他真的就拿着矿泉水一个一个去送。当这些警官接到这个水的时候,内心都是非常的感动,一个才七岁的孩子,都能够体恤他人。而且他们的小学,就因为这个孩子,全校推展《弟子规》,这个孩子是在东北。他每一天都很早到学校,所以学校的校工都认识他,而且他到了学校去,都是把自己的教室先打扫乾净,看在这些长辈的眼里都觉得很汗颜。所以正己确实可以化人。

  我们曾经跟很多企业界的这些领导人、管理人员交流,而我们去上的课都是管理的课程。这时候我们问到了:「诸位领导们,我们今天来上管理的课程,请问大家,我们的心境、我们的想法,是首先管理谁?」诸位同学们,大家在坊间书局里面看管理的书籍,管理谁?自己。你们都看的是管理自己,你们都去翻《论语》是吧?《论语》里面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自己要求别人的事,首先自己先做到了,做出榜样来了,人家看了感动,起而效法,所以不用命令,跟着就做得好了。这在历史当中,像尧舜时代,人民以他们为榜样,都觉得羞耻不能效法尧舜的德行。这时候根本不用法律去要求他了,他本身有道德感,而那个道德感就是来自於这些领导者的榜样力量。

  在周文王的那个时代,刚好两个国家吵架了,吵得不可开交,虞国跟芮国这两个国家。他们,其实人很有意思,虽然他们是在情绪当中,但是他们还知道要去找人评理,而且还找有德行的人评理。诸位同学们,曾经有同学来找你评理的,有没有?怎麽这麽凄惨!好,同学来找你评理,代表对你的信任,觉得你这个人公正、有修养。所以他们一发生冲突了,心里想,周文王很有德行,所以两个国家的国君就到了周文王的国土里面要去找他。因为他们是因土地起争执,结果进入了那个国土以後,他们自己的国土都是田地互相争夺,争来争去争到最後中间的田埂都快不能走了,但是看到人家周文王治理的地方,这个田埂很宽,大家互相让、不争,光是看到这个田埂的状况,他们已经受到感动了。接着又走入城市里面,看到这个城市里的人们走路都是互相礼让,甚至於是「长者先,幼者後」,很有次序。所以无形当中他们已经感觉到那种和谐、礼让的氛围,对他们刚刚来以前那种争斗的情绪,都有很大的一种安抚作用,所以慢慢的他们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

  然後一到朝堂,又看到这些文武百官个个都很和善,也都站得很有次序、规矩。结果他们两个互相看一看,说道「人家是君子之国,我们两个小人就不要多留了」,然後两个人就回去了,觉得很羞耻,回去之後就不争了,还没见到周文王,他们就已经不争了,回去了。所以德行感人是很深的。也由於那一件事情以後,整个周文王那时候的天下,很多的国家都非常佩服他,都一一投靠到他的国家里面来。所以「德之所在」,道德之所在,「天下归之」,天下都会很尊重这个人、这个国土。所以这个重点就是自己先做了,「其身正」,你不用命令他,他就会去力行,但自己没有做到而去要求别人,纵使你的规定规定得非常的严格,那也会变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德行去感,大家效法;用严格的法律去要求,大家的聪明就用到怎麽钻法律漏洞去了。所以这些经句真的对我们自身、还有对我们的事业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看到古代的这些榜样,汤王说到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所有各方、所有人民的过错都是我的过错,这是汤王之所以能为圣王的重要心境。他是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他觉得人民不好是他自己没有做好榜样,他自己没有好好的去教育人民。他有这样的反思,自然能感得他的臣民都是这样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今天要利益别人,最重要的是提升我们自己,我们心平了,家庭才能平,天下才能平。

  而我们人是群居的生活,必然要跟他人相识、相处、相知,互相的团结友爱,这是必然在团体、社会当中我们要学习的一个人际关系。而我们要把五伦关系都能够相处得好,首先我们说到的,要「欲知人者先自知」,了解了自己,才能够去了解他人。我们这几天的课程很强调人际关系,包含两性关系,而这个两性关系它不是很狭隘的,不是说一定就是夫妇、男女朋友,并不是那麽狭隘的,我们大到男女这两个不同的人群。其实两性如何互相尊重、互相扶持,这个很重要,不能变成男女互相争权,那这个家就麻烦了,甚至於这个国家、社会就不好了。而要互相尊重,首先要互相了解。所以整个人与人相处的过程,它有整个不同的阶段:相识、相知、相惜、相爱。好,这一段过程,大家不要很狭隘的,就是只有男女关系而已。其实告诉大家,男人跟男人之间也有真感情。你们怎麽都没什麽表情?你们没有遇过真情义的好朋友吗?是吧。

  想当年我去当兵的时候,我去成功岭,第一次离开家,也很不习惯,人一不习惯就会很紧张,很怕做错什麽事情。结果刚好有一天,我有一些事情不明白,我就去问我们一个班长,军队里面一个班长,我就跟他说:「班长,请教你一个事情」。结果我是拍着他的肩膀,我轻轻的拍,没有很重,就拍了两下,他马上眼睛瞪着我说:「你敢拍我!」把我吓得不行。所以那一段时间就是那种小朋友要哭又哭不出来的心情,大家可以体会吧?结果就这样过了一个礼拜,人假如不哭出来其实是会生病的,那时候感觉度日如年。突然有一天,我分配到工作,在自己这一连的前面走廊扫地,在那里扫啊扫啊,突然我的余光看到一个很熟悉的背影,结果我缓缓的看了,愈看愈觉得好熟悉的身影,结果是我高中最好的同学。我们两个在同一连,居然一个礼拜都不知道,因为那时候刚好「兵荒马乱」,大家都紧张,根本都忽略掉了。结果一看到,他也看到我,两个人突然放下扫把,大家看过这种电影情节没有?突然两个人抱在一起,那个当下真的感觉什麽叫,这个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当时候的心情。从此以後我们两个就坦诚相见,一起洗澡,每一次洗澡,好难得,今天好不容易两个人又能聊聊天了。後来念了大学,他来找我的时候还是很怀念,还是一起洗澡。所以这确确实实相知、相惜。男人跟男人之间还是有真感情。

  假如是抉择走入婚姻,这个男女的关系就变成所谓人生的大事,走入地毯的那一端,这是走入婚姻。而其实很重要的,不是走入婚姻就没事了,不是说「好!终於到手了」,这个心态都不对。应该是以一种道义相交,要懂得去经营怎麽给彼此幸福,怎麽给下一代幸福,以至於怎麽给双边的父母、家人、长辈安心,这个非常重要。

  好,我们来看,现在第一个阶段——相识。其实人的相识都不是偶然的,今天我们在网吧里面,是网吧,没错吧?网咖。对不起,我一次都没去过,所以有点陌生。网咖里面,或者你在电动玩具店里面,你就很难认识蔡老师。不是啦,就是俗话讲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今天我们常常在那里:「我都是被坏朋友给害的!」这叫找藉口,不负责任。今天为什麽会遇到这些磁场的人,那跟我们自己有关系,你有这些欲望的念头,才会在那些地方跟这些人相识。假如我们的心境都是好好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以後能够利益社会、国家,甚至於你现在在大学里面,都想着如何利益我的学弟、学妹。我们很感动,这一次几天课程,就有同学们已经决定拿一些书回去给学弟、学妹看,决定回去以後能够把这些好的东西、圣贤的教诲,跟学弟妹、跟同学一起交流。有没有这样的期许?你们的眼神告诉我「有」。那时候大家可以参考我的经验,到泡沫红茶店,搬几个桌子,把那些学弟妹都找来,但是有一个经验不要承传,就是不要讲得他们口吐白沫就好,要循循善诱,把这些善的种子都种到我们生命当中有缘人的心田当中。

  在这几年的岁月,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就是认识的朋友可能只有半年,可能只有一年,但是在那种心灵的感受,都觉得是十年、二十年的好朋友。所以人与人相处,重在交心、重在惺惺相惜,而那分惺惺相惜就是对生命、对家庭、对社会的那一分责任心,让彼此互相提升、互相尊重。所以朋友的相识要从我们的心去感来,我们起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心,感来的都是君子。

  今天我们跟异性认识了、相识了,而那个相识最好是什麽状况?最好是很平常的状况,这样子大家认识就会觉得很自然,你看到的是对方平常的表现,平常的表现最能看清楚一个人。假如第一次相识就是好像相亲一样,两个人一对一,请问能不能看到他真实的样子?看你们的表情没什麽经验,你们没有相亲过,我就不怪你们了。或者是说男女认识都很刻意的时候,他一定是尽力的把他最好的表现出来。说实在的,最好的表现出来,那是不是真正的状况?不是,那是刻意的状况。所以因为这个刻意的状况,才会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所以大家要了解到,要按兵不动,欣赏一个人绝对不要打草惊蛇,这个比喻好像怪怪的,就是让他,你看到他是怎麽样对待同学的。

  大家要了解,一个有爱心的人,他怎麽可能说对父母有爱心,对别人没爱心?一真一切皆真。今天他对你很好,结果走在路上对清洁的环保人员那个眼神非常的轻视,甚至於还骂他,这就是傲慢,这就是瞧不起人。当你看到这一幕,你就要明白,他的心性还有要修正的部分。而今天要选择走入婚姻,那是大事,你要有把握确定他的德行是好的,不然都应该在这些生活的点滴当中看清楚一个人。所以看人就显得很重要,找对象要会看人;你找合作的夥伴,要会看人;甚至你往後起用干部,都要看对人。所以用错了人,很可能一个企业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基业,都会毁於一旦。我们曾经看到两百多年的英国的霸菱银行,就因为新加坡的一个期货员挪用公款,两百多年的全球企业毁於一旦,这是发生在一九九五年的事情。

  所以这个相识、认识就很重要,在哪一些机会点认识,以至於在生活当中去观察。刚好有一个留学生到美国去留学,他在美国交了一个女朋友,刚好有一次要过马路,然後他就停在那里,结果这个女士说:「走啊!走啊!」这个男士说:「红灯,不能走」。然後他那个女朋友一直拉着他,他说:「不行,我以前学《生活与伦理》,说红灯要停,不可以闯」。结果他这个女朋友就翘着嘴巴,有点不高兴,後来绿灯了,他们就走过去了,结果走到对面的时候,这个女士就对他说:「你连红灯都不敢闯,你还能干什麽?我跟你分手」。晴天霹雳,他就这样被打了个闷棒,无奈这个女朋友已经走了。後来他回国来了,又交了一个女朋友,结果刚好又遇到红灯,这时候他就拉着这个新的女朋友:「走啊!走啊!」他女朋友说:「红灯。」他硬是把她给拉过去,过了马路以後,这个女朋友说了:「我要跟你分手」。这不是笑话,这是真实的故事。她说:「你连红灯都敢闯,你还有什麽事情干不出来?我们要分手」,再换个成语,天崩地裂。

  诸位同学们,他两次交女朋友没有成功,对他是好事还是坏事?怎麽都是我们女同学说好事,男同学已经落入悲伤之中了是吗?大家冷静来分析一下,你看第一个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不敢闯,你还能干什麽?」显然这个女朋友的价值观怎麽样?是偏颇掉的,所以逃过一劫,这样的女朋友继续交,凶多吉少。所以刘备交代後代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他只要做的是这些生活上的小的错事不改过来,小的就会慢慢变成大的。然後第二次这个女朋友又提醒了他,因为他的价值观已经认知错误了,又提醒他赶快改过来。所以诸位同学们,我们要了解一个道理,该是你的,跑都跑不掉;不是你的,强求不来。这是很重要的人生认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个人有没有好的婚姻,有没有好的事业,都跟他积累的福分有很大的关系。有福的人感来的就是好的对象,无福的人就麻烦了,无福的人做什麽事业都不顺。

  我们曾经听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人当天接到讯息,明天升他当少将,明天从上校变少将,变将军了,当天晚上高兴,宴请亲朋好友,吃得很痛快,回到家里,当天晚上就死掉了。你看,没有将军的命做不上去。而我记得刚好好几年前我参加代课老师的考试,那时候高雄县录取五十名,我考了三十三名,那时候我另外一个同学考三十四名,我们两个站在那里排队,准备去填志愿。然後我就对着同学讲:「我们两个一起到弥陀国小去当同事」,因为那个弥陀国小还剩两个名额。我跟同学刚讲完,一回头,这个三十二名把弥陀国小填走了,剩一个,结果其他的学校不是上山就是下海,因为比较市区的学校都填得差不多了。然後我这个女同学,她的孩子才刚出生不到一年,假如她到这个偏远地方去教书,她就没法照顾她的小孩。所以当我站上台准备填的时候,真是人神交战!没那麽严重。诸位同学,这时候你会怎麽做?这时候我们想到,要为同学着想,当妈妈太不容易了,三岁以前孩子都没有独立行为的能力,真的是日夜都要担忧,很辛苦。所以我就站在台上,我也搞不清楚这个学校好不好,我就给它填下去「龙肚国小」,就把这个名额让给我的同学。

  请问让了就吃亏了吗?让了,该是你的福还是你的福,跑不掉的。人之所以会痛苦,就是得失心太重了,患得患失,明明时间还没到,硬是要把它拿下来,最後双方都痛苦。我们要从大自然当中得到启示,诸位同学们,水果要熟的时候摘才会甜,强摘的瓜不甜,而且吃起来还很涩、很苦。明明是可以吃到甜果,因为太着急了,吃到苦果。所以凡是面对人与人的关系,以至於事业,都应该遵循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样的人生很悠哉、很自在。每天想着要跟谁争,要跟谁抢,抢到了都没有快乐的日子。

  所以当我填完以後,去学校报到,了解到龙肚国小是整个高雄县最漂亮的一所学校。所以诸位同学们,能舍能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就得不到了。这个舍一定是随时放下了,就随时能再拿起来,不要去控制他人,不要去控制什麽东西,自己会很累。那个学校漂亮到什麽程度?漂亮到学校的范围之内还有一座山。大家有没有遇过哪一所小学有山的?不是寿山,那个是名字,我是说真的校园里面有一座山,每天教完书还可以爬爬山,悠闲悠闲。所以人能舍了就有得。

  刚刚跟诸位同学提到的就是说,今天你觉得有一个对象很好,但是现在这个时间不是我们追求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道德跟学问,让这个因缘能够水到渠成,这个非常重要。不然你的眼光很好,看到的都是很不错的对象,结果最後你被甩掉了,因为你看她很好,但是你自己没有提升。走在这个婚姻的路上,应该是门当户对,这个门当户对绝不是用外在的物质条件去看他,你有多高的权位、多大的财富,这个偏颇掉了,门当户对最重要的就是有相同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然思想不一样,那两个人就变成双头马车了,这个家怎麽可以兴旺得了?

  所以这个相识,在生活细节当中认识一个人,去看他在与同学相处、与他人相处,甚至最好的,你还能够了解到他与家人相处。闽南话有一句话叫「选田要选好土质,娶妻要看好岳母」,听懂吗?买田地一定要买土质非常肥沃的,有很好的底子的;你找对象,比方说找太太,要看她的母亲,因为她的母亲贤德了,她传下来,上行下效,假如她的母亲很凶,可能她就会受影响。所以能够从她的家庭状况去了解,那就更能看清楚一个人。这是相识的状况。

  假如有一个男子追求一个女子,而且追了三年,三年如一日,这个女子是有求他就必应,半夜肚子饿了,打个电话给他,要吃蚵仔煎,不管是凌晨一点还是两点,这个男士马上骑上摩托车,「咻—咻—」,就到了这个女子的家里,而且屡试不爽,已经三年了。这时候男子跟她求婚,刚好祖宗有德,这个女子的一个长辈来跟她说,你自己考虑清楚,这个男子对他的父母都不恭敬、不孝顺,你自己考虑考虑要不要嫁给他。好,诸位女同学,要不要嫁?你们还考虑这麽久,现在就考虑半天了,那真遇到了,我看凶多吉少。现在你是旁观者,旁观者都不清了,那当局者更是不得了。嫁不嫁?不嫁。终於清醒过来了。

  这时候突然,我曾经在一个企业演讲的时候,有一个女士说「嫁」。她那种气势,我实在挡不下来。接着这个时候,挡不下来怎麽办?挡不下来要效法大禹的精神,用疏导,你不要防堵她,一定跟她两败俱伤。你看以前武侠片,两个人对掌会内伤。所以这时候稍微缓和一下,这麽一缓和下来,我说:「请问你,为什麽要嫁?」她说:「他已经够可怜了,我要救他」。果然是有母爱的精神,但是她可能没有读过那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打一个比喻,大家就容易了解,今天你看到一个人溺水,这时候首先第一个念头是什麽,是救他吗?不是,是你会不会游泳。假如自己都不会游泳,一跳下去,这时候可能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现在有没有智慧去帮一个人?而且大家要再深入思考,今天你有能力帮人了,难道就能帮得成吗?今天你要帮一个人,还要对方愿意接受。有一句俚语讲得也不能说完全对,可是也有它的道理,叫「牛牵到北京还是牛」。这个意思告诉我们,江山易改,这句话讲错了,习性难移,不是本性,人之初都是性本善。这句话没有在经典里面,这个要改过来。这句话是谁讲的?是那个不愿意改的人说「本性难移」。有一句话叫「英雄难过美人关」,大家知不知道谁讲的?我知道谁讲的,那个过不了还要把所有的男人统统拖下水的那个男人讲的。还有一句话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家知道谁讲的了吧?就是那个自私得要死的人,还要把大家统统拖下水。所以这些都不是经典的教诲。所以今天习性他已经养成好一段时间,除非他愿意改变,不然孔子来都没用。所以今天你要跟他结这一分终身的缘,一定要对方是愿意提升他的德行,愿意负责任,不然他本来是一个人糟蹋自己,之後他的好色、好赌,只要进入婚姻当中,这个家全部都被拖垮了。所以叫「女怕嫁错郎」,男也怕「嫁错郎」,我们看到很多不管是太太赌博还是先生赌博,那个家真的每一个人都痛苦万分。所以条件是对方愿意改变,你才帮得上忙。

  怎麽判断对方愿不愿意改变?有一个照妖镜很好,提供大家做参考。但是这个照妖镜首先照谁?先要照自己。这个照妖镜的名字叫做《弟子规》。所以,你看看这个对象对你有意思,这时候就把《弟子规》送给他,然後他翻了以後,他说:「这都什麽时代了」,你就逃过一劫了,他对道德根本就不接受,你逃过一劫了。所以这时候就三炷香给《弟子规》拜一下,「好险!好险!」再来,给他《弟子规》了,他说:「你看做人就是要孝顺,做人就是要『凡是人,皆须爱』,这样人生才有意义」。他这麽一讲,怎麽样,要不要跟他交往?等一下,现在讲一套做一套的人太多了,你不要几句话就被骗了,这样不好,要看到言行一致。所以这时候还是要观察,他很欢喜这些道德,但他跟人相处有没有真正做出来。你看孔老夫子跟颜回,跟颜回讲了这些做人的道理,看颜回都「好、好、好」,到底有没有听懂?「退而省其私」,私底下看看他有没有做,「亦足以发」,真的都去做了。所以我们也是观察他说的跟做的完全一样,这个就很保险。

  最好还能够了解一下他整个家庭的状况,这个孔老夫子的外公是我们的榜样。孔老夫子的外公要把女儿嫁出去的时候,是先去了解孔子父亲的爸爸、爷爷以至於祖辈,德行好不好。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祖先有德,後世会出好子孙。所以孔子的外公一看,他的祖宗都很好,就把女儿嫁给他,最後就生了一个圣人。好,诸位同学们,知不知道怎麽生圣人了?现在一不小心就是败家子,所以这些都是太好的启发。所以这时候你找对象不只要看对方,还看看他的祖先好不好,他爸爸是黑社会的,他爷爷是干什麽坏事的,那这个不妥。

  今天我已经是把所有知道的全告诉大家了,希望大家好自为之,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关键。所以只要这些道理都明白了,要生一个圣贤人并不困难。首先先用德行感好的孩子,再来胎教做好,最後孩子「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这时候,三岁以前父亲、母亲要给他最好的榜样。现在跟大家讲这个会不会太早了一点?不会,你现在不先有一个基础,到时候遇到境界就茫茫然了,就搞不清楚状况了。

  相知,其实很重要的还是要先自知,而且不只了解自己以外,还要了解自己现在的本分在哪里,知所先後。请问是先谈恋爱还是先完成好学业跟道德学问?你今天先恋爱了,自己的定性又不够,学业跟道业都学不好,我们拿什麽去爱人?所以这就是理智的人生态度。我们自己很冷静的来观察身边的同学、朋友,谈恋爱谈成什麽样子,一年还换好几个,真没有职业道德,是吧?你这麽做了,我们人生都还没有造福,统统都把福给折掉了。大家冷静去看,常常换女朋友的人,那个脸都没有福报,都是瘦瘦,眼睛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的人?你们往前面看就知道了。这就是以前心性不对,福都给折光了。所以我自己的同学,国中就谈恋爱了,高中都念不毕业,智商本来是一百五十多,我才一百一十八,他的先天都比我好,结果连高中都没念毕业,就是这个情欲之关没有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两性)(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两性)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三 居士修行可成就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二 居士面对YIN业态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一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