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僧人与僧宝的区别


   日期:2011/6/17 12: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出自《居士学佛100问》

   问:‘僧人’与三宝中的‘僧宝’是一回事吗?

    并非一回事。

   (一)佛、法、僧的‘僧’指四个比丘以上的僧团,至少要有四个比丘。  

     (二)‘僧’和‘僧人’不一样,‘僧’指集体、僧团(僧伽),‘僧人’指个体。在僧人中,又分‘圣僧’和‘凡僧’两类。‘圣僧’指见道以上的僧人,‘凡僧’指从入道到加行道位的僧人。还有戒性纯真的真僧和戒性有瑕的相僧之别。作为供养、求戒、求法对象的僧人,凡是僧团和具戒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正学女都是僧,都可以,但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 ,是指见道以上的圣僧。见道以下僧人,无资格称‘僧宝’ 。如果是凡夫僧,要四个人以上的僧团才称为僧宝。这个概念不能混淆。

   备注:【僧伽】 略称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僧、海众(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为喻,而称海众)。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称为僧。唐代道宣律师认为构成僧伽须有二种条件:(一)理和,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种,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见道】又作见谛道、见谛。为修行之阶位。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三道。即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道以后则为圣者。其次,见道后更对具体之事相反复加以修习之位,即是修道,与见道合称有学道。相对于此,无学道又作无学位、无学果、无学地,意指既入究极之最高悟境,而达于已无所学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贤、四善根等之准备修行(七方便)为始者,能生无漏智,而趋入见道。大乘则以初地为入见道,故称菩萨之初地为见道,第二地以上为修道,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学道。

   【加行道】乃加功力进修之道。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为断除烦恼而预备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后无间道而趣向涅槃之道。与唯识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之位。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经由加行道可生起其后之无间道。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大四五·二八二下):“加行者,加功用行,欣求断道。”[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成唯识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九、俱舍论卷二十一]

   【正学女】 为出家五众之一。又作学法女、学戒女、式叉摩那尼、式叉尼。意为在学法中之尼众。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尼众别行篇载,沙弥尼欲受具足戒者,于受具足戒之前二年期间,别学三种法:(一)受持淫、盗、杀、妄等四重禁戒。(二)不犯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等六法。(三)修学一切比丘尼应具足之戒行。于此期间,查验有无胎孕,并试行真固与否。此时期之沙弥尼即称正学女。

   【凡夫】略称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者,均称凡夫。故是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僧人       僧宝)(五明学佛网:僧人       僧宝)  

 仁清法师:给僧人提毛病算不算过错 

 刘先和居士:都市一僧人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七章 佛教僧人 

 陈坚教授:当代“文化僧人”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真禅法师 

 陈坚教授:从“闲人”到“忙人” 当代佛教的社会服务及僧人 

 魏德东教授:假僧人现象的挑战与应对 

 高振农教授:上海龙华寺的峨眉山僧人 

 高振农教授:台湾佛教发展得益于大陆僧人的努力 

 宽运法师:以法自严 以戒自律──僧人形象的自我建立 

 明海法师:一个僧人的宗教体验 

 静波法师:弘扬佛法——僧人永恒的使命 

 正如法师:僧宝佛使者