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家包容:星云法师和凤凰卫视刘长乐对话


   日期:2008/11/1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物简介:

星云大师:台湾佛教界宗师。

刘 长 乐: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我们有什么可自卑的呢

刘长乐:曾经有人提出,我们到底该用谁的方式生活?现在,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全社会深入思考的问题。

星云大师:谁都不能代替自己。

刘长乐:是的。就像在海外的华人一闻到中国菜的味道就会难以自已;就像在国外见到神闲气定、身着对襟长衫的中国老者,总会油然而生亲切和感动;就像大年三十鞭炮齐鸣的时候,我们无论在哪里,都想要奔回家去吃妈妈包的饺子一样——这些渗透骨髓的冲动,其实都是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悄然留下的印记。

正如佛说“人人皆有佛性”,其实每个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只是,当我们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仓促奔走,在灯火绚烂的繁华街头寂寞徜徉的时候,常常会因迷惑而忘记了自身的价值。

肯德基真的就比佛跳墙好吃吗?拳击真的比太极好看吗?西服牛仔真的比长衫舒适吗?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轻易地认同陌生人而摒弃自己?

星云大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有什么可自卑的呢?倘若不能重视自己的文化,我们不就是那个守着万贯家财还喊饿的孩子吗?

刘长乐:几年前,中国京剧院在北京一些大学里演出时,打出了这样的广告:“同学们,吃惯了比萨饼、麦当劳,不妨也品味一下中国茶吧!”

京剧与中医、武术、国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半个世纪前,那些名角、“头牌”在演出时,往往万人空巷,一票难求。而在当今,年青一代往往对本土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屣,对带洋字的文化则趋之若鹜。难怪台湾诗人余光中痛惜地说:“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时,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呢?”

星云大师:人间的许多文明都曾经历过历史的大风大浪,物是人非,是常情,但也令人感到悲哀。

刘长乐:当人们把羸弱当成常态,往往连强悍的勇气都丧失了。还有些尚有斗志的人,不但没有在颓废的大环境中揭竿而起,反倒陷入更深的自怨自艾甚至歇斯底里之中。由于没有客观地认识自己失利的原因,所以也就不能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源,徒有“光复”的决心,却未必能得偿所愿。

中国人这场“文化认同危机”的总根源,就是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撼动了民族文化的根基。也就是说,我们是“不得不在文化的根基处,即观念体系和制度体制方面进行西方化的改革”。

说到这儿,我想说,在国内外,我见过许多成就颇高的华人文化艺术大师,这些人往往是一袭中式对襟衣裳,神情淡定,举止儒雅。那种华人特有的气质和风度,令人倾倒。我深信,文化就是一举手一投足中所流露出的秘密,这些生命与文化的密码,是任何形式的全球化都无法消弭的。

在冲突中学习

刘长乐:我们有很多“说”的节目,《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以及《时事辩论会》等等。我们的员工说:“真理越辩越明,有时也会越辩越晕。”因为有些争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黑与白。在剑拔弩张中,最值得敬重的资质还是忍辱负重、和缓妥协,那是后退一步的胜利。

星云大师:佛教里有一种“辩经”练习,通过辩论加深对佛法的理解。重要的不是讲什么、怎么讲,而是创造一个大家都能讲的机会。

刘长乐:《时事辩论会》是正反两方辩论,保持多元化话语空间,强调不同,还有直播网民互动的优势,打破“一个声音”的现状。所以这个节目在中国现有的新闻语境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在日本前首相小泉执政后期,官方和民间的中日对话渠道几乎都关闭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日本朝日电视台的制作人看了我们的《时事辩论会》,提出要跟我们辩论。这种新的对话方式,在中日关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于是在2005年8月9日,中日双方举行了第一次电视辩论《破局之辩——中日热点大交锋》,应该说有些火药味。次年又举行了第二次中日辩论会,讨论后小泉时代问题。辩论气氛更为理性,中方嘉宾没有再出现激愤情绪,更没有手指对方的场面。

日本NHK(日本广播协会)买下了《时事辩论会》全年的节目。根据日方的反馈,该节目的收视率在其外购节目中是最高的。

每段历史都是人的创作。在很多历史的关键点上,一念可以定乾坤。所以,我们更要有心怀历史的价值观。

星云大师:对于立场、意见不一样的人,其实我们应该心生欢喜,因为他们是我们最好的逆增上缘。天下是大家的,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和自己一样;世界是嘈杂的,当我们因各种原因而放弃直接沟通时,就难免横生误解。既然我们生活在千万众生共沐的阳光世界里,又为何将自己的心灵禁锢在历史的阴影里,只见扁舟不见海呢?

刘长乐:就全球视野来看,古老的希腊文明是第一次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果实,悠久的中华文明也是在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等多种文化的冲突交融中产生的。可见,不同文明的共存与冲突是维持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哪个民族具有文化包容的气量与博采众长的智慧,哪个民族就能持续进步。

星云大师:在冲突中学习,冲突也会变为动力。最怕的是一潭死水。

刘长乐:1999年,“凤凰”跟拍过一个独行去西藏的新西兰年轻人迈克,做出一期专题片《迈克眼中的西藏》。我们还与英国狮子集团合拍了非常精彩的专题片《中国》。慢慢地,我们找到了和西方人合作的一些秘诀。他们拍片子的角度跟我们不一样。按我们传统的模式拍《中国》,一定会从若干个大方向入手,譬如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西方人则是从具体的一个家庭、一个蒙古包、一个人切入,重视形象思维,还偏爱演绎的方式,找演员装扮秦始皇、郑和等历史人物,营造出时光倒流的真实感。最近,有一位英国制片人提出跟“凤凰”合拍“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一专题,我们同样也强调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表现。这就是融合学习的过程,是电视报道形式上的革命。20世纪80年代中期,媒体的作用是“解气”,后来是“解惑”,现在就是“解闷”、“解放”了,最重要的就是“个性回归”,强调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很具体,不是集体主义,是一个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